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着的父親-情感作文

微笑着的父親

“爸,我吃過了。一切都好,我會注意身體的。你自己多注意身體,少抽點菸。”

微笑着的父親-情感作文

“嗯,那孩子你在學校自己多注意身體,想吃什麼就買,別省着。在學習上有不懂的就多問問同學,平時和同學相處要互幫互助,沒事的話多打電話回家。我先去忙了。”電話那邊是父親習慣的問候和熟悉的聲音。

“好的,那我掛了。”

嘟嘟嘟……電話那邊傳來了掛機的訊號。我的思訊卻飄回了往事。記憶中,父親總是帶着淡淡的微笑,不論是待人還是對事,但在苦悶時父親總是低着頭靜靜地抽菸,也不說話。彷彿那一縷縷飄散的香菸能夠把父親的煩惱帶走。

我的家鄉是一個寧靜的小村莊,沒有大城市的燈紅酒綠,也沒有城市中的熱鬧新奇。但是那裏有我的童年,有我的根。還記得以前高中放學回家,走在家鄉的小徑,路兩旁是整齊的一排排田地,種着稻穀和家常小菜。傍晚時分,農民伯伯還在辛勤地鋤地,澆水。一路上還可以清晰地聽到鳥兒鳴唱的聲音……回到家,奶奶已經爲我準備好了一些補湯,奶奶總是說在學校沒什麼有營養的東西,叫我多喝點湯。看着我大口大口得喝下兩碗湯,奶奶纔會心一笑。

吃過晚飯後,父親和奶媽像往常一樣打開電視,而奶奶大概是年紀大了,看電視時總會一邊打瞌睡。我就會問起父親他年輕時的生活是怎樣的。父親微笑着說,在他年輕時,大家上下學都是走路去學校。那時候,交通並不發達。道路是泥濘不坑的,夥伴們成羣結隊去上學。早晨天灰濛濛的,父親便起牀走路去學校,走大概五個多小時的山路纔到學校。我問父親累嗎。父親說“不累,大夥兒一邊聊天一邊行走,便覺得時間消遣得很快。”父親說食堂的飯菜也是單一的,通常都是茴香豆,大白菜,南瓜等等,極少有葷菜。逢年過節纔有那麼一丁點兒肉。我總是歪着頭聽父親講過去的事,並無乏味,只覺感嘆一句“今非昔比,物是人非”。

父親愛吃的.食物只有兩種,一類是白粥伴着花生米喝,一類是雞蛋墨魚湯。我便纏着奶奶教我煲湯,還記得第一次做好雞蛋墨魚湯,父親還在做事,我帶着些許激動和期待打電話給父親回來喝湯。待父親回來後湯已有些微涼,父親說無需加溫,便大口大口地將湯喝完,隨之咧嘴一笑,便去繼續工作了。恍然間,發覺父親的兩鬢已漸漸斑白,額頭間的皺紋更深了,原本烏黑的頭髮不知何時已爬上了絲絲銀髮,不知不覺中原來父親老了那麼多,一剎那眼淚奪眶而出。莫名想起作者朱自清的《背影》,當時還不大理解作者的感觸,如今只覺感同身受。

在我的印象中,父親總是那麼的高大,直挺。不知何時,父親的背變得有些佝僂,掌紋間滿是粗糙的繭,一張飽含風霜的臉,卻總是面帶微笑。父親常對我說,遇到困難不要輕易放棄,失敗了沒關係,重要的是能夠正視自我,比上次的自己進步。父親的話簡短而樸實,卻帶給我激勵。.父親的愛,是春天裏的一縷陽光,和煦地照耀在我的身上;是夏日裏的一絲涼風,吹散了我心中的煩熱。

過年了,親戚好友歡聚一堂,父親也開心地笑着,我和表弟表妹們在歡樂地拍氣球,父親在一旁靜靜地看着,我拉過父親一起來加入我們的遊戲,盡是一片歡聲笑語……

我懂父親的愛,儘管它若隱若現,儘管它含蓄內斂,儘管它看上去是那樣的少,那樣不細膩,但它畢竟是父愛。我的父親,你的文化不高,卻深知教育的重要;你的雙肩瘦弱,卻擔起了千斤重擔;你的要求不多,卻能到達夢想的彼岸。父親,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