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技的專題論文

現在已經是一個科技爲上的時代,以下是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科技的專題論文,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科技的專題論文

摘要:

近年來, 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是經濟 發展的必由之路,也給科技發展帶來了空前的機遇。粗放式的、擴大外延爲主的經濟增長方式,是對社會資金、人才等稀缺資源的無視和浪費。增長方式的轉變,對科技造成了強烈的需求,也會騰出更多的資源支持科技發展。能否適應兩個戰略轉變的新形勢,關鍵在於觀念更新和體制轉變。科技活動作爲生產力中最活躍的部分,發展十分迅速,科技領域的生產關係則往往滯後。我國開始關注這一問題,並逐漸發展成爲一個討論的熱點,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

科技管理體系 兩個轉變

1 科技管理體系要適應“兩個轉變”的新形勢

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是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也給科技發展帶來了空前的機遇。粗放式的、擴大外延爲主的經濟增長方式,是對社會資金、人才等稀缺資源的無視和浪費。增長方式的轉變,對科技造成了強烈的需求,也會騰出更多的資源支持科技發展。能否適應兩個戰略轉變的新形勢,關鍵在於觀念更新和體制轉變。科技活動作爲生產力中最活躍的部分,發展十分迅速,科技領域的生產關係則往往滯後。科技領域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這種不適應狀況,使科技管理體系成爲社會變革的前沿地帶。這種改革或轉變應是根本性的.,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進入”、“放寬”、“放活”等現行政策上,如不從根本上改變科技領域的生產關係,要解放和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是困難的。

與“兩個轉變”相適應的科技管理體系,有兩個立足點,其一,通過市場對科技資源進行分配,它的活動遵循價值 規律。市場依據供求關係的變化,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快速、靈敏而有效地把資源投入到經濟效益好的領域或緩解,獲得最大利潤,藉此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要爲經濟建設服務,市場是它的歸宿和主要出發點。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市場運作的機制,將應用和開發研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中解放出來,進入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其二,由於自發的市場力量具有追求短期利潤、忽視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的弊端,因此,那些關係國家長遠和整體利益的基礎研究、高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及重大工程攻關,必須通過國家意志進行宏觀調控,並支持其健康發展。

2 科技與 教育、與 企業密切合作,建立融產、學、研爲一體的新體系

科技與教育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產物,他們誕生之後,又稱爲推動社會前進的支柱力量,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依靠,交流協作,共同發展。教育爲科研活動培育大批英才,爲 科學發展提供最總要的人力資源。科研活動從探索 自然過程中獲得的新認識,不斷豐富教育內容,成爲教育進步的源泉。科研與教育在 歷史發展過程中,曾經有過融合爲一體的階段。當時,科學研究知識少數科學家、發明家(其中許多本身就是大學教授)個人的活動,科學研究未發展成爲獨立的社會建制。隨着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分工,其後出現了專事科學研究的機構。它們的誕生和發展,使科學和教育都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階段。根據大學和研究機構各自的特點,在工作方向上有所側重和分工,形成了彼此優勢互補又相得益彰的格局。

科技研究單位、高校和企業從經濟工作的熱點、難點中,選準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近期和中長期有重大影響的項目,集中力量聯合攻關,辦幾件大事,這是我們的優勢,也是一條惠及科技、教育、廠礦企業的正確道路,必須堅定地走下去,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科技與經濟結合,如果是簡單地將科研院所併入企業,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以什麼樣的機制和利益關係溝通科技與企業,真正做到經濟發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要爲經濟建設服務,就要從這些問題着手,一個一個地解決。要從宏觀策略上制定能夠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和企業家積極性的政策,一步步深入解決科技與企業存在的結合難問題。現有的條塊分割的管理體系需要調整,建立一個能夠協調科技、高校、企業關係的高層領導機構,制定戰略目標,抓好宏觀政策調控,促進科教興國戰略的落實。

3 新的科技管理體系要引導科研大院大所抓好三大基地建設

中央要求,中科院“建設成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學研究基地,培養造就高級科技人才的基地和促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地”,它揭示了再當代綜合國力競爭中制勝的基本要素,爲大院大所指出了奮鬥目標。作爲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基地,就應當有很強的科技創新能力;要有強的創新能力,關鍵在於有大批高素質的人才;科技創新的基本目的,不僅是爲了促進科學技術本身的發展,還要促進生產力發展,生產出大批高技術產品佔領市場。生產力發展了,經濟上去了,又會對科技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三者之間,關係密切,相輔相成。 長期以來,科研院所關注的目標是出成果、出人才,毫無疑問,這仍是我們的目標,但僅此是不夠的。當前還要特別注意高技術產業化的問題。科研院所要從技術水平和社會效益兩個方面爲社會 經濟 發展做出貢獻。既要出在 科學前沿有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和學術成果,也要出有駕馭市場經濟能力的科技 企業家和規模化、國家化、規範化的 現代企業。

要引導大院大所抓好三大基地建設,就要理順管理體系,以解決誰來管、怎樣管的問題。例如,對地方大院大所的管理,是否需要在國家科委設地方司院;政府職能部門、財稅金融部門如何管好科技產業,以及怎樣協調解決好地方院與地方科委、地方綜合大院大所與行業研究機構的關係,等等。

4 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是否注意市場導向,是新舊管理體系的本質差別

學科是現代科學發展的產物,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標誌。豐厚的學科積累,是持續地產出高水平成果和接觸科技人才的基礎。因此,學科建設對當代科學、 教育機構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科學發展的動力來自於兩方面:生產實踐的需求驅動和學科前沿的學術帶動。當代科技發展的態勢以及我國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戰略任務,要求我們更加重視學科建設的應用任務導向。純粹從學科、學術觀點出發去選題,會形成這樣的結局:國家、市場急需的工作,我們做不了,我們辛苦研究出來的應用性成果,市場、社會不感興趣。這種現象必須改變。

在學科建設中,要建立起適應我國國情和當代科技發展趨勢的學科佈局和學科發展戰略。在基礎與應用、長遠與近期、大科學與小科學、自由選題與重大項目選擇和安排上,要有計劃、按比例地協調發展,任何偏頗或失誤,在不久就會自食其果,影響科技發展。學科之間的交叉、綜合,是當代科技發展的重要趨勢。新的科技管理體系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因勢利導,加強組織,推動科研機構和學科建設順應這一潮流。

5 既要跟蹤、學習,更要創新、超越,新型科技管理體系纔有生命

在一定階段,一定範圍內,跟蹤學習是完全必要的。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遠。一切依靠自己從頭摸索的方式,完全不適應當代開放社會的發展。但是,跟蹤和學習決不是目的。學習、借鑑的目的,職能是不斷創新,超越他人,超越自己。在 工業戰線上,引進只是起步,引進之後的改造、創新,纔是判斷引進是否成功的關鍵。在科技工作中,創新更是生命線,是靈魂。科研的創新標準,要看是否獲得發明、發現和知識產權。科研 論文的數量是評判標準之一,但不是最重要因素。發表了大量論文,不一定說明科研有成就。長於模仿,缺乏創新,是我國科技界當前的關鍵弱點,排除創新的障礙時當務之急。缺乏創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因循守舊、論資排輩、近親繁殖是重要原因,而在觀念上缺乏自信更是重要原因之一。新的科技管理體系是觀念創新、條件創新、組織創新的產物,其最爲寶貴的品質就是突出一個“新”字。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要敢於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在一次次創新成功的實踐中去建立新的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