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財政局的年度財政工作總結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財政廳的關心指導下,全市財政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十一五”奮鬥目標和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同心協力,頑強拼搏,創先爭優,以推進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爲抓手,積極主動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面落實了關愛民生各項政策,重點支出得到保障,支出規模大幅度增長,公共財政建設邁出新的步伐,預算執行情況良好,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實現了財政收入三年翻番、五年翻兩番的目標,連續五年實現收支平衡,取得了“十一五” 建設的輝煌成效。

市財政局的年度財政工作總結

一、全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年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212392萬元,比上年增長29. 2%,增收48017萬元,比年初考覈目標超收21392萬元,超過年度考覈增長幅度13個百分點;其中上劃中、省稅收92261萬元。全市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20131萬元,比上年增長34.1%,增收30546萬元,比年初考覈目標超收16131萬元,超過年度考覈增長幅度18個百分點。各縣區全面完成了收入目標任務,財政總收入超過4億元的縣區1個,超3億元的1個,超2億元的4個;地方收入超2億元的有1個,所有縣區地方收入都超過1億元。全市專戶統管的非稅收入完成26837萬元,支出27031萬元;市本級非稅收入完成11256萬元,支出12015萬元。財政總收入是2005年的 4.12倍,地方收入是2005年的4.89倍。

地方收入分級次看:市級完成20774萬元,比上年增長 23.9%,增收4014萬元;縣(區)級地方收入完成99357萬元,增長36.43%,增收26352萬元。分系統看:地方收入中國稅系統完成 11732萬元,增長32.4%,增收2873萬元;地稅系統完成62463萬元,增長24.7%,增收12369萬元;財政系統完成45936萬元,增長49.9%,增收15304萬元。

全市財政支出累計完成901938萬元, 比上年增長38.6%,比年度考覈任務增加支出18億元,增加28.6個百分點,是2005年的5.87倍。實現了當年收支平衡,消化累計赤字1338萬元,五年來共消化歷年累計赤字6917萬元。財政支出增加的主要項目是擴大內需、“三農”、“民生八大工程”、社會保障、發放公務員津補貼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體現了保增長、調結構、重民生、推改革的積極財政政策和惠財政策。支出類別反映在社會事業發展方面,主要有農林水事務增長91.9%,教育增長 16.9%,醫療衛生增長34.8%,科學技術支出增長25.4%,公共安全增長32.7%。同時,黨政事業單位厲行節約壓縮行政開支工作在去年壓縮的基礎上,實現了今年預期壓縮目標,其中公款出國(境)費用比去年降低9.1%、車輛費用比去年降低10.7%、公務接待費用比去年降低5.5%、用電用油用水支出降低6.2%,壓縮幅度均達到或超過中省規定。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努力提高保障水平,財政收支規模取得歷史性突破。

一方面狠抓收入組織工作,在任務大、困難多、減收因素連續增加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了收入目標任務。國稅、地稅、財政各部門密切配合,爲各級黨政提供組織財政收入決策依據。採取有效措施,強化稅收徵管,實行收入任務目標責任制、收入進度通報考覈制度、領導幹部包抓制度和重點稅源稽查等制度,逐月通報收支進展情況;組織專項檢查工作組,開展稅費清繳活動,實施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建立耕地佔用稅、契稅臺賬,落實“先稅後證”制度,確保了應收盡收,保持了財政收入的快速持續增長。洛南等縣還制定了任務完成獎勵辦法,調動組織收入的積極性。今年僅耕地佔用稅、契稅就完成7788萬元,比去年增收5000多萬元。全市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完成86772萬元,增長39.4%。 “十一五”期間,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32.8%,地方收入年均增長37.4%,創造了五年翻兩番的輝煌業績。另一方面,積極爭取各類財力性補助和專項資金補助,爭取各類財力性補助37.43億元,當年增量3.74億元,較上年增長10.7%;爭取預算內專款補助總量36.82億元,較上年增加17.22億元,同比增長82.3%;爭取中央代發地方債券2.28億元。同時,提高各級財政保障水平,積極防範和化解財政風險,用市本級財力安排對縣區的轉移性補助 6000多萬元,安排市、縣償債準備金6050萬元(其中市級4250萬元),歸還政府債務6000萬元,全面化解農村普九債務,歸還外資貸款800萬元,有力緩解了全市財政運行困難。規範公務員津補貼和事業單位績效工作,達到了全市同職級同標準同待遇。

(二)強化財源建設,保持經濟與財政平穩較快增長。

一是逐步理順財源建設工作機制。堅持把財源建設工作作爲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落實了領導、人力、財力以及基礎工作管理機制。專題召開了全市財源建設座談會,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的財源建設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形成了進一步加強財源建設工作的意見,規劃“十二五”末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達到50億元、25億元。二是強化財源建設基礎工作。市財政、洛南、山陽等縣將財源建設獎勵資金納入預算,實施財源建設考覈獎勵。建立了“十二五”財源建設項目庫,共涉及四大類45個項目,規劃投資355億元。摸清了全市財源的底子,近三年來納稅在50萬元以上的稅源共186戶,全市到2015年能夠實現稅收過100萬元的工業骨幹財源企業70個,正在建設到2012年能夠投產的工業項目32個。三是建立財政資金與信貸資金聯動機制,重點支持重大項目等骨幹財源建設,促進發展方式轉變。認真落實各項財政扶持政策,全市安排企業發展資金5185萬元,其中市級1100萬元;重點項目前期費7300萬元,其中市級2000萬元;促進農民增收及現代農業發展等專項資金7026萬元,其中市級1000萬元;新農村建設及城鎮化資金7346萬元,旅遊資源開發及招商引資專項資金4990萬元;安排財源建設資金780萬元;利用陝南突破發展專項資金6980萬元,循環經濟專項資金1000萬元,支持現代材料、循環經濟發展。四是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促進財源項目建設。爭取中省資金支持,今年新增中央投資 68467萬元。各級財政投入財政支農貼息資金890萬元,引導貼息貸款1.78億元;組織評審貼息貸款項目9個,涉及貸款5.5億元。五是不斷擴大擔保業務合作領域,提高授信擔保貸款額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今年新增擔保項目24個,承保金額10270萬元,扶持企業39個,累計擔保金額達到15670 萬元,超過年度考覈任務2670萬元。六是落實汽車摩托車家電下鄉政策,有力地促進了農村消費市場,也保障了農民羣衆的利益。全市銷售補貼類家電17.3 萬件,銷售金額3.3億元,兌現補貼4104萬元;銷售補貼類汽車、摩托車4.3萬輛,銷售金額6.2億元,兌現補貼6261萬元,兌付率達到100%。

(三)加大“三農”投入,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高。

一是完善支農資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不斷提升農業生產能力。全市各級財政支農投入達到 19.38億元,比上年增長33.3%,連續四年增長幅度保持在30%以上。其中,投入扶貧資金15818萬元,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貧困人口基本素質建設;財政補助資金4375萬元,支持兩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總投資是去年的兩倍。爭取農業綜合開發資金4448萬元,產業化經營項目達到8 個。撥付沼氣建設資金2500萬元,實施1.5萬口沼氣建設工程;撥付飲水工程資金1.07億元,促進解決22萬人農村飲水問題的順利完成。二是大力推進支農資金整合改革,將整合機制由項目整合、產業整合向區域整合、板塊整合轉變,調動縣區整合的積極性,擴大整合的自主權和整合範圍;獲得省上獎勵資金 800萬元。2010年共整合涉農資金6.02億元,較上年增長23%;整合涉農項目10類146個,帶動其他各類資金14.75億元,有力地支持了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三是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在全市七縣區全面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建立了村級經費補助機制,籌集資金2360萬元,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383個,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制定了《XX市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管理辦法》,安排市級配套資金493萬元。有890個村級公益事業開展一事一議,參與籌資酬勞人數達117萬人,工程投資3.2億元,其中財政獎補資金7367萬元,整合資金2759萬元。建成一事一議項目 917個,鋪設通組路1423千米,修橋146座,修水渠462千米,打機井41眼,村內新能源設施478個,公共財政的陽光照耀到村、到組、到農戶。四是投入資金2.32億元,支持農村公路、便民橋、重點城鎮和小型農田水利項目,進一步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面貌。同時,積極落實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工作,出臺了《實施細則》等配套政策,增強了可操作性。

(四)大力推進和諧建設,社會各項事業均衡發展。

一是落實城鄉社會保障政策。撥付農村低保資金22280萬元,市級配套505萬元。全市農村低保對象達到29.1萬人,月補助標準較上年提高了20元,月人均補差85元;兌付城市低保資金9929萬元,市級配套1009萬元,城市低保對象達到4.5萬人,月補助標準較上年提高了60元,月人均補差200元;撥付農村五保戶供養資金1336萬元,共保障農村五保戶1.7萬多人,供養標準達到3200元/ 人.年,補助標準較上年提高了1096元。二是積極推進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全市享受就業扶持人數達到9.2萬人次,撥付就業再就業資金13076萬元;按新標準爲3229名下崗職工及時發放失業保險。規範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簡化貼息程序,統一貼息標準,全年投入小額擔保貸款基金1050萬元,投入貼息資金 426萬元。三是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擬定了經費補償辦法,落實市級配套261萬元,補助資金2993萬元,爲全市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供資金保障。落實新農合市級配套資金595.62萬元,籌資總額達到2.98億元,參合人數達到198.54萬人。積極做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市級配套資金111萬元,補助資金3394萬元,參保農民達到40.1萬人;開展農村八大員新農保待遇落實工作,落實市級補助資金184萬元。四是保障教育科技事業均衡發展。安排資金2.1億元,對269所學校實施了校舍安全、取暖改造工程,改善了教學條件。中小學公用經費達到國家要求標準,全年補助中小學公用經費13935萬元,補助標準比上年提高15%。落實城市義務教育免雜費政策,商州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免雜費561萬元;爲全市2萬多名學生髮放助學金 2000萬元、寄宿生生活費3698萬元;市縣投入資金5900萬元,全面實施蛋奶工程,全市有18.8萬名中小學生受益。加大科技投入,市財政安排科技三項費300萬元,支持20個技術研究項目。五是落實住房政策,改善居民住房條件。將市本級239個單位住房公積金1809萬元納入財政預算;全年安排廉租住房補助資金5211萬元,公共租賃住房補助3102萬元,城市棚戶區改造補助524萬元。籌措土地出讓金6476萬元,支持重點項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六是支持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安排體育、福利彩票公益金882萬元,支持羣衆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七是支持節能減排及環境保護工作,建設生態商洛。投入資金8700萬元,用於污水處理、環境污染治理;投入資金590萬元,支持節能改造;投入資金6850萬元,用於礦山環境綜合治理;投入3600萬元,用於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

(五)更加關愛民生,增進了羣衆福祉。

一是及時對接項目和計劃,確立年度工作目標。同相關部門密切協作,積極與省上對接民生八大工程項目和計劃,根據對接情況,及時召開了會議,制定實施方案與縣區進行了計劃、項目、資金對接,確定了我市2010年民生八大工程計劃實施項目55類,規劃總投資 21.16億元。二是健全民生八大工程資金監督機制。制定了《XX市民生八大工程資金管理工作考覈暫行辦法》,實施資金動態監控,市縣財政配套資金 4.04億元全部落實,其中市財政配套8903萬元。會同有關部門對民生八大工程工作進行考覈檢查,及時指出了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加快實施進度的意見和建議。三是及時撥付民生八大工程資金。全年共撥付民生八大工程資金25.62億元,較上年增長23.9%,超額、超幅度完成年度目標考覈任務。按民生八大工程項目分別爲:社會保障工程資金102690萬元,比上年增長72%;教育工程資金47458萬元,比上年增長37%;就業再就業工程資金18826萬元;公共衛生工程資金,12487萬元;住房保障工程資金55023萬元;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資金15644萬元;公益性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工程資金1504 萬元;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工程2572萬元。自實施民生八大工程以來,各級財政共投入資金57億元,顯著改善了羣衆的`生產和生活條件,羣衆從財政中的受益逐年增加。

(六)加快推進各項財政改革,科學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一是進一步完善部門預算制度,推進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管理。統籌使用非稅收入,用非稅收入安排收支預算4393萬元,安排基金預算5702萬元。二是積極穩妥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市級45個單位試點工作運轉正常,各縣區全面啓動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試點,完成了賬務清理、指標清理、網絡搭建等各項工作,成爲全省唯一全面啓動市縣兩級改革試點的市區。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654個單位納入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試點,其中山陽、商南兩縣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實現了縣級預算單位全覆蓋,分別納入縣級預算單位149個和82個。三是全面推進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管理改革。柞水等三個縣非稅收入收繳改革全面實行,市本級和其他縣區出臺了非稅收入收繳改革實施意見,組織業務人員進行了培訓,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市本級在15個單位進行了“單位開票、銀行收款、財政統管、政府統籌”管理模式的試點,逐步建立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同時,取消了各執收單位的非稅收入過度賬戶,統一在商業銀行設立匯繳專戶,將國家批准設立的非稅收入逐步納入預算管理。四是深化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改革。全面建成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動態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從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個環節的動態管理,在線審批56個單位300多項資產變動事項。出臺了《公有房屋經營性出租管理暫行辦法》、《國有資產處置收益應繳稅費集中管理暫行辦法》,印發了進一步深化資產體制改革的通知,使改革的制度建設不斷規範,深度不斷推進。實施資產盤活,對市殘聯、市商幹校等單位資產進行公開拍賣處置。今年又實現資產盤活收益5216萬元,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已累計實現資產盤活收益1.1億元,其中市級7341萬元,爲市政重點工程建設增添了支持渠道。五是進一步推進鄉鎮職能轉換。以建立綜合服務大廳爲突破口,實施“規範化管理,一廳式辦公,級次式審覈,櫃組式作業,一條龍服務”。目前,全市鄉鎮財政所已建設綜合服務大廳100個。七是推進電子化政府採購工作。制定了我市全面推行電子化政府採購工作規劃,市政府採購中心對開標室、評標室進行了改造,購置專業投影設備,加裝了電子顯示屏;建立了電子視頻監控系統,開發了公務車輛維修管理系統和保險管理系統;改革公務車輛加油管理,在市直單位公務車輛實行ic卡加油制度,推進了網上政府採購模式的建立。全市政府採購總規模5.6億元,比上年增加 10%,節約資金2400萬元。八是繼續推進涉農補貼“一折通”改革,建立全省統一的發放平臺,完善發放辦法,將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改爲補貼實際種糧者,實施“一折通”發放動態監控,推進所有涉農補貼全部通過“一折通”發放。目前,通過“一折通”發放的項目達到42個,全年兌付各類涉農補貼、補助資金 9.3億元,受益農戶達到54萬戶188萬人。

(七)夯實管理基礎,精細化管理穩步提升。

以開展“財政工作基礎年”爲切入點,梳理出基礎工作事項四大類32項,針對梳理的事項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財政基礎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展開了預算管理、項目庫管理、建章立制、工作資料的歸集整理、業務培訓等基礎管理工作,建立精細化、規範化、程序化、公開化的管理機制。通過活動的開展,一是增強了信息化技術支撐,擴大財政網絡覆蓋面,出臺了計算機網絡管理暫行辦法,搭建了市、縣、鄉三級財政工作專網,市級全部、縣級部分實現了與同級預算單位、人行國庫及代理銀行的網絡連接,保證了財政核心業務系統正常運行。先後推廣實施了中、省統一業務應用軟件13 項,全年公佈財政各類信息260餘條。二是推進了數據信息採集機制建設。建立了部門基礎信息數據庫、財源建設項目庫、支農項目庫、財政票據管理電子臺帳,對行政事業單位編制、人員、資產、經費以及財政扶持項目等實施動態管理;建立市級單位工資臺賬285個,錄入了7400多名財政供養人員信息,升級了個人工資發放查詢系統。嚴格經費支出覈算,拒付不合理會計業務40筆,涉及金額18萬元,發揮了控制一般性經費支出增長的作用。三是規範了財政專戶管理,在全面清理的基礎上,對市本級專戶進行了歸併撤消,撤消專戶35個,減少賬戶55%,實現了指標管理、專戶管理、資金撥付 “三分離”。四是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相繼制定了《農村房屋保險補貼管理辦法》、《XX市罰沒票據、收入、物資管理辦法》、《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化考覈辦法》等,建立市本級預算專款指標月報制度和專項資金動態監控制度;對市級銀行金融機構的會計繼續教育推行考培分離制度;正在建設會計資格考試無紙化考場。五是組織了財政幹部及各類培訓,提高基礎工作技能。舉辦了2期108名鄉鎮財政所長培訓;實施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辦培訓班34期,參訓人數3194 人。

(八)推進依法理財,促進了資金安全高效使用。

一是將財政法制建設融入到業務工作各個方面。對涉及預算管理、財政改革發展的重大決策,實行集體研究;確立年度依法理財工作任務24項,建立行政執法程序,梳理財政部門執法依據13件,清理規範性文件34個;多種形式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制定了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度,受理的行政許可申請和審批事項全部按程序在規定期限內辦結。未發生一起行政複議及行政應訴案件,順利通過省財政廳、市依法治市辦“五五”普法檢查驗收。二是建立了市級專項資金管理制度。擬定了《XX市本級部門預算項目支出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規定》,對專項資金的範圍、設立條件、審覈報批、年度執行、監督檢查、績效評價、調整撤銷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三是進一步推進了資金績效評價體系建設。已制定各類資金績效考評辦法14個,完成了財政扶貧、現代農業、小型農田水利項目績效考評,獲得省財政廳項目績效考評獎勵資金880萬元。開展就業資金績效考評,實施14個基本建設項目績效評價,對項目完成情況、資金使用管理、以及社會經濟效益進行了評價,涉及建設資金1.7億元,促進了項目運營達到了預期效果。加強基本建設預算支出管理,市本級評審政府性投資項目17個,審減工程投資1. 2億元,既促進了重點項目建設,又節約了財政資金。四是建立健全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加強財政監督檢查。市、縣財政監督檢查機構組織檢查幹部351人,開展了公共衛生項目及藥品“三統一”、陝南突破發展資金、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資金、農村低保資金、退耕還林資金、普九債務化解、中小學校舍安全資金等專項檢查,檢查項目675個,涉及資金12.08億元。配合省市審計部門開展了經濟責任和財政收支審計工作,擴內需促增長政策落實等專項檢查,促進了全市擴內需促增長政策的落實。五是做好強農惠農專項資金清理工作,健全了涉農資金監管機制。全市共清理2007-2009年各級財政安排強農惠農專項資金59.62億元,清查部門和單位230多個,清查面爲100%。共發現違法違紀案件9件,涉及金額228.4萬元,違紀資金已全部追回,並行政處罰1人,黨紀政紀處理2人。六是全面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累計對135個單位開展了重點檢查,發現“小金庫”6個,涉及違紀資金46.58萬元,查出其他違規資金523萬元,取得了明顯成效。七是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和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共檢查106個企事業單位,查出違規違紀資金 127.06萬元,收繳財政資金86萬元。開展會計法執法檢查,檢查單位125個,查處違規違紀資金127萬元。

(九)加強隊伍建設,機關和隊伍形象進一步提升。

一是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爲契機,全面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建立黨風廉政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上下聯動、各負其責的黨風廉政建設宣教工作新格局。積極開展廉潔從政教育,購置《廉政準則》學習資料人手一冊,召開學習《廉政準則》專題輔導報告會,組織全系統幹部職工150多人進行《廉政準則》考試,播放了《財苑警示錄》專題警示教育片,開展學習交流;對36名調整任職的科級幹部進行廉政考試。層層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一崗雙責”責任,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細化反腐倡廉工作任務和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任務,將牽頭任務分解爲12大項29條責任目標,逐項逐條落實牽頭領導、承辦科室和責任人。對分管單位和科室的黨風廉政建設與業務工作同計劃、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覈,爲財政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政治保障。二是以財政文化建設爲抓手,努力提高幹部隊伍素質。開展了我讀一本書、我講一堂課、寫一篇調研報告、結一個幫扶對子、體育比賽、才藝表演等 “十個一”財政文化建設活動。局機關全體職工都上臺講課,召開了讀書心得交流演講會,評選了25名敬老愛家模範,組織了廉政書畫攝影比賽,舉辦了財政系統乒乓球比賽、才藝展示活動、財政超20億元文藝晚會等文化建設活動。今年市直財政系統有140名幹部結了幫扶對子,資助幫扶對象資金15000元;爲“青海玉樹”地震、我市723水災獻愛心捐款28000多元。三是深入開展創建文明機關、爭創“五型機關”活動和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活動,將各項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強化領導,搭建的25項活動載體全面實施,創建五型機關通過了考覈驗收,市財政局榮獲省級文明單位、全國財政系統先進集體稱號,今年各項財政工作獲得獎項40個。

與此同時,積極開展抗洪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及時覈查災情,爭取救災資金,加強救災資金管理,到文到急轉,款到即撥;出臺了《XX市財政局關於厲行節約壓縮公用經費實施辦法》,支持災後重建,市財政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抗洪救災先進集體。今年,共爭取救災資金1.94億元,市財政安排救災資金 2221萬元,妥善安置了災民,使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市財政局積極做好包抓的山陽高壩鎮的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完成了高壩鎮的災後重建規劃編制,將高壩鎮作爲農業綜合開發災後恢復重建項目,除正常渠道外,爲高壩爭取救災重建資金530萬元,790戶災民房屋重建全部開工,已竣工570戶,兩個災民集中安置點150戶房屋主體完工。

做好包村扶貧工作,積極協調將包扶的鐵廟村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列入規劃,爭取補助資金7.55萬元,建築面積160平米。爭取資金3萬元,改善了村小學學生就餐條件;向小學贈送了電腦教學設備6.1萬元。在鐵廟村舉辦了生豬養殖、核桃管理和藥材種植技術培訓班,130多名羣衆參加了培訓。2010年,全村種植和養殖業有了較大發展,養豬1600多頭,養雞2000多隻,栽種核桃1500畝,中藥材種植達到400畝,紅豆杉種植達到600畝,人均收入預計達到3700元。

當前,財政工作中還存在着收入結構不合理,非稅收入比重偏高;各項支出增長較快,財政支出壓力較大;政府債務沉重、資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等問題。 20XX年,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繼續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建設“科學財政、精細財政、民生財政”爲目標,以提高財政保障能力爲核心,以“調結構”、“穩增長” 、“惠民生”爲重點,深化財政改革,優化支出結構,強化基礎管理,加大對“三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重點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努力實現財政支持發展、保障民生、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率先突破,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率先突破發展,開創“十二五”時期財政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