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活動單導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活動單導學”模式受到一些數學教師的青睞,他們對“活動單”精心設計,正由探索逐步走向成熟。 但在長期的備課、聽課、教研活動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存在諸多誤區。 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針對“活動單導學”談些看法。

淺析活動單導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一、“活動單導學”的涵義

“活動單導學”是將整堂課分成幾個不同形式的活動模型,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學生在猜想、實驗、操作、歸納、驗證等活動中探究教學內容,交流學習體會。“活動單”是學習活動的“施工圖”,包括課題名稱、活動目標、活動方案、檢測反饋等內容。

二、當前“活動單導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 片面強調形式,看不清問題的本質由於學生的基礎水平、學習能力存在差異,部分教師在“活動單導學”中,不能正視這些差異資源,仍對學生採用一刀切的做法; 或以自己的思維考慮問題,導致學生不能正確把握問題的本質; 或提問與教學內容聯繫不緊密,學生交流討論不夠深入,使合作學習流於形式。

2。 形式追求熱鬧,實則匱乏部分教師爲追求“活力”,熱衷於表面的熱鬧,大肆創設無關緊要的情境,表面上看似熱鬧,卻對學生的思維培養無益。部分教師強行推銷自己的思路,讓學生亦步亦趨地跟從於自己的思維,與灌輸式的講解無異。

3。 學生熱鬧趕場,接受教師的賜教在“活動單導學”中有幾“不教”,包括: 學生未自學的不教、學生能學會的不教、未經學生合作學習的內容不教、有學生會的內容不教。 學生在感情、體驗、探究、猜想中得出結論,獲得成功的喜悅。 但部分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會的學生在搞熱鬧、不會的學生在等熱鬧、未預習的學生在看熱鬧,都在期待着教師一一灌輸。

三、提高“活動單導學”有效性的途徑

1。 活動目標力求合理化教學目標是課標的具體化,也是課堂教與學的方向、教學評價的依據,其主要包括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度、解決問題等幾方面內容。 在設計活動單時,教師要將各個目標融入至各個活動之中。例如,在講“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時,教者設計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通過操作學會如何根據已知條件迅速地畫出三角形,並辨別所畫的三角形是否全等; 通過討論交流探索出“SSS”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通過圖片展示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 通過操作、想象、探索、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 通過探索與實踐的過程體會數學思維的樂趣,激發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解決問題: 解決課前提出的製作統一規格的三角旗問題。

2。 活動素材精心化教師不能困囿於教材,要做教學資源的開發者,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在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把握學情、聯繫生活實際的前提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選取聯繫教學內容、有實際意義、富有挑戰性的活動素材。例如,在講“從三個方向看”時,教者設計如下:

( 1)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講故事《畫楊桃》,思考: 故事的主人畫的楊桃爲什麼與別人不同?

( 2) 親身感受,體驗新知。 場景1: 講臺上擺好杯子、乒乓球、開水瓶。 ①屏幕中的哪幅圖是小明看到的? ②如果想同時看到乒乓球和開水瓶,該站在什麼位置? ③說說這幾幅圖分別是哪個方向觀察到的? ④通過不同的位置,你還能觀察到不同的畫面嗎? 在觀察思考中,學生有疑問、意見分歧的同學可以站到前排驗證。 場景2: 講臺上擺好長方體、正方體和四棱錐。 思考: 課本上的幾幅圖分別是從哪幾個方向觀察到的?

( 3) 自主探究,動手操作。 搭建立方體的簡單組合,瞭解三視圖的概念。 ①觀察,從正面看到幾個正方體? 幾個面? 以平面圖形的形式將之畫下來。 ②教師糾正,補充,同桌互組,完善左視圖、俯視圖的畫法。 ③思考: 如果不進行搭建,有什麼方法能正確畫出主視圖和左視圖? 小組討論提出方案,經全班驗證,選出最優方法推廣至全班。

( 4) 體驗成功,分享快樂。 ①背育《題西林壁》,談談本節課的'收穫。 ②有困惑的學生提出質疑。

( 5)鞏固提高,培養能力。 ①完成練習。 ②搭建一個幾何體,分別畫出它的三視圖。

3。 教學評價多元化

評價的目的在於診斷學情,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探究。 在教師評價中,既要關注學生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提高,還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參與活動的過程,要對其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合作意識、思維發展水平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不能採取“一刀切”的形式,要根據學生的層次作出差別化的評價,以激勵性的語言爲主,能呵護學生的自尊心。 除教師評價外,還應有自我評價、小組評價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學會評價的同時,也提高自我反思能力。總之,“活動單導學”摒棄了單一的課本世界,讓數學學習迴歸生活,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使數學知識由封閉走向開放,使數學課堂由枯燥變得富有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