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扶貧工作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此時此刻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什麼樣的計劃纔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下鄉扶貧工作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下鄉扶貧工作計劃

下鄉扶貧工作計劃1

一、基本情況

新江村位於淥田鎮西南部,總面積11.2平方公里,轄21個村民小組,共976戶,人口4114人。全村有耕地2913畝,山林8920畝。村民經濟以糧食種植、林業及外出勞務爲主,經濟十分落後,貧困問題相當突出。20xx年以來,村內共有貧困戶67戶211人。至20xx年底,現已脫貧43戶135人,當前仍有24戶76人未脫貧。

二、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扶貧工作的安排佈署,把扶貧工作做爲我局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衆的紐帶,真正達到羣衆得實惠、幹部受教育的目的。以提高農民收入、促進鄉鎮勞動力轉移和就業爲目的,不斷增強農民自身"造血"功能,使其生活有保障、就業有門路、創業有項目、儘早儘快地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三、工作目標

根據新江村發展實際和扶貧工作具體要求,本着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原則,積極引導村民轉變觀念,調整產業結構,增強脫貧致富能力,通過產業扶持、就業培訓、教育支持、兜底保障等措施,確保至少完成村內20戶貧困戶的脫貧任務。

四、幫扶措施

1、強化領導。專門成立駐點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賀明同志任組長,分管副局長文志丹同志任副組長,陽長義同志任隊長兼任新江村第一書記,張孟東同志任專職聯絡員。

2、強化黨建。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組織全村黨員學習十九大報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政策、法規、科技,穩步提升黨員素質,着力提升支村兩委班子的管理能力和自治能力。不斷健全村民議事決策制度,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嚴格落實村務公開各項規定,確保村級管理公開透明,進一步密切並鞏固黨羣幹羣關係。

3、辦好實事。全力扶持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發展,積極爭資引項,力爭爲新江村解決一批羣衆反映突出、嚴重影響制約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

4、強化責任。組織全局幹部職工積極參與駐村幫扶工作,每名幫扶責任人確保至少結對1戶貧困戶,每月至少落實上門走訪2次。因人施策,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幫扶方案,並嚴格落實幫扶措施。深入開展送溫暖送愛心活動,大力宣傳各項惠民利好政策和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堅定幫扶對象脫貧信心和決心。幫扶工作情況納入每一干部績效考覈範疇,嚴格確保"結對到位、措施到位、脫貧到位和驗收過關"的"三到位一過關"責任的落實。

下鄉扶貧工作計劃2

爲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扶貧開發建檔立卡相關文件和會議精神,切實做好我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建立健全扶貧對象識別機制,有針對性地落實扶貧政策、對扶貧對象實行動態管理、加快我鄉扶貧攻堅進程,結合市扶貧移民局統一安排部署,現就我鄉開展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完成情況全鄉幅員面積57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18個村民小組,人口3130人,耕地面積3211畝。20xx年,萬源市分配我鄉貧困人口總數620人,實際錄入620人,貧困村2個,實際錄入2個。我鄉識別出貧困農戶199戶,貧困人口數620人,按照“一高一低一無”的標準識別出貧困村2個(杜家坪村、道子坪村)。20xx年度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18戶、52人。20xx上級下達我鄉年預脫貧指標101人,已分解落實到各村,並在駐村工作隊的指導下制定了脫貧計劃和措施,確保年底完成脫貧目標任務。根據全市統一調度扶貧資源的安排,市法院定點幫扶我鄉2個貧困村,市法院對2個貧困村都相應制定了扶貧規劃,在資金、技術、基礎建設、產業發展、教育培訓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二)建立健全檔案資料貧困對象識別後,通過入戶登記,實事求是地獲取了貧困對象的各項信息資料,並組織各村信息錄入員將對象信息錄入電腦,建立電子檔案,做到戶有表、村有冊、鄉有電子檔案,並上報市扶貧移民局備案。

二、主要做法與措施

(一)加強領導,組建工作機構一是成立了由鄉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其他相關人員爲成員的xx鄉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各村組建專門工作班子,加大落實力度,全力推動精準扶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二是結合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組建5個以包村領導、駐村幹部、村社幹部爲主體的駐村工作隊,分別進駐5個行政村,將精準扶貧工作和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協同配合,各司其職,齊抓共管。

(二)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按萬源市市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總體安排部署與要求,經鄉黨委和政府召開會議充分討論研究,制定了《xx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實施方案》,提出了鄉鎮扶貧對象識別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主要內容、方法步驟及保障措施。明確各成員單位及辦公室工作職責及具體任務,建立健全了鎮政府領導,相關部門配合,鄉政府負責,村支“兩委”具體落實的鄉鎮扶貧對象識別工作機制。

(三)層層落實,部署周密20xx年6月6日召開了xx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部署會暨培訓會,全面安排部署了全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確保了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的順利進行。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5個行政村成立了由駐村幹部、村幹部、黨員、村民代表等爲成員的民主評議小組,確保了我鄉的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在8月底前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四)規範程序,識別公開民主。爲確保此項取得實效,做到有章可循,和民政溝通,銜接民政部門的低保和五保數據,在工作中嚴格遵循堅持統一標準、全面調查;堅持實事求是、科學識別;堅持分級負責、分類指導;堅持嚴格程序,公開公正的四項基本工作原則,採取在農戶申請的基礎上,調查人員進村入戶調查,全面瞭解掌握各戶收入情況,逐戶計算人均純收入。我鄉結合“兩項制度”,嚴把“報—查—評—審—批”五個環節,把喪失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和老弱病殘等明顯弱勢羣體人員的家庭優先納入貧困人口範疇,然後根據調查收入低於新標準以下的農戶擬定爲貧困戶。對擬定貧困戶由村民主評議小組進行評議,真正把決定權交給羣衆。對擬定的貧困戶進行最少不低於7天的公示,廣泛接受羣衆監督,及時糾正評議、公示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給羣衆一個滿意的答覆。組織抽調的調查組人員在包村領導帶領下迅速進村入社到戶,按照“入戶調查,村組評議,鄉審覈”原則,達到摸排全面,調查詳實,登記準確,定性合理,全面實行陽光識別確認,確保新標準下鄉鎮貧困人口甄別和建檔立卡工作的質量和實效。

(五)廣泛宣傳,培訓到位通過召開動員會、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深入宣傳了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的相關政策。積極採取“以會代訓、全程參與”的方式,着力抓好了培訓工作,確保其掌握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基本知識。各駐村工作組進村入戶,召開村民小組會議,爲全面開展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羣衆基礎。同時,基於鄉鎮廣大貧困羣衆文化素質低、理解能力差,特別是一些特困羣衆不識字和白天忙農活的實際,各村成立宣傳小組,上門逐戶面對面宣傳講解,幫助廣大羣衆瞭解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的基本內容和方法,使他們真正理解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提高廣大羣衆參與試點工作的積極性。貧困戶識別期間,我鄉舉辦各級培訓班2期共80人次,進村入戶開展識別工作的幹部共20餘人,向廣大農民朋友發放宣傳資料800餘份,極大地推動了我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工作積極穩妥進行。

(六)加強督查,確保實效我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領導小組深入5個村督查指導,對貧困戶名單及相關檔案進行抽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出糾正,需要解釋的進行耐心解釋,確保做到公開、公平、公正。6月份以來,我鄉派出多批次幹部組成的工作小組深入村社,採用隨機抽查的辦法,抽檢了5個村的18個社共199戶貧困家庭,對照農戶申請表中的數據和情況進行逐項檢查。通過村幹部反映、向附近村民瞭解情況以及到貧困戶家實地察看、詢問等多種方式覈實,確保識別對象不錯位、不缺位,實現了符合政策的一戶不漏、不符政策的一戶不評,讓真正需要得到扶助的貧困農戶享受到國家改革發展的成果。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個別村社幹部思想認識不到位。一些村在思想認識上存在誤區,認爲貧困對象識別程序混亂,導致工作推進緩慢。二是個別村社宣傳發動不夠到位,部分羣衆存在認識偏差。在工作開展期間,不少農戶認爲被確定爲貧困戶後會得到很大的利益,特別是在信息採集環節需要貧困戶提供銀行賬號。三是一些村幹部作風不紮實、工作不細緻。一些幹部爲了減輕工作量,填報數據不夠細緻,也出現個別有關數據錯誤。

四、下一步打算

(一)檔案歸檔,完善數據庫。由於我鄉的扶貧建檔立卡相關的檔案資料較多,我鄉將安排專人負責,繼續完善檔案數據庫。

(二)結合實際,分類制定落實幫扶措施。根據幫扶對象的特點和需要,結合每個村的實際,分類制定扶助措施,落實幫扶計劃。在幫扶形式上與整村推進、基礎設施、產業扶貧、貼息貸款、技能培訓、勞動力轉移、社會保障等多種形式和措施結合。

下鄉扶貧工作計劃3

一、宣傳黨在鄉鎮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

宣傳涉及“三農”問題的法律法規和黨委、政府關於“三農”工作的有關決議、決定、意見和重要舉措,引導羣衆轉變思想觀念,增強發展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利用網站、標語、黑板報、村組會議等形式多渠道宣傳,在村內營造美麗鄉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羣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二、抓好農業科技文化的培訓、推廣

對優秀青年農民要倡導參加園藝、瓜果、蔬菜、畜牧、獸醫等專業的學習,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村民致富帶頭人。重點對村組幹部、專業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骨幹等進行職業教育。利用遠程教育和現場教育相結合,開展科技培訓入戶、技術服務入戶、農業信息入戶、物化補貼入戶、農業機械入戶等活動。加大勞動力輸出的組織化管理,切實保護村民的正當合法權益。

三、抓好扶貧工作

制定脫貧攻堅行動方案,抓好結對幫扶工作,爲每個貧困戶發放10棵香榧苗,引導“三有”貧困戶通過外出務工和自主創業形式脫貧致富,做好黨員、村致富帶頭人與貧困戶的結對幫扶工作。加快推進響亭廣場、中心村(酒店至響亭至上灣)環線工程項目建設,確保20xx年3月底前竣工投入使用;拓寬養竹坑至屋基道路;續建主坑路二期(535米);新建陽培橋、郎坑橋和文田停車場等。

四、發展特色產業

利用鄭灣村投公司與文田組股份合作模式發展140畝油茶基地;抓好香榧基地和冷水魚塘的管理;成立養竹坑生態茶葉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農戶”模式,增強茶葉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發輝姚家、屋基、主坑天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通過招商引資做好山場的大規模流轉工作;鼓勵村民開辦農家樂。與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黃山學院聯合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助推鄉村旅遊發展。

五、加強公益事業建設

完善計劃生育服務、老年活動室、農家書屋、全程代理等服務功能。協調解決姚家、屋基、下坑組無手機信號問題。以鄉鎮特困羣衆生活救助、大病醫療救助、鄉鎮五保對象救助、教育救助、養老救助、自然災害救助等爲輔助,以捐贈扶貧爲補充,協助上級部門抓好新型社會救助工作。力爭到20xx年底實現貧困村出列的目標。

下鄉扶貧工作計劃4

一、總體要求

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圍繞縣委、縣政府“137”總體部署和我鎮建設某某東部“生態蜜蜂之鄉、風情濱河小鎮、特色邊貿集鎮”的戰略目標,強化領導,明確任務,落實責任,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思路,突出生態涵養髮展要求,進一步整合資源、創新機制,着力培育特色產業、改善基礎設施、加強公共服務、提升發展能力,以更高的重視程度、更大的投入強度和工作力度,緊盯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形成財政扶貧、行業部門扶貧、社會扶貧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確保我縣打贏扶貧脫貧攻堅戰。

二、基本原則

——政府主導,分級負責。把扶貧脫貧攻堅戰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分級負責,明確職責,層層分解任務,立下“軍令狀”,落實扶貧脫貧目標責任。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對照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六個精準”要求,瞄準貧困村、貧困戶,找準“窮根”,精準識別、精準管理、精準施策和精準考覈,使扶貧工作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部門幫扶,社會參與。充分發揮各部門、各單位優勢,依靠扶貧集團,整合資源配置,形成強大的扶貧攻堅合力。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攻堅,鼓勵富幫窮,促進共同富裕。

——創新思路,因戶施策。將貧困村整村脫貧銷號和貧困戶全部越過扶貧標準線作爲扶貧攻堅主戰場,創新方式,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分類指導,精準扶貧到戶。

三、目標任務

(一)總體目標。

到201_年底實現__村市級貧困村整村脫貧銷號,全鎮377戶1182貧困人口全部越過扶貧標準線;201_年查漏補缺;201_年鞏固提高。

(二)具體任務。

1.到201_年底__村實現“八有”:一是有一個特色主導產業覆蓋70%的在家農戶,其中建卡貧困戶不低於30%。二是有一條硬化村社公路,至少6個村民小組通泥結石路,聚居20戶以上的自然村通人行便道。有一個便民服務中心,面積達到150平方米以上,並配套建設便民超市等設施。有一套落實社保政策到戶的具體措施,確保城鄉養老保險參保率達85%以上,鄉鎮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0%以上,貧困家庭成員全部參加鄉鎮新型合作醫療和城鄉鄉鎮社會養老保險,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成員全部納入低保。有一個整潔的村容村貌,建立村容村貌管理制度,開展鄉鎮環境綜合整治,妥善處理生活垃圾和污水,確保鄉鎮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有一個堅強有力的村級班子,工作思路清晰,羣衆基礎好。有一支穩定的駐村工作隊,有一個有效的結對幫扶機制,__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縣鄉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以上;爲__村貧困戶解決“八難”:着力解決貧困戶穩定增收難、便捷出行難、安全飲水難、住房改造難、素質提升難、看病就醫難、子女上學難、公共服務難。

2.到201_年底實現全鎮建卡貧困戶377戶1182貧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越過扶貧標準線2300元。

四、具體措施

(一)強化財政投入,突出政府主導

1.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財政資金用於扶貧攻堅。充分利用市級補助資金,積極爭取縣財政更多的資金扶持,重點抓好發展主導特色產業和完善基礎設施,實現可持續扶貧,同時抓好貧困戶節日慰問、小額扶貧保險、資助貧困學生就學等。

2.積極爭取部門資金用於扶貧攻堅。積極爭取縣財政局、縣農委、縣水務局、縣交委、縣林業局等縣級部門現代農業發展資金、人飲安全資金、交通發展資金、鄉鎮危舊房屋改造資金,一事一議資金、鞏固退耕還林資金等專項資金,用於貧困戶解決“八難”,實現貧困村“八有”,力爭年底實現__村整村脫貧銷號。

(二)強化資源整合,形成推進合力

1.充分發揮幫扶集團的力量,集中定點對__村進行幫扶。縣委常委孫代勇、縣政協主席王峻波爲扶貧集團的牽頭領導,縣發改委爲牽頭單位,縣委政法委、縣法院、司法局、統籌辦、投促中心、菸草專賣局、郵儲銀行爲責任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整合幫扶集團資金項目幫助發展產業和完善基礎實施及公共服務功能。

2.積極申請“一圈”幫扶“兩翼”資金(涪陵對口幫扶某某資金)用於整村扶貧。廣泛宣傳調動社會愛心人士參與扶貧濟困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工商企業、民間團體、慈善機構等市場主體的作用,吸納社會力量參與到扶貧脫貧攻堅戰中來。

(三)強化分類指導,實現精準扶貧

通過反覆調查覈實,對全鎮1182名貧困人口分成6類,做到精準化識別、針對性扶持、動態化管理,確保“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扶到人頭”。

一是產業帶動一批。產業扶貧是可持續的扶貧,駐村工作隊必須以市場爲導向,進村入戶開展調查,既要摸清全村情況,更要摸準每戶貧困戶的情況。認真研究貧困村產業基礎、地理環境和生產條件,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充分利用上級財政專項扶貧

下鄉扶貧工作計劃5

爲全面落實省委書記6月6日給全縣領導幹部的公開信精神,進一步推動我局幹部下鄉住村活動的深入開展,有效促進貧困村農民增收,根據縣《關於推進幹部下鄉住村開展領導幹部包村增收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結合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以“組織創先進、黨員爭優秀、幹部變作風、羣衆得實惠”爲目標,立足包扶村實際,着眼農民增收需要,結合產業特點,發揮部門優勢,重點幫助包扶村配套完善基礎設施,開發優勢產業資源,發展特色農業和設施農業,促進農村社會化服務和市場體系建設。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包扶村開拓生產增收門路,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提高貧困羣衆脫貧致富能力,爲“十二五”末實現包扶村農民人均收入翻番提供堅實保障。

二、範圍對象

包村範圍:局領導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人;包村對象:南鄭村三、組織領導

爲切實加強幹部下鄉住村工作領導,經研究決定,成立陽曲縣工商局下鄉住村工作領導組:

組長:副組長:成員: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局辦公室,主任由兼任。

三、基本要求

1、住村幹部住村時間不少於7天;要堅持與羣衆同吃同住同勞動,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

2、要在每年走訪不同類型的服務對象10家以上。要堅持深入基層特別是發展問題較多的企業、個體戶,幫扶村的老黨員、軍烈屬、貧困戶家中,與羣衆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

3、下鄉住村時要採取召開座談會、走訪瞭解、實地察看、個別訪談等多種形式,虛心徵求羣衆意見和建議,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瞭解和掌握實際情況,共商致富大計。

4、嚴格執行下鄉住村工作月報制度,每月以簡報和月報表的形式將工作開展情況報道縣扶貧局,發現的重要情況和重要問題,要及時彙報,並妥善解決。

5、要在全局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利用幫扶村建立工作聯繫點,與農村困難戶結成幫扶對子,真心實意與他們交朋友,熱忱幫助他們解決合理訴求和實際困難。

四、方法步驟

1、制定工作方案。結合本局工作實際,制定下鄉住村活動方案,成立工作組,明確下鄉任務、職責。

2、首先對結對幫扶村進行初步摸底調查,掌握幫扶村的基本情況和存在問題,切實做到帶着問題下去、帶着思路上來,提高下鄉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防止隨意性。

3、把握下鄉調研程序。要堅持做到“一看二聽三問四理五析”。一看:上門入戶,深入廠房車間、田間地頭實地察看,掌握實際情況;二聽:積極召開座談會、民情溝通會、民主懇談會,傾聽民聲、掌握民情、瞭解民意;三問:選擇不同層面不同對象進行調查、徵求意見,掌握重點情況;四理:梳理彙總意見建議;五析:組織召開民情分析會,專題分析研究收集到的社情民意。

4、推進工作成果轉化。對在下鄉過程中發現的通過自身努力能夠解決的問題,要堅持即知即改,讓人民羣衆切實感受到下鄉住村帶來的實際成效,同時積極解決一些羣衆關注的實際問題,幫助所住村辦一些看得見、摸得着的實事好事。

5、記好“民情日記”,做好下鄉住村總結。要做好下鄉記錄、“民情日記”。下鄉住村結束後要認真總結髮現的問題和民情民意,形成調研報告材料。

五、考覈督查

1、加強組織領導。單位負責人爲下鄉住村第一責任人,要把深入開展此項活動作爲一項重要任務,則入議事日程,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確保取得實際成效。

2、強化考覈監督。此項活動納入局領導幹部年度目標考覈範圍,列爲領導幹部述職和崗位責任制考評內容。嚴肅工作紀律,由監察室負責對幹部下鄉住村工作進行督促檢查。

下鄉扶貧工作計劃6

一、充分認識實施精準扶貧開發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扶貧開發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首要民生工程。實現科學發展、富民興石目標,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我縣扶貧開發經歷了二六越溫達標、八七扶貧攻堅、穩定解決溫飽等階段,目前已轉入鞏固溫飽成果、加快脫貧致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能力、縮小發展差距的全面攻堅新階段。但長期以來,扶貧開發存在着貧困人口底數不清、致貧原因不明、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準的問題,扶貧開發的針對性和精準度不夠。按照人均純收入2300元/年的貧困線標準,全縣還有低收入人口6.7萬人,其中建檔貧困戶4.8萬人、低保戶1.9萬人,貧困發生率爲12.41%,較全市平均高3.91個百分點。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條件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我縣仍屬於國家重點貧困縣。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全縣扶貧開發工作的嚴峻性、艱鉅性和複雜性,把扶貧開發當作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來抓,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有效的舉措打好新一輪扶貧攻堅戰,加快建成扶貧開發示範縣和綠色生態經濟強縣。

二、準確把握精準扶貧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爲指導,深入貫徹市委四屆三次、四次全會及縣委十三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按照中央關於扶貧開發的工作部署和《中國鄉鎮扶貧開發綱要(20__年)》要求,圍繞打造扶貧開發和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總目標,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一區三片爲主戰場,以改革創新爲動力,以構建三位一體扶貧格局爲路徑,着力消除體制機制障礙,更加註重解決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突出問題,更加註重增強貧困地區和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更加註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註重精準扶貧,加快貧困羣衆脫貧致富、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

(二)基本原則

發展爲要、民生爲本。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爲促進減貧的根本舉措,把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儘快實現脫貧致富作爲扶貧開發首要任務;強化基本公共服務,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從制度上保障貧困人口生存和發展基本權利。

點面結合、合力攻堅。把連片特困地區作爲扶貧攻堅主戰場,整合多方資源,着力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把具備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作爲扶貧開發主要對象,落實好到人到戶措施,努力增加貧困羣衆收入。

因地制宜、協調發展。立足實際,突出優勢和特色,將扶貧開發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結合,與農民增收、鄉鎮發展結合,與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相結合,統籌推進區域科學發展。

改革創新、開放引領。以改革創新爲動力,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創新扶貧工作機制,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努力探索扶貧開發新途徑。

政府主導、羣衆主體。發揮政府在扶貧開發中的主導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充分調動貧困地區幹羣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三)總體目標

到201_年,按照人均純收入2300元/年的扶貧標準,實現4.8萬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醫療和住房),完成100個貧困村整村脫貧建設任務,全面建成扶貧開發和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於全縣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或達到全縣平均水平。

三、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各項重點工作

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全縣扶貧開發工作將集中解決相對貧困、區域貧困、發展差距等突出問題。各級各部門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落實好精準扶貧各項措施,切實解決好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瓶頸問題。

(一)堅持兩個瞄準,實行精準識別

1.瞄準貧困戶,認真開展扶貧對象識別。結合國家扶貧標準,瞄準貧困戶,嚴格按照七步四公示(七步即自願申請、初選對象、入戶調查、村級評議、審覈公示、規劃幫扶、審批備案,四公示即縣、鄉、村、村民小組四級四次公示)要求,堅決杜絕優親厚友、弄虛作假等行爲,徹底改變窮人帽子富人戴現象,科學合理確定扶貧開發對象。建立重慶石柱扶貧信息管理系統,按照每年扶貧對象動態調整要求,對信息系統中的貧困對象建立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識別方式,及時進行調整。

2.瞄準貧困村,找準制約發展突出問題。按照水、電、路、氣、房和環境改善六到農家要求及七有四通三解決基本標準,找準羣衆最迫切、反映烈、直接影響羣衆生產生活的現實難題。對已經驗收的貧困村跟蹤問效,及時解決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的實際困難,對正在實施整村推進項目的貧困村強力推進各項工作,確保不脫貧不驗收達標。

(二)着眼突出困難,實施精準扶持

1.着力改善貧困鄉鎮環境。把解決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瓶頸制約作爲首要任務,夯實發展基礎。加快建設沿江高速公路,啓動西沱長江大橋、萬黔鐵路等重大交通項目前期工作,力爭開工樑黔高速公路。完成國省道改造116公里。建設鄉鎮通暢公路530公里、撤併村通達公路145公里,解決33個撤併村羣衆出行問題。新增和調整鄉鎮客運線路12條,增加鄉鎮客運車輛18臺。提高鄉鎮公路建設投資補助標準,貧困村通暢工程每公里達到40萬元。加快推進萬勝壩渠系、東方紅、曹家灣等3座水庫重點水源工程建設,紮實開展10條中小河流治理,解決9.36萬人鄉鎮飲水安全問題,補助標準提高到729元/人。充分利用五小水利重點縣資金集中整治山坪塘859口,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2.5萬畝、8.5萬畝。加大農_改造升級項目力度,建成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的鄉鎮電_。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推進生態村、生態鄉鎮建設,完成23個鄉鎮污水處理廠、3個鄉鎮片區垃圾處理廠建設,實施62個村鄉鎮環境連片整治項目。爭取將我縣納入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範疇,推動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縣建設。充分利用二輪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中央造林補貼等國家生態建設項目資金,實施生態造林15.5萬畝,石漠化面積19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141.5平方公里,增強貧困地區防災減災能力。到201_年,實現行政村通暢率達100%,鄉鎮客運和符合客運條件行政村公路通達率達100%,鄉鎮安全飲用水率達到85%,森林覆蓋率達到57.2%,貧困羣衆居住條件得到顯著改善。

2.大力扶持特色支柱產業。以產業扶貧爲主線,加快建設武陵山區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縣。堅持將財政扶貧資金的70%用於產業發展,以三百工程(百村百園百企)爲載體,圍繞3+7特色效益產業,在每個貧困村培育12個主導產業。完善縣鄉農產品市場體系,打造黃連、蓴菜、辣椒等電子交易平臺,加快銷售貧困地區特色農副產品。引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和貧困農戶抱團經營,促進貧困戶穩步增收。依託綠色生態、土家風情、歷史文化三大優勢,圍繞建成中國黃水國際民俗生態旅遊度假區目標,積極打造大黃水5_景區1個,4_景區4個,3_景區5個;圍繞一縣兩極四區多點佈局,整合旅遊、扶貧、民族發展等資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年接待遊客超過10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過50億元,旅遊產業成爲帶動旅遊地區貧困羣衆增收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特色生態工業,開展辣椒、蓴菜、優質牛羊肉等農副產品加工,建設渝東南地區農林產品加工基地,促進貧困羣衆就近創業就業。完善縣校合作機制,深化校地合作;加快推進重慶辣椒產業科技支撐示範工程,實現辣椒生產標準化、加工精深化、質量安全化;深入推進科研平臺建設,鞏固好辣椒、黃連6個專家大院,新建1個冷水魚專家大院,加快石柱黃連中獸藥試驗示範工程、石柱蓴菜良種擴繁建設;每個貧困村配備1名科技特派員,幫助貧困戶掌握12項實用技術。到201_年,力爭每個有條件的貧困農戶至少有1項增收產業項目,貧困地區特色產業體系基本形成,貧困羣衆步入平穩較快協調發展的良性軌道。

3.全力推進連片整村扶貧。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爲主戰場,加速打造武陵山片區扶貧開發示範縣。立足縣域優勢,藉助政策窪地,加快實施《石柱縣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20__年)》,用好用足國家對連片特困區域發展的優惠政策,圍繞基礎設施改善、骨幹產業培育、社會服務保障、到戶政策落實等內容積極開展先行先試,集中打造大黃水片區和方斗山、七曜山、西沱沿江三大片,培育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園、高山生態扶貧搬遷新村、鄉村旅遊示範片等一批示範亮點工程。到201_年,大黃水片區財政專項投入達到1200萬元,全面建成全市連片扶貧試驗區。圍繞七有四通三解決標準,引導發改、交通、水務、民族發展等政策和資金向貧困村傾斜,在52個整村脫貧村中推進水泥路、自來水、清潔能源、信息服務、商貿服務、優美環境等鄉鎮基礎設施六到農家工程,力爭建設一片、脫貧一片、帶動一片。到201_年,實現100個貧困村脫貧銷號,基本完成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任務。

4.紮實開展生態扶貧搬遷。切實把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工作作爲重要民生實事來抓。堅持羣衆自願、貧困戶優先原則,瞄準居住在深山峽谷、高寒邊遠、生態修復保護區等地的貧困羣衆,堅持農戶自願、梯度搬遷、房屋自建爲主,適度集中搬遷、統建爲輔的遷建模式,努力降低搬遷成本,堅決杜絕搬近不搬遠、搬富不搬窮和小產權房現象。爭取市級以上專項補助資金及時足額到位,縣級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元專項用於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工作,山東省淄博市幫扶資金的70%、江津區幫扶資金的60%精準用於特困戶搬遷補助及集中安置點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好普通搬遷戶、建卡貧困戶、低保戶每人0.6萬元、0.8萬元、1萬元的補助政策。對有意願搬遷但無力搬遷的特別困難羣衆,採取機關單位結對幫扶、小額貸款貼息等方式幫助籌資搬遷。整合水利、交通、國土整治、農業綜合開發、生態建設等資金,重點支持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安置區的水、路、電、氣、通訊、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在安置區因地制宜打造辣椒、黃連、蓴菜、中蜂、冷水魚等特色種養業,農業產業發展資金、特色效益農業資金、鄉村旅遊資金等向搬遷集中安置點傾斜,引導貧困羣衆發展特色產業或務工創業。到201_年,完成高山生態扶貧搬遷3.3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02萬人,遷出區生態修復1.49萬畝,貧困羣衆居住環境明顯改善。

5.穩步推進教育就業扶貧。堅持扶貧先扶智,不斷提高貧困人口的素質,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建成鄉鎮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23所、鄉鎮教師週轉房480套1.68萬平方米,實施4.1萬鄉鎮中小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全面完成貧困鄉鎮中小學食堂、運動場、廁所、浴室等改擴建,逐步提高營養標準,加強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建設。對貧困子女就讀普惠性幼兒園按每年保教費1500元、生活費600元標準進行資助;對貧困家庭寄宿生就讀小學和初中分別給予每年1000元和1250元生活費補助;對貧困家庭子女就讀高中給予每年1500元生活補助,同時對低保家庭就讀高中給予每年800元學費補助。開展貧困大學生救助活動,暢通助學貸款、社會資助、勤工儉學綠色通道,不讓貧困大學生因經濟困難失學。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着力打造電子應用技術、服裝設計與工藝等4個骨幹專業,創建4個重點專業實訓基地,把縣職業教育中心建成現代職業教育市級示範學校;對貧困戶子女就讀中職學校實現學費全免,對中職學校一、二年級特殊困難家庭學生每人每年補助生活費1500元、住宿費500元。優先保障鄉鎮學校人員編制配備,大力培養全科教師,着力解決貧困地區師資短缺和結構不合理問題,對偏遠地區教師提高生活補助。每年選派城區教師30名到貧困鄉鎮學校開展一年以上的支教,並對支教教師發放生活、交通等補貼,支教結束後同等條件下優先晉職晉級。建立貧困畢業生信息庫和創業項目庫,開展貧困畢業生專場招聘,設立貧困畢業生創業專項扶持資金,幫助貧困家庭畢業生自主創業。到201_年,貧困鄉鎮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3%,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7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5%,職業教育體系更加完善,貧困羣衆就業創業能力進一步增強。

6.切實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貧困羣衆生活幸福指數。鼓勵貧困戶子女報考醫護類院校,引導其畢業後回鄉行醫;用兩年時間完成80個撤併村衛生室建設,爲每個貧困村配備村醫和醫療設備,鄉鎮衛生院新招聘醫護人員對有執業資格的放寬到中專學歷,村醫每人每月專項補助不低於400元。開展縣級醫院對口幫扶鄉鎮衛生院工作,每年從縣級醫院選派專業醫師到鄉鎮衛生院、從鄉鎮衛生院選派醫師到村衛生室開展一年期支醫,對支醫人員發放生活、交通等補貼,支醫結束後同等條件下優先晉職晉級。深入實施鄉鎮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工程,完成2萬套直播衛星接收設備的入戶和安裝工作,實現廣播電視全覆蓋,消除數字鴻溝帶來的差距。開展以幸福山寨爲載體的送戲、送電影、送圖書、送故事、送展覽五送活動,豐富貧困羣衆業餘生活。實現貧困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全覆蓋,每個行政村建成35戶文化中心戶,形成鄉鎮30分鐘文化圈_絡。深入挖掘土家特色文化,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文化村寨。進一步完善貧困鄉鎮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家庭收入、家庭財產和消費支出爲認定條件,實行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按照市政策規定適時提高低保標準。切實加大對醫療救助、臨時困難救助的財政投入,對鄉鎮低保、五保、重點優扶對象、殘疾人等醫療救助對象參加合作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給予資助。探索扶貧小額保險,爲鄉鎮扶貧開發對象因意外傷害導致的死亡、殘疾以及醫藥費用提供保險保障。到201_年,鄉鎮貧困地區羣衆養老保險、新型鄉鎮合作醫療參保率均達到95%,貧困地區羣衆獲得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更加均等,廣播電視全面實現戶戶通,文化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成,人民羣衆生活幸福感顯著增強。

(三)創新工作機制,推行精準管理

1.創新金融扶貧機制。加快推進鄉鎮三權抵押貸款,盤活鄉鎮資產。引導和鼓勵商業性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推動金融機構_點向貧困鄉鎮、貧困村延伸。積極探索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與貧困互助資金組織合作模式,加大對貧困農戶的信貸投入力度。規範互助資金的管理,支持貧困戶發展產業。完善扶貧貸款貼息政策,增加財政貼息資金,重點扶持對貧困戶帶動力強的'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

2.深化結對幫扶機制。引導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以各種形式參與扶貧開發,積極爭取對口幫扶單位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幹部駐村結對工作制度,確保貧困村每年都有幹部幫扶工作組,做到每位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深化縣領導、縣級部門聯繫幫扶貧困村制度,建立機關企事業單位聯繫幫扶貧困戶制度,實現貧困村、貧困戶結對幫扶全覆蓋,逐步實現結對幫扶長效化、制度化。

3.強化資金整合機制。以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爲平臺,按照財政扶貧資金爲牽引、行業投入爲主體、社會幫扶爲補充的資金整合原則,成立由縣長任組長的扶貧資金整合領導小組,將相關資金集中解決貧困村和貧困羣衆最基本、最急需問題,實行年初集中規劃、階段定期檢查、年終實績評比,實現資金使用效益化。

4.完善資金監管機制。按照整合、集中、統一、嚴管要求,把資金分配與工作實績、使用效益、評價結果相結合,保證扶貧資金直接用於扶貧對象,提高資金使用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和完善資金項目公示公告制、村級義務員監督制,鼓勵貧困農戶參與項目決策、項目監督和效果評估。審計、監察、財政、扶貧等部門推行偶數年全面審計、奇數年重點抽查制度,加大扶貧資金使用監督力度。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

5.健全考覈評價機制。對精準識別的貧困村、貧困對象,深入查找和分析貧困原因,因村施策、因人而異,制定幫扶規劃,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落實幫扶措施。把減少貧困人口數量和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作爲主要指標,加大對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相關行業部門、各鄉鎮履行扶貧職能職責情況的實績考覈。

四、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一)加強組織領導。按照縣爲主體、工作到村、責任到人要求,建立領導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及時調整和充實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強化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組織指揮職能,落實好聯席會議制度,建立成員單位分工協作機制,抓好扶貧開發各項任務的督促檢查,研究解決好工作推進中的難題。各鄉鎮、縣級相關部門要認真落實一把手負責制,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將其作爲首要的民生來抓,按照低調務實、少說多幹,積極作爲、敢於擔當的要求,共同打好新一輪扶貧攻堅仗。

(二)明確工作職責。按照渠道不變、各計其功原則,各級各部門要將相關政策和項目資金集中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構建大扶貧格局。縣扶貧辦要認真開展好連片開發、整村推進、產業扶持、技能提升等工作,側重落實好到人到戶政策。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行業部門要認真履行部門職能職責,重點解決貧困地區困難羣衆行路、飲水、上學、就醫、就業等工作,切實改善貧困羣衆生產生活條件。聯繫幫扶貧困村的機關、企事業單位要發揮本部門信息、項目、資金和技術優勢,幫助貧困村、貧困戶實現脫貧目標。各鄉鎮要組織好扶貧項目的具體實施,主動爭取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廣泛動員廣大羣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充分發揮困難羣衆的主人翁精神。

(三)營造良好環境。準確把握扶貧宣傳導向,大力宣傳新十年扶貧開發綱要、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精神,充分展示全縣扶貧開發的成就和經驗,及時報道和宣傳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貧開發的成功做法和先進典型,全面反映貧困地區幹部羣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風貌。《石柱報》、中國石柱_、石柱手機報要開闢專欄,及時宣傳扶貧開發政策和扶貧工作動態。各鄉鎮要做好進村入戶宣傳工作,對重點項目要有明顯標誌標識,客觀反映黨和政府對貧困地區、貧困農民的關心關愛。

(四)強化隊伍建設。以培養吃苦耐勞、業務精湛、愛崗敬業的扶貧幹部隊伍爲目標,大力開展聯繫貧困羣衆教育實踐活動,增強羣衆觀念,增進與貧困羣衆的血_情。對縣、鄉鎮扶貧幹部開展多形式的扶貧培訓,提高扶貧系統幹部政策理論和業務素質。加強貧困村基層組織建設,抓好駐村扶貧特派員選派工作,每個鄉鎮配備1名扶貧專幹,每個貧困村有1名大學生村官,鼓勵優秀的年輕幹部到貧困村工作,增強村級領導班子帶領脫貧致富的能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督促扶貧幹部嚴格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積極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努力建設有理想、懂政策、熟業務的高素質扶貧幹部隊伍。

下鄉扶貧工作計劃7

一、基本情況

__村位於鎮駐地北15公里,地處六背山腰,總面積4.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96畝,其中稻田面積436畝,旱地面積60畝。苗族聚居,村駐地__寨,海拔910米,屬於高山峽谷地貌,山體滑坡較嚴重。地質構造古老複雜,有5個自然寨,有5個村民組,207戶,922人。主導產業爲水稻、養殖和外出務工。201_年__村農民人均純收入2350元,201_年全村糧食產量261噸,人均佔有糧食283公斤。今年重新審定後劃爲二類貧困村。貧困人口419人,貧困戶107戶。公路通村,有民辦小學一所。

二、致貧原因分析

__村屬全省苗系貧困村之一,是黎平縣二類貧困村。從人均收入指標看,與全鎮總體水平相比,差距也是很明顯的,處於全鎮倒數。基礎設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組步道沒有完全硬化。農田水利設施逐年老化,人畜飲水困難率居高不下,有效灌溉面積逐年降低,村教育、衛生醫療設施落後,按照國家貧困標準,全還有貧困人口419人(含鄉鎮五保供養、最低生活保障和殘疾人口),貧困人口一直居高不下,其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之深,自我發展能力低,返貧率高(貧困發生率31%),返貧的壓力一定程度上超過了扶貧的壓力,要穩定地擺脫貧困,任務十分艱鉅。耕地面積較少,人均耕地面積僅0.52畝,且大部分爲25度以上坡耕地,土層薄,土壤質量差,旱澇不保收,經濟發展後勁不足,農民脫貧致富難。傳統的“水稻、薯+養豬”模式是__羣衆的生活支柱,生產結構非常單一,羣衆經濟收入來源較少,土地抗風險能力低,一旦遇到自然災害,往往造成生產受損、生活困難、農民減收、貧困加深,返貧突出。由於交通條件差,造成經濟發展緩慢。

公路路況差,政府和羣衆無力養護公路,大量生產生活資料難進入,農產品難運出。加上自然環境惡劣,氣候條件差,農業生產仍實行廣種薄收,靠天吃飯,致使多數羣衆生產難發展,貧困狀況難以擺脫。由於思想消極保守,主觀脫貧意識差,沒有危機感,思維觀念仍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懶思考、怕困難、怕擔風險,等、靠、要思想嚴重,加上信息渠道狹隘,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差、機會少,致使農業生產力水平得不到大的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不高,農業生產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沒有發展動力,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正是由於以上原因,__寨舉家外遷的一拔接一拔,目前全村外出的有72戶,324人。外出勞動力110人,目前主要是“婦幼、老弱、病殘”人口,致使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經營能力,

缺乏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即使外出務工的勞動力由於文化素質較低,外出務工的收入也較低,僅能維持自身的生活,對家庭收入的貢獻不大。儘管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給予了__村極大支持和關注,但仍是杯水車薪,難以滿足貧困戶發展生產的需要,大部分人口僅解決了溫飽,普遍沒有現金,生產投入不足,有些農戶連化肥、農藥等基本生產資料也無錢購買,更談不上去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發展多種經營。由於長期的貧困,鄉鎮金融機構對羣衆貸款額有限,甚至不少羣衆害怕還不起銀行貸款而不敢貸款,缺資金成爲制約貧困村羣衆發展經濟的瓶頸。

三、幫扶計劃

一是發展特色養殖產業。以__寨爲中心,傾力打造“特色養殖”養殖示範基地。計劃在岑友、得潘等自然寨實施能繁母牛300頭,共需資金2000000萬元,其中扶貧資金1500000萬元,金融扶貧貼息貸款50萬元;

二是種植業201_年新建中藥材(桔梗)基地200畝(每畝補助670元,合計13.4萬元)。

二是技能培訓。針對該村種養殖戶技術短缺的問題,計劃舉辦種養植等培訓3期,概算共需資金15萬元,培訓400餘人次,讓閒臵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

三是基礎設施建設。

1、鄉鎮飲水:201_年實施修建人飲工程1處,管道長4公里,新建蓄水池800立方米(投資合計60萬元)

2、通村公路:201_年修通__至高亞6公里水泥路,每公里40元,計240萬元。

3、硬化道路:20__年硬化村寨道路7千米,每千米4萬元,計28萬元。

四、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工作機構。該計劃在鎮黨委、政府指導下,由村兩委統一組織實施,爲全面完成所規劃的各項任務,成立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負總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駐村工作組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充分認識做好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重要性、複雜性和艱鉅性,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負責本村精確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協調和落實,確保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不走樣。

二是明確責任分工。

1、對規劃中確定的目標任務,納入村年度工作計劃,制定實施方案並組織落實,每年需要重點推進的重大項目,落實到牽頭責任單位,村幹帶頭包戶,黨員、幹部積極參與,紮紮實實推進,確保規劃目標任務有計劃、有步驟地落實。

2、要積極協調、精心安排,積極爭取部門支持,幫助種植戶協調貼息貸款和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切實解決幫扶計劃中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對在工作中落實不力、推進緩慢,給本村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造成負面影響的相關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