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1

太陽斜斜地照射在課堂裏,蒙熱的風一陣陣的打在屋檐上,吹亂了我的碎髮,打亂了桌子上的資料。

大先生踱着步,講到:“‘五月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糉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贏驅一點粥。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標盤。’這是陸游在端午的生活習慣,你們會在端午幹什麼呢?廣東端午又能幹什麼呢?家鄉端午的習俗與這裏有什麼不同?”

我想到:“廣東端午?插秧?做艾粑,掛花公雞,配藥方?不不不,這些在這兒還真沒遇到過。在廣東的端午裏吧……吃糉子,賽龍舟。”

忽的,到了我的家鄉——南京。南京端午能幹什麼呢?

前幾年,母親帶我回過一趟老家,一切還是安然無姜,唯有那中午的太陽,曬得使人不得不眯起眼睛。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舟水下喜洋洋。”家鄉有條石臼湖,端午前幾天那兒蘆葦長得茂盛,家家戶戶都拿着鐮刀,把砍下的蘆葦用鹽水泡着,在做餡。紅棗餡的,鹹蛋黃餡的,豬肉餡的……我最喜歡的是那紅棗糉,用蘆葦扎着的糯米厚實,端一碗白糖撒在上面,甜滋滋的,紅棗煮的熟爛,咬一口甜而不膩的糖水噴涌而出!一個糉子比巴掌兒還小。賽龍舟是必不可少的,湖岸上的人喧譁着,擂鼓也打得鏗鏘有力,十幾支船上會有二十幾名大漢赤着身子,流着汗水,喊着:“一二一二”,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木漿拍打在水面上,濺起一陣陣波瀾的水花。

除了吃糉子和賽龍舟,家鄉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五紅”。“五紅”指的是五道紅菜:一爲烤鴨;二爲鹹鴨蛋,鹹鴨蛋切開流油紅通通;三爲莧菜,放在飯上,飯變成了紅色;四爲黃鱔;五爲艾草飯,艾草放在飯上黑得發紅。整個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端午幾天有“午毒”,就是太陽太猛,曬得人昏昏欲睡,大人們吃“五紅”來辟邪。小孩們不僅要吃“五紅”還得戴“花公雞”,花公雞用毛線織成,裏面放些糉葉、艾草等香料,掛在脖子上,一整年都不用擔心會中午毒了。

“沙拉拉……”風兒把大樹吹得直響,擾亂了我的思緒,回過神來,望着黑板,好想念我的家鄉,好想念家鄉的石臼湖,好想念脖子上的花公雞,飯桌上的“五紅”,還有家鄉的端午節……

一種種天馬行空,一絲絲纏纏綿綿,一宗宗是是非非,家鄉端午,你,還在嗎?若我身在廣東,你,亦是我心中的一份。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2

端午節又要到了,我彷彿回到了去年端午節一家人一齊到巨龜苑的歡樂場景。

記得那天一大清早,我和姥姥、姥爺、爸爸、媽媽隨自駕車隊向巨龜苑駛去。車窗外的風景很美,我十分興奮,巨龜苑很快就到了。導遊阿姨帶領我們坐竹筏順河而下,來到了村莊裏的一戶人家。我第一眼就看到院子裏的大桌子上擺了幾個大盆兒,裏面裝着紅棗、江米;新鮮的糉葉泡在大桶裏。導遊阿姨興奮的召集我們:“包糉子活動開始了!”大家爭先恐後地拿起糉子葉,包起了糉子。我也想試試,但不明白怎樣包,看着大人們的糉子都整齊地擺在大盤子裏,我有點着急了。趕緊找去找姥姥,在姥姥的耐心幫忙下,我最終包好了一個大大的糉子。不一會兒,糉子就出鍋了。吃着自我包的熱氣騰騰的糉子,我太開心了!

另一項活動是我最喜歡的漂流。來到冶河邊,我興奮地跳上皮筏。爸爸負責搖槳控制方向,我和媽媽一齊賣力的划船,要是遇到激流險灘,我們的小船還會在河裏打轉兒,順流往下衝,我的身上都淋溼了,但一個多小時的漂流讓我感到十分盡興。端午節早就有賽龍舟的習俗,我的漂流也算是吧!

這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我不僅僅吃到了自我親手包的糉子,還體驗了漂流。真期望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有新樂趣!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3

端午節就要到了。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

到了那天家家戶戶都開始包糉子,吃糉子。糉子的形狀也是各式各樣的,有三角形,長方形的,還有枕頭形的等等……味道也是有很多種,比如有鹹的,甜的,辣的,夾餡的,肉的和素的好了好了不說了,反正花樣很多至讓我流口水。不過那些全是買的,我覺得還是我家的糉子好吃。那是因爲有我的辛勤的勞動成果,所以好吃。

儘管我不會幫媽媽包糉子,可是能幫媽媽淘米洗棗。當媽媽把包好的糉子一個一個的放入鍋裏時,我就在想“香噴噴的糉子什麼時候才能煮好呢?”媽媽好像看出我很着急的樣子,笑了笑對我說:“看你那猴急的樣子,找什麼急呀!這煮糉子得需要有耐心不能着急,否則會把糉子煮壞的。需大火燒開後,再用小火煮一小時才能吃到熱騰騰,香噴噴的糉子呢。”“哎,還得等這麼長時間呀。算了吧,還是玩會兒吧。”

每當我看到糉子就想起媽媽說的那番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以後不管做什麼事都要用心,還要有耐心,誠心和細心,還有恆心,這樣才能學好本領,做好每一件事。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4

每到農曆的五月初五,家鄉熱鬧的端午節也就到來了。

早上,天剛矇矇亮,家家戶戶的人們也就忙碌起來了。他們有的包糉子,有得做包子。因爲我聽說玉溪過端午節有吃糉子和包子的習俗,有的人家還會在自家門口掛上艾草、菖蒲,聽大人們說這樣做可以辟邪。

上午,超市和菜市裏的人們也忙碌起來。超市裏掛起了大降價的牌子,所以裏面人山人海。菜市場也是熱鬧非凡,賣艾草和菖蒲的,還有賣糉子的,到處都是。這樣一來賣其他東西的人們生意就顯得清淡一些。

下午時分,人們往往會三三兩兩的開着車,到撫仙湖邊觀看賽龍舟。等我們到的時候,湖邊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龍舟賽馬上要開始了。張眼望去,五隻龍舟一字排開,紅、黃、藍、綠、白,煞是壯觀。此時,“砰”的一聲槍響,五支龍舟像箭一般衝了出去,岸上響起了助威的吶喊聲,各自爲自己喜愛的龍舟加油,龍舟上則響起了戰鼓聲和隊員的號子。這時,五支龍舟交替前進,一會兒紅隊領先,一會兒綠隊領先,一眨眼,黃隊又衝到了最前頭。終點越來越近了,五隻龍舟都卯足了勁爭第一。但實力也顯現了出來,我發現龍舟比賽需要整體有較強的實力外,協調配合更爲重要。最終技高一籌的藍隊獲得了第一。

觀看龍舟比賽給了我很大的啓發,一個人的強大很重要,但整體的協調配合更爲重要,因爲他們是一個集體。

家鄉的端午節真熱鬧,明年是什麼樣子呢,我盼着。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5

端午,一聽到這兩個字,我的口中便分泌出了唾液,以爲我想起了那美味的'甜醅子。

一大早醒來,就看見奶奶在廚房忙活,我連忙跑過去給奶奶打下手。奶奶告訴我,今天做的是甜醅子。我聽到這三個字,便不覺精神十足,因爲我太想念那清爽可口的味道了。

準備好製作甜醅子的原料後,我們馬上開始了製作過程。奶奶先將燕麥洗乾淨後,將其入鍋加水至沒過燕麥,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至水分收幹。而這時我不禁想到了物理知識:沸點。

正當我陶醉在自己活學活用的表現之中時,燕麥出鍋了。只見奶奶用嫺熟的手法,將燕麥倒入了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容器中,用勺子劃開,這時我的心中便產生了一種疑惑,我便問奶奶爲什麼要用勺子劃一劃呢?只聽奶奶說了一句,是爲了散熱,明白之後,我不覺感嘆到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學問啊!

這時一碗白開水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見奶奶將酒麴放入其中,攪勻之後倒入了事先蒸好的燕麥中,攪勻之後,在中間掏了一個窩。好奇心的驅使,讓我的想象力圍繞這一個窩盡情飛翔。

奶奶接着用一個保鮮袋抱起來,上面再捂上一個小棉被,這真是把我笑的肚子疼了,難道甜醅子也需要休息?

就這樣,甜醅子進入了夢鄉,而我也沉寂在電視中,時間彷彿停止了下來,我心中想吃甜醅子的念頭不停地進入我的意識,我只好用電視來自我陶醉。

艱難的36小時過後,我聞到了那酒香味,是多麼清爽。

我開始了我端午節的第一頓大餐。

甜醅子,家鄉的美味!我美好的回憶。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6

想起端午節的糉子,真是讓我垂涎欲滴啊。因爲它太好吃了!這不,又要到端午節了,好想吃糉子啊~不禁讓我回憶起去年過端午節了。

依稀記得那天天有點陰暗,一個大好節日就被這天氣給破壞了,真叫人惋惜。

一大早,我媽媽就在客廳裏河東獅吼了。還沒等我吃完早飯,老媽就扯着我到菜場去買一些糉子葉啊,糯米啊,豬肉啊,臘肉啊……準備就緒後,我們終於開始包糉子啦!

說來也怪,媽媽包出來的糉子又快又好,糉子好像有靈性一樣;媽媽似乎好像有魔法一樣;不出一分鐘就包出一個;在媽媽手中好像在跳舞一樣;而我呢,包了半天都沒包出一個,而且,我包的的全部都散散的,扁扁的,跟沒吃飯一樣,跟泄了氣一樣,有的都漏啦。連我都覺得有夠爛,不對,是又醜又爛!!!氣死我也!

不一會兒,一股香噴噴的糉子香味,便瀰漫了整個房間。我肚子裏的饞蟲立刻就被勾了起來。不一會兒,垃圾桶裏便多出了五片糉子葉。嘻嘻——

品嚐完了好吃的糉子,電視里正在直播精彩激烈的龍舟比賽。加油聲,鑼鼓聲,此起彼伏。點實力和我家都熱鬧無比,其樂融融。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7

每到端午節這天,家鄉便會響起:“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相傳是爲了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與南方的習俗不同,最具北方特色的是射箭與打馬球。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都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面畫“王”字。

在我的家鄉,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每到端午節,我就有口福了,那糉子可是格外好吃,有花生餡的、有芝麻餡的、有棗兒餡的,還有肉餡兒的……等等等等,其中我最喜歡吃肉餡兒的。

端午節前夕,學校門口附近、集市上滿大街都是賣香囊的、賣五彩絲線的,香囊的的形狀各種各樣的:有兔子狀的,有馬狀的,有虎狀的,還有卡通狀的……,數不勝數。端午節當天清晨,大人們起牀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悄悄地把五彩絲線栓在孩子的脖頸、手腕或腳腕上,傳說是爲了避邪,實際上是用於裝扮。

我的家鄉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洗艾水澡。在吃完豐盛的午餐後,雖然大人們已經忙得大汗淋漓,可還是要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艾草,煮一大桶水,全家洗個澡,整個夏天就不會被蚊蟲叮,也不會生痱子。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灌南,歡迎大家來灌南做客。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8

在端午來臨的幾天前,母親便呼人做糉子。那時只要聞着竹葉的清香,便知又有好東西吃了。

知道媽媽要包糉子,我美食就往廚房跑,廚房空氣中瀰漫着竹葉的淡淡清香,誘惑着我的肚子裏的饞蟲。家裏包的是鹹肉糉子,新鮮的竹葉包着潔白的糯米,糯米里夾着噴香的臘肉、蛋黃,乾貝或冬菇等材料,外面用線纏繞捆縛着。

包好的糉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糉子逐漸熟了以後,淡淡的竹葉香、糯米與各種配料的味道都會散發出來,清香四溢,瀰漫在整個廚房裏。解開扎線,剝開糉子葉,甜糉子裏藏着紅紅的糉肉,鹹糉子裏白白的糉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糉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那時候早午晚都吃糉子,奇怪的是怎麼也吃不夠。

現在家裏不常包糉子,有時會在外邊買買來吃,總感覺膩口,吃兩口就吃不下了。市場上的合成糉子愈來愈受歡迎,人工包的糉子已成爲稀罕之物。看見越來越多的人在商場裏買糉子,我真擔心!擔心有一天家鄉的人都不再包糉子,一道人間美味不知道要向何處尋。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9

“五月五,是端午;綠葉子,包糉子。”每到端午節,村裏的孩子們都會把這首兒歌掛在嘴邊。

端午節前夕,大人們早早地就挎着籃子,三五成羣地上山採糉葉。然後來到小河邊,找塊平坦光滑的石頭,把糉葉一片片地展開,用毛巾輕輕地擦洗。除了準備又綠又鮮的糉葉外,人們還要上山砍株新長成的竹子,將它去皮,然後削成小細條,吹風晾乾,用它來扎糉子,既衛生又結實。

奶奶是個包糉子的能手,她包的糉子不僅好吃,而且美觀,有的像牛角,有的像拳頭,還有像花生。糉子有許多種,有的是鹹的,裏面擱五花肉、花生和豆子;有的是甜的,裏面包豆沙;還有的是淡的,專門蘸白糖吃。包好的糉子十個紮成一串,然後放入大鍋蒸煮,得熬幹幾好鍋水才能撈出。

每年奶奶都要包許多糉子,有的掛在土牆上,有的則拿去送人。村裏有個習俗,要是家裏辦過喪事,三年內是不能包糉子的。端午節一到,每家每戶都會另外包幾串給送過去。那些人家心裏過意不去,常會精心準備些糕餅之類的東西回給大家,以表謝意。

“五月五,是端午;綠葉子,包糉子。”我彷彿又聞到了糉子的陣陣清香!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10

盼望着盼望着,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大早我就聞到了清新的香糉味,真香!

端午節到達,有些人家的門上插着端午艾,有些人家在屋檐撒石灰,還有好多小孩戴五彩繩都是用驅邪避災,保平安。

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奶奶就和外婆一起包糉子,在她們包糉子的時候,我弟弟就在旁邊看着。一邊看一邊說:“快點,快點!”終於糉子包好了,奶奶把包好的中,放在鍋裏蒸。過了一會兒香氣撲鼻而來,我和弟弟也馬上跑過來問:“好了沒有?好了沒有,我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奶奶卻說:“還沒有好呢,再耐心等待吧。”我後來糉子好了,我隨手拿了一個,不過沒有拿着綁好糉子的線,結果手被燙紅了。我趕緊剝開裹着糉子的葉,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吃的是紅豆栗子棕,還有白水糉,鹼水糉等等,吃完了一個,可還忍不住想吃,連不喜歡吃的媽媽都想吃。

還有賽龍舟,有三四條龍舟將要比賽,龍舟的頭是向上翹的,哨聲一響,劃手們奮力揮漿,“一二,一二”的口號震天響,船頭還有人擊鼓助威呢!

端午節那天晚上,我們家擺端午宴,媽媽叫上了我家的四個小姨小姨夫一起來吃,有香菇燉雞,紅燒龍蝦,炸雞腿等等好吃的。

端午節離去了,但棕香還沒有離去。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11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又到了賽龍舟吃糉子的時候。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季節裏,我懷念起了那年的端午節,那是我第一次包糉子。

那天是端午節,媽媽早就把糯米和糉葉買好了。媽媽把材料準備好,開始包糉子。我一看,一個個漂亮的糉子在媽媽手中誕生,好像很簡單嘛,於是我纏着媽媽教我包糉子。媽媽笑眯眯地答應了。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媽媽替我去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

看着自己包的糉子,我心裏說不出的高興。

媽媽把糉子拿去煮好後端了上來,打開鍋蓋,香噴噴的熱氣撲面而來,我輕輕地拿了一個肉糉子,撥開糉葉,咬了一口,又香又糯,太好吃了!

吃着香噴噴的糉子,我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以後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要自己親手包糉子。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12

家鄉的端午節寶帶實驗小學顧蔡昊指導老師:龐奇蓉 我的家鄉是在蘇州美麗的西山島上,也叫金庭鎮。這裏風景秀麗,四季花果飄香,享有“花果山”的美譽。

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風俗特點,下面就讓我帶你走進家鄉的端午節吧。

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端午節這天,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悅。挖野菜,打青糕、包糉子……更是忙得不亦樂乎。農民伯伯大清早就會到山頭上,田地裏去採集各種各樣的野菜,這種菜被稱爲“端午菜”。

據說這種菜營養特別豐富,還清熱解毒,也能用它來做一些糕點,家家戶戶忙呼着,人山人海,可熱鬧了。

以前的端午節,人們還會喝一種叫“雄黃酒”的酒,不過現在人們都喝上了香醇的桂花酒了。拿起糉子,解着細小的繩子,一股淡淡的清香就撲鼻而來,沁人心脾;剝開翠綠的糉葉,一團黏黏的糯米制成的糉子便映入眼簾。

糉子有很多種:紅豆的、紅棗的、蛋黃的,甚至還有肉餡的;形狀也有大的、

小的、長的、方的,但無論是哪一種,都能饞得你直流口水……

你知道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嗎?據說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屈原的。屈原因受到權貴的排擠,覺得報國無門,於是就投入汨羅江自盡了。

人們怕魚兒吃掉他的屍體,就把糉子投入江中讓魚吃。從此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每年的端午節,家鄉的鄉親們都會忙的不亦樂呼。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13

在家鄉,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每家都要準備一盆水,水裏面泡上了艾葉,然後放在外面。在端午節的早上,我們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裏取。有小孩的人家一大早就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裏,或者水邊去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還能避邪。

爲什麼每家都要用這樣的水洗臉呢?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據說,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月宮裏的嫦娥會讓玉兔把搗了一年的藥撒向人間,讓人們洗去疾病和苦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所以,孩子們在農曆五月初五的早上,總是爭着去外面洗澡,覺得用玉兔撒了藥的水來洗澡是件神聖的事情,而沒有去外面洗澡的,只能用放在屋外面的水來洗一下臉了。當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體好才行,以免感冒,因爲五月初五那天的早上,氣溫還是很低的,聽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來說,洗了還是很冷的。

我和弟弟是在家裏用艾葉泡過的水洗臉的,水被艾葉泡了一夜後,顏色會變綠綠的,還伴着一股艾葉特有的香味。每次洗完了臉,我的心裏總是有一種安全感:在這一年裏,我又是健康的了!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14

20xx年6月6日,農曆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節。在這個有點悶熱的季節,我想起老家的端午節。

我的家鄉在江蘇大豐的一個普通小鎮上,端午節沒有像電視上看到的那樣有賽龍舟、做糕點、祭祀祖先。記憶中,奶奶會在過端午節前半個月就到河灘上尋糉葉,把它摘回來放到外面外面曬乾(據家裏老人講這樣的糉葉包起來更加香)。到端午節那天奶奶會把曬乾的糉葉放進有水的鍋裏用火把它燒熱。然後拿出來和紅棗、花生、過年研製的臘肉糯米一起洗好,放到後院的小矮桌子上,一切準備就緒,我就會搬來小板凳坐在旁邊看奶奶包糉子。看着一片片褐色的糉葉在奶奶靈巧麻利的手裏變成一個個像小狗頭的糉子,不到一會兒功夫,竹籃子裏面就裝不下了,全部包好後放進大鍋子裏煮上好半天,等糉子煮好了,把鍋蓋打開,一股濃郁的糉子肉香撲鼻而來。

傍晚,爺爺從田裏回來,手裏拿着艾葉,鋪子掛到門上,這樣會驅蚊,能辟邪,晚上我們全家圍坐在桌子旁吃着香噴噴的糉子,幸福極了。

這就是我記憶中老家的端午節。

初二作文家鄉的端午15

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不相同的民風民俗。比如說傣族有潑水節,白族有火把節,漢族有端午節等。在我的家鄉,我們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端午節是吃糉子,賽龍舟的節日,每當節日到來大家都很開心。

傳說,端午節的起因是:在春秋時代,在楚國,有一位叫屈原的人,他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大臣。有一天,因爲屈原的官盡力保護皇帝,奸臣就迫他自殺。在黃河邊,屈原就跳河了,楚國的百姓爲他傷心流淚,於是就定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就要吃糉子還要賽龍舟。

在我們家鄉,我們起碼要吃10個糉子。因爲代表着我們會“十全十美”。到下午,河邊的人越來越多了,不到一會兒河岸邊幾乎人山人海,他們都看龍舟賽,河裏有兩條舟,一條長的,一條短的。兩條都劃得非常快,不分上下,還未分出勝負。河邊上的人,有的大喊大叫,加油,加油,加油!最後,長的那條航優先到達目的點。場面十分激烈,熱鬧極了!我對家鄉的端午節真是戀戀不忘。

56個民族,風俗不同,建築不同,服飾不同,但,是一個團結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