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讀書分享會的發言稿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需要使用發言稿的事情愈發增多,通過對發言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你知道發言稿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讀書分享會的發言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讀書分享會的發言稿

讀書分享會的發言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著名作家林語堂曾經說過:“讀書能讓人得新知,增學問,養性靈。”一本好書可以讓人們不斷地發現自己,檢查自己,提升自己,讀過《一個都不能落》,讓我對我今後所要從事的教育事業有了一個新的理解,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只是一名澆花匠。

西方有這樣一句諺語:你想幸福一生,請你熱愛你自己的職業!我深深地愛着教師這一職業。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他們像園丁一樣把雨露灑滿大地,把幼苗辛勤哺育,但是,看過《一個都不能落》後我常常問自己,我真的就要像園丁一樣嗎?園丁的工作是修剪樹木,讓樹木花草按照圖紙上的設計成長,稍有偏差就進行修飾,最後讓人們欣賞到美麗的風景。如果說從辛勤培育、細心呵護角度理解,教師是園丁;如果說學生有錯誤,教師要幫助他整改,教師是園丁,可是花草雖然有生命但卻沒有意識,學生則是有意識有靈魂的,如果教師真的完全像園丁一樣去“修剪”學生的話,那便是一千個讀者,一個哈姆雷特,教育便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一個都不能落》讓我堅定了我的信念:我不是園丁,我只是一名澆花匠!

日常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層次不一,有學優生也有學困生,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一些學生能夠在知識的海洋裏如魚得水,而在他們享受着學習所帶來的快樂的時候,另一些學生卻難以融入其中,對所學的知識仍然是一團迷霧。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教學中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也不會讓課堂成爲任何一個人心頭難言的傷痛。我的教育目的並不是讓學生千篇一律的學會同一個知識,應用同一個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而是適時地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予以幫助,幫助他們增強學習的.能力,形成自己特有的處理問題的方法。

《一個都不能落》這本書總結了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爲教學提供了參考,例如書中提到有這樣一些學生,他們過度貪玩兒,課堂上違反紀律,課後不按時完成作業,有時甚至因爲攤貪玩而逃課。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學生如此貪玩兒?怎樣才能轉化這些貪玩兒的學生呢?

對於剛入職半年的我,這確實是一個難題,但是《一個都不能落》給了我答案與幫助。有些學生貪玩兒是由於自身因素造成的,他們有些人自制力不足、基礎過差或者是注意力差;有些學生貪玩兒是由於一些外界因素造成的,學習強度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教師的填鴨式教學,家長的疏於管理等等。教學中我們能忽視他們嗎?我們應該以學優生的標準約束他們嗎?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我們要做的,首先是不要讓學習強度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要耐心的教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快樂的學習,嚐到成功的滋味;要循循善誘的進行教導,同時還要善抓反覆、確保轉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因材施教。

當老師最開心的就是能夠看到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搏擊,健康成長,但是,老師不能爲學生做一切事情,需要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學習,不要忘了,我們不再是園丁,而是一名澆花匠!我們要用赤誠的愛喚醒迷茫,點燃青春,讓希望這片沃土開滿燦爛的個性之花!

謝謝大家!

讀書分享會的發言稿2

各位書友:

大家好!

讓我交流讀書心得,實屬慚愧,但願能拋磚引玉。書籍是指引人生方向的精神財富,回顧那些名人大師,無不有與衆不同的讀書經歷:漢朝的孫敬懸樑苦讀,戰國時期的蘇秦爲多讀書而刺骨,西漢的匡衡爲了讀書鑿壁借光,魯迅爲了讀書,賣掉金質印章,令人欽佩,我不能成名成家,因爲讀書太少,懶於閱讀,即使讀,也僅讀了幾本教育專著。

最早走進我眼簾的是李吉林的《小學語文情景教學》,李吉林老師,有十八般武藝:吹拉彈唱,說寫繪畫,樣樣精通,她讓我明白教學基本功的重要性,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對我影響至深。尤其是創設情景的六途徑:

(1)以生活展現情景。

(2)以實物演示情景。

(3)以圖畫演示情境。

(4)以音樂渲染情景。

(5)以表演體會情景。

(6)以語言描繪情境。

記得我在下西小學上《爬山虎的腳》時,把學生帶到學校旁邊的石油站那長達十幾米的圍牆邊,讓學生遠望,近看,扒開葉子看那長得密密層層的爬山虎。盡情觀察後,講自己的所見,再回學校把自己觀察到的寫下來。與文爭輝!之後我用不到半節課的時間就學完了那一課,並且學生們都會背下來。

之後給我留下印象深刻的就要算張唐橋的《怎樣上出好課》了。記得我當時上《一夜的工作》,爲了“生命課堂,精彩綻放”能放異彩,我在楊鳳秀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備課的艱苦歷程。在改變了幾遍教案之後,越想越不對勁,彷彿墜入了黑暗的深淵,摸不着邊際,也看不到一絲光亮。正當我找不到方向時,我捧起了張康橋的《怎麼上出好課》。這本書是張康橋收集各大名師磨課歷程的詳細記錄。

讀到王崧周老師xxxx年上的《只有一個地球》,爲了這一課,他磨了長達6月之久,他課後的反思取的題目就是《“磨”你千百遍也不厭倦》。

王崧舟大師主張“親身下河知深淺”的原則。在他的眼裏,自己創作的教案是有生命有靈性的。這正如畫家於他的畫,音樂家之於他的譜子,作家之於他的小說,設計師之於他的時裝,很多時候,自己創作的教案往往以溪流,璞玉,小白楊,醜小鴨等意象呈現的,因爲是溪流,是璞玉,是小白楊,是醜小鴨,所以它們就有了屬於她們自己的成長詩篇和流轉旋律。讀罷,我終於剝開雲霧見清天,彷彿是破繭而出的蝶,吮吸到了新鮮的空氣,《一夜的工作》要像一條小溪從我生命的心泉中汩汩地溢出,一氣呵成教學流程設計,教學的流程是出來了,可還得字斟句酌的進行修改,沒想到我們的王大師在磨課時,也有如此的經歷。

作爲一個大師,他的磨課的過程居然也和我們如此相似。看來,一節好課的出爐:也必須是經歷幾番風雨,才能見到彩虹的。

當然還有羅明主編的《陶行知文集》,《教海漫記》,《支玉恆課堂情趣與智慧》,《做最好的老師》以及我們共讀的《教師閱讀地圖》和《給教師的建議》等等,那裏面的知識也罷,方法也罷,理論也罷,如天上的星星,如大海的水滴,我只需摘其一顆,取其一滴,選最適合自己的,把它發揚光大足矣。在閱讀中吸取那些有助於我的點點滴滴,豐富自己的教育教學,讓自己在閱讀中成長,在閱讀中壯大,在閱讀的伴隨下走向教育的彼岸,靜看一路花開。

和同伴相比,我這點修爲實在難登大雅之堂,還需我們相互促進,以書爲友,讓閱讀點亮我們的職業幸福!

謝謝大家!

讀書分享會的發言稿3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帶着希望上路》。

能站在這裏與大家分享讀書心得。我感到非常榮幸!在此,感謝這次活動,給了我一次自我鍛鍊的機會。

讀專著,談體會,這段時間我有幸拜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從中我感觸頗多: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研然後知美”海納百川,纔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源源不斷的活水。

新知識新學科迎面而來,只有學習,才能豐富自己,纔不會落後,纔不會被時代淘汰。新的教育環境,刻不容緩的教育改革——我們沒有時間去重複,去等待,去觀望,而是要不斷學習,超越自己。

二、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穫;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雲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地對待學生,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

寬容地對待學生,意味着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寬容地對待學生,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

三、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未來將屬於兩種人:有思想的人和愛勞動的人。思想是根基,是教育這棵參天大樹的芽胚。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甚至更多的靈魂。

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爲教育者。

“觀念改變,行動改變;行動改變,命運改變”。用思想去健全學生的人格,用思想去陶冶學生的情操,用思想去激活學生的心靈。

四、做一個有愛心的仁者

“一分嚴格之水,要加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釀成甘霖。”

教育植根於愛。只有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

教育無小事,事事都育人。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要用愛去澆灌,去呵護,去培養。

或許鼓勵沒有鮮花那樣嬌豔,也沒有太陽那樣耀眼。但它可以是一滴甘露,使鮮花綻放;可以是一支蠟燭,驅走一方寒冷。

沒有一個孩子不想做好孩子,野性難馴的馬兒,只要合適地加以訓練,也可以成爲駿馬。給孩子鼓勵吧,給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有夢想,讓每一個學生都擡起頭來走路,擡起頭來做人。在愛的天空下,讓學生們張開隱形的翅膀自由飛翔,讓他們在向每一個今天告別時,無愧於明天的朝陽!

我會在揮灑汗水的辛勤付出中,帶着希望上路,懷着憧憬登程,不管風雨,不管泥濘,去展現人生最燦爛的風景,去成就明天更璀璨的輝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