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特點搞好單元教學的論文

“義教”小語教材是人教社配合九年義務教育新編的一套教材。在使用這套教材時,要明白教材的編寫意 圖,瞭解教材的編寫特點,把握教材的內容結構。根據幾年的試教情況,我們以爲:以新大綱爲依據,以各冊 教材教學要求爲目標,以單元爲整體來組織教學可較好地體現編者意圖,完成教學任務。本文試就義務教材小 學語文單元教學的操作談幾點粗淺看法。

把握教材特點搞好單元教學的論文

一、統覽教材,弄清每一單元在整套(或全冊)教材中的

地位和作用是單元教學的前提

每教一冊教材,教師首先要熟悉教材的內容結構和編排特點,然後再弄清各單元或各部分知識內容在整冊 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確定教學策略和重點。比如第一冊教材中的漢語拼音,教師在教學前一要明白大綱 中關於漢語拼音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的表述:“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幫助識字、閱 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二要明白新大綱對漢語拼音幫助閱讀的功能、漢語拼音的直呼要求以及書寫要 求較原大綱相比有所提高,而教學時間大致相同。因此,教學時要投入大量精力教好漢語拼音,使學生基本能 達到大綱要求。這樣,就爲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打下了基礎。又如第三冊第四單元,教材編排了本冊第二個 “歸類識字”共5課,要學習生字69個;“看圖學文”2課,要學生字19個。這樣,本單元共學習生字88個,佔 全冊生字總數的五分之一多。除此之外,還在“基礎訓練”中安排了用音序查字典的內容。教學這一單元,因 生字較多,老師不僅應將生字作爲教學重點,還要根據5課“歸類識字”的不同編排方法,確定本單元“教給學 生漢字規律和識字方法,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的重點地位。教學“歸類識字”,要在學生已有的識字知識的基 礎上舉一反三,利用課文中提供的例句和詞語理解字義,通過對比,區分同音字和形近字,避免學生混淆。用 音序方法查字典在整套教材中也是一項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學時,要做好復 習與鞏固工作,比如能按漢語拼音字母表順序寫出大小寫字母、能夠區分易混的聲母韻母及音節、能迅速翻頁 等,然後教給學生查字典的方法。在老師指導下,反覆練習,逐步達到熟練程度。在兩篇“看圖學文”《駱駝 和羊》、《我要的是葫蘆》的教學中,要圖文結合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老師提出一些富有啓發性的問題讓 學生自己討論、思考,得出結論,從而明白課文所講道理,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緊扣教材,處理好教學的階段性與連續性是單元教學

大綱指出:“要處理好教學的階段性與連續性。教師既要了解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又要把握所教年段的 教學重點,並注意各階段教學的連續性。”以一個單元作爲一個教學單位有利於做好知識的過渡與銜接,有利 於把握教學重點的階段性與連續性。不論教哪一個單元,都要聯繫前面所學內容,看有什麼相同或相似的方面 ,以便回味與鞏固。要把本單元知識作爲將要學習新的知識的基礎,各項訓練做到紮實有序。以第一冊第三單 元爲例,教材編排了三篇“看圖學詞學句”和一個“基礎訓練”,前承“看圖讀拼音識字”,後接“看圖學文 ”,是一種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學詞學句的文章類型。教學時,要根據課文特點,既要做好由讀音識字到學詞學 句的過渡,又要由學詞學句過渡到學文,着重處理好前後單元教學的連續性。以課文提供的短文爲基礎,滲透 字—詞、詞—句、句—短文的組合形式。具體做法是:①採用新方法把讀音、識字和學詞有機地結合起來,特 別注意語言文字音形義上的內在聯繫。②注意短文和純拼音句羣(句子)的教學,先指導學生讀音節詞,然後 連詞成句。③要把看圖和學詞學句結合起來,通過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詞意和句意。④教學生字時,注意用學過 的部件分析字形並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把字寫好。

在單元教學中處理好教學的階段性與連續性,既包括要明白各年段重點訓練內容的縱向聯繫,又包括要處 理好同一冊教材中重點內容分階段訓練的橫向聯繫。比如段的訓練,低年級是基礎訓練,從第二冊起就有“認 識自然段”的要求,然後是初步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這項訓練是在保證各單元詞和句訓練這個重點內容的 基礎上來完成的。到了中年級,段的訓練就成了重點訓練,要通過教材安排的訓練內容分階段完成訓練任務。 比如第五冊中關於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是從讀懂詞和句開始到搞清句與句之間在內容上的聯繫以致讀懂一段 話。教學時要注意各單元間段的訓練內容的內在聯繫,做到環環相扣、承前啓後、循序漸進。高年級閱讀教學 的重點是篇的訓練,此時,段又可作爲繼續訓練的內容成爲篇的訓練的組成部分,教學中要處理好句與段、段 與段、段與篇之間重點與非重點的關係,爲篇的訓練打好基礎。

三、認真鑽研教材,把握讀寫訓練重點是單元教學的關鍵

在單元教學中,低年級要注意依據大綱和教材的總要求確定單元教學目標和重點訓練項目。如第三冊教材 對講讀課文的教學要求是“着重抓詞和句的理解,認識自然段,進行朗讀訓練,培養初步的閱讀能力”。教學 時要教給學生聯繫句子理解重點詞語和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培養學生理解詞句的能力。還要重視理解 一段話的訓練,把理解一段話作爲理解整篇課文的基礎。以“講讀課文”最多的第五單元爲例,本單元共有4篇 講讀課文(《畫蛋》、《數星星的孩子》、《吃墨水》、《補丁》)和一個“基礎訓練”。教學時要把對理解 課文內容有重要作用的詞句段作爲教學重點。如“著名”、“碧玉盤”、“之間”、“責怪”、“吃驚”、“ 儉樸”等詞語和老師、爺爺、陳毅、毛主席等人物說話的句子都要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學生對本單元課文中重 點自然段意思理解時有一定難度,可引導他們先分清每段有幾句話,分別是什麼意思,幾句話連起來又是什麼 意思,然後再說說整個自然段的意思。這樣,通過對重點內容的強化,可以大大降低學生對本單元課文理解的 難度。

中高年級教材從第五冊起,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讀寫訓練重點,有側重讀的也有側重寫的。我們在教學時, 要緊扣單元讀寫訓練重點,進行紮實訓練,逐步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比如第五冊第四單元,要在三篇“講讀 課文”和“基本訓練”閱讀短文的教學中,落實“要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讀懂每一句話”這個讀寫重點。在《 “你們想錯了”》一文中,老師要通過課後“思考·練習”第三題比較“滿心希望”和“希望”、“摸”和“ 捏”、“捏”和“找”的不同之處,讓學生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和形象,揣摩課文中含有這些詞語的句子是怎樣 揭露敵人貪婪和兇殘的。在《手術檯就是陣地》一課中,要緊扣課後第一題,讓學生理解2~5段中描寫白求恩 同志在戰鬥形勢越來越危險的情況下,是如何堅守手術檯這塊陣地爲傷員做手術的句子,體會“仍然”、“鎮 定”、“繼續”、“爭分奪秒”、“連續”等詞語在句中的作用,從而加深學生對全文的理解。教學《一個粗 瓷大碗》,要讓學生理解趙一曼說的“丟碗”的意思,就必須先理解前面幾段中關於通訊員爲什麼“送碗”以 及趙一曼怎樣“用碗”的句子。

四、上好單元綜合課,使學生形成單元知識體系,把知識

轉化爲技能、能力是單元教學的目的和歸宿

單元綜合課不同於一般複習課。每上完一個單元,把本單元知識內容加以歸納,形成系統,加深學生理解 ,鞏固學習成果,這樣做可加強記憶,有利於滲透好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單元綜合課可結合基 礎訓練和讀寫例話的教學進行。除了對知識內容進行系統的複習鞏固外,還要看學生在本單元要學會的技能達 到怎樣的程度,諸如直呼音節、朗讀課文、查字典、寫字、作文等方面有多少學生已具備這方面的技能,有多 少學生已形成一定的能力,還有多少學生達不到教材要求,老師要做到心中有數,要通過一定方式的反饋矯正 、通過學生反覆紮實的練習來達到單元教學目標。否則,該懂的學生不完全懂,該會的又不怎麼會,炒了“夾 生飯”,將會直接影響下一單元教學乃至影響全冊教材的學習。另外是要看學生是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 寫字習慣、預習和複習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習慣和認真讀書、邊讀邊想的習慣等。葉聖陶說:“理解是必要的 ,但理解之後必須能夠運用;知識是必要的,但這種知識必須成爲習慣。”深刻闡明瞭理解與運用、知識與習 慣的關係。實施單元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既要理解知識,更要運用知識;老師既要傳授知識,更要訓練技能和 培養習慣。非如此,就不能達到教育目的。

做好“義教”小語單元教學,是義務教材編排體系所決定的,也是對傳統教學的一項改革。搞好單元教學 可體現廣義的“整—分—整”原則,有利於教師從整體上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發揮整體優勢,提高教學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