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查報告

近日,我國第五次《中國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查報告(2014-2015年)》由中國人口宣教中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在京發佈。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記者注意到,此次調查在以往調研基礎上還增加了國家政策、精神層面和心理需求層面的調查,將個人發展、家庭幸福和國家昌盛、中國夢緊密結合。選擇城鄉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調查更加翔實更具針對性,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有關專家。

中國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查報告

 家庭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影響幸福感

根據報告,城鎮家庭幸福感仍高於農村家庭幸福感;女性、年齡更長、健康良好、非農戶籍、受教育程度較高和初婚有配偶等人羣的家庭幸福感更高。

對此,參與調研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表示,這主要與家庭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有關。女性、健康良好、非農戶戶籍、受教育程度較高和初婚有配偶等特徵人羣主要是健康狀況較好、收入水平較高、家庭和工作壓力相對較小的階段,特別是非農業人口初婚有配偶女性,社會保障水平較高、家庭關係簡單、和諧,經過了壓力和養育子女壓力比較大的階段,因此幸福感相對比較高。

中國人口宣教中心主任姚宏文則表示,調查及其成果的發佈,通過探求家庭發展的內在規律,希望能夠引起全社會對家庭發展問題的高度重視和關注,進一步強化家庭建設的責任意識和家庭發展的擔當意識。毋庸置疑,家庭擔當意識越高,社會的家庭幸福感指數就越高。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伍海霞表示,根據調查,男性的個人與家庭幸福感均低於女性。雖然我國在家庭、教育、就業等領域倡導男女平等,並取得豐碩成果,但在社會與家庭中仍賦予了男性更大的責任與壓力,使得男性缺乏應有的幸福體驗。

家人團聚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本次調查,2015年全國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的家庭比例合計爲76.89%,比2014年高出0.62個百分點。雖然不幸福家庭佔比較低,但主要集中於孤寡和患病老年人家庭、殘疾人家庭、空巢家庭、留守家庭、流動人口家庭、受災家庭、單親家庭和其他特殊家庭。

王廣州對此表示,家庭是否幸福或多或少取決於家庭的完整性和居住方式。我國獨居、老年人口、流動、殘疾、留守和單親家庭的比例持續升高,有些與生命週期有關,有些與居住模式及生活壓力有關,有些與社會管理與服務有關。

王廣州指出,調查中,家人團聚是非常重要的幸福感影響因素之一,有些是可以進行干預和制度改善的,比如受災家庭、單親家庭、人口流動、留守家庭。他建議,從公共政策不斷完善的角度,首先要確保家庭發展能力的可持續,其次是儘可能消除家庭團聚的制度障礙因素,第三要不斷改進公共服務的水平和模式,儘可能使一些面臨困難的家庭得到及時關注。

食品安全影響幸福指數

據調查數據顯示,已婚有配偶對個人幸福感的提高有積極作用,相反,喪偶、離異不僅是婚姻狀況的轉變,也是生活方式和社會角色的轉變,對個體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產生着較大的負面影響。

對此,王廣州表示,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社會的到來和發展趨勢,人與人的交往模式、溝通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社會風氣、道德觀念和理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往結婚和離婚都是人生非常重大的事件。目前離婚確實是司空見慣的現象,這與新媒體、公共媒介宣傳和文化氛圍有很大關係。雖然離婚不是什麼非常不光彩、也談不上什麼大逆不道,但也絕不是需要天天宣傳和值得炫耀的事情。

“我們認爲:結婚不能隨意,離婚也不能隨意。家庭建設既包含物質建設,也包含精神建設,家庭建設的目標是使人人家庭幸福,使人人積極向上。”王廣州說。

另外,民以食爲天,食品安全影響着人民的幸福指數。對此,王廣州表示,食品安全是關乎全社會健康的大事。加強全社會食品安全意識和對違法懲處不僅符合廣大人民羣衆根本利益,而且是實施行政執法監管部門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