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的發展策略論文

創造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部分,它是多種能力結合的產物,凝聚着優良的人格特徵,最高層次地體現了人作爲一個社會化的生命特有的自覺能動性和極大的智慧。針對當前的美術教育教學情況,應強調以學生創造性的充分發揮爲核心整合其他能力的全面發展,使學生適應社會的需要,爲創造更多、更美好的美術作品打好基礎。

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的發展策略論文

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看法。

一、創造性思維的涵義

創造性思維是相對於常規思維而言的,指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並創造出新的思維成果的思維活動。它具有敏感性、流暢性、靈活性、再定義性、洞察性的特徵。創造性思維對學習美術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了學生是否能對周圍的事物進行敏感的觀察,能否發現常人不能發現的現象;思路是否流暢,是否經常有新主意、新觀念涌現、是否常常發表與別人不同的見解;是否一葉知秋、舉一反三;是否敢於懷疑、否定前人的定論;做事情是否有恆心、是否有幽默感、自信心等等,這些都有利於學生創造新穎獨特的、體現個人風格特色的作品。

二、影響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因素

一般認爲,影響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因素有以下幾方面,首先是智力因素。高創造力者必須有高智力,高智力卻不能保證有高創造力,一定的智商之下,兩者有顯著的正相關;在此之上,兩者的相關不明顯。所以,我們不必望“創造性”而生畏,因爲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擁有高創造力。所以我們教師要敢於愛一般意義上的差生,也許這一方面他有能力加以肯定之後,可以促進他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其次是人格因素。高創造性個體具有某些典型的個性,如獨立性、自信、對複雜問題感興趣、審美取向和冒險精神等,這些個性促使學生獨立思考、敢於創新、敢於探索和實踐。我們要多向學生推薦名人傳記或者我們在課間、課後向他們講述,開闊心胸,拓展眼界,讓他們知道美好世界是需要勇氣創造的。第三是環境因素,我們知道,大多數創造性活動是在人際環境中發生的,而人際期望很可能影響到個體的創造性表現。寬鬆的外部環境和正確的激勵會促進學生的內部動機的確立和提升,不適當的外部獎勵、任務、評價和監督等往往會導致內在動機下降,甚至會使創造力遭到扼殺,正如玉器需雕琢,不可用鋤頭!第四是動機因素。人類的任何行爲,活動的產生和維持都離不開動機,創造性活動同樣需要動機的維持和激發。動機因素包括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更有利於個體創造性活動的產生和創造力的發揮與發展。無論學生的創造性潛能有多大,環境有多好,如果沒有激發創造性動機,就不會出現創造性的行爲表現。當人們被完成工作本身獲得的滿足感和挑戰性激發,而不是被外在的壓力激發時,才表現得最具有創造性,教師經常鼓勵和肯定是很重要的,參天大樹是在細心照料下成長的,豈能指望一蹴而就。

瞭解了影響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因素,我們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幫助,促進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三、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建立目標培養志向

沒有創意、沒有風格的作品很快被人遺忘,這是任何人都不願意看到的。那麼創意、風格從哪裏來?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每一個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潛能,能否發揮出來,要看個人的努力程度。我們應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在生活、學習中訓練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每次作業、每一次活動都儘可能帶領他們嘗試做一些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至少對個人來講是新的事情,日積月累,思維的習慣漸漸形成,創造的火花就會經常閃現。有的學生認爲“創造性”是離我們很遠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循循善誘,導之以行,持之以恆。在學生取得每一次小小成功之時都予以肯定和鼓勵,幫助其樹立信心,促進其內部動機的形成。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目標,制定有效的計劃,向成功邁出第一步。

2。訓練基礎的技巧加強基本功的練習

自然界中的靜物變化莫測,無奇不有,但它們本身稱不上是藝術,只有經過藝術家的篩選、優化和重新組合,才能變成生動的藝術形象。必須有細緻的觀察力、紮實的基本功,作品才能生動形象。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通過這些實實在在的練習,瞭解大千世界一景一物的形狀與特徵、儘可能多的各種技法,並把自己的思想漸漸融入到作品中。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堅持,是恆心,只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把相應的美術領域的基礎知識掌握了,知識面拓寬了,學業上的進步與爲此所花的時間纔會成正比。達·芬奇“畫蛋”、王羲之“墨池”的故事不都說明基本功的重要性嗎?大器晚成的吳昌碩作畫的題材也不外前人常用的梅、蘭、竹、菊等,但一起步直入文人畫的堂奧,逐步攀登上繪畫藝術的巔峯,這與他深厚的詩詞文學、金石、書法、篆刻等方面的學養是分不開的。

3。擴展知識面厚積薄發

把創造性思維的訓練作爲提高學業水平的重要措施,不僅體現在課堂的教學上更重要的是在課外進行。從事美術創作並不單純是用畫筆、顏料、畫刀等材料就可以完成的,還要靠人的感覺、情感和領悟力等綜合完成每一件作品。每一個從事創作的人,除了熟悉本專業的知識,其他專業的知識也要關注和了解。正所謂“開卷有益”、“厚積薄發”,進行創作活動時知識面廣的學生就好像站在巨人肩膀上,站得高,望得遠,思路會更加開闊,不時會閃現出創作的.靈感。有人說:“構成創造力的要素有知識、自學能力、好奇心、觀察性、懷疑態度、專心程度、恆心。”這其中,知識和自學能力排在前面,可見其重要性。我們的學生在進行創造性美術活動時,也應具備這些因素。我們相信機會只惠顧努力的人。

4。鼓勵好奇心,鼓勵嘗試,提倡冒險精神

創造與探索、嘗試是緊密聯繫的,創造力強的人喜歡一些探索性的事情,進行一些新的嘗試。在這其中,好奇心和冒險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好奇心推動探索的進程,冒險精神促使人打破常規的思維模式。齊白石《蝦圖》《魚圖》沒有波光粼粼,你卻感到蝦兒、魚兒在暢遊:印象派的畫家們從過去和當時的課程中攝取新的觀念,發展了一種完全是自己的藝術,如莫奈的《印象·日出》、拉修的《大碗島上的一個星期天》等,並組織畫展向官方的沙龍挑戰,這不僅需要智慧、技法,更加需要敢於冒險,勇於開拓的精神。

嘗試是美術創作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階段。例如不斷變換觀察事物的角度,不但畫一個完整的水果或蔬菜,還可以畫水果、蔬菜的橫切面和縱切面;再如嘗試臨摹大師們的作品,這似乎是沒有創意的活兒,但從中我們可以體驗大師們的創意過程,要使自己的作品富有創造性,還要仔細觀察、發現別人沒發現的東西,可以嘗試通過視覺、觸覺和嗅覺仔細觀察人們常見的樹木、花草、樓房以及各種車輛等,或集中精神聽小鳥唱歌、孩子歡笑,或許會發現許多平時不注意的美妙聲音,從中產生創作的靈感。

總之,教師需要把握好創造性思維與學生的人格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關係,努力促成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一系列的訓練中,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觀察角度、思維方式和表達形式發生了變化,引發了創造潛質,自覺進入探索、創新的萌發狀態,這樣才能將來在專業領域自由航行揚起承載新思維的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