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諸葛亮人物作文

早在《草船借箭》中領略過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一個手搖雞毛扇,上知天文,下識地理的智者形象躍然腦海。那時的諸葛孔明,在小學生的眼中,大有一番“神仙”風範,在濃霧瀰漫的江上使“造箭”故事圓滿的畫上了句號。而今有在《出師表》中重逢諸葛孔明,卻不再用幼稚的眼光看待這位歷史宗師,也不再帶有神祕感的驚歎來評價他。初讀《出師表》,已被諸葛亮的雄才大略所折服。在面臨蜀漢即將被伐之時,規勸後主“惟坐而待之,孰與伐之。”

我眼中的諸葛亮人物作文

進而有是“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充分體現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忠貞思想。在文章的字裏行間,流露出了他無限的忠誠和“報先帝、忠陛下”的'忠貞及“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決心。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劉備的知人善用和親賢臣的氣度。“亮躬耕隴田,好爲《梁父吟》”,原先的諸葛亮本是一介平民,過着隱居的上呢搞活,卻有誰識得他超人的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自被請出茅廬後,他的雄才大略和政治抱負才能得以施展。我很慶幸沒有埋沒又一個人才,沒有又一番《馬說》式的懷才不遇。

試想,如果沒有諸葛亮的出廬,劉備父子又將是如何的結局?恕我冒昧,也許也就不會有歷史上的蜀漢了吧。這也是諸葛亮與劉備交情非同尋常的原因,鑄就了諸劉的魚水關係。很遺憾,諸葛亮的死使蜀漢徹底頹覆,從此潰敗,歷史終究還是選擇了蜀國的傾覆。迂朽的劉禪也因此而被世人所唾罵,而諸葛亮以一生又是充滿光輝與讚賞。“諸葛孔明”也因此而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