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林業科學發展的論文

1、育林、造林需要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

生態文明建設林業科學發展的論文

中國各個地區地形複雜,所具有的生態系統也多種多樣,物種相當豐富。在林業建設中,首要任務應是對當前現存的天然林以及珍貴物種進行充分的保護。對於造林工作的開展,應該要效法自然,做到因地制宜。對造林所在區域的自然地形、地貌、水文、植被以及歷史背景等進行充分、綜合的考慮,尤其需要對原有的地帶性森林植被以及水體進行保護,根據當地的的地勢,對鄉土植被的地位以及作用進行充分體現,同時還需要考慮到植物組合的多樣性以及穩定性,適合栽種林木的就栽種林木,適合種草的`則種草。與此同時,還需要根據功能分區、對具有不同主導功能的森林進行合理的規劃佈局,例如在河湖渠等水網的沿岸需要對水岸林建設進行強化,讓其能夠發揮出更好的防洪固堤、淨化水質、改善土壤等各項功能。

2、合理調整林業政策

2.1從生態保護逐步轉變爲發展生態經濟型林業

森林不僅僅可以保護改善氣候與生態環境,還能夠提供休閒遊憩的場所,具備重要的經濟價值。爲此,可以利用森林資源來提供一定的經濟來源。首先,需要加速對森林生態休閒產業的發展。要不斷髮展森林生態休閒基地,並對相應的配套設施進行完善,不斷提升服務的水平。其次,對非規劃林地造林的發展進行重視。要鼓勵農村居民在可以利用的地方種上適合當地的珍貴樹種,同時還需要對處置權進行放開,對收益權進行保護。最後,加強林下經濟發展。要鼓勵農戶積極利用林下土地資源以及森林生態系統的獨特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等立體的符合生產經營模式。

2.2合理調整造林樹種結構

在過去,造林基本是採用單一樹種,這樣雖然能夠快速地增加森林覆蓋面積,但是對於生物多樣性以及造林保護都是不利的。爲此,需要對林種、樹種結構單一的情況進行改進,合理調整造林樹種結構。

2.3對傳統經營方式進行轉變

大力發展人工林,需要積極轉變人工林經營方式,實現可持續經營。在人工林建設過程中,要對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進行保護,讓森林的複合功能能夠得以發揮,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林地整理開發必須採取科學的土地利用方式,保留山頂的林木以及原生植被,在山場中部需要預留原聲植被草帶,並根據山場坡度、坡向的具體情況,適度地營造出防護林帶、行道樹。總之,生態文明建設深化帶動的是全方位的發展,林業建設作爲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應引起高度重視,並需積極運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各種觀念來指導,爲林業建設提供更多的支持,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