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獸的教學反思範文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河中石獸的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河中石獸的教學反思範文

河中石獸的教學反思 篇1

關於文言文的講法,思路永遠相同:讀文章、介紹作者及背景、翻譯、內容、思想情感、總結拓展,真的沒有什麼新意。因爲文言文似乎總是每一次考試的重點,老師也是特別重視,像我,每一個字詞都希望強調到位。我也深深知道自己的教學存在的弊端,企圖在文言文教學中講得生動形象,讓他們能夠聽得有趣,記得牢固。

課前專門去請教了師傅,她說可以在教學中穿插一下小故事;翻譯的時候講一講人物形象分析或者背景,交叉進行,避免一直講翻譯,讓學生感到疲倦。針對她提出的問題,我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認真挑選了好幾則《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小故事,有文言文版的,還有我自己記在腦子裏白話文版的,以備調節課堂的不時之需。事與願違,課堂上還是出現了很多的狀況:

1、對學生的能力估計不足,他們提前沒有將課下部分註釋謄寫在文本內,我在講得時候,他們一直埋頭記筆記。

2、沒有給同學們自己展示的機會,一節課基本上都是我自己在講,跟學生沒有進行良性有效的互動;

3、準備的故事和當堂練,課堂上也沒有進行,大量的時間都花在梳理文本內容上了;

4、教學過程中情緒不穩定,看同學們一直在記筆記,到後面有些慌亂,部分重點內容就講漏了,而且語氣中已經有了憤怒的情緒;

5、部分同學的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一組和四組的同學,個別已經走神了。

這一節課下來,我反思了很多,發現在我的語文課上,已經需要同學們靠意志力來支撐了,這真的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所有人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之後喜歡你的課堂了他,哪怕他們一節課只有三十分鐘是有效的,那也足夠他們來學習新的知識了。如何把課堂變得有趣而又不流於形式,我一直在努力,但是期間的度一直沒有辦法把握。直到今天,仍然沒有辦法擺脫課本和練習、考試的束縛,沒有長遠的眼光,缺乏對課本宏觀的認識,進一步導致我在教學過程中抓不到根本,太追求與細微的東西。

突然之間明白,對於一個人來說,比知識重要的是眼光和心胸,我缺少了這個,在教學中就做不到從容,即使準備得再充分,也難塑好課,難像陳家盛老師和師傅一樣,如流水一般浸潤學生,難雲淡風輕地面對考試。想起冰心的一首小詩“牆角的話,當她孤芳自賞時,天地就小了”,我想,雖然我沒有孤芳自賞,但是我的心中應該擁有更廣闊的天地。

河中石獸的教學反思 篇2

這篇課文我分兩個課時來完成。並且我把這篇課文的重點放在理解字詞、課文內容和讓學生自己歸納課文中尋找石獸的四種方法上;把難點放在讓學生知道學習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上。

首先我讓他們自己藉助課文下面的註解和工具書自己初步閱讀感知課文內容。接下來就是對基本知識的學習以及掌握課文內容。對於作家作品的介紹我只簡單的說一下。對字詞和課文內容我講的比較詳細。我先讓他們自己翻譯課文,把不會翻譯的作上記號(在學習時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等時間到了我讓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一句一句講解課文內容,由於文章內容有點長我讓他們一段一段來學習。我把每段裏面重要的詞語句子要他們做上記號,再讓他們當堂把這些內容記下來,過幾分鐘後我在檢查他們學習的情況。

我覺得人有了壓力之後纔會有動力,對於這些學生來說用這種方式讓他們掌握文章內容效果還可以。學完文章內容之後,我馬上進入第二環節提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讓學生歸納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待學生回答之後便明確答案(尋找石獸的故事)。接着問他們課文中講了他們用幾種方法來尋找石獸的?然而學生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回答的不是太好,他們都只找到了三種,他們都把第一種給漏掉了。最後又問學生他們是怎樣找到石獸的?學生馬上回答是根據老何兵提供的線索在河的上游找到石獸的。

文章的最後我問學生從他們尋找到石獸這件事我們應該明白一個什麼道理?對於這個問題他們回答的就不是很全面。

對於這篇課文我覺得自己在教學生朗讀和讓他們課文重要詞句這方面做得還可以。他們之後做這課的習題時很多學生都不用看書,這點值得我高興。在課文提升這方面我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好。以後自己要在這方面多下點功夫。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對於學問是永無止境的。只有不斷給自己充電,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纔跟得上時代的步伐。

河中石獸的教學反思 篇3

這篇文章是教材中新加的一篇文章,讓學生去預習,程度好的學生告訴我,他們讀不懂,也能理解對於初一學生來說,這篇文章原是高中練習冊所選的習題,可見,這篇文章的難度。

我在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後,我改變了我的教學策略,我原打算讓學生合作來學習這篇文章。一個學生讀,另一個學生結合課下註解進行翻譯。但是看來是不行的.,一是由生生合作變成了師生合作。我帶着大家逐字逐句的翻譯,當然是結合課下註解,學生知道由他們說,他們不會的由我來引導他們。這樣一節課下來,領着學生讀翻譯背誦,感覺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中下等學生都能跟着思路走。並且能夠記一些知識點。看來這種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在做練習的時候,我採取的是小組競賽形式,同學們充滿了鬥志,通過檢驗學生掌握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通過這篇文言文教學使我明白,對於難度比較大的文章,老師還是要領着學生藉助課下註解,逐字逐句的翻譯的,這樣學生掌握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學生自己動了腦,然後老師又引導他們進行自己總結,應該說課堂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對於簡單的文言文教學,老師可以學生合作,老師引導幫助他們完成。

在帶領學生翻譯完之後,引導學生思索這篇文章圍繞着什麼寫了什麼,作者要表達什麼思想。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但是我發現學生說全的很少,這樣我領着學生看文章的標題,標題告訴我們這篇文章要寫什麼,在寫的過程中,有哪些人物,他們做了什麼說了什麼,最後作者通過他們的事情想要告訴我們讀者什麼觀點。經過我幫助學生一步步的梳理,同學們終於概括了出文章所寫的內容,但是作者藉此要表達什麼思想呢,學生還是茫然,最後我引導孩子本文的表達方式有哪幾種,最後引導學生找出本篇文章議論的句子,探究文章的主旨。自我感覺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效果還可以的。

通過本節課,我明白,要想取得好得教學效果,教師必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依據學情選擇教學方法然後,創設好的教學氛圍,學生學習得開心,教學效率自然就高了,老師一定要敢於創新,這樣你的學生纔會敢於創造。

河中石獸的教學反思 篇4

“刻舟求劍”和“緣木求魚”的故事同學們都熟悉,當我們的方法不當之時,就達不到預期的目標。而《河中石獸》也是異曲同工的。

從孩子們熟悉的成語引入,首先讓孩子們都有一個總體印象。然後再逐字逐句翻譯。學生們在已有的文言基礎上,能夠憑藉自己的知識儲備對大意有初步瞭解。但是最難懂的還是爲何石獸會逆流而上。於是我搬來了實驗。

首先,將一個乒乓球當做是落入河中的石獸,然後用一個小盆裝滿豆子,盆子便是河牀,豆子便是泥沙。在展示臺上展示四種不同的撈法。在研究老河兵的說法之時,假使水從左邊而入,而因爲石獸較重,所以石獸迎水面的豆子就會越來越少,然後就會形成坎穴,低於右邊的豆子,石獸因爲重力不得不往矮處跌,所以就逆流上一點,如此反覆。終究逆流而上啦。

在具體實物的幫助想象和演示下,學生很快明白了這個道理。從而揭示的中心:理論必須與實踐結合。

在拓展遷移部分,將讀書與行路結合。展示一副圖畫讀書多實踐多的人可以在高高書堆上透過雲層看到太陽,讀書少實踐少的人,只能在矮矮的書堆上看層層烏雲。這樣一對比,學生就明白瞭如今是積累書本、理論知識的時候,要看到太陽必須有足夠的力量與實踐結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