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小籠包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食。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雲南的過橋米線,內蒙古的小肥羊,山西的刀削麪但是,我最喜歡吃的還是我家鄉的風味小吃無錫小籠包。

美味的小籠包

說起小籠包,據說還有這樣一段來歷呢。清朝同治年間,南翔鎮上有家包子店,由於競爭日趨激烈,店老闆爲了爭搶生意,就一直琢磨怎麼把皮變得薄一些,把餡加的多一些,工藝日趨改進,小籠包就這樣誕生了。正宗的小籠包起源自嘉定縣的南翔鎮,所以現在很多小籠包也冠以南翔的`名字。

小籠包光看樣子就讓人垂涎三尺,剛出籠的小籠包熱氣騰騰,小巧玲瓏。遠看,就像一排排身着潔白軍裝的小標兵在向我們敬禮。湊近了仔細看,小籠包的形狀完美地呈現了凸字形,皮薄如蟬翼,晶瑩剔透,彷彿吹彈可破。小籠包的頂端分佈着二十幾條均勻的褶皺,宛如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兒。只要輕輕戳破面皮。紅紅的肉餡就會伴隨着湯汁一起露出來。讓人忍不住咬上一口。真像是由一塊玉石精心雕琢成的啊!

這時,我的心底產生了一個疑問:如此小巧玲瓏的小籠包是怎麼做出來的呢?我仔細地觀察着廚師是怎麼做出小籠包的。只見廚師首先將鮮肉剁碎,並把肉搓成一個個圓圓的小肉球。再將特製的麪粉倒入碗中,加入適量的水,接着,把它拌成軟粉團。然後,廚師把粉團搓成長條形,平均切成小圓粒。然後,廚師把這些小圓粒捏成圓形薄皮,放入適量的肉餡,再從冰箱裏拿出皮凍放進麪皮裏,並用大拇指和食指把麪皮。肉和皮凍捏成小籠包的形狀,看上去真像一座座寶塔啊!只見廚師動作嫺熟地把小籠包的尖角一扭,均勻的褶皺就做好了。最後,就是蒸小籠包的環節了。廚師將蒸籠內採上油後,放入小籠包隔水蒸了七八分鐘,這樣,一籠鮮美多汁的小籠包就做成了。

小籠包的吃法也很講究。它香氣襲人,令人胃口大開,可是,你也不要抓起一個就往嘴裏塞,那會把你的舌頭燙到的。吃也有口訣的:輕輕移,慢慢提,先開窗,後喝湯。吃小籠包必須先用筷子將小籠包輕輕地夾起,使它不粘在籠子裏。接着,慢慢地將小籠包提起來,記住,一定要輕和慢,否則小籠包中的湯汁就會流出來。然後,將小籠包沾一些醋提到嘴邊,小小地在側面咬上一口,讓皮破一個小洞,接着輕輕一吸,鮮美的湯汁立刻就會流入你的口中,還是熱乎乎的呢。最後,喝完了湯,你就可以細細地品嚐小籠包了,那爽口的麪皮,鮮嫩的肉餡兒,定讓你意猶未盡。

記得我第一次吃小籠包時,望着剛出籠的小籠包,我的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顧不得什麼淑女形象,抓起美味的小籠包就往嘴裏塞。下一秒,我就左手捂着嘴巴,右手往嘴裏扇風了。唉,心急吃不了熱小籠包啊。這次,我吸取教訓,先輕輕地咬了一小口皮,頓時,鮮美的汁兒涌進了我的嘴裏,那味道妙不可言,讓我回味無窮。我心想: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啊!

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很饞呢?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嘗。快來我的家鄉無錫,品嚐這鮮美多汁的小籠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