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習方法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爲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學習方法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學習方法總結

大學學習方法總結1

上大學後,大學生、要根據大學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的組織形式個同,摸索改進學習的方法以適應高校的學習要求,下面這些是大學生學習方法的一些總結。

(一)確立有針對性的學習目標和計劃

學生的學習,首先要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

(1)學習目標應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面不僅僅是對各科知識學習的要求;

(2)學習目標要把長遠的目標與近期的目標相結合,目標不能空洞,要切合實際,有可能實現;

(3)學習計劃要有內容和時間的安排,體閒的時間也要考慮在內。

(二)帶着任務預習

課前的預習對於學生深入而細緻地理解教材是十分重要的。但預習不是一般地閱讀教材,而是要圍繞教師所提出的要求和問題進行探索和思考,以理解教材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預習中要記下疑難的問題,以求在聽課時解決。

(三)開展積極的思維聽課

學生通過聽課理解知識的過程,就是運用已有的舊知識來理解新知識,把新知識納入已有認知結構的過程。爲此.在聽課過程中,聯繫已有的知識經驗,並對新舊知識之間的同異進行分析比較,通過抽象與概括以形成新概念,只有這樣,才能使新舊知識融合爲知識的體系。機械被動地聽課,無法使新舊知識互相銜接和融合,只有並展積極的思維,才能實現融合與構建知識體系的工作。

(四)科學地組織複習

組織複習,不是簡單地閱讀巳學過的材料,而是要達到進一步消化已學過的知識和發展思維能力的目的。

(五)培養切合個人實際的自學方法

學習方法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適合別人的學習方法不一定也適合自己,這是因爲每個人的文化知識基礎不同、學習能力

不同、個性特點也不同。有的人傾向於迅速而簡捷地完成學習任務,有的人則習慣於深入地領會和發現新知識;有的人傾向於全面概括地掌握知識,有的人則喜歡深入細緻地進行品味;有的人學得快,而有的人學得慢。因此,大學生要針對所學習的內容和對學習的不同要求,根據個人的特點,有意識地摸索適合個人特點的學習方法。

大學學習方法總結2

摘要 從中學到大學,是人生的重大轉折,大學生活的重要特點表現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學習上要求高度自覺。尤其是學習的內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學的學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想真正學到知識和本領,除了繼續發揚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外,還要適應大學的教學規律,掌握大學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關鍵字 大學生 學習方法 確立目標 自主學習

正文 從中學到大學,是人生的重大轉折,大學生活的重要特點表現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學習上要求高度自覺。尤其是學習的內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學的學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想真正學到知識和本領,除了繼續發揚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外,還要適應大學的教學規律,掌握大學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大學的學習既要求掌握比較深厚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還要求重視各種能力的培養。大學教育具有明顯的職業定向性,要求大學生除了紮紮實實掌握書本知識之外,還要培養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要特別注意自學能力的培養,學會獨立地支配學習時間,自覺地、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還要注意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爲將來適應社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學習目的的手段。錢偉長曾對大學生說過:一個青年人不但要用功學習,而且要有好的科學的學習方法。要勤于思考,多想問題,不要靠死記硬背。學習方法對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大學學習中要把握住的幾個主要環節是:預習、聽課、複習、總結、記筆記、做作業、考試等,這些環節把握好了,就能爲進一步獲取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預習。這是掌握聽課主動權的主要方法。預習中要把不理解的問題記下來,聽課時增加求知的針對性。既節省學習時間,又能提高聽課效率,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聽課記好筆記。上課時要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對老師強調的要點、難點和獨到的見解,要認真作好筆記。課堂上力爭弄懂老師所講內容,經過認真思考,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

複習和總結。課後及時複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一環。複習中要認真整理課堂筆記,對照課本和參考書,進行歸納和補充,並把多餘的部分刪掉,經過反覆思考寫出自己的心得和摘要。每過一個月或一個階段要進行一次總結,以融會貫通所學知識,溫故而知新,形成自己的思路,把握所學知識的來龍去脈,使所學知識更加完整系統。

做作業和考試。做作業是鞏固消化知識,考試是檢驗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他們都起到了及時找出薄弱環節,加以彌補的作用。做作業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養成良好習慣,對考試要有正確態度,不作弊,不單純追求高分,要

把考試作爲檢驗自己學習效果和培養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演練,在學習中抓住這幾個基本環節,進行思考,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及時注意消化和吸收。經過不斷思考,不斷消化,不斷加深理解,這樣得到的知識和能力纔是紮實的。大學學習除了把握好以上主要環節之外,還要有目的地研究學習規律,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具體說來,這些方法主要有:

1.要制訂科學的學習規劃和計劃

大學學習單憑勤奮和刻苦精神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掌握了學習規律,相應地制定出學習的規劃和計劃,纔能有計劃地逐步完成預定的學習目標。斯曾說過:“沒有規劃的學習簡直是荒唐的”。可見嚴密的學習規劃是完成學習任務的保證。首先要根據學校的教學大綱,從個人的實際出發,根據總目標的要求,從戰略角度制定出基本規劃。如設想在大學自己要達到的目標,達到什麼樣的知識結構,學完哪些科目,培養哪幾種能力等。大學新生制定整體計劃是困難的,最好請教本專業的老師和求教高年級同學。先制定好一年級的整體計劃,經過一年的實踐,待熟悉了大學的特點之後,再完善四年的整體規劃。其次要制定階段性具體計劃,如一個學期、一個月或一週的安排,這種計劃主要是根據入學後自己學習情況,適應程度,主要是學習的重點、學習時間的分配、學習方法如何調整、選擇和使用什麼教科書和參考書等。這種計劃要遵照符合實際、切實可行、不斷總結、適當調整的原則。

2.要講究讀書的方法和藝術

大學學習不光是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更重要的是如何發揮自學的能力,在有限的時間裏去充實自己,選擇與學業及自己的興趣有關的書籍來讀是最好的辦法。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培根也說:"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送給一代又一代。"學會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選取自己必讀之書,就需要有讀書的藝術。首先是確定讀什麼書,其次對確定要讀的書進行分類,一般來講可分爲三類,第一類是瀏覽性質,第二是通讀,第三是精讀。正如"知識就是力量"的提出者培根所說:"有些書可供一賞,有些書可以吞下,不多的幾部書應當咀嚼消化。瀏覽可粗,通讀要快,精讀要精。這樣就能在較短的時間裏讀很多書,既廣泛地瞭解最新科學文化信息,又能深入研究重要理論知識,這是一種較好的讀書方法。讀書時還要做到如下兩點:一是讀思結合,讀書要深入思考,不能浮光掠影,不求甚解。二是讀書不唯書,不讀死書,這樣才能學到真知。

3.做時間的主人,充分利用時間

大學期間,除了上課、睡覺和集體活動之外,其餘的時間機動性很大,科學的安排好時間對成就學業是很重要的。吳晗在《學習集》中說:"掌握所有空閒的時間加以妥善利用,一天即使學習一小時,一年就積累365小時,積零爲整,時間就被征服了。想成事業,必須珍惜時間。首先,要安排好每日的作息時間表,哪段時間做什麼,安排時要根據自己的身體和用腦習慣,在腦子最好用時幹什麼,腦子疲備時安排幹什麼,做到既調整腦子休息,又能搞一些其他的諸如文體活動等。一旦安排好時間表,就要嚴格執行,切忌拖拉和隨意改變,養成今日事今日

做的習慣,千萬不要等明日。我生待明日,萬事成磋砣。其次,要珍惜零星時間,大學生活越豐富多采,時間切割得就越細,零星時間越多。

4.完善知識結構,注意能力培養

所謂合理的知識結構,就是既有精深的專門知識,又有廣博的知識面,具有事業發展實際需要的最合理、最優化的知識體系。大學生建立知識結構,一定要防止知識面過窄的單一偏向。當然,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是一個複雜長期的過程,必須注意如下原則:①整體性原則,即專博相濟,一專多通,廣採百家爲我所用。②層次性原則,即合理知識結構的建立,必須從低到高,在縱向聯繫中,劃分基礎層次、中間層次和最高層次,沒有基礎層次,較高層次就會成爲空中樓閣,沒有高層次,則顯示不出水平。因此任何層次都不能忽視。③比例性,即各種知識在顧全大局時,數量和質量之間合理配比。比例的原則應根據培養目標來定,成才方向不同知識結構的組成就不一樣。④動態性原則,即所追求的知識結構決不應當處於僵化狀態,而須是能夠不斷進行自我調節的動態結構。這是爲適應科技發展知識更新、研究探索新的課題和領域、職業和工作變動等因素的需要,不然跟不上飛速發展的時代步伐。

大學生要培養的能力範圍很廣,主要包括自學能力,操作能力,研究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社交能力,查閱資料、選擇參考書的能力,創造能力等等。總之這些能力都是爲將來在事業上奮飛作準備的。凡是將來從事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質,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並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認真地去培養。

總之,大學生應學會一套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並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走在時代的前列,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聰明才幹,才能真正成爲這個知識經濟時代的中流砥柱。

大學學習方法總結3

除了繼續發揚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外,還要適應大學的教學規律,掌握大學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注意自學能力的培養,學會獨立地支配學習時間,自覺地、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還要注意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爲將來適應社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積極向上的樂觀的態度

要勤于思考,多想問題,不要靠死記硬背。

在大學學習中我們要把握住的幾個主要環節是:預習、聽課、複習、總結、記筆記、做作業、考試等,這些環節把握好了,就能爲進一步獲取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1)預習時要把不理解的問題記下來,聽課時才能增加求知的針對性,既節省學習時間,又能提高聽課效率,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2)聽課時要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對老師強調的要點、難點和獨到的見解,要認真作好筆記。課堂上力爭弄懂老師所講內容,經過認真思考,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

(3)課後及時複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一環。複習中要認真整理課堂筆記,對照課本和參考書,進行歸納和補充,並把多餘的部分刪掉。每過一個階段要進行一次總結,以融會貫通所學知識,溫故而知新,形成自己的思路,把握所學知識的來龍去脈,使所學知識更加完整、系統。

(4)要獨立完成作業。做作業是鞏固消化知識,要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養成良好習慣。

(5)對考試要有正確態度,不作弊,不單純追求高分,要把考試作爲檢驗自己學習效果和培養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演練,起到了及時找出薄弱環節,加以彌補的作用。

數學:課本上講的定理,你可以自己試着自己去推理。這樣不但提高自己的證明能力,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還有就是大量練習題目。基本上每課之後都要做課餘練習的題目(不包括老師的作業)。

在這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的社會,學會如何學習有時會比知識本身更重要。

關於學習,我覺得興趣與目是最重要的,比如數學、計算機和比較重要的科目我上課就比較專心一點,而且在課外時間還會去閱讀一些相關資料,而對於其他無關緊要的課程只是上課聽一下,做到主次分明。在此我做以簡單歸納:做好準備,提前預習,這樣在課堂上能夠比較順利的跟上老師的節奏,取得更好的聽課效果;認真聽講,做好記錄,隨堂記錄筆記有助於集中注意聽課,並且在期末備考的時候,可以有所側重,減少盲目性;定期複習,注意交流,要避免因時間過久而遺忘所造成的重複性工作,掌握好複習的間隔;還有要多與同學交流,探討解答問題的方法,和對不同問題的意見,將更有助於拓寬思路。

想象力訓練法有:

1、豐富感性形象。要在社會實踐中開闊視野,儘量擴大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種形象的儲備。社會調查、參觀、遊覽、欣賞影視歌舞、讀書,都可以擴大形象儲備。

2、借用“朦朧”想象。不少科學家善於在睡意朦朧的狀態下思考問題。運用朦朧法,能發現事物之間的一些原來意想不到的相似點,從而出發想象和靈感。

3、融合想象與判斷。合理的想象只有同準確的判斷力一道才能發揮出作用。豐富的想象力,既需思想活躍,又需判斷準確。

4、練習比喻、類比和聯想。比喻、類比是想象力的花朵。經常打比方,可使想象力活躍。讀小說時,可以有意識地在關鍵時刻停下來,自己設想一下故事的多種發展趨向,然後比較小說的寫法,從中受到啓迪。看電視連續劇可逐集練習。

5、多做隨意性想象。要先放開思想想象,然後再把不合適的地方修改或刪除,思想拘謹很難產生出色的想象。

克服學習中困難的策略有:

1、合理安排時間和精力。在學習中,如果糾纏於個別難題,浪費大量時間,本來能夠解決的其他問題沒有時間解決,在精力運用上是很不合理的。最好的辦法是先解決可以解決的問題,把“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放一放,將可以解決的問題解決以後再去解決。實際上,這也是考試的策略。

2、請教老師或與同學交流。成功的學生往往都是不恥下問的學生。要善於交流,不要認爲向別人說出自己不會的問題會讓人看不起。相反,在與同學的討論中,會產生新的思考以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當然,交流的前提是獨立思考以後,能自己解決的問題儘量通過獨立思考解決。

3、學會調整心態。絕不能讓失敗感長期佔據自己的心靈。情緒不好時可以出去走一走,放鬆一下,也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分散一下精力,等情緒好了再學習。要克服虛榮心,不要對自己期望太高,否則會遇到一點問題就不能接受。

4、善於總結。經過一段時間(一個星期或一個月)的學習後,要把學習的內容、方法和主要問題總結一下,知道自己哪些掌握好,哪些不好,從而在以後的學習中有針對性的改進。5、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習是成長的一部分,但不是成長的唯一內容。要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使自己的身心全面發展。

6、要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如果一個人能夠把別人的長處都學到手,這個人就不會遇到對手。

優異的學習來自堅持不懈,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青少年要堅持改正學習中的壞習慣:

1、上課時經常東張西望,做小動作,如玩鋼筆、抓耳撓腮等。

2、不停從老師的指令,不能遵守課堂紀律。一件小小的事就反映強烈、情緒激動,並且好長時間平靜不下來。

3、上課時常想與同學說話,不能專心做作業。

4、寫作業速度慢,別人1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你卻要拖幾個小時。

5、行爲較爲急噪、衝動。

6、整天貪玩,不管作業是否做好。

7、不喜歡閱讀,尤其是篇幅較長的書。經常愛看漫畫書,並樂此不疲。

8、集體活動中不能像別人一樣遵守規則,不能等待,表現爲急不可耐。

9、作業質量不穩定,有時很好,有時則很差,甚至驢脣不對馬嘴。

10、愛做數學題,而不愛解決與聽、說、讀、寫、記有關的作業。

人們總喜愛找藉口爲自己的懶惰和懈怠辯護。其實,這種辯護不過是自欺欺人,毫無意義。人生追求,找藉口就等於失敗,因爲,成功是沒有尋找藉口的權利的。

哈佛大學教授斯皮爾伯格、基爾天才出於勤奮。對青少年來說,勤奮也需要方法。

1、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一個學會思考、積極思考的過程。我們要了解思維形式,掌握思維技巧,提升思維能力。聽課時,緊跟老師的思路思考;討論時,發揮優勢去思考;自學時,挑戰性的去思考。

2、我們要珍惜課堂時間,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一個勤奮的學習者,必定是一個專心聽講、主動學習的學生。那些課堂上不認真,卻在晚上熬夜學習的學生絕不是勤奮的好學生。

3、我們要學會管理時間,勞逸結合,不浪費時間並不代表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到學習上,而是要掌握管理時間的技巧,合理安排時間,作到勞逸結合、張弛有度。

4、勤奮是一種習慣,學習上的勤奮者必定是生活中的勤奮者。學會勤奮,要從生活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根據美國教育專家和哈佛優等生自己的意見,名列前茅的祕訣主要有以下十項:

1、以學爲先。在他們心目中,學習是正事,正事理應先於娛樂。

2、隨處學習。每天練跑途中記憶詞語;在衛生間貼一張詞彙表,每天刷牙時熟記一個生詞等,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認識:保證學習時間,堅持不懈。

3、講究條理。把常用的與學習有關的東西都放在伸手可即的位置,將重要的學習用品和資料用一個紙箱或抽屜裝好,避免用時東翻西找。

4、學會閱讀。學會快速閱讀,提高閱讀量。

5、合理安排。

6、善做筆記。

7、書寫整潔。

8、及時提問。

9、學習互助。經常討論,交流心得。

10、自我測查。

經常在一段時間之後,自己進行測查,起到檢查、總結的作用。要成爲知識面寬廣的雜家,我們不妨嘗試以下做法:

1、擴大閱讀量。假如喜歡生動、活潑的內容,我們可以多看童話、寓言、卡通等書;喜歡情節曲折、豐富的故事,可以多看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等;熱愛文質兼美、富有情趣的內容,我們就可以看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範的讀物。爲了激發自主探索的興趣,我們還可以與同學組織一些活動,如古詩背誦比賽、詞語大連串、課外知識大賽等。

2、藉助多媒體。比如,看新聞聯播,收集國內外近期重要新聞,與同學舉辦“新聞發佈會”等。觀看意境優美的《電視散文》、深含哲理的《正大綜藝》、形象生動的《開心辭典》,在網絡上瀏覽知識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3、知行結合。在節假日,我們可以通過外出旅遊、逛博物館等豐富自己的見聞。哈佛有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學習的時候只有把各種干擾因素置之度外,一門心思的學習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

那學習的時候如何培養自己專注的習慣呢呢?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作好課前預習。

預習是聽課前的準備,當我們預習的時候,就會發現哪些地方自己搞不懂,就會在聽課前有一個明確的目的,有一個思想準備,使得聽課時有所側重。當教師講自己不懂的東西時,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2、作好課堂筆記。

課堂上記筆記是聽課時集中注意力的最有效的辦法。記筆記時不僅耳朵要聽,手要記,眼要看,腦袋還要想,這就使得我們的各種器官都處於一個比較緊張的狀態之中,不容易分心,可以有效的集中注意力。當然,記筆記不是簡單的把老師的話全記下來,而是要學會在教材上圈圈畫畫,學會做批註說明,學會抓住教師講課的重點記錄,這不僅有利於今後的複習,也有利於集中精力聽課。

3、敢於質疑老師。

只是學習而不加思考就會迷惘無知;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我們學習時要帶有一種質疑的心態,而不是把自己當作一個接收器來聽課,這樣,既能集中精力,又能學好知識。師生的互動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題,教師是學習的主導這一現代化的學習方式,從而也就真正的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學習過程中,我們常常感到整天在忙,卻不知道自己到底作了什麼。事實上,這背後有三種忙碌:

1、不會管理自己時間的忙碌。這些人常常感覺時間不夠用,甚至忙得發瘋。

2、已經學會應對與取捨的忙碌。這種忙碌往往能最爲有效的利用時間。

3、瞎忙碌。因爲我們現在幾乎是將忙與成功、閒與失敗聯繫在一起了,因此有的人認爲只要忙碌學習、工作就會成功,於是他們就成天忙個不挺,可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

生命是以時間爲單位的,時間就是生命。學習是要用時間來完成的,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只有利用好自己身邊的零散時間,才能不斷超越自我,實現學習上的飛躍。哈佛心理教授,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傑羅姆、凱根說過:“時間是在分秒之中積成的,善於利用每一分鐘的人,纔會作出更大的成績!”介紹幾種利用零散時間的方法:

1、在吃飯時,像電影循環場似的播放英語磁帶,既強化了聽力,又節省了時間。

2、把要背誦的內容記在活頁本上,以便隨時拆裝和攜帶。在上學和放學的路上利用走路、排隊、等車的時間看看。

3、把英語單詞、數學公式抄在紙條上,貼在家中的衛生間的牆上、桌子上,在洗漱時順便看看。

4、在1小時學習時間中,抽出10分鐘休息。這樣比連續學1小時效率高。

5、準備錯題本:記錄所有考試、作業中的錯題,便於在考試前的總複習用。

6、準備問題本:隨時記錄各科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便於及時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同時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淘書者”,將那些無價值的、過時了的書淘汰掉,只留下一流的精品,細心研讀。這樣,我們也會在讀書中獲得令我們意想不到的回報。如何選擇優秀的書籍呢?名家經驗你可以借鑑一下。

1看首尾,摸來勢。開頭提出新問題或能引人入勝,可讀。結尾如確有新意或出其不意,當細讀。

2倒讀。書刊上往往有些補白的短文,一般不足千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些短文可謂短小精悍,不可錯過。

3讀書時兼用鼻嗅,聞到味兒不正,便可停。如自誇“小有名氣”或反覆自稱年輕女作家,可慎讀。

4遇讀不懂的書,有多種情況。一是自己學識不足,該書的確高明。二是作者將自己不懂的事,用人人不懂的方式來“炒賣”,藉以嚇人,對此類書慎讀,須防上當。

5長篇小說未見得章章精彩,回回動人,也雜有平淡篇,甚至有敗筆。讀到理不明、氣不順之處,可暫停,插上書籤,跳過閱讀。全書讀完再回頭翻閱“暫停”之處,判定是敗筆還是高招。

6重視新人之作。新人在當今環境下脫穎而出,必具其實力,不可忽視。

大學生必修8至10門的“核心課程”。核心課程的主要領域有:外國文化、歷史研究、文學與藝術、道德思考、科學與社會分析,並需修習英文寫作、數理統計及外國語文。哈佛老師經常給學生這樣的告誡:如果你想在進入社會後,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下都能得心應手並且得到應有的評價,那麼你在哈佛的學習期間,就沒有曬太陽的時間。在哈佛廣爲流傳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種,學習,學習,再學習。”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卻在拼命趕路。也許當你站立的時候,他還在你的後面向前追趕,但當你再一回望時,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爲,他已經跑到你的前面了,需要你來追趕他了。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斷向前,不斷超越。成功與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選擇了其一,就必定放棄另一個結局。

哈佛圖書館牆上訓言

1、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2、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覺得爲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4、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

5、幸福或許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6、學習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連人生的一部分學習都無法征服,還能做什麼呢?

7、請享受無法迴避的痛苦。

8、現在流的口水,將成爲明天的眼淚。

9、投資未來的人,是忠於現實的人。

大學學習方法總結4

四級詞彙是4200個,六級詞彙在此基礎上增加1300個,六級後再加1000個。這樣整個大學英語的詞彙量是6500個。最新調整的考研英語大綱,詞彙量從以前的5300個調整至5500個,並且大綱中去掉了漢語釋義,要求考生全面把握單詞的各種含義。

單詞的記憶是一個反覆記憶再記憶的過程。無論採用何種記憶方法,都必須要經過記憶—遺忘—記憶—再遺忘—不斷再記憶的過程。根據心理學家分析,一個單詞只有在大腦中反覆出現7—10次才能記祝開始的時候,一天記憶30-50個單詞比較符合記憶習慣。充分利用各種可利用的時間反覆記憶,才能真正記祝

背單詞時可以嘗試使用以下方法

1.詞根詞綴記憶法

可以參考詞根詞綴的書,積累一些常用的詞根,通過詞根擴展詞彙量。

2.聯想記憶法

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力,通過近義歸類聯想,漢語諧音聯想等方法。詞彙的記憶過程是大腦進行思維的過程,只有使用有效的方法才能提高效率。

3.語境記憶法

放在一個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記憶單詞,可以記住同一個單詞在特定的上下文語境的多種含義。

聽力篇

根據《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聽力部分的語速是每分鐘130-150個單詞,六級考試的語速達每分鐘160-180個單詞。大綱對於語速的要求提高了,並且語音也開始豐富。

提高聽力應該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1.嚴把語音關

許多同學練習聽力時常常碰到這樣的問題:一段對話聽了好多遍還是聽不懂,對照原文時卻沒有發現任何生詞。這很可能是一些基本的語音問題所造成的。所以應該從糾音開始突破聽力。

語音的問題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單個音標的發音,連讀,失去爆破,重音和語調。

2.擴大聽力的詞彙量,熟悉英文的慣用表達

在背單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對單詞發音的掌握。因爲音和義是密不可分的整體。最好找一本有錄音磁帶的單詞書。這種記憶方法不僅可以通過聽音幫助記憶,也可以給聽力打下良好的基矗

3.熟悉場景

跟單詞的記憶一樣,聽力也應該放在不同的場景中練習,熟悉不同場景的各種表達方式。輸入和輸出是相輔相成的。例如旅館場景,電話場景,餐館場景,機場場景等。

4.精聽與泛聽相結合

精聽是基矗所謂精聽是指力求把錄音材料上的內容完全聽透徹。可以採取以下幾個

步驟:首先聽其大意。第一遍時把握主旨大意即可。第二遍要逐句聽,把每句話聽透。儘量不要參考錄音文字材料。第三遍時在精聽的基礎上,將聽過的信息全部寫下來。這樣就可以查缺補漏,真正找到自己聽力的薄弱環節。

泛聽是保障。泛聽時選取合適的材料很重要。初級水平時可以聽《新概念》第二冊,英語九百句等。中級水平是可以選擇《新概念》第三冊,走遍美國。也可以聽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英語新聞或者voa的慢速英語新聞。高級水平時可以聽電影原聲錄音。

閱讀篇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閱讀理解部分共有四篇短文,每篇文章的長度大約在230—280詞之間,每篇文章5道題,要求在35分鐘內完成。六級閱讀與四級閱讀的考試模式一樣,但是文章長度和難度均有所增加。

提高閱讀水平建議從以下幾點進行突破:

1.精讀爲主,多背誦經典篇章。

選一本經典教材,比如《新概念》,堅持進行精讀訓練。精讀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首先放在語境中體會單詞,詞組的用法。並且記住一些重要的單詞和詞組。然後體會句子的結構,句式的安排,句與句之間的銜接。並且嘗試翻譯其中的一些句子,對經典句子進行復述和背誦。最後對一些經典的文章應該背誦。文章背多了,英文的感悟力就會不斷提高。

2.進行泛讀,擴大閱讀量

泛讀貴在堅持。每個星期堅持讀一份英文報紙,每個月堅持讀一本英文雜誌。堅持下來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了。泛讀時應該涉獵各種類型的文章,可以先從自己熟悉話題,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開始。泛讀時主要體會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要總是侷限在個別詞或者詞組的層面上。

3.熟悉英美文化背景

影響閱讀速度的因素除了單詞量,詞組,句法結構以外還有背景知識。在大學一,二年級時可以讀一些簡介英美國家知識的讀物,熟悉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對於理解語言本身一定大有裨益。因爲語言與文化是不能割裂開的。而且通過文化的角度去體會英文,一定會發現語言的學習不是枯燥的單調記憶過程,而是在心中有一扇嶄新的窗戶被打開的過程了。

最後,英語的學習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日積月累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給自己的大學英語學習制定一個長期的計劃,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過來,一定能夠體會到英文語言的巨大魅力。

大學學習方法總結5

從中學到大學,是人生的重大轉折,大學生活的重要特點表現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學習上要求高度自覺。尤其是學習的內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學的學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想真正學到知識和本領,除了繼續發揚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外,還要適應大學的教學規律,掌握大學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大學的學習既要求我們掌握比較深厚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還要求重視各種能力的培養。我們除了紮紮實實掌握書本知識之外,還要培養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自學能力的.培養,學會獨立地支配學習時間,自覺地、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還要注意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爲將來適應社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大學四年的時間其實是很短暫的,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段時間,充分利用時間,認真學習,努力使自己的大學生活過得充實。在大學裏,雖然各種各樣的活動很多,但我們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所以在時間安排上我們必需處理好。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學才能學得既好又輕鬆呢。 首先,我們應該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知識是爲了提高我們自身的價值,而不是爲了他人而學習。在學習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是我們不能灰心,應該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的態度。我們不能一味地只看中分數,只注重結果而不去管過程,這樣到頭來是欺騙了我們自己,所以我們要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一切。

其次,我們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學習目的的手段。錢偉長曾對大學生說過:一個青年人不但要用功學習,而且要有好的科學的學習方法。要勤于思考,多想問題,不要靠死記硬背。學習方法對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大學學習中我們要把握住的幾個主要環節是:預習、聽課、複習、總結、記筆記、做作業、考試等,這些環節把握好了,就能爲進一步獲取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1)預習時要把不理解的問題記下來,聽課時才能增加求知的針對性,既節省學習時間,又能提高聽課效率,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2)聽課時要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對老師強調的要點、難點和獨到的見解,要認真作好筆記。課堂上力爭弄懂老師所講內容,經過認真思考,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

(3)課後及時複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一環。複習中要認真整理課堂筆記,對照課本和參考書,進行歸納和補充,並把多餘的部分刪掉。每過一個階段要進行一次總結,以融會貫通所學知識,溫故而知新,形成自己的思路,把握所學知識的來龍去脈,使所學知識更加完整、系統。

(4)要獨立完成作業。做作業是鞏固消化知識,要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養成良好習慣。

(5)對考試要有正確態度,不作弊,不單純追求高分,要把考試作爲檢驗自己學習效果和培養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演練,起到了及時找出薄弱環節,加以彌補的作用。

在學習中抓住這幾個基本環節,進行思考,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及時注意消化和吸收。經過不斷思考,不斷消化,不斷加深理解,這樣得到的知識和能力纔是紮實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見解,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儘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

大學學習方法總結6

經過大學一年的生活和學習,我發現“中學生”“大學生”不僅僅是概念上的去別而已。兩者之間可以說是天壤之別。不管是在生活方式還是學習方法上。中學,我們只是學習的被動接受者,而大學,我們是學習的主動尋求者。

莊子曾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即在有限的一生中向無限的知識海洋進軍,並取得創造性的結果。這樣,掌握一套良好的學習方法,對大學學習來說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首先,我們先對比下中學和大學的學習方法:

1.知識深淺不同。從課程來講,大學一般門數多,內容多,概括性強,因此,知識的量比中學要多得多,而且知識內容深,理解較爲困難。決定了大學學習的困難程度要比中學高得多。

2.教學模式的不同。中學時不管什麼課都是小班上課,而且幾乎是天天見老師,有了問題找老師很方便,甚至有時老師找我們提問檢查學習。然而在大學課堂,多是老師滔滔不絕的講下來,有時會有數十頁的筆記,我們既要聽講,還要抽空做筆記,上課時的緊張程度與中學不可同日而語。同時根本不存在什麼晚自習教師巡視或辦公室答疑,每章的複習,也主要是靠我們自己自覺來完成。

3.學習方式的不同。中學每節課和自習都是我們一個班的人一起上課,而大學則是大班上課。中學生的課後學習,是統一上自習。而大學生是個人選擇自己認爲合適的地點,或是圖書館,或是教室,還可以是宿舍。至於課後的學習時間和具體安排,大學生也有充分的自由支配權。

4.考試方式和要求的不同。中學時的平時練習、單元檢測,所以期末考試時對於成績我們心理都還有底,其次是即使期末考試成績不及格仍可繼續跟班學。大學則不同,平時練習作業是否自己獨立完成全靠自覺,教師很少檢查;而且不存在單元檢測和章節複習。考前的複習主要由學生自己完成,而且考試不及格必須進行重修或補考,不但要額外交費,而且耗時。而且不及格科目達到幾門,則在畢業時失去學位。因此,大學的學期考試比中學的要嚴峻得多。

總之,大學與高中在生活和學習上有很大不同,需要我們慢慢的適應,只有適應了才能更好的在大學時代這人生的黃金時代更好的學習專業技能

經過中學跟大學學習方法的比較,底下我想提一下關於大學學習的建議:

1.從待哺到自覺——大學學習的自學性要求。很多同學進入大學很長時間也沒能很好地掌握大學的學習方法。中學學習方法的慣性導致他們進入了一個嚴重的誤區。由中學的領、看和管的規定性學習方法到大學的自由的學習方法,他們很不適應。中學是老師領着學、看着學、甚至是家長管着學逼着學。大學的學習則完全從這種狀態中解放了出來。與中學生比較起來,大學生是極爲自由的。但是,大多數同學並沒有充分利用這種自由。大學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探索的自由、個性發展的自由、自學的自由。很多同學在享得解放了的自由的同時,並沒有獲得思想的自由、學習的自由。一個被管慣了的學生在給他充分自由的時候他變得漫然無所適從。大學主要的學習方法是自學。在充分自由的沒有人管沒有高考的壓力下的自我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大學學習的關鍵。這就要實現幾個轉變:由中學的要我學到大學的我要學的轉變;由中學的被動學到大學的主動學的轉變;由中學的盲目性到大學的清醒性的轉變。

2.從知識到理論——大學學習的理論性要求。總的來說,中學學習是側重知識,而大學學習則是側重理論。知識的學習是橫向的平面的累加;理論則是縱深的體系性的構建。知識是常識性的,理論則是對常識的解釋或產生常識的原創性的東西。對大學生來說,理論是

極其重要的。不要懼怕理論,不要蔑視理論,不要忽視理論。知識是海洋,理論是燈塔;知識是羣山,理論是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只有理論才能深刻地揭示現象。

3.從隔絕到結構——大學學習的相關性要求。中學學習的知識相對來說是不太強調關聯性的,而大學就必須注意知識的相關性。強調知識的關聯性、跨學科性、跨文化性是大學學習的必然要求。沒有這種知識的聯繫性和跨學科性的學習,肯定不是成功的學習。大學學習的相關性是極其重要的。這種相關性本身就帶來了知識結構的變化、思想觀念的變化、思維方式的變化和研究問題方法的變化。

4.從常識到思想——大學學習的創新性要求。不僅要學習常識,比知識積累更重要的是思想、學術見解、學術探索精神和學術創造能力的培養。不是重複常識,而是鍛鍊學術意識,這是大學學習的根本任務。中學學習並沒有明確這個根本任務。但是很多同學是帶着積累知識的慣性來學習的,這就忽視了學術思維習慣、學術探討精神和學術創造能力的培養。積累確實很重要,積累是打基礎,基礎當然越寬厚越好。但是,這種觀念常常是以忽視或根本不注意創造性培養爲前提代價的。打基礎和創造的關係要處理好,打基礎不光是死記硬背,不光是學習前人的知識;還有創造性的培養,創新思維的培養,創造力的形成。

5.從泛泛到方向——大學學習的專業性要求。培養專業意識、專業興趣;專業化的讀書、專業化的選擇學習內容是大學學習的最基本要求。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得了的。我們應該時時記住我們是學什麼專業的,應該有不斷的超越。

6.從專業到興趣——大學學習的個性化要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什麼東西更感興趣,就要集中精力、時間和熱情全力去研究什麼問題。研究興趣的培養可以給我們帶來學習的熱情、學習的方向和學習的成就。我們要以我們整個人生設計和追求爲前提去學習,大學學習期間可能不會有大的學術成果,但還是能爲今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學到了一些研究方法,最重要的是培養了濃厚的興趣。長期積累,長期研究,長期思考,必有成就。

7.從書本到實踐——大學學習的實踐性要求。中學學習,一般來說,還不那麼特別強調知識向實踐的轉換,大學則完全不同了。大學特別是今天的大學必須實踐性地去學。不轉化成實際能力的知識不是真知識;不轉化爲實際能力的知識仍然是外在於我們的知識;不轉化爲實際能力的知識是沒有用的知識。要注意學文學的人容易養成假大空的毛病,誇誇其談而缺少實際能力的毛病,眼高手低的毛病。

8.從內容到方法——大學學習的方法性要求。大學當然要學習許許多多的內容,但大學學習中最最重要的仍然不是某種積累的內容,而是學會學習的方法。是在學習各種課程中,讀各種書籍中,聽種類學術報告中學到一種學習的方法。學到一種學習方法你就會自己學習了,你就會受用終生,帶着這一雙翅膀,在知識和學問的天宇中自由的飛翔。

9.從困頓到反思——大學學習的總結性要求。要每學期甚至每週都要進行反思和自測:我在做什麼?我寫下了那些文字?我對什麼東西最感興趣?我讀了那些書?我的理想究竟是什麼?我爲這個理想做出了什麼樣的努力?我將來能做什麼?我爲將來做了哪些必要的準備?我到底取得了什麼樣的收穫?我現在的學習和中學時的學習有什麼樣的區別?我與其他同學有什麼樣的差別?我的優勢和不可替代性是什麼?阻礙我繼續進步的主要問題是什麼?我的學習有沒有計劃?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的重要書籍我讀了多少?我有沒有新的理想?我爲這個新的理想有沒有奮鬥精神?這種反思和自測是十分必須和重要的。

最後,我覺得大學生的成功有三件法寶,那就是理想、奮鬥精神和學習方法。理想使你的人生有了前進的方向;奮鬥精神使你的人生有了永不衰竭的熱情;學習方法使你在理想的道路上飛得更高更快更遠。

大學學習方法總結7

大學英語的學習和高中英語的學習有很大的區別,因此不論在態度上還是在方法上,大一新生都應有所調整。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靠的是日積月累,每天接觸是至關重要。在大學裏更側重的是同學們的自學能力的培養,老師只是充當引路人,大部分學習都要依靠同學們的自覺自立。

那麼,在大學怎麼做才能使英語穩步提高呢?在大一階段,主要注意三個環節: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後複習。大學英語課文一般較長,詞彙量大,指望在課堂上把知識點全部掌握是不大可能的,因此課前預習就成爲決定是否學好英語的第一個重要環節。預習時,最好先獨立閱讀課文理解大意,碰到不懂的單詞先猜詞義,看第二、三遍時再參考課文後面的單詞表或字典,實在理解不了的句子就作記號等上課時解決或查閱參考書。要充分利用課本配備的光盤,課前自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備的效果。課堂學習就是上課認真聽講並積極參與各種課堂活動。隨着老師課堂授課進度適時反應,參與口頭、筆頭活動,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英語思維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和口語水平。課後複習階段,除了要熟讀課文、記住所學的單詞和短語、儘量背下課文中一些比較精彩的段落外,還要適當通過課後練習來鞏固記憶。單詞一定要在課文記,因爲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記單詞你纔會懂得怎麼去用,這樣才能記得更牢。

但是,大學英語的學習決不是僅通過學習課文就能完成的,在沒有排英語課的時間裏除了預習,還要適當地讀些英文報刊、雜誌,也可以看些簡易的英文小說,另外,經常聽些英文廣播或錄音、歌曲等,對提高聽力也很有幫助。提高口語的途徑就是就利用一切機會多開口練,別怕犯錯誤。去英語角之前最好有所準備,準備一兩個話題,在和別人交談時就有話可說了,而且可以佔據主動地位。

那麼,有這麼多的實踐活動,怎麼去合理安排時間呢?我們舉個例子供大家參考:以星期一和星期四有英語課爲例。星期一上課後要當天及時複習,同時作好星期四的準備工作。週四上課後再及時複習,因爲事先有預習,所以複習也會很輕鬆,一般一個小時即可。週末又開始新一輪的預習工作。報刊雜誌就放在沒課的時間,早上最好用來聽點英文廣播或錄音,週末想輕鬆一下就看看英文電影或難度適中的英文小說等。這樣一來,學習英語不但不是負擔,而且成爲一種娛樂。

我把自己一些心得總結歸納,得出以下要訣。第一要訣:從電視、電影、新聞中學習英語

看英文電視、電影不僅能瞭解西方人的文化和生活,而且也是學習地道英語和提高英語聽力的好機會。選取的影片最好是以現代生活爲背景的文藝片或喜劇片。如果您的聽力不錯,要養成不看字幕的習慣。程度稍差的就不要勉強自己,否則英語沒學成反倒破壞了欣賞電影的好心情。這種情況下,您可以先看字幕瞭解劇情(如果是電視節目那就要先錄下來),再重新看一至數遍,您的聽力就可在輕鬆的心情下,隨着您對劇情瞭解的增多而迅速提高。如果找原版電影有困難,可以試着聽英語新聞,同樣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二要訣:善用錄音帶鍛鍊聽說能力

有些學習者總是習慣於一邊看書一邊聽磁帶,把磁帶當成閱讀的輔助工具,這樣達不到鍛鍊聽力的目的。錄音帶應該是以聽說能力的訓練爲主。學習者要選用與自己能力相適應的聽力磁帶,不要急於求成,以免產生受挫心理。先反覆聆聽磁帶內容,起先只要抓住梗概,多聽幾次後,對細節的瞭解便越來越多。聽力較差的人,可先閱讀課文,然後再集中精力領會每段每句的意思。這樣練習有助於培養傾聽時注意力的集中,使您的聽力迅速進步。

第三要訣:練習朗讀,好處多多

英語學習者往往對朗讀不太重視。事實上朗讀的妙用大矣!1.鍛鍊英語的發音,語調與節奏;2.使口腔各發音部位靈活,增進說英語時的流利程度;3.使耳朵增加聽英語的機會,從而提高英語聽力;4.充分應用讀書四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比默讀時更能記住所讀的教材。我們也可以說朗讀是會話的基本練習,沒有朗讀習慣的人是很難學成會話的。

第四要訣:查字典之前,要猜猜看

學習一種語言一定要查字典,但一定要講究方法。在這裏先說兩件事:第一:不要盲目的查;第二:不要查的太快;換句話說,在查字典以前要先想一想,甚至猜一猜。

很多學習英語的人,在文章中一看到生詞抓起字典就查,結果往往是每個生詞都查過了,卻看不懂整句或整段的意思。假如在查字典以前,先根據上下文的意思猜猜看,再翻開字典,就不會感到無所適從了。應該先結合上下文,前後句,整個段落來推敲它的意思,再查字典證實一下,有時甚至用不着查字典意思就清楚了。這種查字典的方法還有一個好處,由於先經過猜,想的過程,對於這個生詞有了觀察和分析,印象已很深刻,查字典之後就很容易就記住這個詞了。

第五要訣:作個吹毛求疵的人

爲了自己學好英文,有時甚至是爲了幫助別人學好英文,不得不做個吹毛求疵的人。在路旁的廣告牌上,在日用品的說明書上,在出版商的廣告傳單上,只要是用英文書寫的都可以留意一下,看能不能挑出錯誤。這樣做有助於訓練您細心和精確的習慣。碰到有疑問的地方不妨抄錄下來,和老師,朋友討論一番。當然如果能使出錯的人改正了錯誤,則是額外的收穫了。

第六要訣:不必對自己苛求完美

追求完美,本是值得嘉許的。學習英語的人總是希望自己能夠達到正確無誤的地步。但就學習英語的過程來講,應該把“完美”當作一個將來追求的目標,而不必讓它成爲套在自己頭上的枷鎖。

自己練習時,雖然要儘可能作到正確無誤,但也要容忍自己和別人犯錯誤。有些學生抱怨說,他們的老師因爲求好心切,他們一開口練習就被糾正的體無完膚讓他們越學越沒信心。對自己或別人矯枉過正可能反而會產生反效果的,語言的學習尤其如此,因爲語言的表達能力受心理的影響很大。請記得:“Everylearnerisentitledtomakemistakes.”學習的人都有犯錯誤的權利。

第七要訣:堅定信念,持之以恆!

我覺得以上是很生活化,實用化的學習方法。你當然也可以發揮創意,另做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語言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不斷自我超越的過程,在任何一點上都能起步,在任何一點上都能突破。只要您抱着熱忱,毅力和嘗試的勇氣,再加上良好教材的指引,必定會有成功的一天!

大學學習方法總結8

有些學生進入大學校門後,仍採用中學時期的學習方法,雖然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但仍事半功倍,成績低下,產生自卑感,有的甚至因此對學習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在大學裏,除了要有刻苦專研、堅忍不拔的治學精神,還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如何以有限的學習時間,去掌握無限的知識,就需要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一、參與意識

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不足過多地依賴教師的幫助。提倡大學生對教師的講課質詢與分析、閱讀和思考,不去死記硬背。知識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體系,一般說來,具有某種專長的個人,僅能對一、二門學科進行深入研究,而對其他學科僅能做一般性的瞭解。不 “博”就談上不不“深,不深往往就失之於“博”。

二、注重知識的整體聯繫與整體結構

在大學學習中,必須要遵循整體性原則,把這種知識作爲相互聯繫的整體來看待。列寧說: “每一概念都在和其與一切概念的一定關係中,一定聯繫中。”對任何知識的理解,總是以已有經驗、知識爲基礎的。

三、學會假設問題

恩格斯說: “只要自然科學在思維着,它的發展形式就是假設。善於從大家沒有問題的地方作出假設,再用”舉反例“的駁斥方法,一層層剝去假象,去僞存真。

四、對比

表面形式的相似性會引起錯誤的聯想,消除方法就是對比法。

五、時間管理

當你踏進承成人高校的校門,你將面臨新的環境和對學習、工作、家務的選擇、可能使你感到困惑,但必須處理好上述之間的關係。在大學裏的學習,不是熱衷於獲得高分,而以探求知識爲動力去學習,手腳並用,學問思辨行統一。

六、學習方式的轉變

大學的學習是一種在教師指導下的探索性學習,也就是一種學習方法的學習。未來社會變化十分迅速,一個人窮其一生,

也不可能對某一個領域所發生的事情全部瞭解。這就突出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在大學期間,老師傳授知識,但重要的是給同學們一種解決學科問題的思維方法(思維方式)

大學老師上課的一般特點:

1。一般只講重點、難道。重點:基本理論。難點:學科上的分期問題。

2。教學進度快:信息量大。(博與專的結合)

3。 教材與講授不一定完全吻合,不同專業所需知識深度與寬度不同。

4。學習與考試(重點與難點)

5。重在思維方式的訓練,培養學習能力。

大學學習方法總結9

從中學到大學,是人生的重大轉折,大學生活的重要特點表現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學習上要求高度自覺。尤其是學習的內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學的學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想真正學到知識和本領,除了繼續發揚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外,還要適應大學的教學規律,掌握大學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大學的學習既要求掌握比較深厚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還要求重視各種能力的培養。大學教育具有明顯的職業定向性,要求大學生除了紮紮實實掌握書本知識之外,還要培養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要特別注意自學能力的培養,學會獨立地支配學習時間,自覺地、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還要注意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爲將來適應社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大學學習的主動性特點

大學學習與中學學習截然不同的特點是依賴性的減少,代之以主動自覺地學習。大學教育的內容是既傳授基礎知識,又傳授專業知識,教育的專業性很強,還要介紹本專業、本行業最新的前沿知識和技術發展狀況。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比中學要大爲擴展。課堂教學往往是提綱掣領式的,教師在課堂上只講難點、疑點、重點或者是教師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就要由學生自己去攻讀、理解、掌握。大部分時間是留給學生自學的。因此,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本領。大學的學習不能像中學那樣完全依賴

教師的計劃和安排,學生不能只單純地接受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自己在學習中的潛力。這種充分體現自主性的學習方式,將貫穿於大學學習的全過程,並反映在大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學習的自主安排、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自主選擇等等。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適應大學學習自主性特點的一個重要方面,每個大學生都要養成自學的習慣。正如錢偉長所說:一個人在大學四年裏,能不能養成自學的習慣,學會自學的習慣,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能否學好大學的課程,把知識真正學通、學活,而且影響到大學畢業以後,能否不斷地吸收新的知識,進行創造性的工作。當今社會,知識更新越來越快,三年左右的時間人類的知識量就會翻一番,大學畢業了,不會自學或沒能養成自學的本領,不會更新知識是不行的。因此,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是大學生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進行終身學習的基本條件。在學習方法的選擇上,大學生更應發揮自主性,一般來說大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形式有四種:按教育大綱規定的課堂學習活動;補充課堂學習的自學活動;獨立鑽研的創造性活動;相互討論、相互啓發的學習活動。在各種不同的學習形式中,都要發揮學習的自主性,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於自己的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大學的學習,不再是去死記硬背老師所講的內容,而是按照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專業要求,選擇、吸收有用的知識。在方法上要自主選擇,靠自己去理解和消化所學的知識。

二、專業性與綜合性相結合的特點

大學教育具有最明顯的專業性特點。從報考大學的那一刻起,專業方向的選擇就提到了考生面前,被錄取上大學,專業方向就已經確定了。四年大學學習的內容都是圍繞着這一大方向來安排的。大學的學習實際上是一種高層次的專業學習,這種專業性,是隨着社會對本專業要求的變化和發展而不斷深入的,知識不斷更新,知識面也越來越寬。爲適應當代科技發展的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的特點,這種專業性通常只能是一個大致的方向,而更具體、更細緻的專業目標是在大學四年的學習過程中或是在將來走向社會後,才能最終確定下來。因此,大學在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還要兼顧到適應科技發展特點和社會對人才綜合性知識要求的特點,儘可能擴大綜合性,以增強畢業後對社會工作的適應性。一般來講,專業對口是相對的,不可能達到專業完全對口,這樣,在大學期間除了要學好專業知識外,還應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和愛好,選修或自學其他課程,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爲畢業後更好地適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全面發展和注重能力培養的特點

個人能力的全面發展,即不僅要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而且還要有能妥善處理人際關係和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我國教育歷來都強調德、識、才、學、體五個方面的全面發展,或簡稱爲德才兼備。人才的五要素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五個方面對人才的成長互相促進、相互制約,缺一不可。能力的培養是現代社會對大學教育提出的一個重大任務。

知識再多,不會運用,也只能是一個知識庫、“書呆子”。由於一些大學生存在高分低能的現象,使得大學生的能力的培養成爲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問題。獲取知識和培養能力是人才成長的兩個基本方面,它們的關係是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廣博的知識積累,是培養和發揮能力的基礎,而良好的能力又可以促進知識的掌握。人才的根本標誌不在於積累了多少知識,而是看其是否具有利用知識進行創造的能力。創造能力體現了識、才、學等智能結構中諸要素的綜合運用,大學生要想學有所成,將來在工作中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有所貢獻,就必須注意各種能力的培養。如科學研究能力、發明創造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組織管理的能力、社會活動的能力、儀器設備的操作能力、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等等。在當今世界激烈競爭中,最根本的是高科技競爭,而高科技的競爭則主要表現在人才的培養和能力的發揮上。大學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培養有知識、有能力的高科技人才的重要環節。這就要求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必須在全面掌握專業知識和其他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專業技能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在學習書本知識的過程中重視教學實踐環節的鍛鍊和學習。要認真搞好專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積極參加社會調查和生產實踐活動,努力運用現代化科學知識和科學手段研究並解決社會發展和生產實踐中的各種實際問題,克服在學習中存在的理論脫離實際和"高分低能"的不良傾向。

四、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學習目的的手段。錢偉長曾對大學生說過:

一個青年人不但要用功學習,而且要有好的科學的學習方法。要勤于思考,多想問題,不要靠死記硬背。學習方法對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大學學習中要把握住的幾個主要環節是:預習、聽課、複習、總結、記筆記、做作業、考試等,這些環節把握好了,就能爲進一步獲取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預習。這是掌握聽課主動權的主要方法。預習中要把不理解的問題記下來,聽課時增加求知的針對性。既節省學習時間,又能提高聽課效率,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聽課記好筆記。上課時要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對老師強調的要點、難點和獨到的見解,要認真作好筆記。課堂上力爭弄懂老師所講內容,經過認真思考,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

複習和總結。課後及時複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一環。複習中要認真整理課堂筆記,對照課本和參考書,進行歸納和補充,並把多餘的部分刪掉,經過反覆思考寫出自己的心得和摘要。每過一個月或一個階段要進行一次總結,以融會貫通所學知識,溫故而知新,形成自己的思路,把握所學知識的來龍去脈,使所學知識更加完整系統。

做作業和考試。做作業是鞏固消化知識,考試是檢驗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他們都起到了及時找出薄弱環節,加以彌補的作用。做作業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養成良好習慣,對考試要有正確態度,不作弊,不單純追求高分,要把考試作爲檢驗自己學習效果和培養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演練,在學習中

大學學習方法總結10

北京四中開展素質教育21年,升學率100%,重點大學90%以上,一半考入清華、北大。高考中基礎題不失分,高考複習知識點命中率100%,題型覆蓋率100%,直接命中高考題70%,貼題率90%。高考中分值差異低於100分。

對於他們的學習經驗,總結主要有以下十項:

1、以學爲先

在他們心目中,學習是正事,理應先於娛樂,一心向學,氣定神閒,心無旁騖,全力以赴,忘我備戰。

2、隨處學習

善用零碎時間,每天在晨跑中、吃飯時、課間、課前、休息前等零碎時間裏記憶詞語,背誦公式,破解疑難,調整情緒。

無論怎樣各具特色,有一點他們是一致的:保證學習時間,學會見縫插針利用好空餘時間,經過日積月累,效果很可觀。

3、講究條理

將重要的學習用品和資料用書立或指向裝好,分類存放,避免用時東翻西找。每天有天計劃,每週有周計劃,按計劃有條不紊地做事,不一暴十寒。

4、學會閱讀

學會速讀和精讀,提高單位閱讀量。學會讀一本書或者一個單元的目錄、圖解和插圖,提前瞭解內容,獲取更有效的信息。

當積極的閱讀者,不斷的提問,直到弄懂字裏行間的全部信息爲止,特別要弄懂知識的起點和終點,梳理好知識要點。

5、合理安排

該做啥時就做啥,在合理的時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馳。比如抓課堂效率,當堂聽,當堂記,當堂理解,不理解的話課下或者當天找時間主動找老師請教,做到堂堂清。

比如利用好時間,勉勵自己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夠勞逸結合,張弛有度,動靜相宜。

比如堅持緊跟老師步伐複習,不誤入歧途。比如堅持勤睜眼常開口,對課本上的東西多看,對未懂的內容能多問。總之做好學習、工作、生活的“司令員”,從容做事。

6、善做筆記

尖子生往往一邊聽課一邊記重點,不是事無鉅細全盤記錄,特別善於記下老師補充的東西,課本上沒有的東西特別是思維方法更是認真記錄。

能及時整理筆記,對老師強調的重要知識點格外注意,特別注意讓知識系統化,積極思考能解決什麼問題。

7、作業規範

認真審題,冷靜應答,把每次作業當作高考,作業工整,步驟齊全,術語規範,表述嚴謹。

規範不僅訓練仔細認真品質,更能養成細心用心習慣,從而激發學習潛能。

8、勤于思考,善於思考

這一條應貫穿於聽課、做作業、複習等各個階段。比如:做完一道題後,要對答案,這裏應有一個反思的過程,要弄清這道題考的是什麼,用了哪些方法,爲什麼用這樣的方法,這樣才能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又如:學習時不僅要將課本中各知識點記住,還要通過思考,抓住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甚至要注意到不同學科之間的滲透,以便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

9、學習互助

與同學開心地相處,遇事不斤斤計較,寬容豁達;珍視同學間的友誼,在學習中互相支持和幫助,經常一起討論學習中的問題,使用不同的解題方法並相互交流心得。有了這種和諧的同學關係,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

10、自我調整

不迴避問題,遇到問題能通過找老師或者同學或者自我反思進行自我調節,摒棄外界和自身的壓力,自覺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壓力爲動力,不管是課業繁重還是輕鬆順利時,都保持一顆平常心。

不斷地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在這樣不斷的積極心理暗示下,信心值就不斷上升,從一點信心都沒有逐漸到有了堅強的不可動搖的信心,通過努力,去想了、去做了,nothing is impossible!

情緒千萬不能浮躁,要用良好的方法從容應對。一旦在學習中遇到了挫折,心情變得非常急躁時,就暫時停止學習,一個人靜靜地思索,進行心態的調整,不斷地在告誡自己——“寧可不打仗,絕不打亂仗”。

備考階段與前期一樣,每一天都努力學習,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追求高效每一天,不把時間浪費在焦慮上。

相信同學們通過規範習慣、調整心態、訓練技巧、利用環境,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最終成爲真正的尖子。

大學學習方法總結11

概要:學習心理主要是指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等。瞭解大學生學習中的心理特徵和心理障礙,對於培養其健康的學習心理,提高學習水平,使他們成爲學有專長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的 ... 學習心理主要是指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等。瞭解大學生學習中的心理特徵和心理障礙,對於培養其健康的學習心理,提高學習水平,使他們成爲學有專長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往往發現存在這樣一種現象,一些智商高的學生,學習成績一般,甚至較差,而一些智商一般的學生,學習成績卻很好。究其原因,就在於學生是否能適應大學的學習方法以及心理是否健康等。我國著名的心理衛生學家陳家詩教授說:“心理健康的學生,成績優於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健康的成人,其工作效率必勝於心理不健康者。”在學習方面,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大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習適應不良

學習適應不良是大學新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困惑,對他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其具體表現有:

1、對學習缺乏應有的興趣、緊迫感和自覺性。

2、學習缺乏獨立性,習慣於中學時的學習方法,由教師安排自身的學習內容、學習計劃、學習時間等,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

3、不理解大學的學習特點和規律,不知道如何有效地開展學習活動。

4、學習中精力投入不足,對本專業的知識、技能、要求認識不足,不知道怎樣建立專業知識結構,培養專業技能,學習帶有盲目性。

產生學習適應不良的主要原因:第一,大學的教學相對於中學來講,在特點、方式和內容上有很大不同。大學老師一堂課講授的內容多,有時會與教科書上有很大出入;教學方法也與中學有差別,加之對新環境不熟悉,人際關係生疏,思念父母的心理不能擺脫等,這些給心理素質尚未成熟的大學生帶來情緒上的波動和不安,以至影響學習。第二,大學生心理髮展不成熟,由於他們缺乏生活閱歷,在客觀環境發生變化時,明顯地暴露出適應能力差,不能儘快地隨着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以致影響學習。

(二)學習缺乏動力

大學生學習缺乏動力是指學習沒有明確的方向,甚至厭倦學習。在學習時不象中學時那麼有勁頭,主要表現爲:

1、學習鬆弛。進了大學校門,從心理上擺脫了高中時的沉重壓力,思想上逐漸鬆懈,新的目標還沒有明確形成,所以學習的動力不如中學時強。

2、沒有學習的熱情,缺乏必要的學習壓力和心理喚醒水平,懶於學習,沒有學習的抱負和希望,求知上進性不足,把主要精力放在娛樂等與學習無關的活動上。

3、學習膚淺,滿足於一知半解,不注意摸索學習規律,學習能力較弱,成績不好等。

(三)學習過度焦慮

部分大學生存在着過度的學習焦慮情緒。具體表現在:

1、學習中心理壓力太大,情緒壓抑。

2、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總擔心自己學得不好,對可能取得的考試成績顧慮重重,信心不足,憂慮過度,以至汽食不安。

3、誇大學習中的困難,爲此惶惶不安,焦慮萬分。(四)學習心理疲勞

學習心理疲勞表現爲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遲鈍,情緒躁動,精神萎靡不振,學習效率下降,錯誤增多,出現失眠等。造成大學生心理疲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學習活動中不注意用眼衛生;學習內容單調,時間過於長,生活缺乏勞逸結合;學習的內容難度較大,學習過於緊張,使大腦神經持續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對學習缺乏興趣、厭煩、畏難;或是由於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如家庭經濟問題、思想間題等。

(五)考試焦慮和怯場

考試焦慮是指擔心自己考試失敗而憂慮的一種負情緒反應,考試怯場是指考生在應試中的應急反應。考試焦慮容易分散和阻斷注意過程,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專注於學習和應試,而是專注於各種各樣的擔憂;考試過度焦慮妨礙記憶和回憶,使該記的記不住,想憶的憶不起;考試過度焦慮,還會使思維呆滯凝固,使具體思維能力無法正常發揮,創造性思維更無法進行。

考試緊張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要注意“適度”。適度會使人的活動變得積極,思維變得清晰。“過度”緊張使人的活動受到抑制。考試怯場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這種缺乏自信是由於過去考試失敗而造成了心理定勢,生怕考試再遭失敗而產生的心理壓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學生,在應試過程中緊張恐懼,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甚至還引起生理上的不適,如腹瀉、失眠、噁心等。這些都是考試心理偏差的表現。

二、大學生健康學習心理的培養

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進入角色,熟悉生活,提高自身適應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要隨着外界環境的變化,不斷地調整自己的位置,使自己的需求和發展與社會的需求和發展相一致。這就是說,隨着大學環境的變化,要使自己進入“角色”,在新的大學生活中尋找自己的方位,確立最佳位置。此外,培養自信心,在大學生學習中尤爲重要.由於大學是人才雲集之處,“能人”背後有“能人”,這就不可避免地使學生過去的優勢變得不復存在,在現實的變化面前,由於心理承受能力差產生了自卑感,甚至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培養自己的自信心。

(二)培養健康心理,提高學習效率。

首先要增強學習動力,主要是確立學習目標。目標能指導人的一切行動。進入大學,等於眼前的理想實現了,新的理想—目標又等待着自己去確立,這種新目標的確立要根據大學的學習規律,結合自己的實際,並且要進行新的努力。在目標的確定中應該注意使個人目標與社會責任聯繫起來,把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否則這一目標就難以實現。其次,要培養學習興趣。興趣是情感的凝聚,一個人如果對某件事情感興趣,那麼,他就會深入持久地去做這件事,力爭達到預期目的。興趣對於大學生來說,更爲重要。它是求知的動力,熱情的凝聚,行爲的指向,成功的起點。但是,大學生的興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實踐活動的豐富,培養和發展的。所以,在學習中,大學生要善於發現激發自己興趣的事情,努力培養這種樂趣。

(三)克服學習過度焦慮

第一,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能力,調整自己的抱負水平和期望目標,使之切合自身和客觀現實。第二,增強自信和毅力,不怕困難與失敗,勇於迎接學習中的挑戰,保持適度的自信心,克服虛榮心理。第三,加強心理調節,保持情緒愉快和穩定,探索、掌握切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遵循大學學習規律,以增進學習效果。

(四)預防、消除心理疲勞

勞逸結合是預防心理疲勞的重要措施。學習一段時間,應該休息片刻放鬆一下;在學習之餘,參加一些文體活動,使身心得到調節和放鬆,應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使生活內容豐富多彩還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此外,要學會科學用腦,掌握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如有些人感到早上效率最高,有些人感到晚上學習效果最好,在這種情況下多用腦,就會事半功倍。

(五)正確對待考試,提高應試技巧

要充分認識到考試是衡量學習好壞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成績並不完全、準確、真實地反映一個人的知識水準,特別是對能力的反映更不

全面。所以,大學生應重視考試,但不過分要求高分。要考得輕鬆,學得愉快。提高應試技巧,首先要做好考前準備,即認真複習,有計劃,有安排,有輕重緩急。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使大腦過度疲勞,以免影響學習水平。尤其是臨考前幾天應保持充足的睡眠,這樣才能保證以清醒的頭腦和充沛的精力走進考場。其次,要有應付“怯場”的辦法,考試時先做確有把握的題,難題放在後面做,這樣可以消除考試緊張情緒。假如考試“怯場”,可設法轉移注意力,使大腦興奮起來,諸如想一件令自己高興的事,或者是做幾次深呼吸,使情緒穩

大學學習方法總結12

學習必須講究方法,而改進學習方法的本質目的,就是爲了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的高低,是一個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體現。在學生時代,學習效率的高低主要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當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後,還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時候,一個人學習效率的高低則會影響他(或她)的工作成績,繼而影響他的事業和前途。可見,在中學階段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擁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對人一生的發展都大有益處。

可以這樣認爲,學習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言外之意,學習成績好未必學習效率高)。因此,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提高學習效率就是提高學習成績的直接途徑。

提高學習效率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的探索和積累。前人的經驗是可以借鑑的,但必須充分結合自己的特點。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有學習之內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學習之外。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利用時間,另外還要注意"專心、用心、恆心"等基本素質的培養,對於自身的優勢、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認識。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希望你在以後的學習道路上能一帆風順!

另外還請您注意一下您的生物鐘: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有些差異,要弄清自己的最佳學習時間,人的大腦在一天中有一定的活動規律:一般來說,上午8時大腦具有嚴謹、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3時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8時記憶力最強;推理能力在白天12小時內逐漸減弱。根據這些規律,早晨剛起牀,人的想像力較豐富,就抓緊時間捕捉一些靈感,做些構思工作,兼讀語文和背誦英語單詞,由於早晨空氣新鮮,要參加一些體育鍛煉;上午做一些嚴謹工作,上課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下午除聽課外,要快速準確做好當天的筆頭作業;晚上加強記憶和理解,預習第二天功課。中午、傍晚的空隙時間就安排一些不費力的事務性工作,如看看報紙,收集寫作素材,散步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