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教案

教學目標:

歸園田居教案

1、誦讀品讀詩歌,感受寧謐優美的田園風光,體悟陶淵明閒適恬淡的生活情趣。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辭官歸田,不與當時黑暗的上層社會同流合污,熱愛田園生活地精神

3、感受作者的隱士情懷,領悟作者返樸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學習其高尚的理想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辭官歸田,不與當時黑暗的上層社會同流合污,熱愛田園生活地精神,學習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教學方法:誦讀品味法、討論交流法、自主探究法、拓展延伸法

教學輔助: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有這樣一位詩人,他嚮往祥和安寧、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有這樣一位隱士,他淡泊名利,陶然於耕種;有這樣一位耕者,他一生種菊、愛菊,活得像菊花一樣高潔、飄逸 。千年已過,我們還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讀那高潔的靈魂。同學們,我剛纔說的是誰呢?(——學生答:陶淵明。)我們以前還學過陶淵明的什麼作品呢?(學生回答《五柳先生》《桃花源記》《飲酒》《歸園田居》(其三))

二、回顧舊知

師:我們先一起來回顧一下以前學過的關於陶淵明的詩歌吧。學生背誦。(
       《飲 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歸園田居》其 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師:每次讀陶淵明的詩歌,我們便彷彿去郊野鄉村旅行了一番 ,每次讀陶淵明的詩歌,我們便有盪滌心靈的享受。那麼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他的另一首《歸園田居》,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一起把這首詩歌朗讀一遍。(教師一起朗讀)。

歸園田居(其 一)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師:我們常常說鑑賞詩歌首先要知人論世,大家預習了課文,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陶淵明呢?

三、作者簡介

1、學生自己介紹,教師相機補充。

相關資料:陶淵明:(365—427),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晉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最傑出的詩人。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曾官至大司馬,祖父、父親曾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陶少年代大有“大濟蒼生”之壯志。但是反動門閥制度卻對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當時之人譏罵爲“小人”、“溪狗”。到了陶淵明時,父親早逝,家世沒落,家境貧寒。自然更得不到社會的重視。陶29歲時出任江洲祭酒,不久就辭官歸隱。後又時隱時仕。到39歲時他曾親自參加勞動,後來又出任彭澤令,在官八十餘日,逢郡裏督郵來縣,屬吏告訴他應束帶接見,他嘆道:“我不能爲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他便解職而歸,這時他41歲。從此,他結束了仕隱不定的生活,堅決走了歸田的道路。陶淵明死後,顏延之給他寫誄文時,經與衆友商議,因諡法中“寬樂令終”爲“靖”,“好廉克已”爲“節”,故私諡爲“靖節”。世稱“靖節先生” “五柳先生”。陶淵明把自己參加勞動後的感受和對農事豐歉的喜憂,都反映在他的詩中。在人們面前呈現出一幅恬靜幽美的村居圖,揭開了中國詩歌史上新的一頁,因而被後人尊稱爲我國田園詩的始祖。他的詩歌對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和唐代田園詩人王維、孟浩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又名: 潛字:元亮   籍貫:潯陽柴桑人   東晉最傑出的詩人  “田園詩人”  “隱逸詩人”  “靖節先生” “五柳先生”  後世稱譽 : “百世田園之主” “千古隱逸之宗”)教師補充五斗米的故事:義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擔任彭澤縣令的陶淵明聽說郡裏派了督郵(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員)來縣巡視。縣吏勸他穿戴整齊的官服去迎見督郵。陶淵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郵爲名敲詐勒索的官員,氣憤地說:“我決不能爲五斗米(指俸祿)折腰,去迎奉伺候這種鄉里小人。”當天,他就推說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喪;就這樣,只當了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就掛冠解綬,辭官歸田了。後終老田園,不再出仕。

師:那麼陶淵明爲什麼棄官歸田,這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沒有關係呢?

2、教師補充東晉時代背景。

東晉朝廷:政治腐敗、爭權奪利、門閥森嚴、結黨營私

官場現實: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鑽營取巧、阿諛逢迎

陶淵明 :早年: “大濟蒼生”

中年:“誤入歧途”

晚年:“歸隱田園”

參考資料:

門閥政治

門閥士族是地主階級中的一個特權階層。它萌生於後漢,形成於魏晉。曹丕爲代漢作準備而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後來逐漸成爲世家官僚壟斷選舉的工具。爲了取得世家官僚的支持,司馬氏對他們採取籠絡和放縱的政策。司馬炎建國後,繼續實行這一政策。因而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公門有公,卿門有卿”的局面,形成了典型的門閥政治。

門閥士族擁有特權並與庶族保持着嚴格界限。政治上,他們累世做職閒望重的高官;經濟上,按官品佔有大量土地和勞動人口,並且不向國家納租服役;社會地位高人一等,不與無特權的庶族(又稱寒門)聯婚和同乘共坐。爲了保護自己的特權,他們特別注意門第。他們壟斷政治,排斥庶族寒門。庶族即使做官以後,依然受到士族的歧視。至於那些不願巴結士族的庶族地主,便一生沉滯,永無晉升的希望。

師:瞭解了陶淵明的的經歷和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歸園田居》,感受那靜謐優美的田園風光, 領略詩人閒適恬淡的生活情趣吧。先請大家聽一遍配樂朗誦,聽的時候注意字音和節奏。

四、整體感知

1、學生聽配樂朗誦,注意字音和節奏。

2、一生朗讀。(師生評點,注意字音,提醒學生五言詩的節奏)

3、學生再聽配樂朗誦,小聲跟讀

五、解題,把握思路。

師:我們常常說文章的題目就好像一個人眼睛,俗話說:眉目傳情。文章的標題往往也能傳達或暗示許多有效的信息。那麼大家認爲"歸園田居"這個標題最重要的是哪一個字呢?(幻燈8)

學生明確:"歸"字

師:也就是說“歸”字是文章的題眼。那麼我們就圍繞“歸”字來解讀這首詩歌。

2、提問:請問詩人1、從何而歸? 2、爲何而歸? 3、歸向何處? 4、歸去如何?

請大家仔細看課文,回答我的問題,同桌可以互相討論 :

討論後明確:

1、從何而歸?

明確: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追問:塵網、樊籠比喻什麼?

明確:官場生活

追問:爲什麼要如此比喻?表現了詩人怎樣的的情感?

明確:對官場生活的鄙棄和厭惡 。

追問:還有哪一句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厭惡?

明確:“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中的“誤”字,既寫出了自己對官場的厭惡,又寫出自己久居官場的悔恨之情。

2、爲何歸來?

明確: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追問:“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說明陶淵明的本性怎樣?

明確: 熱愛田園生活,對於世俗官場的周旋逢迎、爾虞我詐難以適應。

追問:“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一句用到了什麼修辭?寫出了詩人什麼樣的心情?

明確:比喻和擬人,實際上詩人是以“羈鳥”和“池魚”來自比,自己就像關在籠子中的鳥一樣嚮往自由自在的田園,像養在池塘裏的魚一樣渴望閒適恬淡的生活。特別是“戀和思,舊和故”都用得非常好,表現出陶淵明對田園生活的眷戀和嚮往。

3、歸向何處?

明確: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4、歸去如何?

明確: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追問: 詩中最能表現詩人歸隱田園的心情的是哪一句?

明確: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追問:表現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明確:脫離官場後的愉悅和欣喜。

板書:)

六、品味田園風光。

1、請大家看這幅畫面,陶淵明爲我們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田園風光?(用原文的詩句回答)

明確: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2、請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並說明原因。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後發言。

參考點評:前四句是近景,雖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但對於掙脫“塵網”的人來說,卻是另一個天地: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莊,炊煙;狗吠,雞鳴……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詩人筆下,構成了一幅十分恬靜幽美、清新喜人的圖畫。在這畫面上,田園風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無矯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現在我們面前,使人悠然神往。“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是簡筆的勾勒,以此顯出主人生活的簡樸,寫出田園生活的淳樸。榆樹柳樹的綠蔭籠罩於屋後,桃花李花競豔於堂前,素淡與絢麗交掩成趣,語句間流露出作者心滿意足的欣慰情緒。也寫出了景色的幽美。

後四句是遠景。“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給人以平靜安詳的感覺,好像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擾。從近景轉到遠景,猶如電影鏡頭慢慢拉開,將一座充滿農家風味的茅舍融化到深遠的背景之中。畫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卻是很濃很濃,令人胸襟開闊、心曠神怡。而“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則是以動映靜、以有聲襯無聲,更顯得鄉間的寧靜、和平。

總之,這八句話,捕捉住農村中司空見慣的事物,畫出了優美畫畫,有近有遠,有聲有色,有淡有濃,有活潑有生機,有樸拙自然的趣味。在這裏,不僅流露出詩人對田園風光的由衷喜愛,而且這純樸、幽靜的園景色與虛僞欺詐、互相傾軋的上層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詩人用歌頌田園,無言地批判了官場的傾軋、爭鬥、混亂、險惡,表明了詩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靜、和諧的心境。

3、陶淵明爲我們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田園風光?用一些詞語來形容一下。

清新自然

祥和安謐

閒適恬淡

寧靜幽美

七、理解情感,整體感悟。

師:整首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附]板書:(幻燈11)

對誤入官場的痛心悔恨,

對黑暗官場的鄙棄厭惡,

對田園生活的由衷喜愛,

擺脫官場羈絆的'欣喜愉悅。

八、陶詩風格探究

師:俄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說:“詩人是用形象和圖畫說話的,大凡一首好的詩或詞,都是詩中有畫,具有自己獨特的意境、風格。“那麼大家覺得陶淵明的詩歌風格是怎樣的呢?——清新雋永、淳樸自然、恬靜淡遠、寧靜閒適。想聽聽古今學者對陶詩風格的評價嗎?

蘇軾: “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朱熹:“陶詩語平淡,出於自然。”

蘇者聰《淺談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認爲:“真實新穎,恬靜淡遠,樸素自然最能體現陶詩的藝術風格”。

朱家馳《陶詩的言約旨遠與玄學的言不盡意》指出陶詩藝術特色是“言約旨遠,意味雋永,常以精粹的文字包蘊無限豐實的內涵”。

九、自主探究:

1、我們常常說文如其人,那麼你從詩中你感受到陶淵明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清高孤傲、與世不合

潔身自好、甘於清貧

嚮往田園、淡泊名利

師:有人說陶淵明棄官歸隱是一種消極避世的選擇,也有人說他的選擇是勇敢高潔的,那麼你怎麼看?

2、說說你是如何看待陶淵明的這種棄官歸隱的人生選擇的?你認爲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讚賞?

學生自由發表見解。

教師提供專家的看法:

“在古今詩人之中,能夠直接面對人生的苦難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的,只有陶淵明。當然,他也不得不爲自己所選擇的這條道路付出了勞苦飢寒的代價。”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幻燈14)

陶淵明的一生表面上過得那麼平淡,但卻是一個深刻的、豪壯的悲劇。陶淵明的悲劇是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是偉大的詩人和渺小的社會的矛盾,是美與醜的矛盾 。

——張銓錫《陶淵明的悲劇及其詩的思想和風格》(幻燈15)

教師小結:這些專家的看法僅僅是提供大家參考,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是:陶淵明的歸田是對污濁的現實完全絕望後所採取的一條潔身守志的道路,他選擇歸隱田園,遠離污濁官場,獨善其身,始終保持自身純潔,是他人生中最勇敢最高尚最痛苦也是最無悔的選擇。因爲當時的陶淵明面對的是腐敗透頂的官場,物慾橫流的世俗,我相信如果在政治清明的時代,陶淵明一定會堅持他少年時“大濟蒼生”的理想,造福一方吧。

十、課外拓展:名句欣賞。(幻燈16)

師:陶淵明還寫了很多詩歌,其中的一些名句,我們一起來朗讀一下:學生齊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歸園田居》其二

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

——《歸園田居》其五

雲無心以出岫xiù,鳥倦飛而知還。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歸去來兮辭》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歸去來兮辭》

十一、課堂小結。

陶淵明視權位官俸如敝屣,懷着“抱朴守靜”,“潔己清操”的想法躬耕田園,以琴書爲樂,以菊花爲友,爲我們樹起了一塊人格的豐碑,讓後人永世傳誦。

讓我們把敬意送給這樣的一個人:

一個披星戴月的詩人,一個荷鋤自娛的士人,一個安貧樂道的文人,一個崇尚自然的農夫……因爲他留給我們的是深深的思索和詩意的人生。

十二、佈置作業:

1、背誦《歸園田居》,默寫在語文作業紙上。

2、請寫一篇不少於400字的關於陶淵明的評價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做在語文作業紙上,明天課堂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