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感言:童年趣事評課稿

教學感言:童年趣事評課稿

教學感言:童年趣事評課稿

今天有幸聽到黃老師執教的《童年趣事》這堂習作課。說句心裏話,我的感觸挺深的。不怕在座的各位笑話,雖然說也教了十餘年的書,但是對於習作的感覺還是挺模糊的,平時也很少有機會聽到有關習作方面的課例或其他。因此,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習作教學到底該關注內容還是該關注方法?以至於每次自己上習作教學課的時候,總是非常糾結。所以現在坐在這裏要再次感謝一下給予我這次學習機會的黃豔雪老師以及爲本次課例的教學提出過寶貴意見的各位聯盟校同事以及鄭一佔老師和張步鈺老師。

聽了黃老師的《童年趣事》一課,讓我似有所悟。這堂課非常清晰地向我們傳達了兩個信息,那就是我們的習作課上,老師帶領學生去做的,就是“寫什麼”和“怎麼寫”這兩件事。而本堂課最大的亮點就是黃老師在做這兩件事的時候,始終緊緊結合教材語言以及學生課外閱讀的材料,廣開學生思路,引導學生寫作。

1、片段入手,感受“趣”(寫什麼)

在課剛開始時,黃老師就明確告訴學生要來學習寫童年趣事。接着,就出示本組課文中的片段讓學生猜一猜,寫的是誰。從而讓學生非常清晰地知道原來所謂的趣事可以是非常快樂而有意思的,可以是童年時的探索、發現、刨根問底,也可以是經常做的傻事、蠢事,鬧出的種種笑話。於漪老師在談到小學作文時說:“每個人頭腦裏都有一個活倉庫,教師要善於給他們抽個頭,插個路標,啓發他們到倉庫裏找,找自己最熟悉、最有感情的東西。”黃老師正是利用了這些課文片段,給學生抽了個頭,插了個路標,打開了學生生活積累的'倉庫,消除了習作的畏懼感。學生的習作素材就會大大豐富,也給那些平日裏不善積累、不樂於觀察的孩子一個個鮮活的範例,激起了學生傾訴的慾望,有效地解決了“寫什麼”的問題。

2、衆星拱月,表達“趣”(怎麼寫)

在指導習作要求及寫法的時候,黃老師用“衆星拱月”來引出本次習作的中心“趣”字,這樣的比喻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讓學生非常形象地知道要用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描寫這些“星星”來拱“趣事”這個“月亮”。我們平時的習作教學也好,語文考試的習作要求也好,很多時候總會出現“用上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的描寫”這樣的提示,()而作文水平再差的學生,如果你問他:“怎麼樣才能把文章寫具體生動呢?”我估計90%的孩子都會回答“用上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的描寫”。說實話,這點要求從學生剛寫作文開始,一直到小學畢業,卻總是不斷地反覆地強調,足可見它們對於文章表情達意的重要性。而這堂課上,黃老師就是憑藉閱讀教材語言以及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所蒐集的語言不着痕跡地對學生進行了這四方面的訓練。在語言指導上,黃老師着重訓練的是提示語的位置以及修飾語的運用;動作描寫上,黃老師通過兩個例句動詞數量的比較,讓學生了解了一連串多的動詞描寫會讓我們在體現人物動作上顯得更加細緻;神態表述上,黃老師讓學生接觸瞭如高興、悲傷、生氣、不安等不同的神態體現;心理表白上,黃老師提倡學生要真實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獨特感受。非常讓人欣喜的是,在後來展示講評學生習作時,學生已經非常有意識地進行了運用。不過,我們不能排除個別學生爲了體現“趣”而在習作中有失真實性。

值得一提的是,黃老師對學生所關注的不僅僅是課堂,還不露聲色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積累。這一點在課前讓學生蒐集有關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的語句上可以體現出來。爲了讓學生體驗到蒐集的成功和樂趣,黃老師還頗具匠心地在相關語句後面標註了學生的姓名。這對於學生以後的課外積累,無疑是一種無聲的肯定和激勵。

末了,我想說一點非常個人的看法,就是黃老師對於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定位是“結合課文和課外閱讀圍繞‘趣’字,真實、完整、具體地敘述一件事”,但是在實際動筆的時候,學生寫的是事件中的某個畫面,事情的完整性並沒有涉及。不過,我們不能抹殺黃老師在本堂課中對學生進行4個方面訓練後所見到的成效。所以這一點教學目標的表述稍作改動是不是會更妥當?

零七八碎地講了這麼多,匯成一句話:感謝黃老師爲我們呈現了一節生動的課例,可以說爲我迷茫的作文教學之路指明瞭前進的方向。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