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思鄉的作文彙總6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思鄉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思鄉的作文彙總6篇

思鄉的作文 篇1

中秋之夜,仰望天空,望見一輪明月,但不是那皎潔的一輪皓月,天空中如煙似霧的烏雲,瀰漫在月光下,好像是嫦娥遮面的輕紗,既不疏遠陌生,又有萬般嬌態。

一千三百年前的今天,是誰,在白露橫江的異鄉秋夜裏,不知桂花的清香,不理美酒的醇厚,硬是那樣偏執地吟出一句別有滋味的詩句來——“月是故鄉明”。簡簡單單清清淺淺卻一語道破了天機,解釋了我們情感與認知之間那把有妙的天枰——、

因爲深愛,所以偏執。、

月似乎可以讀懂人心,它是愁緒,也是寄託;它是傷感,更是思念。

月光如一泓清泉,輕輕寫入小屋。倚窗望月。那悽清的光輝照的人心生憐惜。窗外一輪圓月夜色,樹葉稀疏的梧桐在月輝的映襯下將最後幾片枝葉無奈地撇下,落下了無盡的寂寞。明月的清輝照在蘇軾的心上,卻帶不來一點安慰,在無奈的孤獨與深切的思念中,蘇軾揮筆寫下:“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此時此刻,也許只有故鄉的月亮可以給他許些慰藉了。

因爲深愛,所以偏執。

坐在月下,月餅的香味也融入在對鄉愁的遐思中。是啊,“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詩人的聲音穿過了千年的白霜與夜晚,道出了我們最不容辯駁的理由,於是我們會心一笑:

因爲深愛,所以偏執。

思鄉的作文 篇2

鄉村的明月有着無言的靜美。

傍晚時分,西邊的夕陽一落下,東邊的一輪明月便爬上來,他是那麼圓潤,碩大,猶如水洗過般的明淨,澄撤。這鄉村明月,適於飲茶,與竹萌共話;也宜於品酒,與荷塘共醉。窗前凝眸時,它萬千風情近在溪流;花下吟唱時,它百般柔媚又遠在江湖。

小時候,我總是好奇的想:爲什麼天上有月亮,水中也有月亮?後來,父親告訴我: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投影,只要有水的地方,它都會出現。我愛水中月,隨意常常用小石子去投它,看,月被擊碎了,一下又回覆原樣。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生活在鄉村土地上,使我永遠懷着深情與感恩。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我打開心扉,鄉村月都會不辭萬里而至,與我共同歡樂,共同悲傷。我想:久居嘗試的人,如果有機會子啊某個夜晚與鄉村的月亮相逢,一定會把她當做奇遇,當做心靈上的朋友。

穿過風雨,撥開雲煙,愈來愈靜美的鄉村明月,在此時此刻,牽魂縈夢,溫暖人心。

這篇散文通過寫鄉村的景物,表達作者的思鄉之情。語言生動細膩,如“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投影,只要有水的地方,它都會出現”,富有生活氣息,也包含着作者的神情。

思鄉的作文 篇3

塞外,濃郁的月色籠罩着大地,征戰沙場的戰士伴着寂靜的月夜遙望着千里之外的家鄉……

聽,樂聲響起,連綿起伏,柔剛並重。似高山流水,如溪水潺流,無不令人陶醉。琵琶偏偏今夜奏出了新的曲調,如詩那般幽靜,極富有意境,讓人沉醉在清幽曠遠之中,想象這婀娜多姿的舞蹈又怎樣呢?應該如琵琶曲那般富有詩情畫意!此刻詩人的心情也許會隨樂曲平靜嗎?不過樂曲多聽也會乏味的,曲調此時聽得人們心煩意亂.這奏不完,聽不盡的曲調讓詩人王昌齡又怕聽,又愛聽。哎,北方邊患末消除,尚不能盡息甲兵,怎能不心煩呢?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如巨龍臥地,等待騰飛,秋月高照,似乎免不了秋日淒涼的感覺,免不了秋月嫵媚冷落之情……景象壯觀而又悲涼。此時此刻詩人是無限的鄉愁;立功邊塞的雄心;對於現實的憂愁;還是……爲了能讓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早日能夠平息這些大大小小的戰爭。

詩人王昌齡遙望家鄉,想家的心情一刻也末停止。他心潮澎湃揮筆寫下千古流傳的名詩《從軍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淚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思鄉的作文 篇4

天依舊很藍,海依舊漸遠。驀然回首,才發現那塵封於心底地芳香,才明白,自己是一隻放飛的風箏,無論身置何方,身在何處的心靈之繩永遠栓在故鄉門前的梧桐樹上。

一很寬;陽光依舊刺眼,那一輪明月下的家鄉,依舊在我心間。

——題記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連我弟弟都朗朗上口的古詩,簡單易記,但每每念起,總勾起我思鄉的無限情緒。我的家鄉並不是什麼著名的旅遊景點,但是我還是很愛很愛我的家鄉。每逢佳節倍思親,除了春節或者是什麼比較重要的節日,否則我會老家的機會少得可以忽略不計,每年我回去的次數也就兩三次。回去也沒有多長時間,我們就馬上回來了。每當我坐在車裏,看着我的家愈來愈遠,愈來愈小,直到房子變得沙粒般大小,看不清了,才肯回頭。

我從小跟着父母來到廈門唸書,那個時候還覺得離開家鄉沒什麼不好的,可以到城市裏面唸書,多好啊。但是漸漸長大了,開始懊悔那個時候我的這些想法。我怎麼可以嫌棄生我養我的家鄉?

記得小時候,我和家人們回老家時,每個晚上我和姐姐們都會坐在三樓的陽臺,聊着天,別提多興奮了。我們一擡頭,就可以看見一輪明月掛在天上,很美很美。那個時候,我們總會在陽臺那,聊上整個黑夜,不開燈。我喜歡這種感覺。

我有時候會在想,如果我不是降生在這片土地,我就不會對這一片厚土有這麼一份特殊的熱忱。如果我的親戚們中的一部分不是農民,也許我也不會將“粒粒皆辛苦”詮釋。如果…

感謝這些如果,沒有這些如果。

很多人都覺得農村不發達,生活條件不好,甚至有的人會嫌棄那裏。不過,別人怎麼想,我並不在乎。我只知道,我熱愛那片土地。有誰曾想過,如果沒有你們所說的這些“土農民”抑或是“鄉巴佬”或者更多更多不好聽的詞彙,沒有這些你們口中的社會階層的人民,你們吃什麼喝什麼。沒錯,他們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也正因爲他們處於底層,所以他們撐起了這個社會。甚至有人罵粗口的時候會有意無意的說別人是“鄉巴佬”,但是你們所說的“鄉巴佬”真的是那些爲人民服務而默默不問的人們麼?他們不是“鄉巴佬”,他們是這個社會上最最無私,最最高尚的人!他們的心如同月光般純潔、無暇,而不像是那些所謂的“高階層人民”,他們在社會上久了,已經在潛移默化中被世俗一點一點的磨去高尚,只剩下一顆骯髒的心。

一輪明月,照亮我的家鄉,照亮他們的心。

思鄉的作文 篇5

思鄉之情象一首美麗而動人的詩,令人百讀不厭。

思鄉之情又象是一個甜美的夢,讓人回味無窮。

被人思念是幸運的、幸福的,思念他人、思念家鄉、思念祖國的人也同樣是幸福的。這一點是我在倫敦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後才逐漸感受、體驗到的。

思鄉之情生於寂寞。

寂寞是一壺濃濃的淳茶,它能夠培育、喚醒、激發思鄉之情。

在出國之前,我根本沒有料到自我會在國外會產生思鄉之情。

在國內,長期以來,我的生活是忙亂的。整日忙於寫書、教書、會見同行、學生、記者,等等、等等,難得閒暇。所以,我對自我的評價是工作激情有餘,閒情雅緻缺如,是一個沒有多少生活情趣的人。

在英國生活的這一年,科研任務十分繁重。自我還又增加了一些任務,如提高英語水平,瞭解英國、歐洲的中國古代史研究狀況等等。我以爲在這樣的狀況下不大會有時間思念故鄉。所以,我不但沒有帶任何可解思鄉之情的圖片,甚至連女兒、妻子的照片也沒有帶。思鄉的文章我看過一些,我覺得這種情感與我這種終日忙於工作而缺少雅興的人無緣。

但思鄉之情卻悄悄地襲來了。

記得初到倫敦時,心裏真是高興,最後沒有人干擾了,能夠痛痛快快地每一天做自我想做的事情了。我每一天白天去英國國家圖書館整理敦煌文書,早晚學習英語、看稿子或寫東西,覺得過得很充實。但時間長了,發現黑天白日老是一個人,未免有些單調,慢慢地感到心裏開始出現了一道縫。

最初是在夜裏醒來時掛念妻女,我不在家,她們自我能行嗎?於是不斷地往回發送電子郵件,提醒她們好多生活中要注意的.細節,並要她們每一天向我報告她們的狀況。但她們並沒有照我的話做,我發回的電子郵件很少得到答覆,即使答覆也是十分簡單。這使我很惱火,別人家在國內的人盼望在國外的人來信,我那裏恰好相反。我感到她們並沒有像我牽掛她們一樣牽掛我。妻子告訴我女兒沒有太想我,並說她們倆過得很好,這既使我感到簡單,也有些失落。直到我來英國快兩個月時,女兒才發來電子郵件說,她和媽媽都很想我。

在我們的樓層裏,住着六七個國家的人,在共用廚房的牆壁上,每個國家的人都貼上一些反映自我國家風情的圖片。我因什麼也沒有帶,就讓妻子託人帶了幾張,一張長城、一張故宮博物院、一張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一張圓明園、一張天壇。收到以後,我發現我經常能夠看這幾張圖片看很久,來回來去地翻,覺得心裏特舒服。竟然有好幾天捨不得把這幾張圖片張貼到廚房牆壁上去。之後想想貼到廚房自我每一天也可看到,才選了兩張放到了廚房。

既然觀賞反映祖國風情的照片都這麼美妙,爲什麼不要幾張家人的照片呢?於是,在1999年11月10日,我給女兒發去了電子郵件,要她寄幾張她和媽媽的照片來。但沒有得到女兒的答覆。女兒年方八歲,收發電子郵件尚不熟練。她收到我的電子郵件了嗎?她給我寄照片了嗎?!

思鄉的作文 篇6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飢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於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於早晚的雲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並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嚮往着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於門楣之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製成小布包,並將艾、蒼朮、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繫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於缺水,所以並不像江南等地划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糉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淨,並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糉子了。在永昌吃糉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後才能吃。

我最愛吃糉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爲止。媽媽做的糉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媽媽包的糉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乾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糉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氳香氣中,彷彿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爲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爲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複着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糉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雲煙,君王霸業恆河沙數,最終空留嘆嗟,沉淪不已……

糉子在手,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這時才發現只有親人才是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