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爲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堂教學工作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1

時間的沙漏悄無聲息地流失,轉眼間四個多月的實習生活即將告一段落。在頂崗支教的過程中,我一直慶幸自己能夠擁有頂崗實習的機會,並且能夠分配到這所學校——魏縣西康町中學。在這裏我得到了很多鍛鍊自己的機會,學到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和智慧,同時也更深刻地明白了“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抱着“將每一堂課都上成公開課”的態度,我珍惜每一次鍛鍊自我的機會,認真準備每一堂課,並且不斷請教、思考、摸索,使自己在課堂導入技能、提問技能、板書技能、教學反饋技能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穫。

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老師機械式地向學生灌輸知識的過程,而是一門需要不斷探究的藝術。真正想要將四xx分鐘的課堂上好,教師需要具備紮實的素質和高超的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科學、有針對性的方法,同時也要注意很多細節處的關鍵性問題。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總結了自己的方法和想法。

一、在講解新課時,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課堂歸還給學生,這並不代表着教師的任務減輕了,而是需要老師潛心研究、不斷創新,採用創造性的教學模式和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踊躍地參與到課堂思考、互動活動中,從而讓學生手動、眼動、耳動、腦筋動起來。

二、老師要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老師在關注尖子生學習情況的同時也要照顧到中等生和學困生的學習狀況,在設計課堂問題時、佈置作業時,要有針對性地、分層設計問題、佈置教學任務,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思考中,都能有所收穫。

三、在課堂管理上,不時會有學生講話或做小動作,我多采用“冷處理”的方法,邊鎮靜地繼續講下去,邊往他們身邊走去。

看到他們擡起頭注意到我,我便用嚴厲的眼神瞪一瞪他們。他們也立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忙地下了頭,認真聽講。對於其他課堂突發事件,我會用尊重、民主、寬容的態度,理智處理,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學會爲自己的行爲負責。

短暫的實習生活讓我學到了紮實的教學基本功,也讓我明白了做好人民教師絕不能只會紙上談兵,一定要實地躬行。實習生活讓我獲益匪淺,今後,我一定會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爲成爲一名好老師而努力!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2

作爲課堂教學的構成環節,課堂小結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有效的課堂小結,尤其是引導學生自主總結,更有助於學生理清所學知識的結構與脈絡,把握總結與歸納方法,更好地內化知識,構建知識系統。對此,筆者以初中語文教學爲例,談談常見的課堂小結方法。

一、梳理歸納法,整理知識

在課堂教學中,所教知識常常是較爲零散的,若要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識,更有效的記憶知識,課堂小結則是十分必要的。即教師通過生動的語言或者簡潔明瞭的板書形式,梳理與總結課堂所學知識,如故事情節、寫作方法、閱讀方法等,以幫助學生強化認知,再次整體性的複習與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當然,也可以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我總結,這需要根據具體教學實際而定。如對於一些陳述性知識,可要求學生進行復述,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亦或師生共同梳理與歸納課文中的修辭手法、人物特點、故事情景等,爲學生閱讀與寫作奠定基礎。如教學《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後,教師可引導學生再次回顧本課內容,思考:文中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是如何變化的?(提示:可由行爲、心理、語言等方面加以點評)然後結合文章分析,梳理故事情節,理解文章主旨。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梳理小說三要素中的人物、環境要素,理解誰是本文主人公,理解各角色及其作用;瞭解環境組成部分及其在文中的作用。這樣,通過課堂小結,既讓學生梳理了文章脈絡結構,理清了故事情節,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記憶了小說三要素,深化了對本文的認識,把握文章主旨。

二、對聯詩句概括法,把握主題

在課堂小結中,教師還可運用詩句、對聯等方法加以概括與總結,這既可以是老師總結,亦或學生創作,亦或師生共創,既可以總結故事情節,也可以歸納主旨,更可以總結藝術特色以及人物形象等。如學習《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教師還可運用對聯來概括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引導學生思考:“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搖錢樹;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這家人盼于勒,盼了十年,希望與日俱增,甚至在腦海中出現了幻覺,明明遠在天邊,卻如近在眼前,將骨肉同胞當成搖錢樹,爲了用於勒的錢訂了上千種計劃。一朝相逢,期望中的富翁變成了窮水手于勒,他們失望沮喪,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認,骨肉兄弟如同陌生的路人,前後之間構成了鮮明的對比,那麼這一切都是爲什麼呢?這副對聯少了一個橫批。同學們,你們是否可以幫忙擬定呢?呈現出示對聯,要求學生試擬橫批,理解文章主題。(參考:世態炎涼;金錢至上;人不如錢。)

三、拓展遷移法,應用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僅僅依靠課本知識,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適當拓展與遷移,將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課外閱讀以及學生自身思想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使教學空間更爲廣闊,使教學內容更爲豐富,使學生視野更爲開闊,讓學生學會觸類旁通,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巧用拓展遷移法。

第一,拓展文章本身,即縱向拓展教學內容,也就是引導學生根據文章語言、寫法、立意、情景等方面,聯繫所學文章,結合社會生活,融入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思想展開縱深拓展;如教學《中秋詠月詩三首》後,教師可進行拓展延伸:①自古以來,不少文人都喜歡詠歎中秋之月,並賦予了月亮一定內涵,同學們,你可以再吟誦其他詩句嗎?②根據你自己的理解,作者常常賦予“中秋之月”什麼樣的寓意?要求學生小組間吟誦,同時評析其他詠月的詩詞佳句。小組組長記錄好有意義的賞析,綜合爲一篇賞析短文,進行集體交流。

第二,課內延伸至課外。即引導學生課外閱讀類似的文章,加以比較,實現橫向拓展;亦或要求學生模仿寫作,遷移知識,提高寫作水平。其次,注意拓展學生思維。即引導學生自學與探究,利用全新思維來看待課文,觀察與體驗生活,學會思考。此外,藉助多媒體等手段,拓寬教學容量,優化學習場景,昇華情感。如教學《幼時記趣》一文時,在課堂小結環節可進行拓展延伸:呈現童趣圖片;展示文章《釣青蛙》,然後要求學生說出圖片內容;講講自己的童年趣事,從而昇華主題。這樣,通過上述不同拓展遷移,可讓學生把握學習方法,並學會知識遷移,爲後續學習與活動奠定堅實基礎。

四、練習鞏固法,加深記憶

在知識學習過程中,記憶是重要學習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若想學生深刻把握知識,則需提高學生記憶率,減緩遺忘時間。因此,鞏固與練習則顯得十分必要,這是深化知識與增強記憶的有效途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除梳理方式之外,教師還可藉助練習來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在實際操作中強化知識與技能。如教學一些字詞以及文學常識類知識,教師可在課堂小結環節中設計練習活動,如默寫、知識填空、問答等,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加深記憶。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3

今秋,我們xx中學以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宗旨,優化和充實了教師隊伍,全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在學校基礎年級開設了四個課改實驗班,與鄧州市其他五所學校結成了課改聯誼學校,多次在一起研究課改實施方略。暫時借鑑了漯河二中讀、議、展、點、練的課堂教學模式,推出了課改聯誼學校師生共用教學案,我校教師結合我鄉原有的“五步教學法”課改模式,進行了爲期三個多月的實踐探索,已初見成效。現對我校兩年來的課改規劃、實施情況及取得的成效作如下總結匯報。

一、堅定信念實施課改,改善環境保障課改,先進理念引領課改,上下合力共謀課改。

兩年前白牛鄉教育之現狀令人堪憂,徐校長在摸清了實際情況後,立即提出了整合白牛教育資源,全力實施課堂改革的明智構想。先期整合、實施課改在XX學年的教育教學管理以及XX年中招考試中已初見成效:XX年我校被評爲市師德師風先進單位;XX年我校在全市教育教學工作總評中名列第七,榮獲市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XX年春期至今,籌資興建的教師公寓樓、男生公寓樓、800平米的學生餐廳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校園綠化面積的增大,體育活動場地、器材的整飭、完善,無不爲全校師生實施課改創造了舒適安定的校園環境。

爲進一步加大課堂改革的力度,真正有效地實施課改,從XX年秋期開始,中心校徐揚校長、十二中丁校長多次到省內外的課改名校參觀學習,每次都帶回了大量的課改資料,供教師們學習參考;XX年春期安排部分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到山東杜郎口中學實地考察學習一週,獲得了第一手材料和真實的體驗、感受;從今年8月份至今,學校加大課改資金的投入,先後爲每位課改教師配置u盤,爲各科室、辦公室配置電腦,爲四個課改班配置了投影儀、電腦等一應俱全的多媒體教學設施;參與課改的教師也激情飽滿,在條件很差的情況下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課改實踐中去,學習理論更新觀念,潛心研究教材教法,全力追求高效課堂。總之,從中心校到十二中,從領導到一般教師,上下一盤棋,擰成一股繩,全力搞課改,堅定搞課改,掀起了一股無與倫比的課改熱潮。

二、長遠規劃課堂改革,方法措施緊跟課改,抓實抓活教學常規,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1、完善機構制度,做好長遠規劃,抓實課堂改革,由點到面深化。

實施課堂改革之初,我校即成立了新課改辦公室,組建新課改領導小組,制定了《課堂改革工作計劃》、《課改教師培訓方案》、《日清周測月考制度》、《課堂教學評價方案》,《高效課堂評價細則》、《教師量化考覈制度》等,力求使課堂改革有目標、有計劃、有保障地實施和深化,以課堂爲教學主陣地,探索教法、學法。每週組織課改小組成員對所有課改教師進行聽課、評課活動,及時教研,查找問題與不足,反思總結,及時督查改進。

第二階段,大力開展“校園四課活動”,要求所有教師,不分教研組,跨學科跨年級相互聽課、評課,人人發言,相互學優點,提建議,共同提高;調整作息時間,每天利用午自習和晚自習時間作爲師生的預習課,爲展示課做準備。同時邀請市教研室領導到校聽課、評課,指導課改,提供最新課改信息,便於我們及時調整策略;與聯誼學校及其他兄弟學校加強課改經驗交流,共享課改優秀資源。鼓勵課改教師之間、課改教師與非課改教師之間常態化地聽課、評課,共同進步,特別是九年級教師也要多向七、八年級教師學習,也爲明年能儘快適應新的課改模式打下基礎。

下一步,要求教師們要多研究教材教法,繼續完善課堂教學各環節的實施,加大對部分課改專題(如班級學習小組建設等)的探究,精講精練,及時反饋,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常教常新,使我們的課改模式更具實效。

2、制定教改措施,抓活教改環節,落實考覈獎懲,有效提高質量。

新課改教學模式很多很雜,卻始終離不開以教材爲主線、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三主方針”,始終離不開以“自主、合作、探究”爲主的學習方式。我們學過洋思、杜郎口、永威等很多先進模式,但我們在課改探索中會一直堅持結合自身特點,不辭辛苦,活學活改,堅持不斷學習和創新,一定會找到最適合我們的高效的教學模式,一定會走出一條寬闊通暢的課改之路!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4

我校共有6個年級11個教學班,承擔品生(品社)教學改革的專職教師1人,兼職教師3人。我校全面開設科學、品德、地方、校本課程,成立了常識教研組,通過教研活動,全面提高常識課教師和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成績顯著。

我校立足於課改精神,立足於教學研究,在實踐中求得進步,在教改中創新理念,穩步推進課堂改革。課程改革除充分利用現有教材外,還自編了適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校本教材。

現將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總結如下:

一、優化課堂教學操作規範。

依據品生(品社)學科的特點,我校積極探索“觀察與探究相結合課型”:導入新課——自主觀察——提出問題——合作探究——表達交流——應用拓展。

1、導入新課,明確觀察任務。

2、自主觀察,確定觀察計劃和方案;分組實驗,合作觀察,教師及時組織和引導,把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觀察教學對象和重點上。

3、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篩選具備探究價值,有條件研究的問題作爲研究對象。

4、合作探究大致分三步:開展探究、數據蒐集和整理、得出結論。

5、表達交流分兩步:第一步組內交流,第二步班內交流,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對全體同學的成果進行整理、分析、討論。

6、應用拓展。

創新與生活聯繫較爲密切,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生活實踐要爲學生提供最廣闊的學習天地。

依據品社、地方特點,我校採用的基本流程是:

1、激趣導入:猜謎、故事、遊戲、實例導入等,形式多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探究交流:這一階段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小組交流三個步驟進行。

3、展示彙報: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各小組在總結的基礎上在全班進行展示彙報,方式多樣,如語言陳述、操作演示、板書演示等。

4、歸納總結: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合作學習的知識進行梳理歸納,提升,形成系統規範的道德意識,激勵學生思考,探究,想象,聯想。

5、測試達標:教師設計一些課堂練習,通過書面、提問的形式進行檢測。

二、課堂教學改革以來的主要成績

我校全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有多名教師參加了教學大比武活動並取得了理想的成績,編寫了一套適合學生髮展的校本課程,校本研發再上新臺階,學校的電腦繪畫、舞蹈、足球等取得了理想的成績,形成了濃厚的人文環境氛圍。

三、新課改下存在的問題

新課改下,開放的課堂使學生敢說、敢問,課堂教學碩果累累,然而也存在着一些問題:

1、教學形式化,課堂氣氛十分熱烈,說一說,看一看,做一做,但目標不夠明確,內容掌握不夠充分,把握不準知識點。

2、教學絕對性,許多好模式被引進,但沒有把自己真正的實際情況分析透徹,沒有客觀的、實實在在地進行改革。

3、學生科學實踐能力低,品社、地方不能很好的聯繫實際。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

1、加強教研組教研:探索如何把內容與當前小組合作學習有機結合。

2、加強教法、學法研究,真正把着力點放在知識掌握和能力培養上。

3、制定我校品生(品社)學科課堂教學方案,發揮教研組長的作用,督促實施。

4、本着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原則,安排教學活動,精心設計篩選,優化教學內容。 一個學期以來,我校品生(品社)學科課堂教學工作取得了很大提高,創新理念,推進教學改革,但仍有許多的不足,但是我們相信只要全校師生共同努力,品生(品社)教學改革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學生綜合素質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我們會加倍努力,力爭使我校的品生(品社)教學成爲課改排頭兵!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5

頂崗實習已經第3周了,一切都已經漸漸地進入了軌道。但果然如開始所料,隨着教學的不斷進行,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不足也一點一點的暴露了出來。

首先,教學設想太過美好,與現實不相符。

自己一直都處在自己想象的課堂裏,想象着如何將學生引入課堂,如何展開教學,如何幫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如何結束我的課堂以及在課堂的每個階段學生會如何的迴應我,如此演繹一堂完美的課堂。但現實卻並非如此。剛開始引入課堂便會出現問題。學生們不是把我提出的問題引向他處,就是對問題置之不理,使我不能正常地將課堂進行下去,以後的階段更不用說。最後想象中的完美課堂變成了我個人的單口相聲表演,還是一個不成功的表演。

其次就是教學方法和技能的不足。

針對不同的同學的素質以及他們的心理特點,應該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尤其是目前知中學生的狀態,使用普通高中的教學模式是顯然不能夠達到教育教學目標的。他們的自制力和注意力更差,所以在對他們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更注意趣味性,首先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才能談得上掌握知識和技能。但現在由於對他們缺乏瞭解,對教學方法的認知的缺少,導致現在不能對學生、對課堂有一個很好的把握。

歸根到底,自己目前最大的不足就是沒能夠從實際出發,教學凌駕於學生之上,而且最應該做的就是加強對學生的瞭解,瞭解他們的實際需要,瞭解他們的興趣點,用他們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激發他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畢竟教學是學生和教師兩方面的事情,所以教師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時也要與學生做好溝通和交流。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應該仔細地觀察,教師如何講課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是集中的,什麼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分散了等等。教師要將這些日常教學中的小事記錄下來,也是對學生進行了解的好方法。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6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從此可以看出,數學教育教學要關注學生作爲一個主體,一個活生生的人的存在價值。 20xx---20xx年是我校教學改革年,對於我來說也是促進自身改革,不斷提升自己教學素養和教學能力的一年,下面就針對教育教學改革做如下總結:

一、 對教育教學改革的認識

小學數學的角度來看,數學的教育意義不在於培養數學家,而在於培養學生的數學觀念和數學思想,讓學生經歷、探索一些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開拓學生頭腦中的數學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現在提倡數學教育教學,既要體現數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課程功能,從這個層面講教育教學改革對數學教育教學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它促使學生改變了舊的學習方式,促使教師改變了舊的教學模式,並不斷探索新的適應學生能力發展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合作探究環節,引導小組合作時,我們會先指導學生產生自己的觀點,而後小組內展示彙報,交流想法,達成共識,而後班級展示,學生展示,這個環節,傾聽與質疑是我重視的兩大要素,只有讓學生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自己反思,找出自己對思考思路的共同點和需要質疑的地方,從而爲自己的發言找準契合點??經過思維的碰撞,學生基本都能自己解決一些數學問題,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是需要老師去把握的,既要給“學生以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權利,更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也是我不懈追求的教學境界。教育課程改革給我的一個更大的感觸就是課堂評價機制的不斷完善,學生能給自己以及同伴的學習一個正確、科學的評價,通過這個評價來實現自我反思,這種機制特別有利於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我在教學中也在不斷引導孩子自我反思,以促進他們更好的發展。

二、課程教學中的實施。

我在教學中也特別重視小組合作學習,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由於二年級孩子較小對課堂紀律、課堂、小組彙報的評價均有教師把握,,我們是以4人爲一小組,編爲1號、2號、3號、4號,1號爲組長,2號爲副組長,4號一般爲學困生,這樣在組內實行1—4結對,2—3結對的幫扶模式,當有困難時,互相幫助,小組評價和個人評價兩種模式。在班內,對於學生的管理實行捆綁式的評價,不針對個人。也就是對整個小隊進行評價,這就要求小隊內每一個學生都不能掉隊,有一人跟不上,整個小隊就不會得周冠軍、月冠軍、學期冠軍等,所以小隊內每個成員都要幫助相對落後的成員,小隊長在家裏就會打電話問4號同學知識掌握情況,這樣就會出現三個幫一個或四個幫一個的局面。再就是在小組展示的時候,4號回答的40分,3號得30分,2號得20分,1號得10分,這樣就不會出現只是1回答問題的現象,可以把機會讓給4號,而在有些課堂上,很多時候4號是沒有機會回答問題的,因爲他學習不好呀。在學習型的組織中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都有一個發展、展示的舞臺。這個學習型組織最大的特點把常規管理和學習等各個方面都捆綁在一起。小組合作是本學期課堂教育教學改革變動較大的地方,也初見成效,但由於年級低,多數由教師評價爲主,隨着年級的增長要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

三、通過實踐談得失。

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學生的學習習慣有了顯著的提高,特別是在自我反思方面,大多數學生能查找出自己的不足,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方面有了顯著的成績,在小組結對互幫互助的模式下,大多數學困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就我個人而言,對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在不斷的實踐中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在小組合作中也有些許的缺失,主要表現在小組合作評價方式單一,以教師評價和學優生評價爲主,沒有充分挖掘全體學生參與評價得熱情,另外就是對學困生的把握不夠到位,有時當堂達標時,學困生並不能按時完成,從而導致他們依賴本組學優生的現象。這也是在以後教學中必須認真關注的問題。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增加前置性學習。在每節課前,前置性學習教師都要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然後讓他們在課上展示,一方面,鍛鍊了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這樣的教學方式,轉變了過去“要我學”爲“我要學”的學習動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的慾望。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7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綜合課程,它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三大基本特徵。品德來源於社會生活,是“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內化不是憑空實現的,要以一定的內容作爲載體。實踐證明:教學內容越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道德觀念就越易被學生認同、接受。回憶自己以前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老師一幅圖一幅圖地講,學生一幅圖一幅圖地看,老師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問,學生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回答,學生被動地接受應該如何做,不應該如何做,顯得枯燥而缺乏說服力。對於發揮性問題學生總是口無措辭,言不着題。在嘗試了“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後我認識到了《品德與社會》課也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明白幾個道理這麼簡單的,而是要讓他們通過學習《品德與社會》課,轉化爲孩子們一種內在的社會傾動力。

一、品社“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模式

即“情景設置、目標內化——自主合作、信息搜索——精講點撥、知識整合——當堂訓練、鞏固練習——課堂小結、總結昇華。”

1、情景設置、目標內化

這是課堂教學的起始階段,是每種課型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師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找準新舊知識的結合點,自然地把學生引入學習新知的環境中,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新課即將開始時,教師要向學生出示學習目標或交待學習任務,使學生心中有數,帶着明確的目標有目的地自主學習。

展示目標的方法靈活多樣,常用的方式有:小黑板張掛、口頭表述或出示投影片和播放多媒體課件。一節課採用何種方式,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目標的表述要站到學生的角度去設計,切不可照搬教參教案上的教學目標,更要忌空、大、虛。

2、自主合作、信息搜索

這個環節是學生圍繞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整體感悟的過程。這個過程在不同的課型中處理方法也大不一樣。

活動型教學:首先讓學生結合課文文字與生動的插圖,自主理解課文內容。與此同時,使學生頭腦中建立文本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行組織,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自主設計模擬表演的方案,並在小組內討論表演的方法與步驟,分配角色,進行表演。

實踐體驗型教學:讓學生走出課堂,瞭解社會,認識社會,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品德與社會課是要把社會實踐活動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社會即課堂,課堂即社會,樹立大課堂觀、大社會觀。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專門的時間,提供足夠的條件,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體驗社會生活,感受我們生活的區域和環境。凡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去實踐體驗的內容,就要放開手,制定周密計劃,親自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去銀行、保險公司,辦理一次存款、取款業務,填寫一份存款單、保險單,或成立“社會志願者服務小分隊”,參與社區服務。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體驗參與的快樂,培養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

綜合學習型教學:高年級教材中涉及到許多有關歷史、地理、社會常識和法律常識的內容,對於這類型教學內容,要實現多種學科的整合,組織開展綜合性學習。這樣,根據課文內容蒐集相關的知識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務。一般的課文內容,放在前一週進行;對於需要長時間蒐集、整理的內容,則放在前幾周甚至前幾個月進行。收集社會信息的途徑有多種,閱讀報紙、雜誌、課文;聽廣播、講座;看電視、文藝節目;參觀、訪問、調查、上網等等。然後在收集信息的基礎上,組織小組合作、交流討論。這個階段在出示教學目標後進行。這一階段分爲兩個步驟進行,首先是小組內部的資料交流梳理,然後是班級內的也就是小組之間、小組和老師之間的交流互動。小組內部討論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小組內部的資料要研究透徹,以便在接下來的彙報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小組之間進行彙報交流,達到資源共享。

3、精講點撥、知識整合

這個環節是教師圍繞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和重要的理論(概念、觀點、原理)進行精講點撥的過程,也是對學生在感知教材的過程中搜集到的零碎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和深化理解的過程,是學生形成學科能力的重要前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把握住以下幾點:一是講在學生不會之處,二要對學生自行得出的結論要加以補充和更正,三要注重對知識的延伸與拓展,四要發揮生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一節課下來,教師的單項講述只不過幾分鐘的時間。

4、當堂訓練、鞏固練習

品德與社會課的課堂訓練是多種多樣、而且貫穿整個課堂。此處所講的訓練是指在幫助學生解決難題、歸納整理信息之後,教師要針對本課所學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訓練習題,一方面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練習,一方面對學生的目標達成進行檢測,具體操作如下:

(1)課堂訓練累計時間在20分鐘左右,鞏固練習(或目標檢測)佔用5分鐘即可,確保學生能在實踐中把剛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爲能力;

(2)訓練的內容重在應用剛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創造性地“做”,不搞死記硬背;

(3)訓練的形式像競賽、像考試那樣讓學生獨立地、快節奏地完成,教師不做輔導,學生不得抄襲。這樣的課堂作業猶如“實彈演習”,好比戰場上的高強度的綜合訓練,它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如拓寬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磨練學生的意志,增強競爭意識、獨立意識,培養雷厲風行的作風、嚴謹的態度等等)減輕學生課外過重負擔必不可少的。它能夠檢測課堂教學的效果,及時反饋準確的信息,便於教師課外有針對性的輔導,佈置課外閱讀、預習等少量的延伸、拓寬性的作業,讓學生進一步靈活運用,舉一反三。

5、課堂小結、總結昇華

這是課堂教學的最後一環,是對一堂課學生參與教學情況的評價,也是對本節課知識、能力、方法的總結和概括。一個好的課堂小結,可以起到強化雙基、深化昇華之效。此環節的操作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1)、讓學生自我總結,談談學習本節課的收穫、感悟或還存在的疑惑。

(2)、回扣學習目標,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的各項要求。

(3)、深化問題,設置懸念,爲下一節課的教學作好鋪墊。

(4)、佈置實踐性作業,加深對課上所學知識理解的同時,讓學生親近社會,融入社會生活,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二、課堂教學改革以來取得的成績

1、課堂氛圍活躍了,師生的距離拉近了。教師臉上的表情是課堂教學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師臉上表情呈現出嚴肅,那麼學生會有一種畏懼心理,他怕上課老師提問自己答不出而受到老師的批評,從而使課堂氣氛很難活躍起來,教師上課感到吃力,學生學習也感到吃力,這樣一來,教師既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又不能調節師生關係的和諧。但在“小組合作”走進課堂後,學生積極了,我的心情也好了許多。課堂上我的微笑、對學生鼓勵的話語自然不自然的多了。我嘗試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堅持課堂上讓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見解或主張。結果課堂上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場面,學生積極舉手發言,爭搶回答問題;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課堂上形成了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氛圍;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不僅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個人的長處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學生的膽量也逐漸變大了。課後出現的場面更令我感動:在樓梯口、操場上、教室旁,幾乎隨時隨地會見到學生向經過的老師敬禮致敬,說“老師好”,老師呢,點頭致意;提水上樓的老師會被一大羣學生圍住爭着幫助;學校在冬季來臨分煤炭,高年級同學主動幫助20xx年紀小同學。當看到這樣的場面老師們欣慰的笑了。

2、學生思維活躍了,學科內容形成了巧妙整合。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活動型的綜合課程,課程目標主要是通過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與行爲實踐實現的。在這樣的課程中,教師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兒童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當然,“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這種融洽鮮活的學科內容巧妙整合中的教育,必然是學生樂於接受的,因此也必然是事半功倍的。

3、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增強了,養成了積極向上的心態。

品德課教學的落腳點是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爲習慣、熱愛生活、健康成長。但僅靠在課堂上去完成學生道德品德的形成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延伸擴展到課外。在“小組合作”課堂教學中我注重了質量驗評這一環節,創造條件,引導學生開展觀察、體驗、操作、實踐等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實踐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

4、教學情境與生活情境相結合,學生的集體觀念濃厚了。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要求對學生的指導,要從活動方法、活動要求、活動過程的組織等方面進行,使學生先學會操作,再從操作的過程中學會知識,逐步形成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中我們常用的活動形式,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們學會了合作探討,培養了一種集體精神。但是,在學生探討活動中,老師不是旁觀者,或者說不介入,而應該從另一個角度參與到活動中去,做好指導。更需要學生不僅聽老師的講解,更要學會聽取同學的意見,從中找到與自己想法一致與不一致的地方進行比較,發現同學的閃光點,彌補同學的不足,同時,也完善自己的想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隊伍不夠穩定,頻繁更換,教師素質參差不齊。一位教師要任教多門學科,這門課程基本都是班主任教師兼任,或者是其他任課教師兼任,沒有專職的科任教師,基本上都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的語文、數學等學科之後,閒暇之後纔會考慮這兩門學科。不是大家認爲這門課程沒有用處,而是感覺明顯的力不從心。

2、科任教師對該課程的認知不足,瞭解不夠,不知道如何上。這主要體現在教師把握不好課程目標,課程要求,以及教學方法。在當前教育形式和教育質量觀的偏差下,這些教師不得不將精力重重傾向於語、數學科,從根本上削弱了品德課的教學質量。

3、教師還沒有真正成爲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

教師不是課堂的主宰,只有在教學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生動活潑的氛圍,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無拘無束地暢所欲言。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纔敢想敢說,才能點燃智慧的火花。

4、家長的課改意識不強,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家長是最關注孩子成長的羣體,課程改革以來,許多家長也和孩子一起走進了新課程,成爲了課程改革的支持者、實施者、開發者。

四、整改措施

從三方面談談有效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與見解:

1、課前,讓教師苦下功夫準備。 ①整體把握整冊教材。

課堂教學低效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對教材內容理解不深,教學目標把握不準。針對這樣的情況,每學期開學前要組織科任教師通讀教材,將教材的編寫框架進行統一的梳理,從教材的編排結構,知識銜接,編寫思路,教材的個案分析等方面,整體把握教材。

②精心細讀本課教材。

教師在上課前要精心,反覆閱讀即將授課的教學內容,應該從以下四方面去思考:

A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教材設計了哪些內容,編寫的意圖是什麼?

B與以前的教材進行對比,內容與教學目標有什麼不同,現在爲什麼要這樣設計,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什麼?

C教材的內容與當地的實際以及本校的情況是否相符,應補充、轉換或重組哪些內容?D本課教材應該用幾課時完成,每課應該安排哪些內容,具體應該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③全面瞭解學生。

學生是教學活動參與的主體,他們活動的好壞與課堂教學效果有着直接的關係,所以瞭解學情非常重要,可以從以下五點加以考慮:

A聯繫本課的知識,想一想學生有哪些生活經驗,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如何?

B身邊發生過的事例哪些與學生有關,與本課有關的就可以納入到本課的教學中。

C怎樣貼近學生的生活,怎樣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選擇適合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活動。

D怎樣讓學生說真話,說實話,流露真情實感。

F怎樣把課上的所學知識教學延伸到課外,沿用到學生的日常生活,達到課程迴歸生活的目的。

④有效地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

周圍的人和物,家庭、學校、社區,自然環境設施,以及兒童生活中的經驗、體驗發現、文化活動、重大事件都是我們課堂教學的資源,我們要把一切有利於兒童發展的資源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起來,做到一切資源爲教學服務,但必須與本課的教學內容有關。

⑤精心設計教學。

這裏指的是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學情分析、課時安排、教學過程(同時還應該考慮教學時的方法與手段)課件製作、板書設計、課後作業等,要注意以下幾點:

A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

B尊重教材的基礎上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C重視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

D提前做好教學預設

2、課上,讓學生參與體驗成爲主流。

課前的多方努力,就是爲了課上的實踐,把“八個一”做爲切入點,有效的組織教學。①一個有力的“開場白”。所謂開場白指的是課堂教學的導入。以講故事、做遊戲、猜謎語,表演節目、或者觀看問題式精彩視頻,這些內容必須牢牢本節課的課堂教學內容相關,必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務本才能求實。

②一個能讓學生廣泛開展討論交流的主題。我們的課堂常常出現這樣的情形,學生的討論熱熱鬧鬧,看似很積極,其實沒多大實效,你說這個,他說那個,沒有幾個是學生髮自內心的想法與思考。這些主題脫離學生的生活,沒有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學生何來的靈性思考與洞察?課堂中確立的主題應該是值得學生去研究,有興趣研究,這樣才能形成有效的研究成果。

③一個能讓學生積極參與的活動。在活動中最能培養學生的思想、行爲、習慣。活動的設計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學生現有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程度。不見得每一個活動都是根據教材上的活動去設計,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可是做適當的增加、刪減與改動,教材是課堂教學開展的有效藍本,我們可以創造性的使用,讓活動使教材的內容活起來,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科學習的樂趣所在。

④一個與學生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問卷調查分析。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一個可行的,容易操作的問卷調查,根據學生調查的內容有機的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對問卷調查中呈現的問題加以分析,解決。那麼學生必定會很有成就感,因爲這樣的問題是他們自己發現的,課堂上解決的就是他們感到困惑的問題。當然並不是說每一節課我們都要安排問卷,這要根據我們的教學內容而確定。

⑤一個能充分調動學生感官的媒體資源。教學媒體可以爲學生提供具體、直觀、形象的觀察,透過直觀形象的觀察,可以讓學生展開思考的空間;更可以爲學生延展很多與本課相關的知識,讓學生能充分感受到知識世界裏的樂趣所在。

⑥一個能把複習檢測與活動交叉運行的“複合體”。爲了防止我們的課堂教學被活動取代,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適當的加入前面或者本課的知識,寓教於樂,在輕鬆的氛圍中既可以感受親身參與的樂趣,又能促進學生良好的知識理論的形成。

⑦一個能集中本節課知識精華的訓練平臺。這個平臺有的是爲了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品德行爲,有的是知識的沉澱與積累,有的可能是良好的生活經驗,還有的可能是一種民族氣節的綻放??這要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具體而定,不要求多,但要求精。

⑧一個能讓學生引起思考的、或者能讓學生親身參與的、或者能讓他們頗有感觸的課後參與體驗題。這樣做比讓學生機械的背誦,記憶要強得多,而且能讓學生形成永久的記憶,可以是非書面的,可以是非語言的,但一定得緊扣學生生活實際,緊扣本節課的主題內容。

3、課後,成爲學生自主實踐、感悟探索的天空。

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與語文、數學學科不同,它學習到的是一種內化到心靈的思想精髓。因而課後就應該給學生充分自主實踐與感悟的時間。所以我認爲在課後可以適當的開展下列活動:

1、爲加強與課內所學的緊密聯繫,可從走進社區感受《品德與生活(社會)》內容的可信度。

品德與生活(社會)教材有的內容與現在生活實際情況相差的懸殊,就可以讓同學們走進社區,進行實地的考察。如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就以“家鄉”爲大主題,學生在社區就可諮詢到家鄉過去的經濟、人情風貌等等。

2、開展參與體驗式活動,可讓《品德與生活(社會)》的教育內涵植根心靈。

在《品德與生活(社會)》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加強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繫。比如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結合。還以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家鄉的故事》爲例,在探索家鄉故事的同時,適當品嚐過去的苦難生活,從而感受家鄉今昔的'巨大變遷。這樣既能與課上所學有效結合,也能爲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3、適時的對學生進行指導與檢測,可讓《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並駕齊驅。

在農村教育中,教師只重視學科課程教學,而忽視非考試學科教學已成主流。在實際生活中人的品德可以說要比人的素質更可貴。所以從社會到學校、從教師到學生要形成思想的高度重視,就必須與檢測相結合。這樣才能使之健康發展。

4、提供人文力量的鞭策氛圍,會讓《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更趨完美、人性。《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是對學生心靈淨化的催化劑,所以可以結合各年級的思想教育的不同側重點,採用榜樣的力量來感染,也可以說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如《中央電視臺》評選“全國道德模範”的模式也不妨走進校園、走進班級。透過榜樣的力量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讓學生樂在其中,享受其中,受益其中。這纔是我們課程所追求的真諦。

總之,“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理念。在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中,我們要大力提倡這一教學模式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8

我校緊緊圍繞課堂教學,堅持以人爲本,創新發展。經過全體教師的努力,課堂教學面貌一新,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局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教師是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主力軍。我校教師以課堂教學改革爲己任,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教學思路。表現在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不斷提高上,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全新的教學模式的不斷涌現上,體現在人人都在深入研究教育科研教研上。學校已經形成了學習、研究、改革的濃厚氛圍。教師的理論前所未有的豐厚起來,教師的意識前所未有的“前衛”起來,教師的改革前所未有的大膽起來。學校涌現出一大批銳意改革、勇於進取的青年骨幹教師,推動着我校教學工作的全面深入發展。僅在20xx下半年,我校就有韓芳、侯相榮、陳愛民三位教師參加濟南市優質課評比,並全部榮獲一等獎,居全區先進水平。此外,盛淑娟、劉瀟、田燕、高林、魯傳紅等老師在區級優質課評比中均獲一等獎。我校創造教育小組成員韓芳、盛淑娟、徐萬生、商和舉、侯相榮、田燕六位教師已經成爲學校教學改革的“先鋒”,劉興芹、孫茂華、王芳等教學新星脫穎而出。學校全體教師求同存異,個性化發展,課堂教學各具特色。教師們常常爲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而爭論得面紅耳赤,也常常爲每個教師的標新立異而擊節叫好。這種濃厚的學術氛圍,爲學校的教學改革注入了長久的活力。

2、課堂教學多維互動,知能合一

教學改革最重要的變化體現在課堂上。只要進入洪樓三小的課堂,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爲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爲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小綿羊”。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爲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着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思維的活躍,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爲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在20xx下半年區質量抽考中,我校取得了全區總評第一的佳績。

總之,我校的課堂教學自實施創新教育以來,探索是深入的,變化是巨大的,成效是顯著的。相信在上級領導和專家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在全體老師不懈努力下,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將會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9

一學期的學校工作又落下帷幕。在這一學年中學按照縣教育局的工作思路與工作重點,緊緊圍繞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依靠全體教職工,積極進取、努力開拓、奮發拼搏,學校的各項工作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學校始終以“高標準、嚴要求、創一流”爲總體目標,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紮實推進素質教育爲核心,以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爲突破口。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隨着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在教育局呂局長帶領下,通過實踐論證,本學期推出“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以來,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建立健全各種組織,並依據縣局“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步驟及時制定出實施方案,組織培訓,在期初會上進行模擬演練,查擺問題,開學後及時進行班級和小組文化建設,目前師生正以滿腔的熱情踐行着“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但就“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現實推動情況看,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對模式的理解和運用;二是對導學卡的編制和運用;三是小組合作交流的有效性的問題;四是對有序有效的學生展示的研究;五是對評價標準的確定,如何評價班級學習小組和小組內成員的評價等。依據縣局通知要求,現將我校前一段推進“135”互動課堂改革工作總結如下:

一、創造有利於“135互動課堂”課堂教學改革的條件

1、更新教學觀念

觀念決定行爲,要改變教師固有的觀念是很難的。爲此,開學初,組織全體教師集中學習《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通識培訓》。對“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詳細解讀,對導學卡及教案編寫工作做了細緻解說。爲營造課改的氛圍,學校形成了會會講課改,人人研課改,堂堂落實課改的局面,讓教師形成課改的理念。通過培訓引領,老師們對“135”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過了一段時間後,在學校組織的“135”理論過關考試中,90%的教師達到優秀成績。

此外,學校又組織教師進行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意識到課改的設想最終要靠教學實踐去實現、去完善,不僅要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而且要改變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爲。廣大教師理解了高效課堂的基本理念,改變了教學方法,把握了自己的角色定位,突出了以學生髮展爲本的原則。並要求科任教師用新課程的理念審視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爲,對曾經被視爲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

2、組織建立:建立了以校長爲組長的學校課改領導小組,形成了校長(主任)——教學處——教師,前勤——後勤信息暢達,管理到位,組織有效的管理機構。

3、制度健全:建立健全了保障課改運行的各項規章制度,實行邊實驗邊調整,邊運行邊規範。

4、物力保障:學校教室從環境佈置到課桌擺放和黑板的增設,小組文化建設,教師外出學習等學校都給予極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

5、措施得力:開學初學校就以組織爲牽制,以制度爲約束,以財力爲保障,以方案爲統領,形成了全面鋪開,穩步推進,科學實施,強化規範,保證成效的一系列措施,確保“135互動課堂”順利實施。通過教研帶動,使教師更好地消化理解和吸收接納新理念、新方法,總校及各校領導與教師一道同研究、同反思、同成長。

學校領導多次到年級組、班級參與“135”互動課堂班級建設,從環境的美化到小組的命名。參與指導“135”互動課堂,查導學卡,看導學卡,聽互動課,和講課教師座談,和學生座談,及時發現課堂內引發的新問題、新矛盾,設身處地,站在師生的角度來分析困難,設法儘快解決突出問題。通過這些舉措,強化了師生對“135”互動課堂的認識,爭取更好地實施課程改革。

認真落實教育局“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步驟,組織教師深入學習“135”內容,充分發揮教研組功能,利用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加大研討力度。

目前,通過系列舉措,“135”互動課堂在我校開展得如火如荼,班級建設有聲有色;課堂中三階段實施有條不紊;師生互動和諧融洽。

二、“135互動課堂”改革實驗初見成效

1、教師觀念轉變了:確立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變爲學生學習過程的服務者、引領者、組織者、鼓勵者、合作者。

2、教學模式更新了:由原來的教師教爲主的教學模式——“地心說”,變成以學生學爲主的教學模式——“日心說”。課堂的中心變了,學生成爲課堂的中心、主體。

3、學習方式自主了: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爲主動學習,真正實現了“我要學”。

4、評價方式換位了:原來是以教評學,教師主導。現在是以學定教、學生主體。

5、學生思維解放了:原來課堂是教師思維主導,學生的思維被教師牽着走。現在學生的思維按學案走,按知識的生成走,學生思維得到了活躍。

6、課堂氛圍活躍了:原來課堂是少數精英學生的天地,大多數學生課堂閒置、思維呆滯,單一的課堂教學形式,單一的互動方式,造成個別學生反學、棄學。現在是學生小組間按照導學卡自主探究,合作研究,羣學共究。學生思維解放,活動空間解放,話語權解放,互動形式開放。課堂成了知識的超市,學生在涌動,生命在狂歡。

7、出現了典型班級和個人:如八年級一班的付麗娟;九年級的姜鬆。同時涌現出了像zz老師等學科標兵。他們最大限度的發揮了自身的潛能,以學生爲主體,學生變得靈動,教師充滿陽光,課堂更加精彩。

三、比較突出的典型事例

在課堂教學達標驗收中,所有教師積極參加驗收活動,能夠使用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講課,在講課中出現了像zz、等一大批講課較好的老師,爲其他班級做出了表率……;學期中我校有13名教師進行23項成果進行了申報,通過成果申報工作可以看出教師課改的積極性。

四、目前學校在課堂“135”教學改革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1、教育觀念轉變的不徹底,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師,突出表現在校點的教學上。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強弱不一,目前學校課改的步調還不足以奏鳴強音。

2、導學卡問題的設計簡約,缺少中心問題,有的問題太大或太瑣碎,問題主線發揮不到位。

3、小組合作學習有形式,但常出現合而不“作”、作而不“合”。

4、如何提高小組的展示效果。

5、如何做好小組評價。

6、教學管理層面的工作人員,在學術涵養和知識水平等方面有待提升。

五、解決策略

1、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通過中青年教師的課堂改變、學生的改變,讓那些彷徨的人看到教育的希望,給他們帶去挑戰,在面對壓力的同時去改變自己。

2、教育是愛的事業,是充滿陽光的。爲此領導指導工作時要多帶笑容,多表揚少批評。使師生們能在和諧的條件下獲得一絲快樂與陽光。

3、加大集體備課力度,在設計問題前認真備好教材、學生,使問題的設計合理,層次分明,能調動和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

4、進一步明確分工,確保合作學習一開始人人都能各司其職、有條不紊,確實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每個學生真正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

5、想方設法增加學習小組的展示和評價形式,創新評價機制,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把對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經常性的開展優秀學習小組學習彙報會等活動。

6、加強“135”教育理論的培訓,通過多種渠道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

總之,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讓我認識到教師不應“授人以魚”而應“授人以漁”;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學生去發現真理。“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一定能在我校紮根發芽,並茁長成長,不久的將來,“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一定會在我校開花結果。我堅信在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是靈動的,課堂是精彩的,教師是陽光的。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一定會實現新課程改革質的飛躍。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10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八(7)、八(8)班的語文教學工作。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界各種新教法層出不窮。這些教學法的核心是以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爲出發點,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爲基本特徵,以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培養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習慣爲基礎,而三導教學法則集中體現了上述原則。以下就是我在本學期實施三導課堂教學的認識和總結。

三導課堂教學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演練學習提供了條件,也明確了任務,使每個學生的學習時間、學習次數和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強。師生共同完成三次教學,目標明,方法清,操作強,效率高,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方法和較強的自學、探究、運用知識的能力。

自學和引導,即課前預習導學,學生在預習和自學中發現疑難,提出問題,爲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也爲教師的教學提供客觀依據,這就變一般性的預習爲探索性的自學,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學習潛力,深入鑽研。學會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學會發現、分析、比較、概括、記憶、想象和探索。

探究和指導,即課堂學習研討,提出問題、合作討論、互相探討、教師指導。這一環節是學生深入理解所要解決的問題,培養髮表獨立見解的膽量和表達能力的環節,教師在講解時要注意講深講透重點內容,務必使學生對關鍵問題有明確和正確的認識。

演練和輔導,即課堂訓練鞏固及拓展延伸。這一環節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和鞏固,並能得到運用和發展,使知識、技能轉化爲能力,同時也可得到信息反饋,發現不足及時補救。

三導課堂教學的三個環節之間既有密切聯繫又各有區別,彼此之間互相制約、環環相扣,形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就主要環節而言,自學是基礎,探究是條件,演練是綜合發展。

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力圖貫徹三導課堂教學理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用足用好手頭的資料(金榜學案和三導教學資料),在預習時讓學生明確任務,完成一定份量的題目,對課文有初步的理解和體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力圖把重點問題講深講透,並充分利用資料上的題目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課堂練習過程中,更是以三導資料爲主,力爭在課堂上完成並作講評,不給學生增加課外的負擔。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注意以下幾點;融入本人的生活體驗,感悟課文的思想內涵,進而理解社會人生;繼續理解敘事性作品的文體特徵,品味含義豐厚的語句;增強了朗誦,留意課文中的聯想與想像,理解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的表達方式,學習抒情性言語;在瞭解課文內容、熟習科學文藝作品特性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起環保認識;讓學生理解了民生和民間文化,不只覺得到本身日常生活中包含的無量樂趣,還領會到了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產生的藝術效果;在漂亮的古文中散步,在大致讀懂課文的根底上,分離本人的體驗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理解古人寫景、敘事、談論的藝術,領會言語運用的妙處;積聚了常見的文言詞語,加強了語感;在藉助提示、註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的根底上,領會遊記散文借景抒情的特性;品味了古詩文名句的思想感情,並分離親身體驗加深了了解;克服困難,儘可能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增大教學容量,使教學形式更爲生動活潑。

一學期來,在同行的鼎力支持下,在學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學任務得到圓滿完成。教員與學生關係愈加融洽,學生的學問和才能得到出息。但學生主動學習、盲目學習、勤於學習的認識有待增強,朗誦程度也有待繼續進步,今後必需愈加完善這些工作。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11

一學期的時光就這樣過去了,回顧這一學期的工作,想說的真是太多太多。人民教師這一職業是非常辛苦的。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一、二班英語課教學。現就本人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 師德方面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傳遞知識和文明的接力手,是點燃未來之光的火炬手。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感到由衷的自豪,也深知肩負的歷史寄託和責任。我清楚要成爲優秀的新世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工作者,就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精神修養,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和專業文化水平。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已成爲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信息時代的教師一定要勤於學習,勇於創新,踏實肯幹,用自己辛勤的努力培養出新世紀、新時期的新一代勞動者。 本人能積極參加政治學習,關心國家大事,擁護黨的領導,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關心國內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論的學習,團結同志,熱心幫助同志,人際關係融洽,教學目的明確,態度端正,鑽研業務,勤奮刻苦,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爲人師表,有奉獻精神。平時積極參加全校教職工大會及黨員大會,認真學習學校下達的上級文件,配合組裏搞好教研活動,從不缺勤,按時坐班,服從安排,業餘從不從事有償家教及第二職業。本學年度全勤。

二、 教學情況

在教學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深入細緻的備好每一節課。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參加年級組組織的教研活動,進行集體備課,仔細聽,認真記,領會精神實質。然後根據要求,提前兩週備好課,寫好教案。平時做到提前備課,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教參,學習好大綱,虛心向同年組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制定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注意弱化難點強調重點。教案編寫認真,並不斷歸納總結提高教學水平。

爲了上好每一節課,我經常上網查資料,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爲了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我積極查找課件,製作課件,準備、製作教具。複習階段,我把每一單元的詞語、重點內容用電腦打印在紙上,爲的就是讓學生有個清晰的複習印象。每次,當我工作完的時候,而家人都已熟睡,時鐘已悄然滑過深夜十一時、十二時。

2、上課。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有難度的問題找優等生;一般問題找中等生;簡單些的總是找學困生回答。桌間巡視時,注意對學困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課後及時做課後記,找出不足。上課時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培養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保證每一節課的質量。

3、輔導。我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及時查缺補漏。並與家長聯繫,及時溝通情況,課後給他們吃小竈。

4、認真及時批改作業,注意聽取學生的意見,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輔導。根據減負的要求,我把每天的作業經過精心地挑選,適當地留一些有利於學生能力發展的、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作業。

5、堅持聽課,注意學習組裏老師的教學經驗,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本學期平均每週聽課二節,對自己的教學促進很大。

6、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並注意把一些先進的理論應用於課堂,做到學有所用。這一學期以來,學校開了幾次公開課,通過公開課的學習,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識到了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不足之處。

三、 業務自修

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爲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努力學習英語,以適應當前教育的形式,給自己充電,爲進行雙語教學做好準備。積極進行學歷進修學習,拿下了本科。還利用業餘時間認真學習各種開發語言,學習製作多媒體課件,爲教學服務,同時也幫助其他同志製作課件,上網查找資料等等,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四、 工作中應努力的方向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知識上做到課課清、段段清。

2、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3、加強守紀方面的教育,使學生不僅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學習,課下也要按校紀班規嚴格約束自己。

4、教育學生要注意保持環境衛生,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5、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6、在教學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級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着不斷的變化。作爲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我收穫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誨我的學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學生,我無愧於我心,我無悔於我的事業。讓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願化爲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