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教師工作總結

篇一:高三化學教師工作總結

高三化學總複習是中學化學學習非常重要的時期,也是鞏固基礎、優化思維、提高能力的重要階段,高三化學總複習的效果將直接影響高考成績。爲了使學生對高三化學總複習有良好的效果,並且順利度過這一重要的時期,爲此我們高三化學備課組一學期來對高三化學教學有詳細的計劃,注重教學過程,常總結和反思,根據高三各個不同時期使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和訓練方式。

高三化學教師工作總結

一、研究信息,看準方向

怎樣着手進行化學總複習,複習的目的和任務是什麼?這是剛剛進入高三的同學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教師在高三化學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必須對一些信息進行研究,從中領會出潛在的導向作用,看準複習方向,爲完成複習任務奠定基礎。

1. 研究高考化學試題。縱觀每年的高考化學試題,可以發現其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始終保持穩中有變的原則。只要根據近幾年來全國高考形式,重點研究一下全國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就能發現它們的一些共同特點,如試卷的結構、試題類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開學初我們共同研究了十年高考,把握命題方向及命題特點,從而理清複習的思路,制定相應的複習計劃。

2. 關注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變化。與以往教材、課程標準相比較,現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課程標準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內容的調整,實驗比重的加大,知識的傳授過程滲透了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學習內容和新科技、化學史等閱讀材料。很顯然,這些變化將體現在高考命題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這些變化,將有利於把握複習的方向和深難度,有利於增強複習的目的性。

3. 熟悉考試說明。考試說明是高考的依據,是化學複習的“總綱”,不僅要讀,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綱中變化的地方,以便明確高考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試題類型、深難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層次要求等。不僅如此,在整個複習過程中要不斷閱讀,進一步增強目的性,隨時調整複習的方向。

4. 合理利用其他資料。除了高考試題、考試說明、教材、課程標準、化學教學基本要求外,獲得信息的途徑、方法還很多,如各種專業雜誌、名校試題、網絡信息等。但是,這些資料的使用必須合理,這樣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師自身必須投入題海,然後篩選訓練題和資料,備課組內老師資源共享,進度統一,皆以廣泛收集信息爲主要目的,以免干擾複習、浪費時間。

 二、抓綱務本,擺正關係

進入高三化學教學,很容易走進總複習的怪圈:“迷戀”複習資料,陷入“題海”。雖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對此,高三化學教學過程中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努力處理好下面幾種關係。

1.教材和複習資料的關係。教材是化學總複習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資料都無法替代的。在化學總複習中的抓綱務本就是指複習以考試說明作指導,以教材爲主體,通過複習,使中學化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並在教材基礎上進行拓寬和加深,而複習資料的作用則是爲這種目的服務,決不能本末倒置,以複習資料代替教材。我們以《優化探究》作爲主要參考書,供整理知識、練習使用,在複習的過程中應隨時迴歸教材,找到知識在教材中的落腳點和延伸點,不斷完善和深化中學化學知識。因此我們要求學生在複習下一節之前完成基礎知識部分,弄清自己的不足,上課做到有的放失。

2.重視基礎和培養能力的關係。基礎和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基礎,能力就缺少了紮根的土壤。正因爲如此,化學總複習的首要任務之一是全面系統地複習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通常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分成五大塊: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如對化學概念、理論的複習,要弄清實質和應用範圍,對重點知識如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等要反覆記憶不斷深化,對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規律性較強的知識,則應在化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總結、歸納,使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結構化、規律化,從而做到在需要時易於聯繫和提取應用。同時注意規範化學用語的使用(如化學反應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電極反應式、電離方程式以及化學式、結構式、電子式等),規範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力爭使基礎知識和技能一一過手。

3.化學學科和其他學科知識的關係。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自然科學,與數學、物理、生物乃至社會發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聯繫,不僅在知識上有相互融合和滲透,而且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鑑的地方。這一點不僅在教材中有所體現,而且在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也有充分的體現,如化學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化學與新科技、新發現等相互聯繫的試題有增加的趨勢。因此,在複習中可以化學知識爲主幹,找出化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點、交叉點,並以此爲基礎向其他學科領域延伸、擴散,實現從單一學科知識和能力向綜合科的綜合知識和能力轉化,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切實培養解決化學與社會等實際問題的能力。

篇二:高三化學教師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高三(8) 、(12)、 (13) 、(14)班四個班級的化學教學工作,其中四個班均爲普通班,周課時爲8課時。現就一學期以來的主要工作做以下的總結:

 一、課本是高考的“根”,“兩綱”是高考的“脈”。

高考試題萬變不離其宗,追根還應源於課本,從課本知識點、能力考查點衍生而來。高考知識體現課本內容,高考的最終落腳點是課本,而課本、《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是高考複習的指揮棒,是高考命題的依據,特別是《考綱》已明確的傳達出“考試目標”、“考試範圍”、“命題指導思想”,“題型比例”、“題目難易比例”、和“組卷原則”等重要信息。認真研究“兩綱”就會把握高考的“脈”。瞭解命題趨向和要求,明確複習要點,這必然會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複習的效率,特別是在新教材使用後考試內容有較大變化的情況下,兩綱把握更顯重要。根據兩綱要求,找到各個考點在課本中的“根”,並落實到位,做到以課本、兩綱爲依託融會貫通,靈活運用課本知識,並通過知識的實際應用上升到兩綱要求必備的能力。切不可捨本逐末,重教輔輕教材。要充分認識到“《大綱》是依據、課本是根本、資料是補充”。複習過程中,不可盲目探測不確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費在猜題上,不可大大超過課本而隨意拓寬和加深知識範圍,也不可刻意地爲某些多次練習而被強化的題型去增加某些“規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實做到重視課本而不完全依賴課本,從而實現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這一命題指導思想。做到瘦身減肥、扔掉包袱、輕裝上陣。

二、重視基本實驗,形成技能創新。

實驗是理綜試題的重頭戲,高考化學試題的難度往往出現在實驗題中,爲此要高度重視對化學實驗的複習。分析近幾年來高考實驗試題,發現均具備以下特點:素材的選取呈迴歸課本的態勢;重視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反應原理和實驗原理的考查;試題考查方式體現由淺入深,從課本到創新;試題考查重點是考查學生實驗的能力(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等),出現了開放性試題;;實驗儀器、裝置、現象、操作、設計均在考查範圍之中。針對以上特點,應努力做到:認真複習課本實驗,弄清實驗原理、目的、要求、步驟和注意事項等實驗基礎知識並能做到舉一反三;複習實驗要做實驗,不要“在黑板上做實驗”,也不要講實驗。只有創設實驗情境,使學生置身於做實驗的情境中才能做好實驗題,否則學生可能就答不對或答不準;培養學生實驗設計能力和實驗創新能力以適應開放性試題。使學生在遇到新的實驗情境時,要學會聯想到已學過的實驗原理和方法,將其合理地遷移到新情境中去解決新的實驗題。在注重課本實驗複習的同時,還要科學地設置實驗訓練題,使學生見多識廣,在應考中從容應答。

 三、課堂精講,課後精練,提高複習效益。

由於時間等問題,複習過程中師生往往會產生急躁情緒,滿堂灌、滿堂壓,欲“以量取勝”的現象時有發生,其結果是老師講得很辛苦,學生聽得很辛苦,許多學生聽不懂或當時糊里糊塗的算聽懂了,但並沒有聽懂其本質、其精髓其精彩之處。講得天花亂墜不如學生學得紮紮實實,課堂上講述要精要、精到。精要是要講清重點、難點、易混點,講清知識體系,對沒有命中的目標再射一箭,讓知識之樹在學生心中紮根,否則不僅增加學生負擔,而且會影響複習進度和課堂容量。精到,就是要講授到位,橫向到邊,傾向到底,前聯後展。但講要有尺度,太透會使學生不勞而獲,造成思維惰性,引不起思維波瀾,只是風吹水面,不留痕跡。要通過講來啓迪學生思維,“雛雞隻有啄破蛋殼才能自己站起來”,“不給學步的孩子送柺杖”。不提倡讓學生不跳就摘到果子,要讓學生跳一跳甚至跳兩跳摘果子。

練習是高考複習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要求學生做一定量的題目,以提高解題速度和鞏固基礎知識,無疑是必要的,但如果逢題必做,揀到籃子就是菜,勢必會沉溺於題海,這樣雖做了大量的題目,但多數可能是生吞活剝,連滾帶爬勉強做過去,以後遇到同樣的問題,仍然有可能做不出來。題海戰術不能提高學生能力,只能讓學生消化不良。因此教師首先要跳出“題海”,先親自逐題演練,“遍嘗百草苦甘”。從而認真篩選習題,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少,少中求優。既重視知識深度和知識體系,又要注重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全”、“細”程度;既要有典型性、針對性、層次性,又要具有啓發性、時代性,符全高考命題趨勢和題型變化。幫助學生走出題海,通過演練,力爭學生“答一會一類,明一知百,練一題習一法,舉一反三”。

其實高考並不難,高考試題中難題還會超過20%,切不可講得比練的難、練得比考的難、教輔比課本難。

 四、落實反思總結和嚴格糾錯,提高複習效率。

所謂反思,就是從一個新的角度,多層次、多角度地對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進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從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優化思維過程,提示問題本質,探索一般規律,溝通知識間的相互聯繫,促進知識的同化和遷移,並進而產生新的發現。反思是進行有效學習,獲取有效知識的有效措施,所以高三化學總複習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反思,積極反思,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要通過嚴格、合理、規範的要求來幫助、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

1、“一門知識的基礎就是概念的積累。”在概念複習中,中學化學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約有220多個,它們構建了中學化學的基礎。其複習在整個複習過程中起着奠基、支撐的重要作用。理綜化學試題共11題(其中7個選擇題、4個主觀性試題),這麼多知識點在高考中不可能面面具到,對知識的考查只能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抽樣,能力考查也只能是高中學生所能達到的能力水平。但基本概念和原理不過關,後面的複習就會障礙重重。因此必須確實注意這一環節的複習,講究方法、注重實效,努力把每一個概念及理論真正弄清楚。對衆多的知識點,要仔細比較,認真琢磨。例如原子質量、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同位素質量數、元素相對原子質量、元素近似相對原子質量;同位素與同分異構體、同系物、同素異形體、同一物質等等,通過對課本中許多相似、相關、相對、相依概念、性質、實驗等內容的反思,明確其共性,認清差異,達到真正掌握實質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