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與投資要分清日記

我們知道,理財的內容十分廣泛。要制定一份周全的理財規劃,不僅要考慮財富的積累,還要考慮財富的保障,即對於風險的管理和控制。但也有人認爲,所謂理財,其實跟投資就是一回事兒,都有可能使手中的資產實現保值、增值。此話並不盡然,科學點說,投資乃是理財的一個組成部分。

理財與投資要分清日記

根據經濟學的定義,投資是指犧牲或放棄現在可用於消費的價值,以獲取未來更大價值的一種經濟活動。簡單地說,某人的本金在未來能增值或獲得收益的'所有活動,都可叫做投資。

投資的資本來源,既可以是通過節儉的手段增加,如每月工資收入中除去日常消費支出後的節餘,也可以是通過負債的方式獲得,如借入貸款,還可以採用保證金的交易方式以小博大,放大自己的投資額度。從理論上說,其投資額度的放大是以風險程度提高爲代價,遵循“風險與收益平衡”原則,即收益越高的投資,風險也越大。因此,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只是大小程度不同罷了。

具體而言,家庭投資的主要成分包括金融市場上買賣的各種資產,如存款、債券、股票、基金、外匯、期貨,以及在實物市場上買賣的資產,如房地產、金銀珠寶、郵票、古玩,或者實業投資,如個人店鋪、小型企業等。

而理財,就莫如投資那樣“簡單”。要想成功理財,一般說宜分三個步驟:

第一步:設定理財目標,回顧資產狀況。諸如購房、買車、償債、退休儲蓄、教育儲蓄等,都可設定爲理財目標,但需要從具體時間、金額等來定性、定量地進行理清。而知道有多少財可理,是理財最基本的前提;對個人資產的回顧,主要是將自身資產按有關類別進行盤點,包括金融性資產(銀行存款、債券、保險、股票、基金等)、固定資產(房產、汽車等)。

第二步:瞭解自己處於何種理財階段。人生有六大階段:單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長期、子女大學教育期、家庭成熟期、退休期。不同階段的生活重心和所重視的層面不同,理財目標會有所差異,設定目標須與人生各階段的需求配合。

第三步:測試風險承受能力。風險偏好是所有理財計劃的重要依據之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不做不考慮任何客觀情況的風險偏好假設。如一些人把大部分錢放在股市,而沒多考慮家庭責任,這時,其風險偏好就有點偏離自身能承受的範圍了。完成以上三步,就可合理分配各種金融產品,最大程度地獲得保障和增值。

可見,理財活動包括投資行爲,投資是理財的一個組成部分,理財就是投資理財。沒有最好的理財方案和理財產品,只有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和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