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的構建論文

摘 要:構建財政支出績效指標是滿足中職教育發展的需要。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內含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具有價值指向性、標準性、相對性和協調性;其構建要依據價值指向性原則、全面性原則和適應性原則;其可分爲支出、產出和增長三類;加強法制建設,改革財政撥款方式和財務管理方式,是其制度保障。

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的構建論文

關鍵詞: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

中職教育日趨呈現“以財政投入爲主的多渠道職業教育經費投入”格局,各級財政對中等職業教育投入的相對比重逐年增大[1]。職業教育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中,事業性經費的比重較大,基礎建設性經費比重較小,這將影響職業教育的後續發展能力;職業教育事業性經費支出中,人員經費比重大,公用經費份額小,公用經費依賴預算外經費補充,凸顯了公共財政對職業教育常規性支出的嚴重不足,教育經費支出效用低[2]。中職教育的發展,對財政支出績效指標的構建提出了要求。本文將探討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的內涵、特徵、構建原則和制度保障。

一、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的內涵

從管理學的角度看,績效是組織期望的結果,是組織爲實現其目標而展現在不同層面上的有效輸出。績效既包含組織的過程行爲,也體現組織行爲的結果表現。公共教育支出績效應該綜合反映公共教育支出在目標、過程和結果等方面的節約、效率和效益三方面績效,並體現爲過程績效和結果績效兩部分[3]。指標是指衡量目標的單位或方法。績效指標是衡量組織爲實現目標而展現在不同層面上輸出的有效性的單位和方法。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中職教育活動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促進和影響,其具有社會效益。二是包含中職教育的生產效率,即中職教育的教育過程和結果效率。

二、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的特徵

(一)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具有價值指向性

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具有引導中職教育財政發展方向的價值取向。績效指標具有實質性開展績效考評活動的評價功能,也具有引導提高考評對象績效的功能。績效考評是以國家相關政策爲指向,包含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是爲其績效考評服務,其目的是引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政府間接監管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的管理策略,促進中職學校依據現代公共財政的理論有效運作中職教育財政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二)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具有標準性

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是政府對中職教育財政投入的意願,是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的目標。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內含的目標,使其具有評判功能,是考評對象的依據。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用來考評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的過程和結果的效率,其本質是通過文件規定用來考評的標準。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是爲中職教育財政活動及其結果制定的準則,目的是保證中職教育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具有相對性

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是依據一定的價值指向制定的,其將某一程度爲考覈標準。從評判價值和評判標尺上審視,其都具有相對性。一定時期的'評判價值是由政府期望中職教育財政支出所具有的效益決定。一定時期的評判標尺是由政府期望的結果決定。因此,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不是絕對合理的標準。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的相對性,決定了依據其考評結果的相對性。

(四)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具有協調性

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是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工具,其目的是促進職業教育自身的發展,增強其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可以分爲內部過程績效指標和外部結果績效指標。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以上述目的爲最終歸宿,其要在公平與效率之間平衡。通過相應的方法,將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進行協調,最終達到其目標。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各指標之間的協調,其本質是職業教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

三、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構建的原則

(一)價值指向性原則

經濟效率是中職教育財政支出指標的重心,社會效益是中職教育財政支出指標的本質屬性。中職教育財政支出指標要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是在以社會效益爲背景的情況下評判經濟效益,具有明顯的價值指向性。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的價值是以社會效益爲基準的,其實質是政府行政的價值取向。這種價值取向是以符合現行國家政策爲表象,符合現行規章制度爲具體體現。

(二)全面性原則

中職教育財政支出指標是多元效應的綜合統一,中職教育財政支出指標既要考慮中職教育自身產出與發展,還要考慮直接或間接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時,中職教育具有很強的社會效益,還要考慮其對社會效益的增強作用。目前,其社會效益體現得更爲明顯。中職教育的社會效益很難量化,難以進行測量。中職教育財政指標實踐操作中是以顯性特徵爲測量的元素,測量結果是量化或等級化的考評。中職教育財政支出指標的構建應該全面考慮各個顯性特徵,進行量化與定性描述相結合的方法,全面地體現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的本質內涵。

(三)適應性原則

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的構建應該具有適應性。其適應性表現爲適應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符合現實社會的實際情況,能夠在實踐操作中方便簡潔地應用。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是以一定價值爲導向下的事實判斷,其評判的標準應該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中職教育財政支出指標內部要具有協調性和統一性,能夠適應對事實的綜合判斷。同時,中職教育財政支出指標要具有類別性和層次性,適應評判對象的多樣化。

四、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體系

(一)中職教育財政經費支出類指標

物力資源耗費指標、財力資源耗費指標和人力資源耗費指標,在中職教育財政經費支出中,可以用一定時期內中職教育財政經費中的配置結構、使用結構等支出量和使用效率來表示。物力資源耗費指標主要指固定資產耗費,包括教學設備耗費、圖書資料耗費和體育設施耗費等。財力資源耗費指標包括基建投資利用率、事業費利用率等,其主要評價財政經費分類使用效率。人力資源耗費指標包括教職工的規模耗費、構成耗費及效率耗費,評價中職教育財政經費對教師使用績效的影響。

(二)中職教育財政經費產出類指標

中職教育財政經費產出指標包括學生培養指標、技術推廣指標、社會服務指標。學生培養指標是指財政經費對中職教育培養的學生數量和質量的影響。技術推廣指標是指財政經費對中職教育或培訓機構在技術推廣方面的影響。社會服務指標是指中職教育財政經費對中職教育機構在保持社會穩定、增強社會就業等方面的影響。社會服務指標具有隱性特徵,在實施中具有難以量化的特徵。所以,此類指標的使用應該是定量與定性的結合。

(三)中職教育財政經費支出增長類指標

中職教育財政經費支出增長類指標包括物力資源耗費增長指標、財力資源耗費增長指標和人力資源耗費增長指標。物力資源耗費增長指標是指教學設備耗費、圖書資料耗費和體育設施耗費的年平均增長率。財力資源耗費增長指標是指基建投資利用率、事業費利用率等年平均增長率。人力資源耗費增長指標是指教職工的規模耗費、構成耗費及效率耗費的年平均增長率。中職教育財政經費支出增長類指標是財政經費歷年投入形成的結果,又是今後財政經費投入的重要依據,也是反映財政經費支出持續發展的能力。

五、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的制度保障

(一)加強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構建的法制建設

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需要相關法律法規保駕護航。中職教育的發展需要一套完善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法規體系。探索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法律法規是促進中職教育發展的需要。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需要在《預算法》、《審計法》、《職業教育法》中得到體現。各級人大對財政預決算的審查要將合法性審查和績效結果審查並重。制定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規章,明確評價內容和方法,清晰相關行爲主體的權利和義務。

(二)改革中職教育財政撥款方式

中職教育財政撥款的方式需要建立績效撥款模式。中職教育財政撥款模式的改革是中職教育績效指標構建的政策基礎。加強學校辦學自主權,強化中職學校辦學的效益。以財政撥款爲槓桿,對中職學校的辦學進行宏觀調控和監督。在政府宏觀調控下,將中職學校的辦學權利和義務緊密結合起來。政府主管部門通過績效撥款的方式對中職學校進行管理,中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指標是實施管理的重要依據。

(三)改革中職教育財務管理方式

政府應構建相關政策和提供相關服務,促進中職學校提供對外服務。中職學校需要將對外服務納入正常管理中,根據市場的多元化需求積極開展對外服務。爲了擴大經費來源渠道,吸收企業和社會資源投入中職教育,充分利用中職學校的教育資源,提高中職學校的社會服務能力和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職學校社會服務應該具有層次性和類型特徵。政府需要規範收費標準,加強中職學校資產管理的配套制度建設,滿足中職學校社會服務對財務管理制度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任曉輝.中等職業教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設計與應用——基於上海A區案例分析[J].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6).

[2]廖禮輝,陳敬良,沈有祿.我國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分析[J].教育與職業,2008(8).

[3]東北財經大學課題組,呂煒.我國公共教育支出績效考評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