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圖課程教學改革與思考論文

課程改革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是職業院校強化內涵、提升質量的根本要求,也是打造專業辦學特色的突破點和着力點。推進中職學校機械製圖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使機械製圖課程與課堂教學適應職業教育新要求,真正實現與企業一線“零距離”對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是中職教師的緊迫任務。

機械製圖課程教學改革與思考論文

一、機械製圖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機械製圖是中等職業學校機械類相關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機械製圖的基本知識,獲得讀圖和繪圖的能力;培養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最終服務於專業學習和工作實踐。在中職學校機械製圖的教學實踐中,教學效果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由於受生理年齡層次所限,學生空間思維能力水平較低、學習能力弱,對機械零件的感性認識又相對缺乏,學習效果差。第二,選用的教材多數是本、專科教材的壓縮版,體現學科體系的基本原理,強調知識系統的邏輯性、理論性、概念性的內容多,實際應用性的內容偏少,學非所用,學生的學習意願不強。第三,機械製圖課程主要採用以課堂教授爲主、課下完成與局部知識點對應的簡單作業爲輔的教學模式。這種以“教”爲主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教與學的“雙邊互動”變成了單邊的傳輸與接受,“獨白”代替了“對話”,學生不能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習興趣不足。

二、機械製圖課程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

1、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課程改革應堅持以立德樹人爲根本,以服務發展爲宗旨,以促進就業爲導向,適應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材需要,按照“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學改革要求,更新課程內容,優化課程結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促進機械製圖教學質量和效益逐步提高。

2、課程改革的基本原則在課程結構上體現“就業導向,工學結合”的原則;在課程內容上體現“識圖爲主,夠用爲度”的原則;在內容編排上體現“理實一體,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教學模式上體現“學生主體,精講多練”的原則。

3、課程改革的目標任務機械製圖課程改革的目標任務是:按照“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的總要求,參照有關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規範,打破傳統的課程知識結構體系,建立以“識圖”爲主線,體現以工作過程爲導向、適應中職學生認知規律和技能養成規律的課程知識體系和課程結構體系,積極吸收和運用現代化的知識傳播模式,推進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改革,着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機械製圖課程改革的主要思路

1、重構教學內容按照“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要求,緊密聯繫生產實際需要,建立以工作過程爲導向的課程體系。教學過程以“識圖”爲綱,選取不同企業實際生產中典型工件,作爲教學案例;以實際生產中“看圖”過程爲主線組織教學內容,體現“識圖爲主”“工學結合”。課程內容結構分“識讀軸、套零件圖”“識讀板、架零件圖”“識讀箱體類零件圖”和“識讀裝配圖”四大部分,編排要由簡及繁,符合中職學生認知規律和技能養成規律。“正投影作圖原理”“圖樣的基本表示法”“各種製圖標準及規範”“常用件和標準件”等內容不單獨成章,有計劃地穿插到四大部分內容之中。“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和“零件尺寸的合理標注”等內容,也不單列成節,分散到讀識各類零件圖和裝配圖裏講授。這些內容是讀圖的必備知識,多而繁雜,有的比較抽象,如集中灌輸,不與生產實例結合,學生很難理解,因此應分散處理,需要什麼講什麼,需要多少講多少,而且,其中的一些重要內容在各章節能多次復現,便於學生消化,加深理解。如此安排,體現了“以用爲主,夠用爲度”和“學用結合”要求。“二維製圖軟件應用”“三維製圖軟件應用”和“零件測繪”等內容,分別安排在“識讀板、架零件圖”“識讀箱體類零件圖”和“識讀裝配圖”章節之後。這些內容偏重於實際應用,使製圖教學整合一些“設計元素”,增加了課程的應用性,有利於拓展學生的設計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使製圖教學內容與“機械零部件測繪與繪圖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工業產品CAD)”等中職學生職業技能大賽項目對接。

2、優化課程結構體系教學內容分“識讀軸、套零件圖”“識讀板、架零件圖”“識讀箱體類零件圖”和“識讀裝配圖”四個部分,每一部分分列爲一章,每一章分基礎部分和拓展部分。基礎部分以一個典型零件爲載體,以問題或任務的形式提出來,分“看標題欄”“看視圖”“看尺寸”和“看技術要求”四個小節講授;拓展部分可以作爲每一章的第五小節,主要偏重應用,供學有餘力的學生有一個拓展能力的平臺。四個章節拓展部分安排的內容列表如下。考慮到受總課時的限制,計算機繪圖、計算機三維建模教學着重基礎應用,講到什麼程度,由教師根據學生情況確定。“正投影作圖原理”“圖樣的基本表示法”“製圖標準及規範”“常用件和標準件的特殊表示法”和“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零件尺寸的合理標注”等內容,反映課程的基礎性和工具性,非常重要。分散講授,是出於學生接受能力需要,讓學生在識圖的具體任務中理解、掌握製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分散處理時,要根據典型零件圖、裝配圖的結構特徵,有所側重,同時還要考慮各章內容的均衡。

3、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①採用項目教學法教學機械製圖課程是圍繞“讀零件圖”“讀裝配圖”等四個具體的項目構建教學內容體系。圍繞項目來組織教學,將教學過程與具體的'“讀圖”工作任務充分融合,教學內容的知識體系與能力體系深度融合,使製圖教學過程更具有實踐性,更貼近工作過程實際。通過項目的實施,促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良好習慣,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②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爲主的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將講授式教學轉變爲探究式學習,使學生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機械製圖課程的每一個讀圖項目,都有“看標題欄”“看視圖”“看尺寸標註”和“看技術要求”四個工作步驟。每一步驟及其後面的拓展內容部分,都可以當作一個典型“任務”佈置給學生。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任務進行分析、討論,通過自主學習和相互合作完成任務,建構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與技能。

③採用案例教學法教學一些識圖的基礎理論知識,如製圖的基本知識、正投影法基本原理、尺寸的標註、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及圖樣的表示法等,是分散到各個讀圖項目的相關任務中進行講授的。考慮中職學生的認知規律,應儘量採用“以例代理”的案例教學法。通過列舉一些與實際生產有關的鮮活案例,讓學生在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過程中把握製圖的基礎知識。例如,講述國家標準、尺寸標註、技術要求時,以一個常見零件的實際生產引入,切忌生硬灌輸。

④採用“學—教”課堂模式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兩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是“信息傳遞”,是通過教師課堂講授來實現的;第二個階段是“吸收內化”,是在課後由學生自己來完成的。機械製圖四個項目在教學時,第一個項目以教師講授爲主,教在學前;從第二個項目開始,“信息傳遞”由學生在課前完成,學生按教師要求課前預習,帶着問題進課堂。課堂上教師有針對性地向學生進行講解,與學生一同討論、探究,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互動交流,進行自主思考與練習,完成知識內化,學生學習更加靈活、主動,參與度更強,真正做到課堂上“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

四、課程改革實施建議

1、建設生產實際教學素材庫機械製圖課程改革和建設,生產實際教學素材庫建設是一個關鍵要素。生產實際教學素材主要包括:產品技術文件(包括產品圖紙、技術標準、生產工藝規程等);產品生產過程、生產設備工具、生產場景等圖片、視頻等;合格和不合格產品實物等。可以利用職教集團和校企聯誼會平臺,按照“有利於學生培養、有利於學校和企業共同發展”原則,找準學校與企業的利益共同點,簽訂使用、保密等相關合作協議。還可以將生產實際教學素材庫建設作爲研究課題,由校企聯合立項,聯合組建建設團隊,推進素材庫建設工作。

2、編制課程規範課程規範是對課程的目標、內容、組織及教材編寫與實施要求等要素的規定,它對製圖課程改革的實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課程規範的主要內容包括課程概述、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要求、實施建議等四個部分。其中,課程內容與要求是核心內容,編寫時既要考慮課程各部分內容的相對獨立,又要形成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採用項目(案例)教學的,選取項目(案例)要具有真實性、典型性、完整性和廣泛性,應儘可能用清晰的、便於理解及可操作的行爲動詞,描述學生的學習要求。

3、特色化教材建設機械製圖傳統教材以紙質爲載體,平面文字敘述加圖示,內容有限、缺乏形象,不易表達製圖教學中的過程性內容。機械製圖特色化教材既是組織教學和指導學生學習的基本依據,也是課程改革的標誌性成果體現。在形式內容上,是以完成“讀圖”工作任務(項目)的規範說明和進程指導方案爲特徵;在呈現方式上,教材既有紙質的教材,也有電子課件、課程教學軟件、多媒體聲像資料等多種形式的“立體化”教材。開發機械製圖特色教材,是校企聯立研究課題的重要內容,由校企共建合作團隊完成。

4、加強課改管理工作

①重視教師培訓工作組織教師學習現代學習理論(包括教學理論、系統論、傳播理論),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到合作企業掛職鍛鍊等,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力和生產實踐能力。

②加強信息化教室建設機械製圖實際教學中,邊講邊演示、以圖說圖是機械製圖課程的一大特點,教師需要在課堂不斷展現生產實際教學素材。因此,加強信息化教室建設,創建符合個性化學習並加強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環境,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及數字化教學資源作爲輔助教學,有利於提高機械製圖課程教學效率和質量。

③強化過程管理在機械製圖教學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學校要組建專家團隊,加強機械製圖課程建設與教學過程的管理,開展階段性檢查、論證和指導,確保任務按期、高質量完成。教學部門要組織相關人員成立機械製圖課程建設推進督導小組,採取定期檢查、抽查、聽課等方式對課程建設與教學實施開展檢查與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