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精選23篇)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用到發言稿的地方越來越多,發言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爲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大家知道發言稿怎麼寫才正確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精選2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精選23篇)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歡迎走進啞舍之旅,請噤聲.....

沒錯,我向大家推薦的書正是《啞舍》。我相信,在座的許多同學都或多或少讀過這本書。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講述的是從秦朝到現代的一個個歷史故事。

初讀《啞舍》時,我只是被它一個個精彩又奇妙故事吸引,後來,我發現它不僅僅只是單純地講故事,而是融入了作者情感、思想的一本書。就比如第三部,十二個地王古董,它用文字描寫了人心的貪婪、慾望、不知足,也寫出了世間上的溫暖、勇氣。

讀《啞舍》還有一個好處,既然是描寫歷史的書,就一定是與歷史有關。讀一讀它,說不定還會增長你許多的歷史知識。其實,上六年級時,讀了《啞舍》之後,我就對歷史充滿了期待。結果用一句流行語來說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翻開歷史書發現,哇!我最期待的秦朝,僅僅幾頁就沒了,當時我那個心痛的,什麼大公子扶蘇,主角老闆甘羅,是一個字都沒提到。於是,我發現歷史書真的只是選取歷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當時我就在想,虧歷史書那麼厚、那麼大,感覺歷史知識也只是歷史常識啊!

聽了我的演講之後,有沒有對此書感興趣呢?那就快快去讀它吧!最後,提醒大家,千萬不要用此書上的歷史去答卷,一切以教科書爲準。不然,你們的歷史老師會恨我的。

"啞舍裏的古物,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載了許多年,無人傾聽。因爲,它們都不會說話!默然等待千年,只爲再次相遇!它們的歲月中浸染了成百上千年。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每一件,都屬於不同的主人,都擁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件,都那麼與衆不同,甚至每一道裂痕和缺口都有着獨特的歷史。誰還能說,古董都只是器物,都是沒有生命的死物?這是一本講述古董故事的書,既然它們都不會說話,那就讓我用文字忠實地記載下來。"

謝謝大家!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我們的生活中,冒險,也許我們都沒接觸過,而這也是大人們最害怕的一個字眼。那麼今天,就讓我們go,go,go,在書中進行一次大冒險吧!

《亞馬遜歷險記》,一本由韓國作家崔德熙和畫家姜境孝聯合創辦的生存聖經!這本書主要講了主人公列奧一行來到亞馬遜,本想舉行一次生態旅行,卻因颮雨氾濫,失落在了亞馬遜這片“綠色地獄”。他們在茫茫的熱帶雨林中與毒蛇猛獸展開了殊死搏鬥,最後獲救的故事。主人公列奧雖然粗心大意,卻在猛獸攻擊的時候勇敢地戰鬥,在寶蘿、叔叔的幫助下,他懂得了許多科學知識和生存祕笈,而這些是我們中國小孩子不具有的。

這本書文字幽默,充分地表現了各個人物的各個性格,而且圖畫十分生動有趣,使人彷彿身臨其境。重要的是,每一章後面都有生存的知識和科學簡介,以及彩色圖片,讓我大開眼界,對我這種小科學迷來說,就更有吸引力了。

列奧的大冒險證明了科學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它可以逆轉危險的形勢。只要我們學會科學,一定可以拯救我們身邊的人。

最後,這本書的結尾引起了我的反思。亞馬遜正以每年上萬公頃的速度消失,有許多動物失去了家園。除了亞馬遜,地球上還有許多地方被破壞。地球給予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家,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這一顆藍色星球,地球!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安徒生是北歐丹麥人。生於一八0五年,家境貧寒,少年時在外流浪。但他卻在艱苦的環境中奮發努力,十七歲時就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一生共寫作童話一百六十八篇,是世界公認的著名童話作家。

《安徒生童話》是世界童話故事的經典之作,自問世一百多年來,在全世界影向十分廣泛。這本書可以增加我們的閱讀情趣和開拓視野,從豐富思想的角度去想,去思考,去體會。

也許你也讀過其中的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國王的新衣、傻蛋漢斯、人魚公主、醜小鴨和紅鞋子。但是,最令我感動的一篇故事是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有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裏,赤着腳,穿着單薄的衣裳,賣火柴,可是大半天下來,連半束火柴也沒賣掉,這時,她那金髮上已落滿了雪花,身體也已凍僵了,但她卻不敢回家,因爲不把火柴賣完,會被兇殘的父親打的,所以她繼續徘徊街頭。這時,天色已暗,她不停地搓着凍紅的雙手,“對了,我可以用火柴取暖!”小女孩取出火柴,點着後,不知怎麼,她看見一個火爐,她甚至感覺到一陣陣的熱氣呢!就在這時,火滅了,火爐也消失了。小女孩忍不住又點亮一根火柴,這次她看到了一張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可口的食物,她忙伸手去抓,但那些東西卻消失了。小女孩再次劃亮火柴,周圍頓時亮了起來,出現的竟是世界上最疼她的人――奶奶。爲了把奶奶永遠留住,小女孩很快地把所有火柴劃亮了,奶奶真的不再消失,她緊緊地摟住小女孩,升上了天空。

看了這個故事,想一想現在我們過的是多麼幸福的日子啊!有飯吃,有衣穿,因此,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條件,好好學習,不讓父母、老師失望。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4

我向大家推薦的是《魯濱遜漂流記》。這是一本名著,我相信所有同學都聽說過,也有很多同學讀過。在以前的小學課本中,他被稱爲是男孩子必讀的書,但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讀。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本書的作者。丹尼爾笛福,英國作家,新聞記者。被譽爲英國和歐洲的“小說之父”。他的作品可讀性強,主要都爲:主人公通過努力,靠智慧和勇敢戰勝困難,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鬥的社會風氣。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魯濱遜,他的父親一心指望他去學法律,但他卻想去航海,越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驚心動魄的航海中歷經無數險情,但他的這種喜好,最終還是讓他遭遇了不幸。他所乘坐的整條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翻船,唯有他一個人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來到了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他在孤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牲畜,生產水稻和小麥,製作陶瓷等。他曾與野獸鬥智,也曾與吃人肉的野人鬥勇。他一共住了27年兩個月零十九天才得救。

主人公魯濱遜克服了種種困難和波折,他也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面對荒無人煙的荒島,恐懼雖然避免不了,但他積極自救,爲自己創造活着的機會。這樣大的災難,他勇敢的面對了但如果是我們自己呢?別說這麼大的困難,平時的一些小挫折,也總需要別人的幫助和攙扶,總會有人關愛。魯濱遜一個人在荒島上,可以想象他的艱辛,我們應該學習他的不屈不撓。

好好閱讀一下它吧,我相信你會變得更堅強,更勇敢。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5

尊敬的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六年三班的xx,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小王子》。

《小王子》這是一本童話書,是給孩子看的,但是許多的孩子並沒有看懂她;許多的大人卻癡迷於她。所以,我們千萬別小看了這本小小的薄薄的童話,讓我們坐下來,不只用耳朵,更是用心靈來細細地細細地品味她。

也許有些同學已經讀過,也許很多的同學聞都未聞。讀過的請不要煩躁,不要以爲這是在浪費你們的時間;沒讀過的更不要着急,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小王子的世界。

也許小王子的故事在你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同學們,就像小王子所說:“什麼纔是最最重要的事呢?”“是像那個國王一樣爲了維持自己所謂的威嚴而發出那些可笑的命令嗎?還是像那個商人一樣爲那些帳面數字忙個半死?或者是像那個點燈人,不知自己爲誰而忙,爲何而忙自己卻在忙忙碌碌呢?或者像那個酒鬼,一面在悔恨一面又在製造着悔恨?還是像那個自負的人一樣除傾聽讚美再聽不進任何話語的他們就真的瞭解生命的真諦嗎?你能說像小王子那樣關愛每個生命,照顧好他的星球,關心花兒爲什麼要長那些似乎沒有一點用的刺不重要嗎?

讀了《小王子》,總有一份感動牽扯着我們的心。不只爲小王子的純真,也不只爲他對花的那份愛與責任,更爲狐狸對小王子的那段話語。

狐狸說:“對我來說,你還只是一個小男孩,就像其他成千上萬個小男孩一樣。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樣用不着我;對你來說,我也不過是一隻狐狸,和其他千萬只狐狸一樣。但是,如果你馴養了我,我們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對我來說,你就是世界上惟一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惟一的了。”於是,小王子明白了她的那朵花,把自己也馴養了,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愛,什麼纔是責任。

讀過《小王子》,或許有些傷感,不只是因爲小王子最後爲了追尋自己的愛付出的代價,更是小王子那無處不在的孤獨,瀰漫在我們的心間。印象中的小王子總是在那個小小的沉寂的星球上,常常面對着夕陽,想着那些成人們無法理解的事情。夕陽的餘輝灑在他的身上,昏黃中顯現出別樣的孤單。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6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書,讀好書,對大家絕對沒有什麼壞處,因爲書中的知識是無窮盡的,在書的海洋裏遨遊,你不僅能學到很多知識,還能從別人的故事中領略人生。

大家都說人要學會享受,在靜寂的書房中捧着一本書,默默地看着那一個個黑黑的字體組成一篇篇優美的文章。在其中品味人生的悲歡離合,這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呢?

上學期的寒假裏,我過得非常充實,作業寫完後拿出爸爸給我買的書——《童年》看了起來,翻開第一章,很快使我入了神,那一個個字眼講述着高爾基的童年悲慘活,他從小就失去了父親母親的照顧,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幼小的他一直由外祖母照顧,黑暗的社會,赤裸裸的金錢關係,舅舅們的殘暴,外祖父可怕的性格,這一切讓他過早的看見了生活的魔鬼。在我看來這些景象是不應該出現在一個孩子面前的,但黑暗的現實就是這樣殘酷。但他是堅強的,他沒有向苦難的生活屈服,沒有讓黑暗玷污他的靈魂,他堅強的闖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冬天是寒冷的,我捧着這本書,心裏卻無比的溫暖,因爲外祖母對他的愛深深的打動了我。從高爾基的故事中,我明白了人要堅強,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裏,都不要讓黑暗玷污了你的靈魂,要用自己堅強的意志驅走黑暗。這個故事也同樣告訴我,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創造奇蹟。高爾基小時候上學時成績並不好,還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歧視,可最後他卻成爲了一個偉大的作家,成爲生活的強者,這不都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嗎?要堅信“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同學們,拿起你手中的書,翻開它吧!不要讓它滿滿灰塵,每天去閱讀它,每天去領略人生的哲理,因爲讀書是快樂的,因爲讀書是一種享受!讓我們把書籍當成自己的朋友,讓讀書成爲你人生的享受吧!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第三世界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路遙(1949—1992),陝西清澗人。當過農民,小學老師。1976年畢業於延安大學中文系。1973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中篇小說《驚心動魄》《人生》,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中篇小說集《當代記事》《姐姐的愛情》《路遙小說選》等。

“只有不喪失勞動者的感覺,我們纔有可能把握社會歷史進程的主流,纔有可能創造出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我不否認,在拿到這本書讀到這段話時,的確不明白作者爲什麼要在封面寫下這樣的句子,當然更不用說我根本理解不了其中的含義。

讀了幾頁之後,我甚至覺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也不過如此,心裏雖這樣想,手卻忍不能住一頁頁的往下翻,漸漸地,我被書中主人公那跌宕起伏的命運,十年文化動亂中被束縛的社會,勤勞樸實的勞動人民等等這一切深深的'吸引住了。“冷落成泥,只有香如故”。很難想像在當時那樣的生活條件下,亦會有如此悽美熱烈而以執着的愛情。是啊,田曉霞是死了,但她的心依然存在,她那可愛而親切的笑臉將會永遠伴着他孫少平,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平凡的世界有着不平凡的故事,我們無論多麼平凡,只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就可以熱愛生活,上帝是公平的,他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只有不辭勞苦的在平凡崗位上坐着一件件處處爲別人着想的不平凡的事情,纔會得帶上帝的慈愛。這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在 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迴腸。

這本書的作者是路遙,他是一名當代作家。在這本書中,他用一種現代主義的筆法,勾勒出一幅宏偉的歷史畫卷。在裏面各個階層不論性格面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爲路遙的精湛的小說功底,極其嚴肅的寫作態度,使這部小說具備了作爲那一段歷史最好的輔助教材。

《平凡的世界》描述了中國近10年見城鄉的巨大的變化與變遷,通過社會各層複雜的關係和矛盾糾紛,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等這些默默承受着巨大苦難的人們。最讓人感動的,是孫氏兄弟不甘被命運所擺佈,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身的價值。

孫少安,他從孩子的時候就成了大人。他今年才二十三歲,但他感覺到他已經度過了人生的大部分時間。沒吃過幾頓好飯,沒穿過一件象樣的衣服,沒度過一天快活的日子,但是他還是那麼頑強的與命運鬥爭。

勞動着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紙黑字的告訴我們這樣的人生真諦。它響亮的提出,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9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好書,是著名作家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讀這本書也是因爲很偶然的一個原因,記得有一天我打開收音機聽廣播,剛好聽到在播《平凡的世界》,我一下子就被那優美的朗讀聲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住了,媽媽叫我好幾遍都沒聽見。當媽媽跑過來,看到我聽得這麼入迷,就從書架上給我找出了這本書,並對我說:“這本書寫得很令人感動,好好看吧,看完咱倆聊聊感想”。

我一連幾天,除了上課、寫作業,其餘的時間都會抱着這本書看,越看越覺得書中的人物彷彿越加鮮活生動了,他們好像就在我身邊,對我說話,在訴說他們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們經歷的風風雨雨。書中的主人公孫少平是一個出生在普通農民家庭的青年,與那個特定時代的許許多多農村青年一樣,孫少平似乎應該安於現狀。因爲他沒有機會上大學,又出身在貧窮本分的農民人家。他註定要像他父親那樣,在這個祖祖輩輩都周而復始的土地上以同一種姿態旋轉,跳不出這個圈子,這就是中國的農村,中國的農民。但孫少平沒有向自身的命運低頭,他了解農村,也瞭解自己,他從不懼怕勞動,決不同於他那個遊手好閒的姐夫王滿銀。他也不願和他哥哥孫少安一樣,單純追求一種物質生活上的富足。他決不鄙視農民,但卻不想在土地裏平淡一生,平凡的小人物,卻有着不平凡的思想,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我敬佩他!

讀完《平凡的世界》,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和媽媽討論過對這本書的感想後,更讓我明白了80年代人們的艱苦與貧窮,更體會到了現代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將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並更加努力學習,爭取更上一層樓!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10

兒時,我不認字,爸爸經常給我讀書聽,上學認字了,爸爸總是提醒我要多讀書,現在我長大了,也讀了幾十本書,才明白爸爸的良苦用心,讀書讓我增長了知識,使我快樂了起來。這學期的語文學習中,我們學習了“書”這一單元。

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我知道了:冰心在少年時代就開始讀中外名著了,並且她的心情總會隨着書中人物命運的變化而起浮,使自己與書融爲一體,這就是書的力量。英國作家尤安·艾肯,給自己制定了一套讀書方案,按着規律去讀,她總是會先思考,然後再想,到了最後再去想象,並且動腦筋給自己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從中,我知道了,不僅要讀書,而且讀書的方法也很重要。隨着年齡的增長,我讀書的興趣也愈加濃厚,只是在不斷的積累;讀書多了,寫作也就提高了許多。還記得在剛剛開始寫作文的時候,總是不知該從何寫起,如何下手。可能就像冰心老人說得那樣,只有多讀書,讀好書,再加上自己的親身體會才能寫出好的文章吧!我酷愛讀那些有關於古代歷史方面的書籍,自從我讀了《三國演義》後,我就不能自已,那種“豪傑齊心並忠義,金戈萬馬戰千軍”的宏大場面總是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我爲中國那源遠流長的偉大歷史而感到驕傲。

讀書增長了我的知識,開闊了我的眼界,我願意與書交友,讓書伴我度過快樂的每一天,擁有一個有意義的人生!讀書,乃人生之最大快樂也!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11

書,是知識的海洋,是智慧的寶庫,它同時也是快樂的天地。讀書讓我懂得更多的知識,讀書讓我增長了智慧,讀書也帶給了我快樂。

我喜歡讀書,通過讀書,我還可以積累和摘抄一些好詞好句,用在作文裏,這能讓我提高作文水平。

讀書可以讓我增長見識。有很多我不知道、不瞭解的事情,我都可以從書中瞭解到,這讓我開闊了視野,瞭解了這個世界上的人情世故。一有空閒,我就捧起書來讀,經常讀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癡,爸爸誇我知道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懂事了。

讀書還讓我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和技巧。以前,我因爲學習方法不對,儘管我很用功,花了很多時間來學習,但學習成績一直不太理想。媽媽就給我買了些如《58個好習慣》、《如何培養好的學習方法》、《小學生學習祕訣》等書,我每天晚上都要讀上一兩頁,逐漸學會了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我的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的時候,我的心情也會隨着書中主人公的心情變化而變化着。有一次,我在看一本叫做《只有愛不能分開》的書,看着看着我就流下了兩行熱淚。書裏講的是:有一個叫桐葉的女孩,她在繪畫方面很有天賦,但是她的母親卻奇怪地一再反對她學繪畫。班裏新來了一個美術老師,對桐葉百般照顧,這使母親又焦急又無奈。直到有一天,桐葉得知老師竟是遺棄她的親生母親,這次回來是想帶她一起走。桐葉從小沒有父親,又面對着兩個母親的抉擇,她最終選擇了養母,因爲是養母給了她無盡的愛,儘管養母依然貧窮,甚至多病,但桐葉都不會離開她。還有的時候,書中主人公得了獎,我也跟着高興,彷彿自己也得了獎一樣。

著名作家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真是太有道理了,因爲讀書讓我們每一個人得到進步,也讓人類不斷進步。

我喜歡讀書,我愛讀書,書將陪伴我的成長,書將陪伴我的一生。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12

有句話說:凡是成功者,都是讀書家。就是說,要想成功,就必須多讀書,不斷的充實自己。

也許很多人有過這樣的感覺,書是讀了不少,但是卻沒效果,怎麼才能把書中的知識用起來呢?

我想,首先要選擇有用的書去讀,但是怎麼定義有用,這個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其次是摸索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高效的讀書。先了解整體框架,包括去讀序、讀後記、讀目錄,去了解作者的生平,寫這本書的時間、目的。去尋找解讀這本書背後的故事。然後設定讀書的目的,也就是帶着問題去讀,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主動性,有意識的去尋找答案。接下來要設定讀書的目標,就是去實踐,要行動。我們不能只輸入,還要懂得輸出。爲了完成一本書的閱讀,我們還要用時間來約束自己。多長時間要讀完全書,每天什麼時間段讀這本書,都要安排好,儘量在規定的時間做完規定的事。同樣,也可以選擇幾本自己比較喜歡的書,根據個人的時間、愛好等方式把要讀的書進行分類,不同場合讀不同類型的書。那麼還要經常做的就是“溫故而知新”了,對於讀完的書要經常回顧回顧……品味品味……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款手機閱讀軟件和一本書。手機APP《微信讀書》,內容豐富,書目齊全,功能強大,希望你會喜歡。

同樣,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位高尚的人對話,《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就是這樣一本好書,我向大家推薦。書的作者海倫.凱勒,一個又聾又盲的女孩子,她的生命幾乎全部在黑暗中度過,但她用堅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在沙利文老師的幫助下,成爲了不起的作家,被稱爲十九世紀的奇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自傳,也是她在黑暗生活中的掙扎和奮起,她對光明的渴望、對生活的熱愛曾經也將繼續鼓舞一代又一代讀者在平淡甚至苦難的生活中點起希望的燈。海倫·凱勒的一生爲人們樹立了與命運拼搏的榜樣,而今她的名字已經成爲堅忍不拔意志的象徵,鼓舞着無數人克服困難,戰勝厄運,成爲自己命運的主宰。

開卷有益!讓書籍,成爲我們一生的朋友。希望讀書讓你的生活工作更加多姿多彩。

分享完畢。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1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二年級1班的周志娟。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我們愛讀書,愛學習。

每天早晨,我們迎着x來到校園,陽光映紅了我們的臉,我們坐在教室裏,老師的聲音就像一縷縷陽光溫暖着我們的心靈。我們愛學習,因爲我們懂得一個道理,只有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長大才能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剛上學時,我們還是一個個認字不多的學生,後來,老師教會了我們很多的知識。還經常選一些課外書讓我們閱讀。好的課外書,好比一把閃閃發光的鑰匙,爲我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讀書,讓我們瞭解到中國曾經的輝煌和屈辱,瞭解了埃及神祕的金字塔和古巴比倫的輝煌文明。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使我成爲了一個幸福的人。”正是這樣,書讓我們成爲精神的巨人,也是書讓我們的知識淵博,書是我們永遠的老師!

讀書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讀書更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孔融讓梨》和《愛的教育》使我們懂得了愛和謙讓;《海蒂》和《祕密花園》使我們知道了樂觀向上;《草原上的小木屋》和《魯濱遜漂流記》讓我們學會了勇敢堅強… …。我們在讀書中快樂的成長,我們在學習中不斷的前進。

今後我還會讀更多、更好的書,我相信同學們的選擇會和我一樣,因爲讀書是快樂的!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14

人們常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確,多閱讀書籍,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還可以使我們談吐優雅,提高我們的修養。今天,我就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書的名字叫《綠山牆的安妮》。

《綠山牆的安妮》,相信你聽到這個書名,就會對它產生了濃濃的興趣:“綠山牆是什麼?爲什麼叫綠山牆?”“安妮是誰,這本書講述了安妮的什麼呢?”其實呀,綠山牆就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安妮和她的養父母馬修與瑪麗拉所住的地方,因爲這幢房子草木叢生、果樹成蔭,密密的葉子幾乎把整幢房子都給遮蓋住了,看上去整幢房子就像樹屋,因而取名爲綠山牆。

而剛纔提到的安妮,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她是個父母雙亡的孤兒,十分的可憐,後來被馬修和瑪麗拉兄妹收養,馬修並不掩飾對安妮真摯的愛,而瑪麗拉則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這對養父母既對立又統一,共同撫養着安妮。

讀完這本書,你不難發現:安妮的個性純潔正直,明快開朗,精力充沛,喜歡說呀說呀,更重要的是,安妮具有十分強的相像力和愛心,這使她考上了出色的學校,可爲了陪伴孤獨的老人,安妮毅然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決定在當地教書。

在這本書裏,愛心、美德和開朗爲我們活靈活現地展示了一個孩子五彩的童年。在閱讀這本書時,你會隨着書中情節變化而大哭、大笑,但不管怎樣,相信你一定會被這本書裏描繪的精彩內容吸引,從書中獲得豐富的知識與寶貴的精神食糧。

如果你有這本書,相信你會和我一樣發出感受;如果你沒有這本書,相信你也會去圖書角借來這本書,津津有味地閱讀。總之,讓我們充實、快樂地度過這個讀書周,讓書香伴隨我們成長!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1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一六班的申玉亭,今天我想就“讀書”這個話題,進行一次簡短但真摯的演講。 常常思考,究竟書籍是什麼,而讀書對生命來說又意味着什麼?爲什麼它能夠成爲高爾基進步的階梯;爲什麼它能使杜甫下筆如有神;而爲什麼它能夠鍛造餘秋雨生命的質量? 透過現象看本質吧!

首先,讀書並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讓人生在有限的長度內,寬廣遼遠,波瀾壯闊,奔騰洶涌,浩蕩激越,以有限之時造無限精彩。其次,讀書不能改變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外在的形貌基於遺傳而難於改變,但人的精神可以因閱讀而蓬勃、蔥蘢、氣象萬千,更添一份氣質。 當然了,讀書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讀書讓人生永不聽任命運的擺佈,把握自己,執着地走向夢想的極地。不論出身境地優裕或是貧寒,閱讀都可以改變人生的座標和軌跡,奏響優美的,人生的樂章。清晰的記得,福樓拜曾說,閱讀是爲了活着。既然讀書可以改變命運,那讀書就不單是爲了活着,而是爲了更好的活着! 我想我明白了。讀書就是生命的光合作用,因爲讀書,我們的生命才春意盎然,熱情洋溢。試問,如果沒有一顆對生活熾熱的心,怎會有“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熱烈浪漫?如果沒有對祖國山水的癡迷神往,怎會有“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拳拳詩情?如果沒有對真我的探索追求,怎會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陶醉?

這些,都是書給予我們的。書籍不單是進步的階梯。更是生命的雲梯,它讓我們的夢想青雲直上,讓我們的心情多姿多彩。我們的生命將隨着它的延伸,愈加快樂,愈加輝煌。親愛的同學們,請務必把握住這寶貴的青春時光。讓我們執書之手,與書偕老,撥開成長的迷霧,堅定的奔向那春暖花開的,夢想彼岸!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16

新課程編寫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改變和提升師生的生活方式。這種改變,將使我們的教師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這是因爲,教育不僅僅傳授知識,更孕育着一種源源不絕的人文資源。所以說,人文修養、人文情懷是一個智慧型教師的必備素質。一句話,時代呼喚“有智慧的教師。”

最近讀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智慧與真情》,我不禁爲肖川教授的率直而肅然起敬。再聯繫他在前文中談到的“素質教育”,我們可以清晰地觸摸到一位有膽識的知識分子對於當前中國教育現狀的思考與憂慮:“爲什麼應試教育早已成爲衆矢之的卻能大行其道,素質教育雖然千呼萬喚卻難覓蹤跡?”“一個民族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培養不出世界一流的思想家、科學家和藝術家、在某一領域引起結構性變革的大師,那麼,其教育一定存在某些嚴重的問題。”捫心自問,自己工作了近三十年,是不是在這其中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也許有人會說,一個普通的小學教師能改變什麼?是的,我們的力量太微小,改變不了應試教育“滾滾洪流”,但我也可以說,我們的力量很大,足以對自己的學生的養成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式、確立人生目標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自己的一舉一動會深深地、長久地留在學生的記憶中。

文中還提到“眼界決定境界,方向決定方法。”方向對了,怎麼走就得看每個人自己了。如今教育界流行的“填鴨式”,“應試型”的教育方式,已經成爲遏制孩子們個性化發展的枷鎖。作者有一句話是非常令人警醒的“如果我們沒有教孩子們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東西,譬如:如何快樂的活着,如何與不同的人相處,如何面對衝突和挫折,如何有個人價值感和自尊心,而單純教給她如何讀、寫、算,那又有多少意義?”如今的許多教育方式所培養出來的很大部分是隻會讀、寫、算,的學習機器,而要出些人才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狀元”很多,然而其未必是“人才”,但是狀元的出現,很有可能埋沒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可塑之人才,因爲大家的目光都被狀元所吸引了。這是在現行教育制度下所不可避免的事實。人人呼籲改革,但是又沒有人知道該由誰來改革。其實能改變這些現狀的,只有我們這些教師 ——基層的教育工作者。

“教學中的交往使學生間的合作與競爭成爲可能,而無論是合作還是競爭均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個體之間面對面的交互作用,因而使及時反饋成爲可能;交往使師生間的視界融合成爲可能,使課堂生活生動活潑、多姿多彩成爲可能——生動活潑、多姿多彩的課堂生活是學生的學校生活之所以值得過的重要原因。”帶着智慧與真情和學生交流,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必需途徑。作爲小學教師,我們是學生人生的啓蒙者;我們肩負着的不僅僅是要他們學會說話、寫字更重要的是要將他們引導成爲一個高級趣味的人。人生來就是具有自己個性的獨立體,每個人都有不同於其他人的一面,因此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來感悟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只有真正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纔可能正確而合理的引導他們。交流便是進入他們內心世界的最佳途徑。怎樣才能使每個孩子都認爲“學校生活值得過”?其實誰都知道,那就是讓孩子們覺得上學很有趣。與孩子溝通可以知道孩子們的興趣,也可以瞭解他們的性格,當對每個學生都瞭如指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找到孩子們都感興趣的教學方式了。如果每個孩子都是帶着興趣來學習的話,那麼我們的課堂就真正成了孩子們的課堂了。也只有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學生也就有了學習動力和求知慾。對於小孩子來說動力和求知慾就是新鮮感。這樣的新鮮感,恰是形成“生動活潑、多姿多彩的課堂”的必要條件。

作爲學生內心世界的窺探者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者,老師又該如何修煉?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作爲教師,只有學而不厭,才能保持內心的開放和鮮活,纔會有不斷增長的與人分享的內在需要。”教師本身就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自身的成長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學生需要學習,老師也需要通過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莊子雲: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只有多讀,多想,多交流,多實踐才能豐富自身底蘊。這是一個需要持之以恆的學習之道,因爲豐厚的底蘊是靠長期積累而形成的個人素養。大量的閱讀是我們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在閱讀中不斷思考才能將知識化爲己有;拿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別人交流探討,是對自己的又一次提升;最後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傳播給我們的學生。這便是真正意義上教學!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教師的重要品質,其實,前者是後者的必要條件。

《教育的智慧與真情》是作者對教育這門學科的感悟與探索,記錄了他的精神之旅,他給我們讀者留下的不僅僅是經驗,更多的是思考。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17

轉眼間,已經過去一個月了,一切都慢慢地適應了,無論是教學上還是班級管理上,都有了一個比較明朗的層次。對學生也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也和學生家長進行了初步的接觸。多數家長都非常支持班主任的工作,也看出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情!

看了魏書生的資料片之後,我有了一個深刻地體會,這麼多的學生要靠班主任自己去管理恐怕不太可能,所以只能靠學生自己管理自己,這樣也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班級就能管理地很好,班主任也可以有了更多的時間去研究教學上的難題,纔有更大的精力去提高學生的成績。平時說什麼都可以,但是學生如果不出成績那就是教學的失敗,也不會得到家長的認可。

“以人爲本”的管理思想和“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

關於管理,魏書生說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學。的確,魏書生在管理中採用的“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法”管理的方法是他班級管理中最鮮明的特徵之一,也是他管理思想中最具價值的認識之一,其實質是現代管理思想中的“人本”觀念和“法制”思想。

魏書生借鑑吸收了企業管理中先進的管理思想,並把它結合運用到了班級管理實踐中去,從而爲班級管理開闢出一條嶄新的思路,並且獲得了管理的成功。“民主”管理提高了學生對管理活動的認識,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解決了學生服從管理,投入管理的問題,以“以法治班使班級管理形成制度化,走向了自動化;二者結合,不僅沒有損傷被管理者的積極性,還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解放了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性,使班級管理沿教師設計的預定軌道上運轉,達到了理想的管理效果

魏書生的做法使我們進一步堅定了以下認識:

1、雖然班級管理的對象是學生,然而我們不能把學生當作沒有思想,沒有情感的被動的受管理者,而應該把他們當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動發展的個體。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們的意願,尊重他們的人格,把他們當作實實在在的“人”,而不是馴服物。

2、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層組織,從一定程度上說班主任作爲班級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靈魂、但班主任不能只做學生活動的監護人與嚴厲的執法者。作爲教師,他首先要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

3、從表面上看,教師與學生,一方是管理者,一方是被管理者,雙方地位是對立的.然而另一方面,共同的教育目標(即學生的學習目標)決定了師生在管理過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大大超過了他們之間的排斥與對立,學生完全可以成爲管理活動的主人,前提是要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並採取高明的教學策略。

通過對魏書生的學習,我感受頗多,體會頗深,將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探索學習,努力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針對我們自己學生的實際,在看完書生同志的著作和事蹟後,有了很大的啓發,比如就我自己的學科來說,語文就得讓學生多看書,看好書,這樣才能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寫作文才能有更多的內容,針對現在的情況,很多學生寫作文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具體的方式也不知道該怎麼操作,說實話,作爲一個語 文 老師我們確實很着急,但是卻沒有更好的辦法,以前雖然也聽說過魏書生的事蹟,但是老是覺得他離我們很遙遠,總覺得那是專家的理論,我們絕對不會從中學到什麼,但是自從看了書生的班主任論壇之後,就覺得其實對我們來說很現實,我們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他的這套措施對我們來說也哈瓦那合適,很實用,比如班級紀律可以讓各個學習小組自己負責,而不再設置專門的班級紀律委員,這樣小組組長既負責學習上的事,也負責班級紀律的事情。我想一個班級如果這樣的話,就會變成最優秀的班級體。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18

大家好:

有人編撰了奔馳廣告:“我們和寶馬不同,寶馬讓女人坐在裏面哭,而我們可以讓女人坐在發動機蓋上面哭”.......

這是有原因的。一女子首付20多萬,購買了一輛奔馳車。豈料,新車剛開出4S店院子,就發現車輛發動機存在漏油問題。“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上演了一出漂亮的逆襲大戲。看女顧客的幾次出場,每次都邏輯嚴密、直達重點。

在奔馳車上哭訴這個戲劇性的動作,她自嘲是「撒潑」,「潑婦」,爲受過多年的教育「丟臉」,但是行爲雖然潑,言語上一點也不潑,坐在奔馳車上的每一句話都打在了關鍵點上。

“車還沒開出4S店,發動機就漏油”。

“大哥,這個車我沒開出門啊,發動機漏油,你跟我講三包,給我免費換髮動機,你覺得合適嗎?”

“一公里都沒開就換髮動機,簡直是無妄之災!真換了發動機,連二手車都賣不出去,我爲什麼要接受?”

難怪有人說,閱讀理解做得好,抓住主旨大意,贏得漂亮 。有人卻有不同意見,說這就是高考數學解答題的標準步驟啊,每一步都是踩分點。

隨後,奔馳女車主與店方高管長達近18分鐘的談話錄音曝光。被贊邏輯滿分,不愧考上研究生,原來是數學學的好。

高管說,見不到您是因爲我在德國和北京開會。

女車主回懟:不管您在哪個國家,電話都能聯繫到,這不是古代,不是一維時代,這個說辭和道歉我不理解,不接受。

高管說,流程緩慢,因爲需要跟奔馳溝通。

女車主回懟,流程緩慢,你們公佈和解怎麼那麼快?我是在你利之星買的車,我做餐飲的,如果顧客在我店裏吃出了問題,我是不是要找農民?

高管說,國家三包規定,只能換髮動機。

女車主回懟,國家三包同樣規定,修車超過5天提供備用車,中間我4次聯繫奔馳400客服電話,應該都有錄音,他們說的是,配不配備用車根據各店情況而定。三包有利於你的,你就拿出來搪塞,有利於我的,你說看情況而定。

這三個經典的迴應,沒有一句過頭的話,完全控制在就事論事的範疇,無論是電話聯繫,還是流程問題,都懟得有理有據,入情入理,尤其是國家三包的迴應,金句迭出。

當遭遇了類似事件,我們唯一能夠憑藉的,也就是自己的智慧和自己說話的本事,奔馳女車主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她告訴我們:

讀書是多麼有用,有優秀的表達能力,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多麼了不起的才華。

有位家長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我個人私下認爲,所有讀書的人都應該讀好專業的書,過有尊嚴的生活。有人說高中就應該讀好各學科基礎,順便讀讀詩歌和散文,大學應該讀好你的專業,順便讀讀小說。我非常贊同。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19

大家好:

有人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大部分讀過的書最後都會忘掉,那讀書的意義何在?我感覺最好的回答:“小的時候我吃了很多東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記不清是什麼,但我知道,他們已經成了我現在的骨骼和肌肉”。讀書,也是如此。它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影響了你的思想,你的言行,你的形象。

一段流出來的劉關張桃園結義之前的情節:

三人相談甚歡,關羽握住劉備的手激動地說:“關某雖一介武夫,亦頗知忠義二字,正所謂擇木之禽,得棲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關某平生之願足矣。從今往後,關某之命,即是劉兄之命,關某之軀,即爲劉兄之軀,但憑驅使,絕無二心。”張飛聽完,立即拱手對劉備說:“俺也一樣!”

劉備甚是感動,關羽續表決心:“某誓與兄患難與共,終身相伴,生死相隨。”張飛聽完,又立即拱手對劉備說:“俺也一樣!”

此刻關二爺補充一句:“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張飛聽完,第三次拱手對劉備說:“俺也一樣!”,

不讀書,往往看問題的角度比較單一,表達簡單粗暴,而讀書,可以讓一個人的思考更有深度。理論使人堅定,哲學使人深邃,歷史使人明智,科學使人嚴謹,文學使人靈動,法學使人規範,天文學使人目光遠大……

同學們,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時候.提倡讀書更具有現實意義.通過讀書溫暖人心、提振信心、寄託希望,通過讀書掌握知識、增強本領、勇於創新。讀書可以給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讓人溫暖。但是我也提醒大家:讀書注意三個字“靜、活、高”

讀書未必在人前,需要“靜”。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勸學》詩中說:“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讀書要守心以純,要珍惜時光,而最重要的是隻有通過自己的艱辛努力,才能獲得豐稔的收穫。

讀書不能死章句,需要“活”。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中說:“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提出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膚淺的,要真正理解書本中的人生哲理,必須堅持知行合一,親身去實踐中進行驗證,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真知、悟真諦,真正達到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讀書應重高格調,需要“高”。宋朝詩人一李時可的《舟中夜聞讀書》中說:“臨溪一舍竹疏疏,舟過時聞夜讀書。姓字是誰何必問,定應不是俗人居。”讀書使人內心清明、目光澄澈、骨骼清奇、脊樑挺直,從中可以識別得失成敗,可以感受廉恥是非,可以昇華情志操守,也可以友朋孝親睦鄰……宋人黃庭堅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其實就是:讀書可以使人不俗,使生活也更有味道。

最後,我想說,作爲被寄予厚望的大三中學子,要‘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即不僅要學會動腦,而且要學會動手:不僅要懂得道理,而且要學會生存:不僅要提高自己的修養.而且要學會與人和諧相處。

再次分享我的觀點:專業書籍的學習,可以讓你擁有了不起的才華。閒暇時非專業的讀書可以深邃你的思想,美化你的言行,提升你的形象。利用高中的時間,讀好你的各科目基礎,順便讀讀詩歌和散文,對得起你的黃金三年;大學裏讀好你的專業,順便讀讀小說,爲你的未來生活打好基礎,在職場飛揚你的青春。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20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著名作家林語堂曾經說過:“讀書能讓人得新知,增學問,養性靈。”一本好書可以讓人們不斷地發現自己,檢查自己,提升自己,讀過《一個都不能落》,讓我對我今後所要從事的教育事業有了一個新的理解,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只是一名澆花匠。

西方有這樣一句諺語:你想幸福一生,請你熱愛你自己的職業!我深深地愛着教師這一職業。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他們像園丁一樣把雨露灑滿大地,把幼苗辛勤哺育,但是,看過《一個都不能落》後我常常問自己,我真的就要像園丁一樣嗎?園丁的工作是修剪樹木,讓樹木花草按照圖紙上的設計成長,稍有偏差就進行修飾,最後讓人們欣賞到美麗的風景。如果說從辛勤培育、細心呵護角度理解,教師是園丁;如果說學生有錯誤,教師要幫助他整改,教師是園丁,可是花草雖然有生命但卻沒有意識,學生則是有意識有靈魂的,如果教師真的完全像園丁一樣去“修剪”學生的話,那便是一千個讀者,一個哈姆雷特,教育便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一個都不能落》讓我堅定了我的信念:我不是園丁,我只是一名澆花匠!

日常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層次不一,有學優生也有學困生,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一些學生能夠在知識的海洋裏如魚得水,而在他們享受着學習所帶來的快樂的時候,另一些學生卻難以融入其中,對所學的知識仍然是一團迷霧。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教學中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也不會讓課堂成爲任何一個人心頭難言的傷痛。我的教育目的並不是讓學生千篇一律的學會同一個知識,應用同一個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而是適時地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予以幫助,幫助他們增強學習的能力,形成自己特有的處理問題的方法。《一個都不能落》這本書總結了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爲教學提供了參考,例如書中提到有這樣一些學生,他們過度貪玩兒,課堂上違反紀律,課後不按時完成作業,有時甚至因爲攤貪玩而逃課。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學生如此貪玩兒?怎樣才能轉化這些貪玩兒的學生呢?對於剛入職半年的我,這確實是一個難題,但是《一個都不能落》給了我答案與幫助。有些學生貪玩兒是由於自身因素造成的,他們有些人自制力不足、基礎過差或者是注意力差;有些學生貪玩兒是由於一些外界因素造成的,學習強度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教師的填鴨式教學,家長的疏於管理等等。教學中我們能忽視他們嗎?我們應該以學優生的標準約束他們嗎?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我們要做的,首先是不要讓學習強度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要耐心的教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快樂的學習,嘗

到成功的滋味;要循循善誘的進行教導,同時還要善抓反覆、確保轉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因材施教。

當老師最開心的就是能夠看到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搏擊,健康成長,但是,老師不能爲學生做一切事情,需要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學習,不要忘了,我們不再是園丁,而是一名澆花匠!我們要用赤誠的愛喚醒迷茫,點燃青春,讓希望這片沃土開滿燦爛的個性之花!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21

各位評委、同事們:

大家下午好!

暢談讀書心得,共享閱讀快樂,我與大家交流的題目是《認真做事,簡單做人》。

拜讀馬可·奧勒留所著的《沉思錄》已經很久,感觸頗深。書中的一些經典語錄和言論鼓舞人心,發人深省,耐人尋味。如:

正如我們必須打掃、整理、維護好我們的住所,才能放心去做其他事一樣,對我們的心靈也應該如此。

如果你已取得了這些:善良、謙虛、真誠、理智、鎮定、豁達,注意不要改變它們;如果你失去了它們,迅速地找回。

你沒有采取相同的方法,付出同樣多的時間,你就不要指望獲得與他人同樣的回報。

《沉思錄》的譯者、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說:“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久的書,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我們的溫總理也說,《沉思錄》就放在他牀頭,天天都在讀,已經看了不下100遍了。由此可見該書的影響力。由於我僅僅只是通讀了一遍,加之水平有限,對該書的理解遠不如溫總理和何教授那麼深刻、透徹,但大千世界、芸芸衆生,看待一件事物必定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現將我的感受和體會寫下來,與大家交流、共享。

我們爲什麼閱讀?“閱讀能讓我過快樂平靜地生活。”作者很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讀書,這是我們天天在做的一件事情,我也是一樣。但就在我讀這本書之前,還是處於一邊讀書一邊迷茫的狀態。直到讀了這本書,看到這句話,心中豁然開朗。原來,閱讀能讓我們過快樂平靜地生活。不是嗎,通過讀書,學會了更好的思考,併成爲一個更具辯別和反省能力的人;通過讀書,學會了很多知識,感覺到每天都在進步,於是我們快樂充實;通過讀書,懂得了許多道理,遠離了生活喧譁,於是我們心態平靜。

書中的內容告訴我們:不要對生活百般挑剔。

“醋不好,因爲它是酸的”、“我不喜歡蔬菜”。你也許還會說:“我不愛空閒,因爲空閒表示孤獨”、“我不喜歡人羣,因爲亂哄哄的”。但是,如果環境使得你必須獨處,你應該認爲這是寧靜的時刻,要善於享用它。當你和一大羣人在一起的時候,就把它視爲盛會或節日,就和大家一起享受盛宴吧。當一件東西被拿走時,要立即欣然放棄,併爲曾經使用過它而心存感激。當人們的行爲並不如你所願時,不妨聳聳肩,對自己說:“就這樣吧。”然後讓這件事過去。生活如此,工作不也是一樣嗎。不要對工作百般挑剔,要心存感恩。不要總覺得工資太低,要想想付出了多少。曾經在網上參加了一次思想調查問卷活動,其中有一道題是:“您認爲您是否能找到比目前這份工作更好的工作”,我在回答這道題時,經過了反覆的、認真的、冷靜的思考後,選擇了“很難”這個答案,這不是對自己不自信,而是正視客觀事實。在公佈的問卷中,32。7%的人選擇了“不能”,44。2%的人選擇了和我一樣答案,僅有23。1%的人選擇了“能”。那麼,既然我們沒有過人的魄力,沒有丟下一切從頭再來的勇氣,沒有高人一等的技能,爲什麼還不安心幹好現有的工作呢?以前在工作中我也有過這樣那樣的不滿,有過這樣那樣的牢騷,“爲什麼活總讓我幹”、“爲什麼總有幹不完的活”也曾經報怨過,也曾經懈怠過。現在明白了,以自己的付出,能得到目前擁有的一切,真的該知足了。不要把精力放在自己無法控制的別的人行爲、想法、言論及外界環境上去,而是要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這纔是我們真正應該做的。

作者還指出,要想獲得寧靜與自由,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些事情我們能控制,另一些事情我們不能控制。只有正視這個原則,並學會區分什麼你能控制,什麼你不能控制,平靜地接受無法改變的事情;勇敢地改變可以改的事情,才能擁有內在的寧靜與外在的效率。觀點、願望、欲求與厭惡之事,是我們能控制的;是否富足或運氣亨通,他人怎樣看待我們,我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等,這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如果我們試圖控制和改變我們力所不及之事,只能帶來痛苦。我們需要定期停下來檢查一番,坐下來想一想,確定什麼東西值得重視,什麼不值得,什麼風險值得付出代價,什麼不值得。作者同時還告訴我們一個法則:保管好自己的東西,不要去索取他人的東西,好好利用賜給你的東西,不要妄想沒有賜給你的東西。這些觀點和言論,對我都有很深的啓發,值得我們深深的反思。現在大多數人們普遍都有一種感覺———累。爲什麼累呢?慾望太多。沒有的想擁有,已有的還想要更多,總也沒有滿足的時候。於是,幸福感極速下降,我們變得不再快樂。

那麼,如何才能使我們真正快樂呢?所有人都在追求快樂的生活,許多人把實現它的手段———如財富、地位———和快樂的生活本身混爲一談。對這些手段的錯誤關注,使人們更加遠離快樂的生活。我們是不是也曾經這麼認爲:有錢了想要什麼就可以買什麼,當然快樂;職位越高,追隨的人越多,待遇越好,當然快樂。但在本書中,作者告訴我們: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構成生活的高尚的行動,而非那些外在的手段,儘管看起來似乎是藉助這些手段才獲得了快樂的生活。這句話讀起來可能有點拗口,但細細品味卻不無道理。生活,平平淡淡纔是真,簡簡單單才快樂。真正的幸福總是與外部境況無關,你的幸福只能在內心找到。驅逐想象,剋制慾望,消除嗜好,把支配能力保持在自己的力量之內,那我們就能永葆快樂。

最後,我用《沉思錄》中的一名經典與大家共勉:“幸福只能在內心找到。如果我們的

頭腦充滿了不幸的恐懼與野心,就不可能擁有一顆輕鬆自在的心。”

以上是我的一點讀書體會,認識比較膚淺,請大家見諒。謝謝大家!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22

從贈書儀式上收到了領導親筆簽名後送給我們的心靈讀本,屬於我的一本特別讀本是威爾。鮑溫的《不抱怨的人生》。工作之餘,輕輕的翻開這本書,淡淡的書香,扉頁上的勸學之言,引領着我和作者在人生心靈之旅上一路同行。

《不抱怨的人生》又譯作《不抱怨的世界》,書的作者威爾。鮑溫,是美國最受尊崇的心靈導師之一。他發起的不抱怨運動,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該書暢銷80個國家,是一本世界級的勵志鉅作,形塑過許多偉大的心靈,被譽爲我們這個時代的靈魂聖經!書中倡導的不要抱怨,而是要堅守夢想,積極向上,知足常樂、相信真情、感恩萬物、珍愛生命等理念和情感,正是我們現代人所需要的。整本書讀完,掩卷而思,感觸良多,作爲一個年輕人,我常常爲生活、工作中的不順而苦惱,而抱怨,可是這本書告訴我,停止抱怨,才能實現夢想,才能獲得幸福!

人生的路上,並不是一路陽光的,它總是充滿了挫折和坎坷,面對困難,抱怨並不是出路,逃避並不是辦法,只有積極的面對,不斷調整心態,才能迎難而上,一往無前。讀完這本書,我對一些簡單的詞彙有了更深的理解,譬如寬容、譬如堅守、譬如感恩;讀完這本書,我對世界有了更多的感知,我能看到的世界,不在於我足之所及,而在於我心之所思;讀完這本書,我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抱怨、不批評、不責備,做個愛笑的人,做個寬容的人,做個進取的人。

從今天起,不再抱怨,做個愛笑的人吧!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會有很多煩惱。但是痛苦或是快樂,取決於你的內心。書中講了兩個女人的故事,一個天生麗質,一個相貌平平,前者嫁給了富豪,生活富庶,可她整天疑心重重,久而久之心病成魔,她成了一支凋謝的玫瑰。後者嫁給了工人,日子清苦,可她天生樂觀,每天笑臉盈盈,日久天長,她反而比年輕時更漂亮。就是這兩張臉,向我們生動的詮釋了什麼叫相由心生。生活其實就是一面鏡子,你給它笑臉,它會還你一個溫暖的笑臉,你給它哭臉,它會毫不客氣的貼回到你臉上。一段時間,我就是那張哭臉,當工作任務繁重時,當人際關係受阻時,當生活遭遇不順時,我都會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寫在臉上,不斷的抱怨,告訴別人我不願意,不開心,不幸福。但是慢慢的我發現,抱怨只會讓事情更糟糕,讓他人更反感,讓自己更鬱悶。不能改變的,就坦然接受它。心態變了,人也輕鬆了。工作不順時,我笑着請教他人,問題解決了;遭受誤解時,我笑着與人溝通,心結打開了;生活鬱悶時,我笑着面對,雲開霧散了。生活告訴我,沒人會拒絕一張愛笑的臉。相對無休止的抱怨,微笑更能架起一座通往幸福的橋。

從今天起,不再抱怨,做個寬容的人吧!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無缺的人,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原來,我總是對自己要求過高,有時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實際能力,所以在達不到要求的時候,就會很失落,抱怨生活的不公,抱怨命運的不濟。對於周圍的人,也用一個標準去評價,有時甚至有些吹毛求疵,結果是自己累,別人也覺得不快。讀完這本書,我悟出了兩句話:一是學會理解而後釋懷。對於他人無心的傷害,不要糾結於自己的感受,試着理解他人,也許他有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的難處或有不可言表的苦衷。在理解的過程中,完成人性的昇華,而不是用抱怨,來增加彼此的仇恨。二是學會放下而後釋然。放下是一種解脫、一種頓悟,放下是心態的選擇,是生活的智慧。學會放下,壓力、煩惱、敵人、痛苦等自會減少很多。放下時的割捨是疼痛的,疼痛過後卻是輕鬆!就像書中所言:一份快樂,始於一份釋懷,一份幸福,始於一份寬恕。不抱怨,不計較,生活纔不會累!

從今天起,不再抱怨,做個進取的人吧!進取是一種向上的精神,進取意味着超越平庸。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彷彿少了很多奮鬥的激情。對工作不再有衝勁,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對生活不再有幻想,不求激情 ,但求平安。三十歲的人,少了朝氣,多了暮氣,少了靈氣,多了俗氣,少了闖勁,多了惰性。我們開始習慣程式化的工作和生活,稍有改變,我們就會抱怨。書中一個小故事改變了我。他是一個無臂少年,可他能靠雙腳自理生活,除了刷牙、洗臉,他還能用腳上網、彈鋼琴、作曲。他叫劉偉,2010年8月8日,他用十個腳趾彈奏的優美樂曲助他獲得了上海衛視《中國達人秀》的總冠軍,也感動了所有的觀衆。面對不幸,他說:“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的活”。在這樣的聲音面前,任何抱怨都會無處發聲。進取與夢想相連,心存夢想,才能永葆希望;進取與信念相連,堅守信念才能努力拼搏;進取與奮鬥相連,進取心激勵下的奮鬥使我們更接近成功。

最後,用書的作者威爾。鮑溫在序言中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將在你的世界造成影響力。以往,你的影響力可能是負面的,因爲你有抱怨的傾向。如今,你在爲所有人設立樂觀的典範、打造更美好的世界。你是人性大洋中的一道漣漪,在世界引發着迴響。”

名著讀書分享會發言稿 篇23

今天我向你推薦一本好書,書名叫《愛的教育》,它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亞所有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一本書,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文學鉅著。

它是一部日記體小說,是亞米契亞以兒子的日記爲藍本改編而成的。全書以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恩里科的眼光,編寫了共計100篇日記。在這些日記記載的,多是生活中的微不足道的瑣事,但卻塑造了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字裏行間洋溢着感人肺腑的愛,這種“愛”上至國家、民族、家園,小到父母、師長、同學、親友,甚至是陌生人之間的交往。

我最喜歡《雪球》這一章,故事講了加洛菲在玩雪球時,不小心把雪球扔到了一個老人的身上,形象地講述了他不願也不敢認錯,到最後終於鼓起勇氣向老人道歉的故事。這種事情也會發生在我們的身上,然而每個人都有像加洛菲那樣,具備勇於承擔責任和後果的勇氣嗎?故事告訴了我:一個人做錯事並不重要,關鍵是在於,要敢於承擔責任並及時改正錯誤。

《愛的教育》真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這本書的故事都是一個愛的哲理,它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書中所述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社會之情,雖都近於理想的境界,但它洗滌着我們的心靈,觸動着我們的愛心,也是我們所追求的充滿愛的社會精神文明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