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範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範文

一、化學實驗安全

1、(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並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純,尾氣應燃燒掉或作適當處理。

(2)燙傷宜找醫生處理。

(3)濃酸撒在實驗臺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後用水衝擦乾淨。濃酸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幹抹布拭去,再用水衝淨。濃酸濺在眼中應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後請醫生處理。

(4)濃鹼撒在實驗臺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後用水衝擦乾淨。濃鹼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大量水沖洗,再塗上硼酸溶液。濃鹼濺在眼中,用水洗淨後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溼抹布撲蓋。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分離和提純的方法,分離的物質,應注意的事項,應用舉例過濾,用於固液混合的分離,一貼、二低、三靠,如粗鹽的提純蒸餾,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防止液體暴沸,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餾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餾萃取,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裏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

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於原溶劑,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裏的溴、碘分液,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打開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與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內外空氣相通。

打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及時關閉活塞,上層液體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裏的溴、碘後再分液蒸發和結晶,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最適合高考學生的書,淘寶搜索《高考蝶變》

三、離子檢驗

離子,所加試劑,現象,離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產生白色沉澱,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澱,SO42-+Ba2+=BaSO4↓

四、除雜

注意事項:爲了使雜質除盡,加入的試劑不能是“適量”,而應是“過量”;但過量的試劑必須在後續操作中便於除去。

五、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爲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

4、物質的量,=,物質所含微粒數目/阿伏加德羅常數,n,=N/NA

5、摩爾質量(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2)單位:g/mol,或,g、、mol-1(3),數值:等於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n,=,m/M,)

六、氣體摩爾體積

1、氣體摩爾體積(V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佔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2)單位:L/mol

2、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摩爾體積n=V/Vm

3、標準狀況下,,Vm,=,22、4,L/mol

七、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裏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濃度。(2)單位:mol/L(3)物質的'量濃度,=,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CB,=,nB/V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製

(1)基本原理:根據欲配製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用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質的質量或體積,在容器內將溶質用溶劑稀釋爲規定的體積,就得欲配製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檢驗是否漏水、b、配製溶液,1計算、2稱量、3溶解、4轉移、5洗滌、6定容、7搖勻8貯存溶液,注意事項:A,選用與欲配製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內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移,E,定容時,當液麪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滴管,以平視法觀察加水至液麪最低處與刻度相切爲止、

3、溶液稀釋:C(濃溶液)?V(濃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高中化學應該怎麼學習】

一、精讀

課本是知識的依據,我們對新學的知識必須認真細緻、逐字逐句閱讀其概念,掌握其實質和含義,只有把課本讀懂了,才能深刻理解,應用時才能揮灑自如。如:“烴”的定義及其分類中說:“烴”是僅有碳和氫兩種元素組成的一類物質總稱。包含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等。其中石油和煤的產品絕大多數是各種烴的混合物。由此可知清潔燃料壓縮天然氣(CNG)和液化石油氣(LPG)都是烴類,它們的主要成份都是碳氫化合物。

二、歸納

有些同學害怕化學,原因之一就是化學“繁,難,亂”。這時可以用歸納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1、我們可以從知識點出發用知識結構爲主線,把所學化學知識歸納起來。如研究鹵素知識點結構可知其教學順序:結構→性質→用途→製法→存在→保存等。可得⑴結構的規律性:最外層電子數,核外電子層數,原子半徑等。⑵性質的規律性:由最外層電子數爲7,可推知單質的氧化性較強,得電子後形成離子還原性較弱,而其它含有鹵素(正價)的化合物大多數都有較強的氧化性等等。

2、依據物質的特點,把所學過的一類物質歸納起來,如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可以歸納出學過的原子晶體有金剛石,單晶硅,碳化硅等。

3、根據典型的習題可歸納出常用解題方法,如高一化學的物質守恆計算、混合物計算等等。

【怎麼才能提高高中化學成績】

預習階段:概括起來就是讀、劃、寫、記。

讀,要有課前預讀的習慣,能根據預習提綱帶着問題讀懂課文,歸納含義;劃,要劃出重點、要點、關鍵詞、句。在課本上圈圈點點。寫,把自己的想法、疑點寫下來,帶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問題去聽課,記,要把重要的概念、定義、性質、用途、製法多讀幾遍,記在腦子裏。古人說,疑者看到無疑,其益猶淺,無疑者看到有疑,其學方進。

聽課階段:

課堂聽講,在中學時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因爲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啓發學生的思維,系統地講解化學概念和規律,指導學生或演示實驗、組織討論、探索新知識,解答疑難問題,點撥思路,糾正錯誤,並在科學方法的運用上作出規範。因此在課堂上學生一定專心聽講,開動腦筋,在老師的誘導下,對所學知識深入理解。同時還要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少走彎路。

學生在課堂上聽講,還要做到邊聽、邊想、邊記。主要精力放在聽和講上,必要時也可標標,劃劃或寫寫。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彙總整理

一、元素週期表(元素週期表的結構)

1. 原子序數:

按照元素在週期表中的 順序 給元素編號,得到原子序數。

2. 原子序數與原子結構的關係

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質子數

二、元素週期表的結構

1.週期

週期:具有相同電子層數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的一行,叫週期。

(1)元素週期表共有7個橫行,每一橫行稱爲一個 週期 ,故元素週期表共有7個週期;

(2)週期的分類

第一、二、三週期,所排元素種類: 2、8、8, 短週期;

第四、五、六、七週期,所排元素種類:18、18、32、32,長週期。

此外:

鑭系元素 57La~71Lu 15種元素 第六週期,IB族;

錒系元素 89Ac~103Lr 15種元素 第七週期,IB族;

超鈾元素 92U號元素以後。

(3)週期序數與電子層數的關係:週期序數=同週期元素具有的電子層數。

(4)每一週期都是從鹼金屬開始→鹵素→惰性元素(第一與第七週期例外 );

(5)每一週期,從左向右,原子半徑從大到小;主要化合價從+1~+7,-4~-1,金屬性漸弱,非金屬性漸強。

2. 族

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按照原子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列成縱行,叫族。

(1)元素週期表共有18個縱行,除8、9、10三個縱行稱爲Ⅷ外,其餘15個縱行,每一個縱行稱爲一個族,故元素週期表共有 16 個族。族的序號一般用羅馬數字表示;

(2)族的分類

長短週期共同組成的族爲主族,用A表示;完全由長週期元素構成的族爲副族,用B表示,並用羅馬數字表示其序號;稀有氣體元素所在的列爲零族,計作“0”;

族類ABⅧ0

族數7711

族序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ⅢB、ⅣB、ⅤB、ⅥB、ⅦB、ⅠB、ⅡBⅧO

列序號1、2、13、14、

15、16、173、4、5、6、

7、11、128、9、1018

(3)週期表中部從ⅢB族到ⅡB族共10列通稱爲過渡元素,包括Ⅷ族和七個副族,是從左邊主族向右邊主族過渡的元素。

(4)主族序數與最外層電子數的關係:主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

(5)族的別稱

ⅠA稱爲 鹼金屬 元素

ⅡA稱爲 鹼土金屬 元素

ⅣA稱爲 碳族元素

ⅤA稱爲 氮族 元素

ⅥA稱爲 氧族 元素

ⅦA稱爲 鹵族 元素

零族稱爲稀有氣體元素

3.編排原則

①.按 原子序數 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②.將電子層數相同 元素排成一個橫行

③.把最外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排成一個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