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題的詩意

題西林壁題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題西林壁題的詩意,相信能帶給大家啓發。

題西林壁題的詩意(一)

要理解這首詩中蘇軾表達的真實思想和感情,首先要了解蘇軾這個才子的人生歷程。蘇軾是一個少年成名的才子,四川眉縣人,他和大多數天賦奇才的男人一樣,年輕時胸懷抱負,以天下爲己任。深愔孔孟之道成長的中國古代才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爲其人生成長軌跡。.蘇軾中進士的文章就是針對當時朝政給予評論而成名。

但是,社會就是社會,人生就是人生,有誰一帆風順過?無論上蒼怎樣的賦你奇才。蘇軾也不例外,他成名後進入社會,進入宦海,他那一顆年輕的、恃才放曠的心必然要經過社會的打磨。由於與王安石的政見不一,得罪權貴,他被貶謫數次,歷經磨難。蘇軾後來信佛,朋友圈中有高僧常往,故事流傳後世。

中國社會發展到宋朝時,儒、釋、道三家已經成爲中國社會思想的三足鼎立的主流思想,蘇軾這樣的才子無疑是思想的大家了。他對人生、對社會、對生命的感悟,是非常深刻和獨到的,在廬山上《題西林壁》這首詩是這位大家對人生、社會、生命的感悟。

橫看成嶺側成峯,對人生、社會、生命的真理性辯解,孔子有其說教、佛家有其闡釋、老子也有其論道。只是從不同角度看廬山,得到不同的認知結論。可是廬山是真實的、是不變的,變化的是人的眼睛角度罷了。孔子說仁愛,佛說空靈、老子講大道的運動變化,無論那家說的都是一個問題,都是廬山。人的歸宿到底應該是怎樣的結局?才能不妄來世走一遭。各有各的說法。自然就有不同的結論,如同看廬山一樣,橫看成嶺側成峯。

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個人一生會遭到不同的處境,起起落落,富貴貧賤轉瞬間。人只知道過去,無人能只明天。但是,每個人蓋棺再論時,均經歷了不同的起起伏伏,榮耀與磨難造成人生階段的高低不同,如同這廬山一般,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理解了以上兩句,這兩句就不難理解了,廬山是美麗的,廬山是人所向往的,如同儒家講給天下學子的追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真正人生走一遭,廬山的真面目是什麼呢?有幾個人能看清楚宦海沉浮,榮華富貴,酒色財氣呢?蘇軾說:看不清的緣由是:身在此山中。

蘇軾通過自己一生的經歷,歷經宦海沉浮,榮華富貴,酒色財氣。他最後對人生的感悟達到了佛家與道家講的出世的境界。他把一切都看明白了。

事實上佛家道家講的佛與道,不是叫人都厭世,都當和尚,而是像蘇軾一樣,修心出世,用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人生是苦難的歷程,誰也代替不了誰,你想品嚐人生滋味,自己必須去經受磨難以感悟人生。不能懼怕這個世界,逃避害怕是懦夫行爲。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峯,那是指勇敢者的享受而非懦夫。

蘇軾,了不得。詩詞流傳後世被敬而仰之。我們讀他的詩詞,有幾個人能像蘇軾一樣品嚐感悟人生滋味呢?恐怕只有蘇軾了,別人寫不出他這麼美妙而富有哲理的詩句

題西林壁題的詩意(二)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在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與友人蔘寥同遊覽廬 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 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廬山的風雨雲霧使蘇軾感到驚異駭怪。廬山如此神奇莫測,似乎在於雲煙霧靄的作用。然而北宋 大蘇軾蘇軾卻以他獨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這便是膾炙人口的《題西林壁》。其實,十幾天前他剛入 廬山的時候,曾寫過一首五言小詩:“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他很風趣地說,第一次見到廬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後就得常來常 往。於是他“往來山南北十餘日”最後寫出這篇歌詠廬山的名篇。

在這裏,蘇軾透過雲霧的迷紗打算直接體認廬山本體。你看,他從橫裏看觀察,所得到的印象是 道道山嶺;再從側面端詳,則是座座奇峯。無論是從遠處望,近處看,還是高處俯視,低處仰觀,所見景 象全然不同。然而蘇軾並沒有象其他蘇軾那樣僅僅止於驚歎和迷惘,而是進一步地思索:人們所看到的萬 千異態畢竟是局部景緻,而並非廬山的本來面目。原因就在於遊人未能超然廬山之外統觀全貌,一味山間 留連,“見木不見林”,自然難見其本象。

結尾二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爲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難道 僅僅是遊歷山水纔有這種理性認識嗎?小而言之,我們研討某個問題時,不是也有因爲鑽牛角尖而陷入困 境的嗎?大而言之,人們在認識客觀世界時,不是常常也有限於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見而未能着眼於 全局,把握不住客觀事物本質嗎?……這一切不都是由於當事者“身在此山中” ,因而“不得廬山真面目”的結果嗎?這種種人生境遇與遊人看山不得其法何其相似啊!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多少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蘇軾歌 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 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峯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啓人心智。因此,這首 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詩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 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蘇軾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 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着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 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蘇軾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 的特徵,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爲因果,詩的形 象因此昇華爲理性王國裏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爲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爲特點的話,那麼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 理爲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 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 《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