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賽課活動總結範文

優質賽課活動總結篇一:

優質賽課活動總結範文

10月28—11月18,爲期四周的賽課活動已經結束了,留給大家的除了緊張,更多的是回味。我從這些集備組長的總結中,感受到我們33位語文教師的課各有千秋,各有亮點。接下來,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總結此次賽課。

1、參賽教師的教學設計科學合理,最可喜的是,部分教師的教學設計比較新穎、有創意。如:雷玲老師在教學《爲了五美元的禮物》時,大膽地創新讓我們感受到了新的教育思想。她先讓學生通過讀課文,自己提出問題,再進行歸納總結出重點問題,進行剖析。一節課下來既做到重難點突出,又鍛鍊了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宋 正梅老師在教學中很樸實,卻抓住了一個文本中體現的重要問題——小魯本對母親的愛,而我們都寬泛地提到母愛的偉大。在期中考試中就考到了這個知識點。扶紅麗老師是一個樂於學習的老師,文本的拓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對六(8)班同學影響至深,至今難忘。黃洋老師的進步我是看在眼裏,喜在心裏。記得上學期我和趙娟、王主任初次聽黃洋的《范仲淹的故事》的時候,走出教室我們都互相看了看,說了句還需要很大的努力啊!,但是11月4號我們從《一句話》中感受到這一年來他的收穫頗大。作爲一名教師,提升了業務水平不就是最大的碩果嗎?趙娟老師上課的那種範兒,黃洋曾描述兩個他也比不上趙姐,她的教學設計較爲嚴謹,教學過程一氣呵成,讓學生讀懂了難懂的課文,明白了不易理解的道理。張豔老師獨特的課堂導入,讓我印象深刻;對課文朗讀的指導,讓我記憶猶新;對文本自然地、精彩的過度,讓我感受到了張老師的文化底蘊。王主任對教材的把握,對知識點的解析以及教學生如何做標註,真的讓我敬佩極了,頓時讓我感到他不僅是一個知識豐富的老師,而且是一個樂於教學生方法的老師。張巧鳳老師的課堂,不是一般的課堂,語言簡練,重難點把握準確是她的風格,教學方法新穎、獨特是他課堂的魅力。還有一羣這學期剛剛加入我們這個團隊的新老師們,我以李豔老師爲代表。知識不是智慧,提出問題纔是智慧,用新的方法解決問題,就是創造。李老師以課題質疑的方法導入,讓學生的思維從問題開始,這認爲這是一個好的開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李老師對於重難點的把握也非常準確,重點突出,難點有效突破,一節課,做到了這幾點,還怕這節課是沒有生成的課嗎?至於我,我很慚愧,作爲教研組長,我沒有給大家上好一節示範課,儘管大家都給我戴上了“首當其衝”的光環,但我知道我不足的地方,請大家相信我,我一定會很快取得進步的。還有很多老師的課,我很遺憾沒有去感受,沒有去學習,但是我一定會認真的看各位的賽課總結,我想從中我一定會有收穫。

2、課堂導入合理恰當。這是本次賽課的一大亮點。如何讓學生儘快進入課堂情境,各位老師都在自己執教的課中,下了工夫,動了腦筋,出了效果。如:趙娟老師播放音樂導入,自然流暢。張豔老師看課文插圖導入。王蕊老師欣賞視頻導入,扶小孟老師分享故事導入,蔡敏老師用黃帝與皇帝的對比導入。王進老師用請張老師唱歌的方式導入。這些導入的方式都比較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3、能滲透創新教學的理念。雷玲、扶波、趙娟等老師都能引導學生質疑,注重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還借用剛纔的一句話,知識不是智慧,提出問題纔是智慧,用新的方法解決問題,就是創造。我希望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是創造型老師。

4、重視課文插圖的運用。這個問題往往是被很多老師忽視的問題,張豔老師、李豔老師等都能讓學生結合文中插圖來認識文中的重要人物,這對於從來沒有見過這些歷史人物的孩子們來說,是非常好的方法。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都應該充分地利用好文中的插圖。

5、教學過程能較好的發揮自己的特長。如:王主任的字,我並不是在標榜王主任,而是作爲一名老師,粉筆字也是我們的第二張臉呀,我們的老師們都是美女,人美、字美、豈不更美?練好粉筆字希望成爲我們接下來的目標之一。

作爲我們本校的比賽,成績如何不重要,目的在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所以,在小結成績的同時,我有幾點看法:

1、對課標瞭解要到位。低級段一定要重視字詞教學,大多數教師對字詞的教學只是檢查一遍,沒做重點指導,試想一下,如果這是之前沒有老師上過的課文,學生能認識這些生字詞嗎?字都不認識,能讀通課文嗎? ??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同樣重要。

低段、高段閱讀教學究竟有何區別?

低段重點是字詞教學

對於課文內容:瞭解————理解————揣摩

(低) (中) (高)

高段:閱讀不但要理解,還要體會作者怎樣表達,爲什麼要這樣表達,讓學生經歷一個感知——感悟——感受——揣摩的過程,很多老師只重視理解,忽略對錶達方法的學習。

2、對教材的把握不夠準確。有些老師對課文的重難點在備課時說的很好,但在實際上課過程中沒把握準確。

3、品讀重點詞句淺嘗輒止,學生沒有把文字背後藏着的東西讀懂。

4、教師在教學中放手還是不夠,牽制得過多,沒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夠給學生真正自讀自悟、思考交流的充足時間,許多合作、自學環節都是蜻蜓點水,走了過場。素質教育提了這麼多年,老師們這一點一定要引起重視。

4、教師在課堂中不能夠靈活、很難看到精彩的課堂隨機生成,對學生的指導、點撥、引領、提升等作用發揮不太理想,多數教師面對課堂生成還是很被動、很無奈。比如:很多老師課堂的過渡語言生硬.

5、朗讀指導沒有實效。好像只是爲了朗讀而朗讀,沒有達到朗讀的目的。

6、賽課的課前缺乏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我們所賽課的班級都是陌生的班級,爲什麼不課前交流從而拉近師生距離爲課堂作鋪墊呢?

賽課是一次大練兵,比賽的結果是次要的,揚長避短,提高水平纔是最重要的。希望各位教師都能夠把本次的比賽結果當作今後奮鬥的一個新起點。一次賽課就是一次成長,衷心地願我們語文組的各位老師都能有所收穫,有所進步。我也堅信我們語文組的工作會越做越好。

優質賽課活動總結篇二:

從10月24日開始至11月2日結束的全校優質課大賽圓滿落下了帷幕。較以往歷屆大賽相比,本屆大賽參賽教師多,參賽水平高,賽事影響大,一共有17位教師參加了比賽,教師們的課各具特色,異彩紛呈,表現出了較高的教學水平。教導處組織了7位評委全程聽課、打分。賽後,召開了評委會,對本次大賽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細緻的總結,對今後課堂教學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本次大賽採取現場聽課、現場打分的方式進行,經過評委們認真、嚴肅、客觀、公正的評價,吳曉梅、李東昇等6位教師獲得特等獎,宋維庫、劉亞輝等11位教師獲得一等獎,評委會向獲獎教師頒發了獎狀,並在業務考覈上予以體現。現將本次大賽做如下具體總結:

一、優點與亮點

1、參賽教師涉及面廣,參賽目的不僅僅是爲了個人利益,更主要的是挑戰、展示與超越。參加比賽的教師,有市、縣兩級骨幹教師,有班主任,還有普通教師。比如宋維庫老師,對於一個剛參加工作不久的特崗教師來說,敢於挑戰自我就已難能可貴,而且還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更是實屬不易。再比如說周豔華老師,是這次參賽教師中年齡最大的一位,爲了達到一個新的'教學層次,她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和製作了課件,這是一種不斷挑戰自我,不斷超越自我的體現。

2、教學手段多樣化。除了常規教學手段外,參賽教師還運用了各種教學手段和方式。如分組實驗、現場調查、小組合作探究、情景對話表演等,最吸引學生眼球的是,很多教師利用了多媒體教學,制

作精美的課件給學生帶來視覺上、聽覺上極大的衝擊和震撼,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很多在平時課堂上完成不了或實現不了的教學設計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解決了。本次比賽,一共有7位教師利用了多媒體教學。其中,利用最好的是李東昇老師。他將我校手提式多媒體機的投影展示功能和教學資源搜索與利用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3、參賽教師教學風格各具特色。唐春山老師課的設計由淺入深,環環相扣,體現出數學學科的邏輯思維美;李春紅老師隨和親切的教態、口語化家常式的教學語言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劉明娟老師的課堂容量大,動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教學手段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師生配合默契,訓練有素;孟慶玉老師熟練的英語口語化教學,體現出教師紮實的專業功底;另外,田洪英老師快節奏的課堂訓練、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吳曉梅老師的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的有機融合,徐英華老師樸實的教風、準確的講解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 問題與建議

1、關於多媒體教學,反映出的問題就是課件使用過多。整節課幾乎是在課件展示中度過的,學生在感官上的確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與刺激,但是真正讓學生動手、動腦的空間卻很有限。而且,一節課下來,黑板上沒留下老師的一個字,老師的點撥與講解也幾乎讓多媒體取代了。這樣的課其實是不適用的優質課,因爲我們平時不可能每節課都製作那麼多的課件,一是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二是沒有那樣做的必要。我認爲,多媒體教學只能作爲輔助教學,而且應當用在當用之時。何爲當用之時?那就是平時課堂上無法實現、無法完成的教學可選擇利用多媒體教學來幫助完成。

2、教師的知識視野還比較狹窄,侷限於本專業本學科的知識領域。如,有的教師爲了表達速度快,把“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說成了“掩耳不及盜鈴之勢”;有的老師在講解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時,說“祖沖之那個時代沒有紙,人們把字寫在竹簡上”。瞭解歷史的人知道,紙是在東漢時期發明的,而祖沖之生活的時代是在南北朝,那時,紙已經普及使用了。這兩個案例說明我們一些老師的文史知識還比較匱乏,需要不斷地學習。

3、有的老師的課思想教育還不到位,模糊不清,甚至對學生產生誤導。如,有的老師講到“當我們學生受到其他同學人身侵害時要進行反擊”,這是不準確的、不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因爲即使是正當防衛也是有條件限制的;有的老師講解佛教時調侃地說,“信佛來世會得到幸福,大家都好好信啊”,儘管這是無意的一句話,但對世界觀、人生觀尚未成熟的初中學生來說,它所起到的反面作用和消極作用卻是毋庸置疑的,教師無意當中給我們的學生造成了錯誤的引導,傳遞了錯誤的信號。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揚長避短,不斷探索,不斷進步。(徐元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