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教學反思15篇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歸園田居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15篇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1

《歸園田居》是第二單元《詩三首》中的最後一首。詩意相對前兩首較好理解,所以本詩設計爲以學生自讀爲主,教師以問題點撥的教學方式。這也是對單元整體教學中強化訓練這一環節的落實。

既然是教師以問題來點撥學生,那麼這看似簡單的一兩個問題就成爲了設計的關鍵。依據高考詩歌鑑賞類試題的命題特點,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1 着眼於詩歌內容:你認爲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結合詩句回答。此問重點落在要求學生闡述結論的依據上。有此帶出詩中直抒胸臆的句子和關鍵詞,近一步鞏固單元教學重點——通過抓直接抒情的關鍵詞句讀出古詩的情感。 2 着眼於詩歌的表現手法:你認爲本詩在描寫景物時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以此帶出對“白描”這一重要的知識點的鞏固,並進一步體會古詩“寓情於景”的表現手法在陶詩中的運用。最後,我又設計了一道練習題:將陶淵明筆下優美的田園風光用現代散文的語言再現出來,意在提升學生對本詩精華部分的體悟,並訓練學生的改寫能力。

這首詩這樣處理下來,教師覺得很輕鬆,學生也很有成就感,因爲他們感覺到是自己通過思索和討論解讀出了一向較爲畏懼的古詩,利用半節課的時間就完成了這首詩的學習。

這節課後,我又追加了一節課外詩歌鑑賞課,繼續給學生“練兵”的機會,提升他們對古詩的感受力,學生反應很積極。此次月考表明,學生已初步具備瞭解讀古詩的能力。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2

在這首詩裏,我們所接觸到的不是互不相關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煙、深巷中的狗吠、桑樹顛的雞鳴,而是由這些具體的景物構成的一種寧靜安謐、純樸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體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靜的生活情趣,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至臻完美的藝術境界。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3

【教學實例】

某次,與高二的學生一起學習陶淵明的詩歌《歸園田居》,在組織學生討論了這首詩的主題、意象、意境、情感和表現手法之後,我讓學生質疑。我的本意是想讓學生就這首詩的句子含義和其他內容提出疑難問題。但兩分鐘過去了,沒有一個學生髮言,我以爲學生可能都沒有什麼疑難問題可提了。

正準備進入下個教學環節時,有個男生卻主動站了起來,說了這樣一句話:我不贊成陶淵明那種消極避世的思想和做法。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就像一石激起千層浪,話剛一說完,立刻引起全班同學的鬨堂大笑和竊竊私議。而我聽後,卻是一陣驚喜:

一喜學生能主動發言並且提出如此大膽的觀點,表明這位學生對課文的學習有自己深刻的感悟,他不懼怕名人,敢於批評名人,這種思想和精神正是我們目前的教學所提倡的;

二喜這位學生提出的這個觀點很有深入探討的價值,超出了我課前的預設。在上課時,我原只打算指導學生正面理解這首詩的內容,正面評價陶淵明其人,並不想深入探討陶淵明的爲人處世問題,但學生的發言突破了我的預設,我不得不順着學生的發言來展開課堂學習。於是我急問:爲什麼?這位學生回答說:因爲他有做官的才能,卻辭官不做。

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樣,那國家誰來管理?那不亂套了嗎?好,有見解。大家掌聲鼓勵!一陣熱烈的掌聲過後,我邊對這位學生的發言進行評價,邊抓住如何結合課文的學習來評價陶淵明這一歷史人物這個問題對全班學生進行引導:這個同學的觀點說得好,它涉及到如何評價陶淵明的爲人處世態度的問題。這位同學不是隻滿足於理解這首詩的字面意思,而是能夠透過詩歌的內容感受到詩人爲人處世的態度,對這首詩的閱讀有較深刻而獨到的見解,這就是閱讀理解深刻的表現。如何評價陶淵明的爲人處世態度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大家對這個同學的說法有什麼不同的意見,請結合詩人的時代背景和思想個性積極發言。

聽我這麼一說,許多同學都積極主動地做了發言。有的同學說:我不贊成這位同學的觀點。做不做官是每個人的自由。我有才能,但我不一定要做官;我不願做官,卻要強求我,那我一定不能盡心盡力做好官。我在其他崗位上好好工作,不也一樣是爲國家、爲老百姓做貢獻嗎?有的同學將詩人所處的社會背景和我們現時的社會背景進行比較,將陶淵明所處的時代和思想個性與李白、杜甫等詩人的時代和思想個性進行比較,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整堂課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生生互動的熱烈場面和深入探究的教學效果。

【評析】

新課標指出:教學課程資源不僅包括課堂教學資料和課外學習資料,而且還包括教師和學生這一活的教學資源。課堂教學資料和課外學習資料是固定的、非動態的,而教師和學生這一教學資源卻是不確定的、動態的。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一旦被激活,學生就會隨着教學內容的進展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提出許許多多有價值的問題,有些問題的提出可能超出教師原先的教學設想。有時學生的一句不經意的話裏,卻包含了豐富的、意想不到的對拓展教學內容、對啓發學生思維和教師的教學思路十分有利的教學資源。

能否靈活地抓住並利用這一動態的教學資源,服務於課堂教學,是檢驗一個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否先進,衡量一個教師課堂駕駛能力和教學機智是否高明的標準。教學理念落後,駕馭能力差、教學機智不高的教師遇到學生提出的超出自己教學設計的問題時將會措手無策,對學生所提的問題或不予理採,或以一言半語來敷衍學生,甚至訓斥;而教學理念先進、教學機智高明的教師則是注重學生的獨特理解和感受,歡迎學生的異想天開或奇思異想,對學生的這種發言不但積極鼓勵,還善於利用這一資源。教師在備課時既要對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情有所預設,但又不囿於原有的教學設計,要善於根據課堂情況的變化有所變通,調整或改變原有的教學計劃,並因勢利導。

這對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在上述的教學課例中,學生的發言,確是出乎我的教學設計,我不得不調整和改變原有的教學設計,並恰當地運用了學生的這一教學資源,使這堂課的教學達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由此,我深深地感觸到,在閱讀教學中要確實注重學生的獨特理解和感受,這是開發和利用學生這一教學資源、激活課堂教學,開創課堂教學新局面的關鍵所在。學生中隱藏着無限的教學資源,只要善於開發和利用,經常創設一些有利於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平等、寬鬆的學習氛圍和教學情境,不斷鼓勵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各抒已見,大膽表達自己的閱讀理解和感受,相互交流不同的見解,那就會產生許多生動活潑的教學場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這是我在嘗試新課標教學中的一份意外的驚喜。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4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一共有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三首。從表面上看,這首詩寫的是田園勞作之樂,表現的是歸隱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這首詩和其他的詩對比來看,作者的“願”其實有它特殊的內涵。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這兩句寫在南山下種豆,草很茂盛豆苗卻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實,就像一個老農站在那裏說話,讓人覺得很親切。作者雖志在田園,但初歸時的勞動效果不大理想,莊稼長得不好,豆苗還沒有草多。這一方面是因土地荒蕪貧瘠,雜草叢生,地廣人稀,難以根除;另一方面也說明他不善於勞動,一個封建士大夫,剛離官職的縣太爺,既沒有耕作經驗,又沒有耕作能力,種不好莊稼,也是情理中的必然。他對“草盛豆苗稀”的狀況是不甚滿意的,但不文過非,這符合他一貫“任真自得”的性格。蕭統說他爲人率直,不矯飾言辭,曾與人飲酒,不論貴賤,若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詩人襟懷坦蕩如此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爲了不使豆田荒蕪,詩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來。雖然很辛苦,但他並不抱怨,這從“帶月荷鋤歸”的美景就可以看出來。“晨興”寫早起;“帶月”寫晚歸,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勞。“理荒穢”,寫他歸耕後墾荒工作的艱難。儘管每天勞動時間很長,從日出到月出,身體很疲憊,然而詩人沒有絲毫怨言,反而有“帶月荷鋤歸”的悠閒筆調寫出他勞動後的輕快。 陶詩於平淡中又富於情趣。陶詩的情趣來自於寫意。“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裏,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其中洋溢着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 我們好象看見詩人在月出山崗後,心滿意得地扛着鋤頭,哼着詩句,漫步歸家的情景。此時,人與月與自然環境構成了一個和諧的統一體,詩人心靈的舒暢,通過藝術的筆觸,淨化爲一種崇高的自然美、精神美、詩歌美,活脫出一個美好靜謐的意境和悠閒自得的形象。“帶月”句可說是神來之筆,它變勞苦爲歡快,化睏倦爲輕鬆,具有點染之功。 “種豆南山下”平淡之語,“帶月荷鋤歸”幽美之句;前句實,後句虛。全詩在平淡與幽美、實景與虛景的相互補襯下相映生輝,柔和完美。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路窄草長,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溼了有什麼可惜的呢?這兩句是進一步寫田園荒蕪,歸耕艱難。以上六句敘寫耕作生活,真切樸實,宛如在目。“衣沾不足惜” 這句話看似平淡,但這種平淡正好映射了結尾這一句“但使願無違”,使得“願無違”強調得很充分。這裏的“願”更蘊含了不要在那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它既有儒家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返璞歸真、順應自然的意念,並且這二者常常融爲一體。 這首詩用語十分平淡自然。“種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樸素如隨口而出,不見絲毫修飾。這自然平淡的詩句融入全詩醇美的意境之中,則使口語上升爲詩句,使口語的平淡和詩意的醇美和諧地統一起來,形成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特色。

這首五言詩,主要是採用“賦”的手法,通過敘事來表現思想感情,其中沒有景物的描寫、氣氛的烘托,也沒有比興的運用,幾乎全用敘述,只在未尾稍發議論,以點明其主旨。全詩敘寫真實,發自肺腑,所以《後山詩話》說:“淵明不爲詩,寫其胸中之妙爾。”《藏海詩話》說:“子由敘陶詩,‘外枯中膏,質而實綺,癯而實腴’,乃是敘意在內者也。”日本學者近藤元粹說這首詩是“五古中之精金良玉”。陶詩受到中外詩評家的如此讚譽,可見其征服人心的藝術力量。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5

《歸園田居》其一是陶淵明的名篇,教學這篇文章,除了讓學生明白詩歌的意思和體味 田 園的意境外,瞭解陶淵明的精神世界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

這首詩教學設計爲一課時,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桃花源記》和《五柳先生傳》,對陶淵明的性格、行文風格有一定的瞭解;同時,對於高一的學生來說,他們具備一定的詩歌感受能力,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課 文 下的註釋來了解本首詩的內容。所以根據高一學生的實際和本課意境較爲淺顯的特點,我在上課時以“歸”字爲中心輻射開來,以“從何而歸、爲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四個問題來緊扣詩中相應的句子,從而將本文的行文思路清晰地展現在了學生的面前。同時通過詩句中如“羈鳥”、“性本”“自然”等關鍵詞語的理解準確地闡釋了上面的四個問題,把學生的感受和分析落實到具體的語言上,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備,真正做到“望文生義”,從而避免了學生 的 憑空想象。爲了 培養 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間穿插對田園生活詩句的改寫描繪和對詩歌的反覆朗讀。

爲了更好地理解陶淵明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在理解本詩內容的基礎上,還引用了其它相關的詩句來說明陶淵明歸隱過後所面臨的物質上貧困但內心卻自由無比的生活,進而提出了“ 自由精神與豐厚物質之間,我們該如何選擇? ”的問題,學生討論併發言,不強求唯一的答案,只要說出自己的理由即可,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啓示, 並 在學習中成長。

在上課的過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預設的教學思路進行講授,知識講解、朗讀、討論等環節都能較好地進行,整堂課上下來,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對於我拋出的每個問題都能積極思考,主動回答問題,氣氛很好,在時間上也掌握的剛好。

但也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前面結構內容分析的時候主要是老師講解學生聽,給學生參與的時間不夠;在引入討論環節的時候對學生的引導還不夠,使得剛開始討論的時候學生只能從宏觀上談自己的理解,不能更好地結合自身的現實。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書是一種創造,創造教學藝術是我們教師永無止境的追求。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6

《歸園田居》對了解陶淵明的精神世界來說是很重要的篇目。根據詩歌本身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設計教案時緊扣一個“歸”字展開,如從何而歸、爲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以“歸”爲線索來品讀詩歌內容從而把握詩人的情感,體會他的精神追求。

學生初中學過陶淵明的作品,對於陶淵明的思想以及精神追求有過一定的瞭解,那麼課前我設計了針對本課的導語,體現了新舊知識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以此來喚起學生的共鳴。在教學設計中,設計理念體現爲深抓基礎知識,拓展課外閱讀,探究文本意義等方面。

整體來說:

1、教學目標明確,重點難點講解到位,詩文內容把握得當,教學效果好。

2、課堂上學生圍繞“歸”和文本進行對話並通過詩中意象的分析體會詩人歸隱田園的心境。有的同學對作者的精神追求表示敬佩、仰慕。有的同學不免爲此而感到憤憤不平。學生各抒己見,課堂氣氛熱烈。

3、通過品讀、誦讀及教師示讀,學生對文本理解、把握得更好。

4、體會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語言特色這一環節,學生自己概括有點難度,老師要點撥提示,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在以後鑑賞古詩語言特色方面有所掌握。

5、當堂檢測,既注重當堂內容的掌握情況的瞭解,又注重學生知識視野的拓展與思維通道的打通,以期達到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6、課堂小結時,以“欣賞詩歌的方法”歸納爲着眼點,注重方法的歸納與運用。

7、把課堂交給學生,課前學生根據導學案內容完成預習,課堂上,學生展示預習效果,這樣使課堂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師生合作,體現新課程理念。

8、注重教材和學生手中資料的高效利用。培養學生重視文本、利用資料的良好習慣。

令人遺憾之處是沒給學生較多的時間去自由誦讀,以致學生對於整個詩歌的情感基調把握不夠到位。也沒有將陶淵明的生平進一步拓展,使學生對陶淵明“不沉迷物慾,崇尚精神。 不摧眉折腰,堅守節操。 不隨波逐流,堅守本性” 的“人性之光”不能深刻的理解。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7

《歸園田居》是陶淵明的名篇,對了解陶淵明的精神世界來說是很重要的篇目。《歸園田居》是一首學生較爲容易理解的詩歌,對於高一學生的學生來說,他們具備一定的詩歌感受能力,但缺乏系統的詩歌鑑賞常識,所以高一詩歌教學不能像高二高三那樣規範系統,必須根據高一學生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就教學效果來說,這個教學目標的設立還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它對於學生今後規範地鑑賞詩歌架起了一座橋樑。

根據詩歌本身的特點和高一學生的實際,我在上課時緊扣一個“歸”字展開,如爲何歸、從何歸、歸向何、歸去何,從“歸”來鑑賞詩人的情感,體會他的精神追求,《歸園田居》上課時間爲一課時,主要訓練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間穿插知識回顧和對詩歌的反覆朗讀。在上課的過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預設的教學思路進行講授,知識回顧、朗讀、討論等環節都能較好地進行,但課堂的重點在鑑賞陶淵明筆下的田園風光陶淵明是學生比較熟悉的詩人,初中已學過《桃花源記》,學生對陶淵明的性格、詩歌風格等都有了一定的瞭解,爲了提升他們的探究能力,設置了討論環節,讓他們就“陶淵明的歸隱”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們討論的很積極,看法很多,並且都能自圓其說。這個環節反映的效果比較好。整堂課上下來,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對於我拋出的每個問題都能積極思考,主動回答問題,氣氛很好,在時間上也掌握的剛好。

當然有些地方我還應該引導學生往更深層次去挖掘、去品味,今後我還要加強對這方面的學習和提高,學會更好的引導學生往深層次去思考去品味。

範例三在課堂中,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講課初始,思路還是很清晰的,由“從何歸”、“”爲何歸”、 “歸向何”問題引出。只是後來沒預料到意外的情況,我也有些手忙腳亂,提問題時有無效問題的出現,在問題設置上也出現了漏洞。所以下次在備課時一定要認真準備,嚴格把關。

範例四《歸園田居》是陶淵明的篇,田園詩的典型代表,對了解陶淵明的精神世界,掌握鑑賞一般田園詩的方法是很重的篇目。但我在教學過程中對一些問題的處理引發了我的一些反思,歸納如下:第一,字詞落實不到位。因爲我的教學對象是普通班的學生,基礎較爲薄弱,所以,落實字詞,注重基礎知識很重要。第二,重點不夠突出,新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往往喜歡面面俱到,導致重點不突出。我們應該認真執行新課改的要求,體現“一課一得”的教學理念。第三,《歸園田居》作爲陶淵明詩歌的名篇,同時是田園詩的代表作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僅限於本首詩,而應通過本首詩的教學引導學生學會一般田園詩的鑑賞方法。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8

校內優質課比賽。高一語文組決定每人上一堂課,選出前兩名參加年級間的比賽。能拿到什麼樣的名次,我不清楚,只能盡力而爲。

每次備課,我都要查閱大量資料,一來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二來通過細讀文本來激發思維,設計教學。正因爲此,我的公開課一般會顯得旁徵博引,有一定深度。

不足之處:

1、課前準備不到位。雖然和音樂等資料是打包放到優盤裏的,但是10班電腦有毒,導致ppt裏的音樂不能如約播放(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所以兩次播放音樂,都需要在屏幕上切換PPT和音樂,有礙觀瞻。課前音樂調試沒做好,音量過大,導致後面學生誦讀自己的作品時候,學生的聲音聽不清。不知道是不是模板原因,到了新的電腦上,模板自帶的文本框顯示出來了,很難看。

2、教學設計各環節之間銜接有阻塞感。這節課教學設計有複習導入——意讀——研讀——美讀。研讀部分是課堂主體,由從何歸、爲何歸、歸向哪組成,這三部分之間我都是用學生的閱讀困惑引入,但是這幾部分之間是否可以銜接得更婉轉?特別是對“虛室”的解讀。在“羈鳥”“池魚”之後,怎麼突然轉到“虛室”呢?

3、過於關注教學語言,導致課堂發揮很受影響。很早就注意到自己的教學語言不夠精煉,上次去九中聽《項脊軒志》,特別欽佩宋玉榮老師的教學語言,乾淨凝練,有啓發性。於是課前寫好了背景相關,總結部分的內容,可是不管脫稿還是不脫稿,事先寫好的東西必然不能完全適應課堂,那麼或讀或背出來,必然達不到與學生相融合的效果。顧此失彼,過猶不及了。太關注自己的教學環節展示了,而忽視了學生。其實,平日的課堂我應該是比較善於把自己的閱讀感受結合實際生活傳遞給學生的。

4、詩情畫意和理性解讀如何統一,這是我上完這堂課後的另一個思考。我本是不太能欣賞詩歌——雖然之前我一直認爲自己完全可以駕馭古詩文的——但經過跟董主任的溝通,發現愛讀詩和不愛讀詩在教學生還是有差別的。雖然我能理解詩中情意,但如何用詩的方式傳遞(更好的效果,應該是“感染”)給學生?相對而言,我喜歡挖掘文本深處的內涵,這屬於理性的思考。詩情呢?詩情本來就是很難意會言傳的東西,教授《歸園田居》(其一)讓我感受尤其深刻。董流主任命題之初認爲《歸》要比《短歌行》好上,我的看法相反。太淡的詩情,怎麼讓學生感悟到?我要做什麼,怎麼做?好難。我應該讀一讀詩歌了,三十歲了纔開始讀詩,不管怎麼說,有這種覺悟也算是進步吧。

5、楊老師說這堂課重難點不是很突出,雖然他也給了我最高分。我想如果在鑑賞中間八句田園風光白描句時,有個關乎這部分作用的總結,可能會更突出些。

怎樣把詩歌上出詩味,怎樣在內固守內容、語言的規範性而在外將之行雲流水地發揮出來,是我今後需要努力的地方。

拿到這個課題我就有點怵,雖然上過好幾遍,但對陶淵明的詩歌一直缺乏自己深刻的感悟。既然是公開課,肯定不想走尋常路,這不尋常從哪裏來?要從自己獨特的感悟中來。包括上一次的'公開課《鴻門宴》,在職稱面試中,剛好抽中這一課,我能感覺出評委對我的教學設計挺滿意。市教研室主任陳明潔問我的答辯問題就是:你不是從項羽角度,而是從他周邊人的角度來解讀項羽?——恩,是的。

優點:

1、做的不錯。選模板的時候,我的條件是一中國風、二簡潔大氣、三隻有黑白兩色、四畫面留白要多。文字部分或是我的所思所感,或是學生作品;配樂《半壺紗》和《山水之間》,前者是前段時間發現的充滿禪意的隱逸之歌,後者是受《清明雨上》影響而在許嵩《走,吃茶去》專輯中選出的。應該算是比較應景的。後者渲染創設情境,前者在讀學生習作時做背景音樂。就一般技術來說(太高達上的技術,能力有限無法實現),我對還是比較挑剔的。

2、充分利用學生課前預習成果。課堂主問題都是學生的閱讀困惑。事前佈置預習,寫出閱讀困惑,再將之篩選組合排序,構成我課堂的主線。環節之一的學生改寫,也算是課堂的一大亮點。10班學生的創作能力真是不容小覷,所選的陶徐偉和楊雪月的習作,前者安閒中有頑皮,充滿生活樂趣;後者悠然中充滿詩意。這樣的改寫讓陶淵明的詩歌離我們更近,這些改寫本身就說明了學生的閱讀感受。

3、課堂生成好地出乎意料。在小組討論彙報成果環節,對於“依依”是否能換成“嫋嫋”時,蘇曉研的回答是“不能,因爲“依依”是平聲,對應“曖曖”的仄聲;而“嫋嫋”也是仄聲。”竟然懂得用音韻學知識回答這樣的換字問題!在回答爲什麼寫雞犬這樣十分常見的家禽時,李沐陽說“一來這是農家常見的動物,更能體現田園生活的意趣;二來雞犬還有其他意義,《老子》中說“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所以,雞犬相聞還可以代指富足、祥和、寧靜、喜樂、滿足的世界,說明陶淵明眼中的農家生活很愜意。”太妙了!備課時,我曾猶豫要不要拓展到《老子》,擔心有掉書袋之嫌便作罷,可是李沐陽所在小組竟然能想到這一層,真真出乎我的意料,評委們聽到這兩處,不住地點頭讚歎!

4、適時加入我的閱讀感受。比如講到“樊籠”“塵網”,令人想到莫言《蛙》中的句子。比如總結時想到左拉《貓的天堂》關乎“天堂”的定義,與陶淵明的選擇形成鮮明對比。我想,如果把貓的天堂和陶淵明的選擇打在PPT上,對比效果是否會更鮮明。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9

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選擇並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爲此,我根據我校的教學硬件設施簡陋,學生知識底子薄弱等實際情況,設計了這樣一節適合於少數民族農村初中生的古詩教學課。從我執教的過程與效果來看,這是一節比較質樸有效的語文課,因爲它沒有藉助於現代化信息技術等先進的教育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也沒有沸沸揚揚的課堂學習場面,卻使學生輕鬆自然地完成了學習的任務。當然,這一節課也不能算是完美無缺,它仍然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對於這一節課的得與失,我將之歸納爲六個方面。

一、學習目標簡要明確。

學生學習古詩,往往不知從何入手,更不知用什麼方法去學習。爲了解決這一難題,我根據新課標對學生學習古詩的要求並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將這一節課的教學設定爲“目標導學”課。我認真研究文本後,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設定爲“五個會”,即會朗讀、會理解、會欣賞、會背誦、會默寫。這樣的目標即全面又簡要。更值得欣喜的是,這樣的目標,學生更易於執行與記憶,它爲整節課的學習定下了科學的基調。

二、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落實到位。

整節課,我都十分注意了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與落實。在“會朗讀、會理解”的層面上,我指導學生學習了古今字詞的讀音差異,如“荷花”與“荷鋤”中“荷”等字的讀音,也指導學生理解了古詩字詞的意思,如“荒穢”等字詞句的意思。在“會背誦、會默寫”層面上,我注重了學生對知識的積累訓練。這些教學環節的成功進行,使學生的古詩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

三、學生能力得到了切實的訓練與確實的提高。

我在引導學生進行目標式學習的過程中,注重了考察學生的記憶能力、自學能力、朗讀能力、理解能力、賞析能力、表達能力等多種能力進行了針對性的訓練,學生在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從他們的課堂表現來看,他們的這些能力確實得到了提高。

四、學生有了情感的體驗。

教學中,我把詩歌中的語言美、意境美等的欣賞作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的學習中,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他們在品析中得到了情感的體驗。

五、學生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

在整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帶着學習的目標,有層次、有步驟、有主見地完成了既定的學習任務,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學會了這種明瞭的學習古詩的方法。這不正是我們教學的宗旨嗎?

六、由於缺少了多媒體等的輔助教學,教學缺失明顯。

這一節課,雖然有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的學習也比較積極主動,但課堂容量少了一些,比如拓展閱讀雖然有了安排,但遠遠做得不到位;詩歌的相關習題也沒進行專門的訓練;對於詩人當時的田園生活場景想象的訓練時間也過少等。這些缺失值得我認真思考與改進。

這一節課雖然已成爲過去,但是,我會從這一節課中汲取經驗與教訓,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改進,不斷進步。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10

作爲語文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學科,也就是說語文其實要讓學生今後能在他的人生路途中能夠使用的一門學科。可是現在的語文教學,一套教材似乎就是學生們整個的語文世界。我們要在一個學期的時間裏給學生灌輸進去兩本語文教材,學生們每天在字、詞、句、段中打轉,背誦、記憶,他們早已習慣呆在這種單調、無趣的語文世界裏了,這和我們當前的教育形勢有關。當今,我們的教育目標還僅僅只是停留在應付考試上,與考試無關的內容我們老師基本上不講。難道學生們語文試卷上的高分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優質教育”呢?除了教材,語文課堂上就沒有其它內容可講了嗎?把一篇課文“肢解”式的講解,這就是語文課堂嗎?只注重能力培養的語文教學就是完整的語文教學嗎?學生完成了試卷上的題目,取得了讓他自己和老師都滿意的成績就是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體現嗎?也許如此深遠的問題,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可是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教一些更爲實際的東西,比如今後的生活態度。

在面對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詩三首》中的《歸園田居》(其一)這首詩的時候,我預設教學目標有兩個:一是初步學會鑑賞詩歌的方法;二是解讀陶淵明的思想。

先說第一個目標陶淵明是學生比較熟悉的詩人,初中已學過《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和《飲酒》、《歸園田居》(其三)等篇目,所以學生對陶淵明的性格、詩歌風格等都有了一定的瞭解。《歸園田居》(其一)是一首學生較爲容易理解的詩歌,對於學生來說,他們具備一定的詩歌感受能力,但缺乏系統的詩歌鑑賞常識,所以必須根據高一學生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基於這些考慮,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爲“通過揣摩語言、想象畫面與體味情感來鑑賞古典詩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就教學效果來說,這個教學目標的設立還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它對於學生今後規範地鑑賞詩歌架起了一座橋樑。

重點要說第二個教學目標,解讀陶淵明的思想。詩歌其實分爲“歸園”和“田居”兩個部分。“歸園”部分就是在突出陶淵明厭棄官場,渴望迴歸田園的心情。從而田居生活就更能把握作者的深層思想。“田居”部分要求學生準確抓住兩個詞“曖曖”和“依依”。從這兩個字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將最樸實最自然地田園生活夢境化,詩意化。普通景在作者的眼中都是那麼的與衆不同,作者陶淵明是選擇了詩意的生活。他不是一個渾身靜穆的山野閒人,而是一個在心底裏關心時政的、憂憤而痛苦的、不爲時人所知所賞識的、用詩歌表達思考的嚴肅的思想家。他的思考是詩意的思考,他的情感表達是詩意的表達,他的人生是失意的,但他的生存態度、他的思考和表達,則都是詩意的,儘管這僅僅是一種憂憤、痛苦和寂寞的詩意,如今其詩意中的這種淡泊因素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同,可以說,這是他千百載之後得以持續輝煌的一個重要原因。

課文上到這裏,就要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了,我選擇讓學生思考今後打算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態度爲了詩意的生活,這個話題會讓還在校園中的學生一時之間很難有所感觸,我在此時補充了相關的信息如,當內心在都市的喧囂裏越來越浮躁,當心靈在職場傾軋之下掙扎得越來越疲累,當身影在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薰風裏離大自然越來越疏遠時,不要忘記最本真的自己,要讓自己學會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學會詩意的生活,我們軀體身體不必想陶淵明一樣歸隱山林,但是內心一定要懂得如何確定什麼是自己真的想要的生活,不要爲了追逐名利把快樂的自己,詩意的生活忘記。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11

《歸園田居》是陶淵明的名篇,對了解陶淵明的精神世界來說是很重要的篇目。根據詩歌本身的特點和高一學生的實際,我在上課時緊扣一個“歸”字展開,如爲何歸、從何歸、歸向何、歸去何,從“歸”來鑑賞詩人的情感,體會他的精神追求,《歸園田居》上課時間爲一課時,主要訓練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間穿插知識回顧和對詩歌的反覆朗讀。在上課的過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預設的教學思路進行講授,知識回顧、朗讀、討論等環節都能較好地進行,但課堂的重點在鑑賞陶淵明筆下的田園風光。陶淵明是學生比較熟悉的詩人,初中已學過《桃花源記》,學生對陶淵明的性格、詩歌風格等都有了一定的瞭解,爲了提升他們的探究能力,設置了討論環節,讓他們就“陶淵明的歸隱”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們討論的很積極,看法很多,並且都能自圓其說。整堂課上下來,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對於我拋出的每個問題都能積極思考,主動回答問題,氣氛很好,在時間上也掌握的剛好。

當然有些地方我還應該引導學生往更深層次去挖掘、去品味,今後我還要加強對這方面的學習和提高,學會更好的引導學生往深層次去思考去品味。第一,由於初上講臺,教學經驗不足,授課過程中“面面俱到”導致重點不突出。第二,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過程中,方法不夠得當,引導不夠到位,導致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顯得有些被動。第三,在講解和表達方面用詞還不夠精當,不僅是學生在接受知識上存在一些困難,而且有時還會對學生產生一些錯誤的導向。

把每節課當作公開課來準備,必定有更快的成長,雖然現在的我難以做到。但我很珍惜每一次的公開課,因爲每次由準備、試講、正式上課,到評課,都能得到很多老師的真誠指導,讓我更清楚自己的不足,調整自己的教學。感覺這半年來,我也是在“公開”的課堂裏成長。因此,我們不要拒絕別人來聽課,關鍵是要虛心請教來聽課的人自己還有哪些不足!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12

《歸園田居》是陶淵明辭官歸隱之時的一組重要的詩歌作品,寫於其“不爲五斗米折腰”之後。厭倦了官場的繁縟禮節,迎來送往,嚮往山川田園的陶淵明,最終結束了時仕時隱的生活,選擇在摯愛的田園中度過餘年。

《歸園田居(其一)》更是清楚地告訴讀者——他要回家。於是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詩歌本身的特點,上課時緊扣一個“歸”字來預設問題,從“歸”來鑑賞詩人的情感,體會他的精神追求。所以我提出四個問題:“緣何歸”、“歸何方”、“從何歸”、“歸如何”在課堂上師生合作共同解決,並在中間穿插了陶淵明身世簡介,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感。

尤其是從“抓意象、辨角度、明白描”等入手去體會陶淵明筆下淡泊寧靜的田園之美。領悟詩人對真實的追求與堅守,考到陶淵明的那份純真、自然。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首先太過依賴於自己預設的問題,教條地只會按着多媒體的播放順序上課,卻忘了學生是活動的,他們的思想是與我不同步的,因此當學生的思想跳躍時,我卻未能跟上他們的腳步,有點手忙腳亂。

其次重點不夠突出,在授課過程中喜歡面面俱到,導致重點不突出。爲了“全”卻失了“全”也是此堂課的最大的缺點。雖然我的教案寫得密密麻麻,做的認真、仔細,學生也由於是賽教課更是積極努力的配合,尤其是連發言也努力猜測我預設的答案,讓我的心不由的沉重。因爲我和學生都缺少了對詩個性的解讀。我們都參考了大量的資料,都被這些資料束縛的展不開自己的解讀,讓我們的想象與聯想在限定的世界裏遊走,失去了“人”的魅力。

再次在引導學生關注詩歌的煉字與比喻、白描等寫景角度時,我更沒有充分地信任學生的能力,我怕他們基礎差,不能說出我預想的答案而使課堂教學無法順暢的進行。所以我掌握着整個課堂,依然重複着教師講解爲主,學生被動接受的老套路。這種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讓這堂課看似滴水不漏,教學環節齊全卻毫無生機。

寫到這裏,我不禁捫心自問:自己精心準備的教學設想難道就是要看到這樣的局面?在他們點頭的同時是否真的走進了詩歌的內容與情感,是否感同身受的領略到了詩人筆下那個恬靜美麗的田園生活?是否知曉了“復得返自然”的“自然”二字在詩人心中的分量……

想到這些,我真的對於自己這堂失敗的賽教課懊悔萬分,明明是爲了求“完美”,卻上成了支離破碎,毫無亮點的一堂課。

課後說課、評課時,聽着同僚給我提出的意見,我深深地明白了:詩歌教學切莫貪|“全”“多”。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能將這種求“全”卻失“全”的做法戒掉,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

因此,這堂課成了我教學路上的警鐘,讓我時時牢記自己在課堂上的位置,也讓學生有更多的想象和創造的空間成了我課堂追求的目標。讓自己多一份驚喜,少一點後悔吧!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13

課堂教學的大致步驟是:介紹作家、作品;朗讀詩歌;瞭解含義;感悟情感;課外閱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進行;當堂隨筆“我的心靈家園”。

其中,本應該比較出彩的地方是課前演講、內容理解和當堂隨筆。課前演講由“皓月社”隨筆社團的全體成員完成,演講的內容是“我心中的家園”。

但是課前演講時,學生們過於緊張,課堂氣氛過於沉悶,效果並不理想。加之,演講內容與後文隨筆內容有相似的地方,似乎課文講解還沒有開始,懸念就早已被解開一樣,沒有味道,沒有美感,沒有與課文其它環節形成前後呼應、逐層深入的關係,在設計和實施上,是失敗的。

內容理解部分,教師做了示範:當我讀到“種豆南山下”一句時,我彷彿看到在村子裏的山腳下,陶淵明俯身耕種的情景。脫下官服,穿上莊稼漢的粗布衣裳;放下官印,拿起鋤頭,詩人的心情一定是無比舒暢吧!

要求學生用“詩句解釋+合理想象”的格式完成對其它詩句內容的理解。

學生在寫的時候,集中分析前四句,對於後幾句少有涉及。教師提問的學生過多,也耽誤了時間,而且顯得審美疲勞。還是設計得不錯,但操作是的方法和教師當堂調控能力都是不夠的。此環節亦不好。

當堂隨筆環節,隨筆內容爲:我的家園(田園)。題目中的“我”,可以是某位詩人、作家,可以是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是自然界的動物植物,可以是在座的我們……

教師隨筆示範:我是一顆小小的鵝卵石,寂靜的海邊就是我美好的家園。每一天靜靜地躺着,看日出日落,與魚兒爲伴。如果你偶然經過我的身邊,讚歎就好,不要把我據爲己有。因爲離開大海,我就失去了心靈家園。寂靜的大海纔是鵝卵石永遠的家。

但是,學生寫了幾分鐘,下課時間就到了,有機會讀的只有兩三個同學。最該閃現的亮點,沒有出來。即使出來了,也和課前演講的內容有點重複。好像一節課只是流於表面,並沒有向縱深行進。

最最要命的是,我自己說話言不由衷,呆呆的,傻傻的。

這樣的我,真是難以忍受。

仁慈的詩歌課題研究顧問吳老師,同樣仁慈的教研員王老師,尊敬的李主任,都提出了優點,加以認可。當然,也提出了問題,指出下一步改進的方向。

詩歌教學要善於找到詩人的“出情點”、“燃情點”、找到“聯想的支撐點”,吳老師這樣說。

教師勇於自我反思、自我解剖,這點是可貴的;課堂節奏在勻稱些會更好,處理上應更具內在邏輯性,王老師說。

詩歌教學切入點至關重要,“庖丁解牛”就是這個道理;詩歌教學應該彰顯個性,按部就班、千篇一律的講,是不應該的;餘映潮先生的詩歌教學,樹樑中學孟兆琴老師的詩歌教學,都值得學習和借鑑,李主任說。

楊老師很受學生歡迎,先從興趣入手,在進行板塊式的應試研究,相信她的成績會更好的,學校的教學主管校長高校長說。

我願意聽這些話,而且聽進去了。我願意做我並不擅長的事,在詩歌課題研究中用心實踐、不斷積累。我願意把我當缺點和失誤放在大家的目光審視下,因爲,這樣我就記住了,這樣我就更有動力了。

失誤,失敗,纔是最好的反思機會和提升契機。

我沒有上學期的上課狀態,抓不住學生和聽課者,這是我自己出問題了。好好梳理自己,那個我會回來的。

也謝謝真誠對待我的領導、專家們。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14

《歸園田居》是陶淵明的名篇,對了解陶淵明的精神世界來說是很重要的篇目。根據詩歌本身的特點和高一學生的實際,我在上課時把“解讀陶淵明的思想和感受陶淵明筆下的田園之美”作爲教學重點,讓學生充分體會他的精神追求和美的意境,教學思路較清晰,重點比較突出,流程也很順暢。但這節公開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處理引發了我的一些反思,歸納如下:

反思一:關於教學目標的設立

這節課的預設教學目標有兩個:一是解讀陶淵明的思想;二是感受陶淵明筆下的田園之美。陶淵明是學生比較熟悉的詩人,初中已學過《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和《飲酒》、《歸園田居》其三等篇目,學生對陶淵明的性格、詩歌風格等都有了一定的瞭解,但對其思想還未深入理解。

《歸園田居》是一首學生較爲容易理解的詩歌,對於高一學生的學生來說,他們具備一定的詩歌感受能力,但對詩人形象還未能全方位認識,所以高一詩歌教學不能像高二高三那樣規範系統,必須根據高一學生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基於這些考慮,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爲“解讀陶淵明的思想”,就係統瞭解陶淵明其人來說,這個教學目標的設立還是具有現實意義的。爲了提升他們的探究能力,本節課設置了討論環節,讓他們就“陶淵明的思想”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筆者歸納總結,讓學生形成系統知識。

反思二:關於教學的預設與生成

《歸園田居》上課時間爲一課時,主要訓練學生的感知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間穿插知識回顧和對詩歌的反覆朗讀。在上課的過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預設的教學思路進行講授,知識回顧、朗讀、討論等環節都能較好地進行,但課堂的重點在鑑賞陶淵明筆下的田園風光,鑑賞詩句和描繪整體畫面對學生來說是有相當難度的。如學生描繪畫面可能順序不當、想象不足或流於翻譯詩句,不一定能鑑賞出田園風光的美,學生也很難把握詩人思想和詩歌意鏡美,這些都要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調整的。

教學方式是爲課程目標服務的,課程目標是多元的,教學方式也不應該是單一的。不管在教學中採用哪一種教學方式,其目的都是爲了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從而全面實現課程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都得到了訓練,並且也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久而久之,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歸園田居教學反思15

教學得失:

上完本節課,我認識到自己在內容講解和環節安排上既有閃光點也有不足之處。得:

第一,選準了以“歸”爲突破口,設置問題,這樣文章的思路就很清晰,便於學生把握詩歌的內容,進而易於理解作者的情感。

第二,注意引導啓發學生,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很好的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

第三,引導學生初步掌握了鑑賞詩歌的步驟:景境—意境—情境。

失:

第一,由於初上講臺,教學經驗不足,授課過程中“面面俱到”導致重點不突出。

第二,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過程中,方法不夠得當,引導不夠到位,導致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顯得有些被動。

第三,在講解和表達方面用詞還不夠精當,不僅是學生在接受知識上存在一些困難,而且有時還會對學生產生一些錯誤的導向。

第四教學環節不夠完整,最後的背誦環節應當堂檢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