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知識點總結

病理學是以形態學爲基礎的橋樑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很多。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病理學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病理學知識點總結

病理學知識點總結 篇1

骨纖維異常增殖症

臨牀表現:

常見於青少年,發展慢,病程長,青春期後可停止,也可緩慢發展;上頜骨多見;X線照片

表現邊緣不清、呈毛玻璃狀的病損。

分型

Ⅰ、單骨性骨纖維異常增殖症

Ⅱ、多骨性骨纖維異常增殖症

(1)Jaffe-Lichtenstein型

存在兩處以上的病變,伴有皮膚的色素沉着。

(2)McCune-Albright型

皮膚的色素沉着和性早熟等內分泌異常是本病的特徵,常伴有垂體前葉的腺瘤。

多骨性骨纖維異常增生症合併皮膚色素沉着及性早熟者稱爲Albright綜合徵或褐色斑綜合徵。

病理變化:

肉眼:頜骨膨脹,剖面骨皮質變薄,骨髓腔被灰白色的結締組織代替,可見出血和囊性變。鬆質骨、皮質骨界限不清。

鏡下:

(1)病變區纖維組織增生,其中含有幼稚的骨小樑。

(2)骨小樑形態一、粗細不等,類似“C”,“V”,“L”等英文字母。

(3)骨小樑周圍無層板狀結構,排列紊亂,周圍有較厚的骨樣組織。

(4)可見散在的成骨細胞。

(5)增生的纖維組織內富含血管,有時可見軟骨島及破骨細胞。

病理學知識點總結 篇2

頜骨骨髓炎

頜骨骨髓炎:是指發生於頜骨骨膜、骨密質及骨髓的炎症。

常見病原菌:化膿性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爲主)通常是混合性細菌感染。

感染途徑:牙源性感、非牙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

(一)急性化膿性頜骨骨髓炎

1.臨牀表現

起病急,局部和全身症狀明顯;病變局部疼痛,出現多個牙鬆動;下脣麻木;張口受限;上頜竇炎;皮膚和粘膜發紅,腫脹。

2.病理變化:

①炎性滲出②骨吸收③死骨形成

(二)慢性化膿性頜骨骨髓炎

臨牀表現:竇道流膿經久不愈

病理變化:骨髓腔內有大量淋巴細胞、漿細胞、巨噬細胞浸潤。死骨形成。明顯骨吸收。有反應性新生骨。

(三)慢性局竈性硬化性骨髓炎

臨牀表現:常見於青壯年,無自覺症狀。x-ray:病竈牙根尖周圍侷限性不透光區。

病理

(1)不規則骨小樑新生。

(2)骨髓腔窄小,含疏鬆纖維組織及少量淋巴細胞浸潤。

(四)結核性骨髓炎

1.病因:多爲身體其他部位結核經血行感染侵入頜骨。

2.臨牀表現

類似於慢性化膿性骨髓炎,上下頜骨內有膿腫形成(冷膿腫),或形成瘻管,骨質破壞。

3.病理

(1)骨髓腔內形成結核性肉芽組織,中央爲乾酪樣壞死物,周圍有上皮樣細胞,朗漢斯鉅細胞,淋巴細胞及纖維組織。壞死組織液化形成膿腫。

(2)有時見到死骨形成。

(3)結核結節周圍的骨組織有骨吸收。

(4)繼發感染,則形成結核性膿腫。

病理學知識點總結 篇3

一、牙本質的形成

在成釉細胞的誘導下,牙的'間充質細胞分化爲成牙本質細胞。

隨後,成牙本質細胞分泌牙本質基質,併合成I型膠原。

最早形成的牙本質基質稱爲罩牙本質。罩牙本質基質的膠原纖維粗大。

牙本質的礦化形態是球形礦化,形成鈣質小球。球形礦化遺留的未礦化的基質稱爲球間牙本質。

除罩牙本質外,其餘大部分的原發性生理性牙本質成爲髓周牙本質。髓周牙本質的膠原纖維比較少,並相互交織與小管垂直。

二、釉質的形成

釉質礦化分四期:

I:基質含達礦化總量30%的礦物鹽。

II:礦化從釉質表面開始,向深層擴散。

III:由最內層向表層礦化。

IV:外層釉質很快礦化,且礦化度最高。

釉質的礦化方式是:礦物鹽沉積在基質中,同時水和蛋白從釉質中被吸收。最後使釉質達到96%的礦化程度。

牙冠形成後,成釉細胞在釉質表面分泌一層無結構的有機薄膜,成爲釉小皮。

釉質發育完成後,成釉細胞、中間層細胞和星網狀層與外釉上皮細胞結合形成一層鱗狀上皮覆蓋在釉小皮上,成爲縮餘釉上皮。

三、牙髓的形成

當牙周圍有牙本質形成時,牙髓的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分化爲牙髓細胞。

隨着牙本質細胞向中心移動,牙的體積逐漸縮小。

到原發性牙本質完全形成,髓腔內的結締組織成爲牙髓。

四、牙根的形成

當牙冠發育完成時,牙根開始發育。內釉和外釉上皮在頸環處增生形成上皮根鞘。

上皮根鞘繼續生長,離開牙冠向牙髓方向成45o彎曲,形成一盤狀結構,成爲上皮隔。

五、牙周組織的形成

(一)牙骨質的形成:

隨着根部牙本質的形成,牙囊細胞穿過根鞘上皮,進入根部牙本質表面,分化成爲牙骨質細胞。

原發性牙骨質是無細胞的,覆蓋在牙根冠方2/3處。

繼發性牙骨質是細胞牙骨質,覆蓋在根尖側的2/3區域。

(二)牙周膜的發育

當牙根形成是,牙囊細胞增生活躍,在鄰近根部的牙骨質和固有牙槽骨內壁,分別分化爲牙骨質細胞和成骨細胞。而大量位於中央的細胞,則分化爲成纖維細胞,產生膠原纖維。部分被埋在牙骨質和牙槽骨中,形成穿通纖維。

隨牙齒的萌出,牙周纖維斜行排列。並不斷改建,對牙起支持作用。

(三)牙槽骨的形成

隨牙周膜的形成,在骨隱窩壁上的細胞分化爲成骨細胞,形成新骨。

牙周組織形成後,隨着功能需要,不斷改建,不斷補充。來自骨髓的細胞通過血管定位於牙周膜,可分化爲成骨細胞,成牙骨質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