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五《滕王閣序》教材解析

學習目標

高中語文必修五《滕王閣序》教材解析

1、理解和積累文中重要文言詞語的意義或用法

2、翻譯重要句子

學習重點  理解和積累文中重要文言詞語的意義或用法

學法難點  翻譯重要句子

學法指導  自主、合作、探究

知識鏈接

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今山西河津縣),初唐文學家。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詩和絕句成就較大。他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王楊盧駱”,亦稱 “初唐四傑”。王勃的詩歌從內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齊樑香豔詩的框框,爲初唐詩風的轉變和近體格律詩的成熟做了貢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爲後人傳誦的名句。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嶼新修滕王閣成,重陽日在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前往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請他也參加宴會。閻都督此次宴客,是爲了向大家誇耀女婿孟學士的才學。讓女婿事先準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爲這次盛會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而王勃以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晚輩,竟不推辭,接過紙筆,當衆揮筆而書。閻都督老大不高興,拂衣而起,轉入帳後,教人去看王勃寫些什麼。聽說王勃開首寫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說:不過是老生常談。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沉吟不語。等聽到“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督不得不歎服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唐才子傳》則記道:“勃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

文體

駢文,是魏晉以後產生的一種新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駢文多以四、六字句爲主,兼以雜言,所以後來也稱駢文爲“四六文”。駢文講究排比、對偶,注重藻飾和用典,講究運用平仄,聲韻要求嚴格。一般說來,駢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縛內容,自無可取,但如果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的藝術性。

“序”——文體的一種。有書序、贈序、宴集序等。書序是著作或詩文前的說明或評價性文字。《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本文是餞別序,即臨別贈言,屬於贈序類的文章。

預習檢測

(1) 給加點的字注音。

翼軫( ) 驂( ) 睇眄( ) 捧袂( )

甌越( ) 潦水( ) 簪笏( ) 桑梓( )

臺隍( ) 舸艦( ) 帝閽( ) 叨陪( )

懿範( ) 彭蠡( ) 虢州( ) 遄飛( )

(2)解釋加點的詞語意思

豫章故郡________

地接衡廬 ________

襟三江而帶五湖 ________

雄州霧列,俊採星馳 ________

賓主盡東南之美 ________

高朋滿座 ________

彩徹區明 ________

雁陣驚寒 ________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________

潦水盡而寒潭清 ________

二難並 ________

窮睇眄於中天 ________

興盡悲來 ________

屈賈宜於長沙,竄梁鴻於海曲 ________

窮且益堅 ________

不墜青雲之志 ________

有懷投筆 ________

(3)句 式

都督閻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纖歌凝而白雲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子何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習內容

一、整體感知

翻譯文中重要句子

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勝地不常,盛宴難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結構。

運思謀篇,無不統於題目之下。 結合課文,分析文中的每一個段落大意並在括號裏寫出緊扣題目中的哪個詞而寫。

第一部分(1):概寫洪洲,引出。(  )

第二部分(2):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和周圍的。(  )

第三部分(3—4):寫宴會,抒發。(  )

第四部分(5):述說苦悶,感嘆盛宴難再。(  )

學習小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達標檢測

1.下列幾組成語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物華天寶鍾明鼎食老當益壯高山流水

B.人傑地靈魚舟唱晚窮且益堅清雲之志

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

D.高朋滿座萍水相逢一介書生俊採星弛

2.下面兩組虛詞的含義和用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①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③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④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

A.①句與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與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與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與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與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與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與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與④句的“矣”字相同。

3.下列各組加點實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國滅亡之故事

B.都督閻公之雅望/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羣公

C.十旬休假,勝友如雲/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D.敢竭鄙懷,恭疏短引/《諫太宗十思疏》

4.江南三大名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唐四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字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文集存世。

學習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滕王閣序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體會作者懷才不遇而又自勵志節,憤鬱不平而又不甘沉淪的複雜情感。

2、背誦2 –5段,

學習重點  賞析景物描寫作技巧 ,體會語言美。

學習難點  背誦2 –5段,

學法指導  自主、合作、探究

知識鏈接

駢文語言特點:

駢儷藻飾,辭采華美駢是“兩馬並駕”的意思,儷是“男女成對”之意,駢儷就是使用對偶句,是駢文的共同特點,但這篇序文尤爲突出。全篇採用對偶句,不但字面相對,而且音韻大體相對。即一句之中,平節和仄節交替;上下聯之間,平節與仄節相對。下面舉幾個句式。如“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爲:平平仄仄,仄仄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仄仄。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爲: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對偶句抑揚頓挫,富於樂感,富於詩意。

藻飾是指運用色彩濃豔、華麗典雅的詞語,來裝飾文句。這篇序文,如“物華天寶”“俊採星馳”“紫電清霜”“鐘鳴鼎食”“青雀黃龍”“睢園綠竹”“鄴水朱華”等,都是講求辭采的典型例子。這樣,使文章辭采華美,賞心悅目。

本文以四六句爲主,雜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這些句式,根據表意的需要而交錯運用,使節奏分明,內容啓承轉合。一般來說,二字句用於抒情(文中有兩處:“嗟乎”“嗚呼”),三字句、四字句用於一個話題的開始或轉折。六字句或七字句連用,爲平實的敘述;四六句或六四句連用,爲敘述或抒情的展開部分。僅有一個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頓。這樣,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轉。

運用典故:用典除了有加強論證的作用外,還能以古比今、借古寫懷,可以使文章內容充實,聯想豐富。語言簡練,風格典雅。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來敘事抒情,有的是歷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運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有的是正用,如“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典故的運用,加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成語積累

1.【物華天寶】華:精華。寶:寶貝。原指萬物的光華,天上的寶氣。形容各種珍貴的物品。

2.【人傑地靈】人傑:傑出的人。靈:特別好。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傑出的人物出生或到過的地方,便成爲名勝之地,或指傑出人物生於靈秀之地。

3.【勝友如雲】勝:指才智出衆。才智出衆的朋友們雲集一處。

4.【高朋滿座】高:高貴,高尚。座:座位。滿座盡是高貴的賓朋。

5.【騰蛟起鳳】騰:騰越。起:起舞。象蛟龍騰越,鳳凰起舞。比喻文辭奇巧優美,才華橫溢。

6.【鐘鳴鼎食】鍾: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飯時,排列好幾個鼎盛食物。吃飯時,奏樂列鼎。形容貴族和富貴人家豪華奢侈的生活。最早見於《史記》。

7.【雲銷雨霽】雲消雨散。指滿天的雲雨頓時消散,形容已經逝去的一切都不會再回來了。

8.【響遏行雲】遏:阻止。聲音高入雲霄,把浮動着的雲彩也阻止了。形容歌聲嘹亮有力,悅耳動聽。最早見於《列子·湯問》。

9.【天高地迥】迥:遙遠。形容天地之間廣闊無邊。

10.【興盡悲來】高興的勁兒過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來了。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種蕨類植物,隨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裏偶然相遇。比喻從來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

12.【馮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處是《史記·馮唐列傳》。

13.【老當益壯】當:應當。益:更加。原指年紀老而志氣應當更壯。出處是《後漢書·馬援傳》。

14.【窮且益堅】也作“窮當益堅”。窮:不得志。益:更加。處境困難而意志應當更加堅定。

15.【涸轍之鮒】涸:水乾,枯竭。轍:車轍。鮒:鯽魚。乾枯的車轍裏的鯽魚。比喻處於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出處是《莊子·外物》。

16.【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時,餘光落在桑樹和榆樹之間;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則有所得。比喻這個時候失敗了,另一個時候得到補償。出處是《後漢書·馮異傳》。

17.【一介書生】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自稱。或對一般讀書人的雅稱。

18.【投筆從戎】投:扔掉,放棄。筆:筆桿子,指文墨生涯。從戎:參軍。指棄文就武,放棄文墨生涯去參加軍隊。出處是《後漢書·班超傳》。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裏的兩種喻意。後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樂曲的高雅精妙。出處是《列子·湯問》。

20.【盛筵難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難以再得。

21.【陸海潘江】陸、潘:晉朝的文學家陸機、潘岳。本是稱頌陸機和潘岳文才很高。後用以稱頌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人。

預習檢測

名句默寫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煙光凝而暮山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長天一色。

③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⑤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⑥北海雖賒,扶搖可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學習內容

一、整體感知

1、分段背誦

2、分段默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賞析下列名句

1、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拓展探究

《滕王閣序》寫景“四美”

寫景頗有特色,作者精心構畫,苦苦經營,運用靈活多變的手法描寫山水,體現了一定的美學特徵。

(1)色彩變化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遠近變化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下渾成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虛實相襯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之,《滕王閣序》一文的寫景頗具匠心,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章章華彩,一氣呵成,使人讀完後猶如身臨江南水鄉,難怪韓愈情不自禁地稱讚說:“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爲第一。”

學習小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達標檢測

1、用課文原句填空

勸勉變節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勸勉在逆境中奮進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勸勉易被外界環境干擾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勸勉在逆境中有點灰心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勸勉不珍惜時間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朋友聚會分別時,戀戀不捨的情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說,王勃的《滕王閣詩》主要是從空間和時間兩角度去寫的。你以爲呢?空間上寫了哪些內容?時間上寫了哪些內容?寫廣袤的空間和無限的時間,傳達的是什麼情感?

滕王閣詩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做題 (全國卷1)(09年)

魏德深,本鉅鹿人也。祖衝,仕周,爲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農。父毗,鬱林令。

德深初爲隋文帝挽郎,後歷馮翊郡書佐、武陽郡司戶,書佐,以能遷貴鄉長。爲政清淨,不嚴而肅。會興遼東之役,徵稅百端,使人往來,責成郡縣。於時王綱弛紊,吏多贓賄,所在征斂,人不堪命。唯德深一縣,有無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給,而百姓不擾。於時盜賊羣起,武陽諸城多被淪陷,唯貴鄉獨全。郡丞元寶藏受詔逐捕盜賊,每戰不利,則器械必盡,輒徵發於人,動以軍法從事,如此者數矣。其鄰城營造,皆聚於聽事,吏人遞相督責,晝夜喧囂,猶不能濟。德深各問其所欲,任隨便修營,官府寂然,恆若無事。唯約束長吏,所修不須過勝餘縣,使百姓勞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爲諸縣之最。尋轉館陶長,貴鄉吏人聞之,相與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語不成聲。及將赴任,傾城送之,號泣之聲,道路不絕。既至館陶,闔境老幼,皆如見其父母。有猾人員外郎趙君實,與郡丞元寶藏深相交結,前後令長,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縣,君實屏處於室,未嘗輒敢出門。逃竄之徒,歸來如市。貴鄉父老,冒涉艱險,詣闕請留德深,有詔許之。館陶父老,復詣郡相訟,以貴鄉文書爲詐。郡不能決。會持節使者韋霽、杜整等至,兩縣詣使訟之,乃斷從貴鄉。貴鄉吏人,歌呼滿道,互相稱慶。館陶衆庶,合境悲泣,因從而居住者數百家。寶藏深害其能。會越王侗徵兵於郡,寶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東都。俄而寶藏以武陽歸李密。德深所領皆武陽人也,念其親戚,輒出都門,東向慟哭而反。人或謂之曰:“李密兵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餘里。汝必欲歸,誰能相禁,何爲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與魏明府同來,不忍棄去,豈以道路艱難乎!”其得人心如此。後沒於陣,貴鄉、館陶人庶,至今懷之。

(節選自《北史魏德深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爲政清靜,不嚴而肅肅:恭敬。  B.會興遼東之役會:適逢。

C.所在征斂,人不堪命堪:忍受  D.動之軍法從事動:招致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擁戴的一組是( )

①常爲諸縣之最  ②皆歔欷流涕,語不成聲

③未嘗輒敢出門  ④詣闕請留德深

⑤以貴鄉文書爲詐⑥詣使訟之,乃斷從貴鄉。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魏德深很有才幹,歷任多種職務後升職主持貴鄉政務。其時朝廷綱紀敗壞,官吏貪腐,民不聊生;只有貴鄉生產生活一切照常進行,百姓沒有受到騷擾。

B.魏德深善於人性化管理,體恤下情。鄰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責,尚不能成功;而貴鄉則約束官吏,避免百姓勞苦,官府安靜,一直像無事一樣。

C.魏德深深受百姓歡迎,又能震懾奸猾之人。他到館陶,百姓見他如見父母;而奸人趙君實與逃竄之徒,只能躲藏流亡。他後來將回貴鄉,貴鄉吏民互相慶賀。

D.郡丞元寶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領武陽籍士兵在家鄉附近作戰,想利用軍士的戀家情緒使軍隊潰散。但魏德深極得人心,士兵們全都不忍離他而去。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與郡丞元寶藏深相交結,前後令長,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館陶衆庶,合境悲泣,因從而居住者數百家。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習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