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工作總結

“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深入實施科教興和人才強市戰略,精心組織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科技工程,加強各類創新創業平臺和基地建設,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着力優化發展環境,較好地完成了科技發展“五”規劃的主要指標任務,有力地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爲“十二五”科技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科技發展工作總結

(一)創新水平顯著提高

“五”期間,列入國家、省級各類科技計劃410項,其中國家863計劃項目實現零的突破;科技成果自主技術含量高,榮獲省級以上科學技術獎勵64項,比“十五”期間增長39%;獲獎成果層次有質的飛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長特別獎2項;培育出國家、省審定農作物新品種39個,比“十五”時期增長 30%,全市整體創新水平顯著提高。

(二)創新體系不斷完善

到“”末,建成博士後工作站5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6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25家;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2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7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1家,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基地1家,省級高新技術產業特色基地3家,以企業爲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

(三)創新的支撐與引領作用明顯加強

圍繞鋼鐵、煤炭等傳統優勢產業,制定了煤炭-焦化-鋼鐵產業節能減排技術路線圖和煤化工產業技術路線圖,在30家重點裝備製造業推行了“兩化融合”技術示範工程,開發了十大類產品,其中17個產品獲得國家級重點新產品證書,爲產業優化升級奠定了基礎。在新材料、先進製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和新能源等五大高新技術領域,重點組織實施了一批高新技術研究開發項目,先後有辦公自動化耗材、碳纖維、功能陶瓷、電子特種氣體、高純度氧化鋁粉等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建成投產,形成了以新材料產業爲特色,新能源、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藥、現代裝備製造等領域共同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羣, 2010年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23家,產業增加值84億元,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四)創新成果得到有效保護和推廣

市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於加強專利工作的意見》。實施了知識產權“雙優”培育工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不斷增強,知識產權成果得到廣泛、有效運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五”期間,專利申請量3631件,專利授權量2315件,較“十五”時期分別增長56.8%和 45.2%;實施重大專利技術項目60項,獲三項中國專利優秀獎,專利技術和產品累計實現產值達到200億元,有力地促進了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

“五” 時期,我市科技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但也面臨着新的挑戰和問題:科技資源爭奪日趨激烈,特別是各地爭奪高新技術項目和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優惠措施層出不窮,吸引優勢科技資源的難度進一步加大;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仍然跟不上形勢的要求,高質量的創新成果數量有待進一步增加,大部分中小型企業仍然習慣於被動模仿或過度依賴外部技術力量解決自身技術需求;人才積累的速度較慢,尤其是能起到領軍作用的拔尖人才數量嚴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