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勸學》教學思路分析

一、導入

語文教案《勸學》教學思路分析

既來(升入高中)之,則安之。—— 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方法和應有的態度?——進入課文

二、作者簡介

“性本惡”→“明禮而化之”

三、釋題

關鍵字:勸——何解?

學——學什麼?

四、朗誦

五、理清思路,內容分析

1、作者開門見山,引用了什麼觀點?

2、荀子爲什麼強調學習?

△變)(書與人、獲得教養、學習改變一生……)

△怎樣變?(比喻

3、學習的意義與作用又何在呢?

4、學習應採取怎樣的態度與方法?

5、結構梳理:

第一段: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 提高自己(兩喻)

第二段:學習的意義:(五喻) 改變自己(三喻)

第三段: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五喻) 積累(四喻) 第四段:學習的'方法、態度(十喻) 堅持(四喻) 正反對比 專心(兩喻)

六、分類歸納總結文言文知識

1.詞類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中的“水”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中的“日”

2.特殊句式

(1)介詞結構後置 A 青出於藍,而青於藍。 B 冰,水爲之,而寒於水。

(2)定語後置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3.一詞多義

絕 強 假 望 聞

七、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