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歷史名人的作文

歷史人物是很值得學習的,關於他們的作文也是不乏精品。那麼關於歷史名人的作文應該怎麼寫?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描寫歷史人物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用。

關於歷史名人的作文

描寫歷史人物的作文篇(一)

其,清水芙蓉,多愁善感,一介女流;其,如詩永遠籠罩着一層淡雲哀愁,籠罩着美麗的輕輕面紗;其,秀面芙蓉一笑開,眼波才動被人猜;其,見客入來,珠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情風依依,在倦鳥投林,牧童歸家而你卻流離在外的時候,你是否會默悵着一首詩“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來,月滿西樓,花白飄零水自流,一處相思,兩處閒愁……”思風徐徐,在意外收到家信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這首詩“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在這情思飄逸的時刻你是否會像起她——一個作爲封建社會的一介女流,一個有理想、有抱負,對生活一直抱着積極的態度,具有強烈的進取心的女中豪傑——李清照

李清照,是古代文學創作中的一道獨特的亮麗的風景線,也是整個太陽系間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1987年,國際天文學命名了水星上15座環形山。用了15個世界名人命名,李清照就是其中的一個。

李清照的詞體現了她感悟力的纖敏豐富,而她的詩則表達了她對於政治、民族、國家的看法,和關心國事、不讓鬚眉的精神氣魄。可以說,她的詞之所以具有一般婉約詞所缺乏的骨力,並非偶然,而是她性格剛烈、大膽的體現,詩只是更明確地抒寫了詞人性情的這一面。較之一般的士大夫文人,李清照對朝廷政策、天下蒼生的關懷,對政局的預見,都有自·己的懷抱和主張。如《浯溪中興頌碑詩和張文潛韻二首》,借唐代的安史之亂,託古諷今,突破張文潛詩的思想,對北宋末期政治的fu敗、最高統治者的荒淫昏聵,作了深刻犀利的批判。“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極有力地抨擊了貪生怕死的南宋統治者在金兵追擊下的逃跑主義,偏安於江南、不顧民生願望的軟弱無能。她的詩直指社會現實,以傲昂正氣充盈其間,寫得激昂慷慨,帶有憤鬱之氣。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李清照較爲幸福的前半生,使她前期的詞大多以描寫少女情懷和婚後的生活情趣爲主要內容。從而她的詩清新明朗,入口即化。在構思意境上,既有精工雕琢的蘊藉,又有適時的高放,詞風平易而不俚俗,雅正而不繁複,意境優美動人。南渡後,由於政局的影響,感世傷時、悼念亡夫、回憶故土歲月,奠定了這一時期詞作的情感基調。其思想內容更具深度,詞的風格也隨之轉爲沉鬱。“春歸秣陵樹,人客建安城”寫出了詞人在動盪的時勢下流離遷徙、歲月蹉跎的身世之痛,是時代悲劇之縮影。這一時期,李清照在慢詞上的成就突出,如《永遇樂》,盛衰今昔之感,通過圓熟的用筆,表現得動人心魄。《聲聲慢》開創了運用雙聲疊韻的創格,一直爲後世所稱道。

朋友常誇我像李清照,多愁善感,總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憂愁。但我知道,我是遠不及她的。李清照除了是一個婉約的,“蹴裏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和羞走”的美麗才女。她更有不同凡響的魅力。剛正不阿的性格與細膩敏銳的情感力相得益彰,使她的詩詞具有獨特的精神和風采。她的藝術成就令後世矚目,爲中國的文學寶庫增加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描寫歷史人物的作文篇(二)

他出生卑微,父母在一次饑荒中死去,連入土爲安都差點沒成。爲了生存,他選擇了當和尚,但又被朝廷逼得造反。經過無數次挫折與打擊,他變得意志堅強、見識長遠,行動周全謹慎,成爲了一代梟雄。

在我眼中,他具備了無人可比的軍事才能。濠州到滁州、滁州到南京,再兵臨元大都城下,他所向披靡。有無數人想讓他被歷史所埋沒,可他無所畏懼。從他分析局勢,決定先攻打陳友諒,再攻打張士誠這件事,足以證明他的遠見與軍事才能。他把握住敵人的弱點,正如一隻潛伏於黑暗中的蠍子一般發出致命一擊。

在我眼中,具備獨到的眼光。徐達、湯和、周德興等在當時還是無名小卒的人,都被他一一挑選出來,委以重任。而他們也不負重任,爲朱元璋打敗了一批又一批的敵人,在建國後成爲了明朝的重要支柱。

在我眼中,他具備勤奮的品質。丞相制度雖然被他廢除,可他當政期間明朝的秩序井井有條。他是皇帝中的'特例,別人都進入夢鄉了,他還在挑燈夜戰,批改剩下的文件,十分可敬。

但他也有殘暴的一面。

別的朝代的開國功臣享盡榮華富貴,但他卻將伴他出生入死的功臣趕盡殺絕。馮勝、傅有德、藍玉,各各都死不瞑目,這是一場悲劇。

功過並不論證一個人的好壞。就像朱元璋,一生克敵無數,建立大明王朝,成就華夏輝煌,同時他也十分專-政,誅盡開國功臣。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

這是他擊敗陳友諒後微服私訪時題於紫金山禪院中的詩,殺氣與豪氣透過字裏行間,穿過幾百年時空撲面而來。

歸納總結

這便是我眼中的朱元璋,一個霸氣非凡、功過參半的朱元璋。

描寫歷史人物的作文篇(三)

如果有人問我喜歡哪個歷史人物,我一定會說:我最喜歡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智慧的化身——諸葛亮。

千古以來,諸葛亮深受人們的愛戴,身上有着無數美麗的光環。

“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毫無疑問,這是對諸葛亮才華的側面概括。集超人智慧與謀略於一身的諸葛亮,被善於招攬人才的劉備重用,蜀國在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終成就了大業。

我喜歡諸葛亮遇事鎮定自若,深謀遠慮。在“空城計”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懼司馬懿的逼迫,從容佈置,從而使對方退兵,西城得以轉危爲安。我喜歡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賢嫉能的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將計就計,趁大霧天扎草人攻打曹營,從而借來十萬支箭,爲赤壁之戰準備了足夠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還喜歡諸葛亮的智勇超羣與忠貞不渝。諸葛亮爲了求得南方的長治久安,聽從馬謖的建議,採用“攻心爲上”的計謀,在與孟獲的戰鬥中七擒七縱,最後使孟獲心悅誠服地歸順了劉備,成爲蜀漢南方的屏障這些世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無不閃耀着諸葛亮知識與智慧的光芒。

我喜歡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品質。他是一個“滴水之恩,必將涌泉相報”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因爲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因爲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白帝城託孤之重任,爲了漢室之興竭忠盡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爲了江山社稷,忠貞不二,嘔心瀝血,直到臨死之前,還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業,爲的就是報先帝的知遇之恩,實在可歌可泣!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評價,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鞠躬盡瘁。諸葛亮的性格品質至今還廣爲後人流傳。《三國演義》同時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現在已經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讀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