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樂進課堂教師工作總結

忙碌而又充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堅強走過的這段時間,取得的成績實則來之不易,是不是該好好寫一份工作總結記錄一下呢?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器樂進課堂教師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器樂進課堂教師工作總結

器樂進課堂教師工作總結1

XX小學地處漁峽口集鎮,是一所全縣規模最小的中心小學。長期以來,XX小學堅持素質教育的理念,而音樂課作爲學校美育的主陣地,得到了學校的高度重視。然而在音樂課的教學上也一直存在着這樣的誤區:小學的音樂課就是唱歌或律動課,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學的沒有收穫,老師教得很苦很累。過去XX小學在器樂課教學上是有一定的基礎的,1997年我在XX小學工作時學校就組織了豎笛隊,主要是各班有興趣的同學參加,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訓練。後來因爲調到中學,這一興趣活動停止。2010年,我回到了XX小學,我又拿起心愛的豎笛,加入到全縣器樂教學這個實驗課題中來。

在上豎笛課之初,學生不會吹,覺得學起來很難,有放棄情緒。我在上課時就請吹得好的同學來表演,平時很調皮的一個小男生一曲《龍的傳人》征服了不少聽衆,文靜秀氣的小蔓吹了一首《希望》讓其它女同學羨慕不已。雖然是幾首簡單的曲子,也激起了學生學習豎笛的慾望。以致於上課時,其它同學經常會要求讓他們來示範。“豎笛小師傅”的頭銜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通過以點帶面,樹立典型的方法讓實驗班的學生對學好豎笛這個小樂器有了信心和動力。

雖然在XX小學開展器樂教學實驗研究的時間不長,但通過這一年多來的教學實踐,我從中感受到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

一是通過器樂進課堂的活動,轉變了教和學的方式。過去的唱歌課,學生不會識譜,老師從頭教到尾口乾舌燥,而現在學生認識了簡單的節奏型,就可以通過吹奏的方式來識譜唱譜,減少了老師的工作量。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豎笛這個工具幫助學生學習音樂,是學習方式的轉變,更是教師教學行爲的變革,這對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極爲有利。

二是對於農村學生來說豎笛價廉物美,簡單易學,同時它有固定音高、有助於學生掌握時值、節奏、視唱及樂理知識,有助於解決學生唱歌的音準問題,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欣賞能力,使其能夠進入音樂之門。在剛把豎笛引進課堂時,很多家長都覺得這對孩子很有好處,至少可以學會一門簡單的樂器,甚至有會吹笛子的家長還給我打來電話,詢問豎笛和橫笛的區別。也有家長因爲孩子吹出來的聲音不成曲調對豎笛表示質疑,對這些,我都一一給家長解釋,我想只有孩子們學到了一定的程度,家長們看到了孩子的進步就會更加支持我們的工作。

三是通過器樂教學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音樂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組織、設計、分工、合作、討論、協商的方式開展音樂學習與實踐活動,是音樂教學利用學生資源進行教學的好方法。在教學時,我常採用分組訓練再合作表演的形式,剛開始有的同學自顧自的吹,不管別人,結果導致小組成績欠佳,有的同學相互埋怨指責。我及時指出了他們存在的問題就是缺乏合作精神,再美的曲子有了不和諧的音符自然就聽起來刺耳,所以我們必須要互幫互助,共同提高才行。

在我的帶動下,我校其它兩位兼職音樂老師也行動起來,二年級音樂老師把豎笛引進了課堂,音樂課上笛聲悠揚。而一年級則主要以自制的樂器爲主,如用礦泉水瓶製作的沙錘,還有用樹葉卷出的笛哨等開展音樂教學,這些小玩意兒既讓低年級的小朋友感受到童趣,又有了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體會到原來音樂就在我們的身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通過縣文聯陳哈林主席和縣研訓中心田玉紅老師的牽線搭橋,在全國音樂教育界享有盛名的洪嘯音樂教育工作站組織了全國來自各地二十多名音樂教師暑假在我校免費支教,爲我們學校捐贈了大量的樂器,並表示要長期關注我校器樂教學工作的開展,這一活動的開展無疑給我校的音樂教學工作打了一支強心劑。

雖然《山區中小學器樂教學的教育價值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已經結題,但教育的道路是漫長的。通過實踐也證明了器樂進課堂對學生學習音樂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價值的東西自然要爲我所用,所以我們會沿着“豎笛進課堂”這條路繼續走下去。“人貴有志,學貴有恆”,只要我們堅持不放棄,一定會讓藝術之花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器樂進課堂教師工作總結2

音樂教育是人類社會所獨有的一種社會現象。作爲美育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的音樂教育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發展和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聯繫。它在全面發展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隨着我國音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的內容及結構也有了較大的變革,由單一的唱歌增力爲唱歌、器樂、唱遊等教學內容相結合統一運用的課堂教學模式,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大家在教學中也認識到器樂教學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引導學生參加音樂實踐,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着極爲深遠的意義,“器樂進課堂”,我們期望能改變我校音樂教學的面貌。 爲此,今天,教科局和王亞權音樂工作室聯合舉辦了小樂器(豎笛和葫蘆絲)進課堂的培訓,經初步研究總結“小樂器進課堂”的教育意義具有以下幾個方面作用:

1、 承民族文化藝術精髓,有培養學生欣賞美、創造美、動手動腦的能力及團結協作精神;

2、 能陶冶學生情操,淨化心靈,促進德育和智力的發展,培養正當的興趣、愛好,養成良好習慣;

3、 可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4、 還能促進教師技能發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

5、 有利於加速推進新課程改革,使學生在學習藝術中增長技能;

6、 普及樂器演奏教學,有助於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強化校風班風建設,淨化學習環境;

7、 進一步強化了“樂理知識的教學”,有利於創新“小樂器進課堂”教學新模式,優化課程新結構;

8、 促進了學校藝術學科教學的改革,有助於培養一批新課程下的新型音樂教師。

9、 還能實現積極休息,開發大腦潛能,提高教學效率。

爲此,提出期望達到以下目標:

1、學校器樂教學的普及,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強化校風班風建設,淨化學習教育環境。

2、探索“器樂進課堂”新的教學模式。

3、促進學校藝術學科教學,培養一批新課程下的'新型的音樂教師。

4、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表現和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陶冶情操,淨化心靈,提高學生對器樂的綜合表現力和創作能力,形成一定的團隊合作精神。

最後,希望朋友們要重視小樂器進課堂對音樂的影響,加強器樂的學習能力,對提高學生演奏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器樂進課堂教師工作總結3

淺談器樂演奏對學生學習音樂的幫助

音樂教學是一門藝術學科,沒有藝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們的音樂課就是發現美,鑑別美,表現美的過程。

美國曾對大學畢業生各不同工作年份作一類調查。結果顯示 :參加工作20年以上的人認爲藝術鑑賞最重要。可見藝術的重要 ,但好的藝術鑑賞力不是與生俱來 ,而是靠後天的培養,可見教育的巨大作用。如何學好音樂?這纔是最值得探討的問題。在諸多的音樂教學方式中,器樂教學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當今世界衡量一個國家的普通教育水平時,往往對器樂教學的普及與否作爲一個重要標準。具瞭解,美國小學生學樂器(包括各種簡易樂器)的比例幾乎爲100%,德國中小學生均有45%,而日本則從幼兒園到中學都組織學習。我國《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第四部分實施建議中指出:“器樂演奏對於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器樂教學應與歌唱、鑑賞、創造等教學內容密切結合。”爲此,器樂教學的重要性是學生爲所學音樂知識的重要實踐。

美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心理學家詹姆士·莫塞爾曾說過:“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體驗音樂的橋樑,事實上它本身就是一個廣泛的音樂學習領域,在這一領域內,它爲我們音樂教學提供了獨特而令人高興的音樂教育價值、效果的可能性。兒童們充滿着喜悅的心情,在教師的指導下,一定能將這種可能性逐漸變成自己的東西。”這精闢的論述,道出了器樂教學的寶貴价值與意義。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關於器樂教學部分的表述是:器樂教學對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說,器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途徑之一。重視器樂教學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是現代音樂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器樂教學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相信所有的音樂教師都有高度的認識,關鍵是在教學實踐中如何運用,才能充分發揮器樂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功能。近年來我在教學中嘗試以豎笛爲學具進行器樂教學,下面談談我對器樂進課堂的幾點思考。

一、明確器樂學習的目標

器樂教學的目標不是培養演奏家,而是通過器樂學習更好地理解音樂、提高音樂領悟力和審美力。教師是學習器樂的導師,不應是逼迫學生重複機械操作的監工。器樂教學一定要注意以科學的方法教會學生掌握樂器演奏技巧。豎笛教學要求學生學會觸鍵方法,能靈活運用指法,能演奏不同節奏旋律,幫助理解音樂,準確地表達歌曲情緒。課堂教學中,器樂是作爲學具來輔助學習的,通過器樂學習,幫助學生準確掌握重、難點。如旋律中的大跳音程、切分節奏、附點節奏,三連音等,可先用豎笛吹奏,學生對音準、節奏都熟練掌握後便能更快地學會歌曲,理解歌曲。欣賞音樂作品時,也可藉助豎笛吹奏旋律片段,主題音樂,加深音樂記憶,使學生理解作品的不同風格、情緒,深入理解音樂內涵。多聲部合唱也可通過分聲部唱、奏、合奏,使學生更快的掌握音準,體會和聲效果,提高學習效率。通過豎笛輔助教學,可拓寬學生音樂視野,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解力和想象力,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

二、誘導學生對器樂產生興趣

要使學生主動學習,必須使他對學習產生興趣。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學生以唱歌學習爲主,對演奏樂器表現並不強烈。當然,很多是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但隨着年齡的增長,部分高年級的男生進入變聲期,唱歌的生理條件受到限制,單一的唱歌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增加器樂教學可以起到積極引導,揚長避短的作用。器樂一般具有鮮明的藝術性、情感性和技巧性,這些特性是誘導學生對器樂產生興趣的重要原因。器樂進課堂首先要選擇適合學生的樂器。教學中我使用的是豎笛,它具有固定音高、便於攜帶、容易吹奏等優點,因而容易引起學生對學習豎笛的興趣。再通過多媒體手段欣賞多種形式的器樂曲,使學生領略到器樂曲的藝術魅力,學生學習器樂的興趣就會得到提高。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才能保證學習的順利進行。

三、建立學生對學習器樂的信心

由於器樂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枯燥感,如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克服困難,激發學生內在情感和動機,不斷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需要老師科學地引導。教學中老師應多作示範,每次練習要求要明確,解決重點問題。如第一課主要要求手形準確;第二課主要要求吹奏氣息均勻,手指觸鍵穩;第三課主要要求聲音乾淨、連貫。切忌操之過急,要求過高,使學生產生畏懼情緒,初學階段老師要注意選擇簡單、生動的樂曲,如“歡樂頌”,“倫敦橋”,“划船”等,從簡單的原指法開始,逐步過渡到穿指、跨指的練習,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學會基本方法,並會彈奏幾首樂曲,能熟練表現樂曲情緒,使學生感覺器樂學習是有趣的,併爲自己能演奏產生自豪感,增強學習的信心,保持濃厚的興趣。只有逐步地解決演奏技巧,使學生對學習保持新鮮感,並多表揚鼓勵學生的進步,發現學生的優點,才能建立起學生的學習信心,使學生保持積極的情緒投入學習。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有耐心,多輔導鼓勵,挑選簡單的曲目或段落讓他們練習,幫助他們克服困難,使全體學生都能共同進步,樂學,勤學。

四、重視培養學生使用樂器的良好習慣

課堂常規是教學中必要的一種約束力,其主要作用是在教師引導下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有秩序的條件下學到應學的東西,器樂教學尤其要重視課堂常規,養成良好習慣,否則學生容易把樂器當玩具,不聽指揮,隨意亂彈。因此,教師在學習樂器前一定要做好課堂常規教學,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樂器的良好習慣。對樂器的擺放、領用、歸還有嚴格的要求,學生要嚴格執行。教師給每臺琴固定編號,學生每次使用同一號碼的琴,每次使用要做到輕拿輕放,使用完畢要排掉水氣,檢查笛孔的清潔,保管好自己使用的琴,有問題及時向老師反映。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看老師指揮手勢,按要求認真練習。如聽到老師彈奏鋼琴低音和絃要停止練習,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只有建立良好的課堂常規才能保證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實踐證明,器樂進課堂有助於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有利於拓展學生表現音樂的能力,從而達到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等效果。由於小學音樂課是綜合性的審美教育,又採用了班級課堂教學形式,因此,選用的樂器應該是簡易型的樂器。但是簡易不等於簡單,它既要易學易奏,又必須有一定的質量保證,符合音樂審美的需要和要求。例如在音色上要優美動聽、在音質上要純淨悅耳、在發音上要絕對準確。此外,在製作上也要力求工藝精細,能夠給學生一個美好的視覺形象。國家教委明文規定進課堂的樂器有口琴、豎笛、口風琴。其中口風琴以其音色優美、簡單易學、攜帶方便、經濟耐用等特點深受師生的青睞。

器樂進課堂意義極其重大。音樂的本身是科學;音樂的表現是藝術;音樂的功能是教育。“器樂進課堂”教學應積極實踐,不斷總結。通過器樂教學,爲學生創造和提供展示藝術素質的舞臺。如何加強器樂教學的研究和探索,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是我們今後工作的努力方向。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探索研究,真正的做到讓器樂教學進入多彩的音樂課堂,讓我所教的學生能夠鑑賞藝術,擁有多彩的絢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