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教案3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題西林壁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題西林壁教案3篇

題西林壁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理解“識”,“緣”,“真面目”等詞語在詩中的意思,重點指導“緣”的寫法,注意第四筆和第五筆分別是撇折和橫折。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默寫本詩;

2、過程方法目標:學習如何讓學生解讀詩歌;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正確看待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詩句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審美情操。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內容,有感情朗讀背誦古詩;想象詩中所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詩中蘊含的哲理。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個小遊戲,要考一考大家。請同學們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過來,然後大聲告訴老師,你所看到的方柱體是什麼顏色的?通過這個小遊戲我們明白了什麼呢?(出示六色方柱體)

2、欣賞廬山風光,引出課題。(課件播放廬山圖片,師簡介廬山)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詩中蘊含的哲理。

二、解題意、知作者

1、結合註釋解釋“題”、“西林”的意思。

2、說說關於對蘇軾的瞭解。(課件出示蘇軾簡介。

三、初讀課文,朗讀背誦

1、現在請同學們把古詩仔仔細細的讀上兩遍,第一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第二遍讀出節奏、讀出感情。

2、指名一學生朗讀!教師明確難字讀音:

側:cè 廬:lú 緣:yuán

3、聽錄音範讀,學生感知朗讀語調、停頓、重輕音、快慢等。

4、請學生範讀。

5、全班同學跟錄音齊讀,並默記古詩。

6、小組討論賽讀,全班嘗試背誦古詩。

(課件出示詩歌的朗讀節奏劃分,出示詩歌誦讀)

四、探究詩意,揭示道理

1、感受“不同”,理解句意。

(1)學生理解“橫看”、“側看”,讓學生明白“橫看”是從正面看之意。

(2)結合學生的預習情況引導學生理解“嶺”和“峯”在形狀上的區別。

嶺 峯

(3)課件出示小練筆,引導學生想象身處這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景象。

(課件出示小練筆)結合詩句,放飛想象:

從正面看,廬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側面看,廬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遠處望,廬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近處看,廬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高處俯視,廬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低處仰望,廬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

(4)師隨着音樂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子,讓學生閉上眼睛再次感受廬山的“不同”景象。

(師有情感朗讀:他橫看廬山,山巒起伏;側看廬山,山峯聳立,他不禁吟誦——橫看成嶺側成峯。 他遠望廬山,雲天飄渺,若隱若現;近觀廬山,巍峨雄偉,猶如巨人;從高處俯視,廬山雲霧繚繞,宛如仙境;從低處仰望,山峯高峭險峻,直插雲霄;他不禁吟誦——遠近高低各不同。 他再變換位置看,發現廬山都是——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他從各個角度看,發現廬山依然是——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5)強調“各”字,讓學生談談除了可以像作者這樣按照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的方位順序來看廬山外,還可以按照什麼順序去看廬山呢?

(引導學生從時間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等方面展開聯想)

2、品悟“不識”,揭示哲理。

(1)師引導質疑:蘇軾爲什麼“不識廬山真面目”

(2)感悟因“不同”而“不識”。揭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啓示

(3)結合課前的小遊戲讓學生思考應該怎樣去認清方柱體的顏色、結合詩句讓學生思考應該怎樣認清廬山的真面目,從而引導學生質疑應該怎樣看待事物呢?(揭示哲理:全面客觀地認清事物,對待問題)

(4)結合所學的知識或生活實際談談對“全面客觀地認清事物,對待問題”的理解。

五、歸納小結,昇華主題

這是一首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前兩句寫作者看到的景色,(板書:寫景)

後兩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書:悟理)作者借欣賞廬山的感受,告訴我們無論看人、看事、看問題都要多角度,多側面地去觀察、去體會,這樣才能得出一個比較全面、公正的評價。你還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我們客觀全面去了解事物的?

盲人摸象

畫楊桃

六、佈置作業

1、背誦默寫《題西林壁》。

2、嘗試把《題西林壁》根據《世上只有媽媽好》改編成一首歌。

題西林壁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會本課生字,理解“識”,“緣”,“真面目”等詞語在詩中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默寫本詩。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正確看待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詩句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

學習古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所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感悟品味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教學流程:

(課前組織學生分組賽詩)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詩歌就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詩這種體裁,語言精煉,所表達的情感卻十分豐富,讀起來還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今天老師還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古詩,宋代蘇軾寫的《題西林壁》。(課件出示課題)

二、讀題、解題。

齊讀課題。結合書下注釋幫助學生理解“題”“西林”的意思。

[在學習中滲透方法,可謂潛移默化。]

三、簡介作者蘇軾及寫作背景

師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1、有關蘇軾的自然情況及寫作風格。

2、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及廬山的有關情況。

3、教師講述蘇軾少年時代“發奮識盡天下字,立志讀遍人間書”的軼聞趣事。

[通過交流,達到了學習資源優化組合。同時課內外有機結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了學生探索的慾望,體現了大語文觀下的語文教學。]

四、初讀課文,感知美

師:通過彙報資料,相信你們對作者蘇軾又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那麼他寫的這首《題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爲什麼仍被歷代的人們所喜愛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研究的。

1、學生自由反覆讀古詩。說說詩中的廬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學生讀後談感受,初步感知廬山的美。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讀書,讓學生在反覆感受語言文字的基礎上走近廬山,感知廬山的美。]

五、分組自學,理解美

1、根據我們以前學習古詩的經驗,大家說說我們該怎樣學習這首詩呢?(學生說出學習方法,課件出示:讀詩句—解詩意—悟詩情—入詩境)

2、分組合作,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有學習方式細讀古詩,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

[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既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六、彙報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詩句

1、學生彙報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2、結合“橫看”和“側看”的不同感受,讓學生髮揮想象並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廬山的'“嶺”和“峯”是什麼樣子的,感悟廬山的美。

3、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這兩句詩,讀出廬山的不同姿態。

4、引導學生髮現這兩句中三組反義詞(橫----側,遠----近,高----低)的運用,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詩句。

1、學生自由表達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2、針對學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難,結合辭海中的義項,幫助學生選擇“只”“緣”在詩中的正確意思。

3、結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討論:爲什麼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從而幫助學生體味詩所蘊含的道理。

4、引發創造。引導學生像詩人那樣用詩句說明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

[學生根據詩意改詩,既使所學的知識得到遷移,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5、議一議:從這首詩你能感到作者蘇軾是一個怎樣的人?

6、說一說:聯繫實際並結合詩中所表達的哲理,說說在生活中我們該怎樣看人、看事、看問題呢?

7、朗讀第三、四行詩句。

(三)學生根據詩意繪畫,通過展示內化詩意。

[這樣理論聯繫實際,既深化了對古詩的理解,又提高了認識水平,同時培養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七、個性誦讀,表達美

1、教師語言激勵,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蘇軾,看到廬山峯巒奇麗,雲霧繚繞,山中溪水潺潺,鳥語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樣?怎樣讀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組內交流體會。

3、引導學生談感受,結合感受進行個性化朗讀。

4、教師示範讀(配樂配像)

5、學生再讀,讀出詩的韻味。最後齊聲吟誦。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爲,閱讀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學生入情入境地吟誦,使理解更上一層樓。

八、聆聽歌曲,欣賞美

師:有的時候古人根據自己的興致,把詩詞配上曲子唱出來,更能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聽聽嗎?(課件播放歌曲《題西林壁》)

[古代的詩歌往往被譜成曲子廣爲傳唱,現代人也願意運用古詩填詞作曲這又爲我們學習古詩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渠道。學生們陶醉在優美的音樂中達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已經將詩意瞭然於胸。]

九、默寫古詩

1、引導學生髮現本詩中容易寫錯的字,同時指導學生將這些字書寫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學生板前示範,其他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可抄寫,可默寫。

[既積累了語言,又使學生的記憶能力得到了訓練]

十、總結全文,昇華美

師:(看板書總結)這是一首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前兩句寫作者看到的景色,(板書:看景)

後兩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書:悟理)作者借欣賞廬山的感受,告訴我們無論看人、看事、看問題都要多角度,多側面地去觀察、去體會,這樣才能得出一個比較全面、公正的評價。

[通過總結,使學生由表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十一、拓展延伸,積累運用

1、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遊覽過廬山、讚美過廬山,除了這首詩之外,你還知道哪些詩人寫過廬山。生:我知道李白寫過《望廬山瀑布》

2、老師也收集了幾首描寫廬山的詩給大家看一看。(課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廬山五老峯》;陶淵明的《飲酒》;蘇轍的《遊廬山山陽七詠》;毛澤東的《廬山仙人洞》)。

3、挑選一首覺得寫得好的泳廬山詩抄下來背一背。

(課件出示作業:

(1)以“我眼中的蘇軾”爲題辦一份手抄報。可以寫他的詩、詞、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軼聞趣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詩,抄一抄、背一背,體會其中所蘊含的道理。(3)寫一寫你這節課的感受和收穫。)

[在課堂教學中適當補充與課文內容相關聯的素材,既利於學生更好地學習,也有利於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同時課內向課外延伸,讓每個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板書設計

題西林壁

看景

橫看成嶺側成峯,

遠近高低各不同。

悟理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學內容屬於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二組課文《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本組教材圍繞“觀察與發現”這一專題編排,教學內容都是關於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發現大自然奧祕的。

《題西林壁》這首古詩是蘇軾在1084年遊廬山時題在西林寺牆壁上的一首詩。全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讚美,而且還蘊含着人生的哲理,內涵深刻,耐人尋味。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如俗語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的意境,明白古詩闡述的道理。

3.學會觀察的方法,樂於把觀察所得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方法:熟讀、簡析、體情、自主學習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大家都旅遊過哪些地方?

(板書:廬山)(生跟讀兩遍。)

2、請學生自己談談對廬山都知道些什麼?(指名說)

3、廬山是歷史文化名勝。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詩人蘇軾花幾天時間遊覽廬山,對廬山的認識還不夠全面,他感受頗多,在廬山西林寺的牆壁上寫下了一首詩。這首詩就是:《題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課題(結合註釋理解題目意思)(板書:解詩題)

2、你們瞭解蘇軾嗎?(指名說)(板書:知作者)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散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詩詞造詣很高。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詩,請同學們大聲讀,等會老師要請一些同學來讀。(指名分行讀)

強調嶺ling 峯feng 壁、緣,還有同學想讀嗎?那就全班一起讀吧!

3、誰能說說詩句的意思?請同學結合註釋或通過查字典,來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誰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說)現在請同學們在小組中互相解決問題,看看哪個小組解決的又快又好!

2、哪個小組可以說說詩的意思?

3、(解釋第一句)知道嶺和峯的區別嗎?(學生畫嶺和峯圖)

4、弄懂了嗎?那同桌互相說一說這一句的意思。

5、那從遠處和近處看又有什麼不同嗎?誰能說說這句的意思?

6、學完前兩句,你有什麼疑問?(爲什麼看廬山不一樣呢?)

7、答案就在詩中,快讀讀吧!誰知道原因了?快來說說!

8、“之所以。。。是因爲。。”句式練習說話,再倒過來說“因爲。。。。所以”

9、誰能把整首詩的意思完整的說下來?同桌先是着說說吧!(指名說)(板書:理詩句)

10、說的真不錯,讓我們再來讀讀詩吧!

四、拓展閱讀。

1、“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結果就不同。”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舉個例子說一說。(指名說)

2、我們評價一個同學時,應該怎樣看?(是隻看他缺點,以此評價他呢?還是隻看他優點呢?)要從不同解度看。

3、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畫楊桃》,還記得課文講了一個什麼道理嗎?

4、那你認爲怎樣看才能看清楚廬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說)

5、是呀!就像下象棋,圍觀的人總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這就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6、現在就讓我們飽含感情,讀讀這首蘊涵深刻道理的詩吧!(齊讀)

7、想試着背背嗎?你可以選擇獨自背或同桌背,看誰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們全班來一遍吧!已經會背的同學可以合上書背,不會背的同學請你看書讀。(齊背)

9、老師這裏還有幾首描寫廬山的詩,請讀一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