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讀後感(精選3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勸學》讀後感(精選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勸學》讀後感(精選3篇)

《勸學》讀後感1

《勸學》是戰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荀況的上乘之作。顧名思義,勸學,即勸勉、鼓勵學習。這篇寫於兩千多年前的佳作,至今讀起來仍令人回味無窮,給人以啓迪。

一提到“學”這個字,就不禁令人想起“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無止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些激人奮進的千古名句,以及“鑿壁偷光”、“畫灰練字”、“頭懸樑,錐刺股”的動人場面。古之聖人尚且如此,何況今之衆人乎?

學習,最重要的是端正學習態度。正如荀子如言:“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學習的確需要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可並不是所有的學子都意識到這一點,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然落到實處,有的人淺嘗輒止,遠未領略到真諦,就半途而廢,豈不惜哉!有的人一曝十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結果光陰搭上去,知識未獲得,豈不冤哉!也有的人虎頭蛇尾,過分沉湎於“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忽視了另一半的孜孜不倦,到頭來種的是西瓜,得的是芝麻,豈不悲哉!“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要想達到勝利的彼岸,貴在持之以恆。對待學習,一知半解就自以爲是,稍遇挫折就頹唐不振,持這種態度的人是無法成大器的。德國化學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時未能鑽研到底,結果與新元素失之交臂;已年過半百的談遷在27年心血一夜間化爲烏有後,並沒有一蹶不振,反而以超人的毅力重振旗鼓,歷經艱辛11載,完成了鉅著《國榷》。粗的鐵棒能磨成纖小的繡花針,靠的是一股堅韌不拔的氣概;涓涓細流能穿透剛硬的石塊,憑的是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

倘若你有了這堅持不懈的毅力,再用以專一的態度,就如虎添翼了。“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你若今天立志做畫家,明天發憤當詩人,後天又刻苦練鋼琴,鴻鵠之志倒是有了,但這朝三暮四,不專心致志的態度,到頭來怕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當然,“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專一”並不值得肯定。當今社會,一日千里,瞬息萬變,不僅要求人們精通數理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而且對於時事動態,乃至琴棋書畫,足球、電腦也不可忽視,這就需要我們在一技之長的基礎上,全方位地學習,全方位地獲取能量。

人的一生是在不斷學習和積累中度過的。同樣是忙碌的一世,結果有的人收穫甚微,一事無成;而有的人卻碩果累累,功成名就。這些都和學習態度密不可分。前者或如不能一躍十步的騏驥,或如六跪二螯的螃蟹;後者則似十駕的駑馬,似一心一意的蚯蚓。究其原因,如是而已。

《勸學》讀後感2

當下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快發”時代,雖物質富裕,精神空虛、匱乏,面對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節奏加快,本領恐慌處處顯現,這是大多數人需要警醒的。

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我們每個人從孃胎裏呱呱落地,來到這個自己新的世界,就開始學習看、聽、說等等需要“自燃”的學習,爲什麼我們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卻反而喪失了這份能力?學而-知過、習而—改過,聚其意深也。於《勸學》中領悟有三:

一、自省

一日當三省吾身,自省後學習提升改進非常重要。有一種叫蒙鳩的鳥築巢一樣,它用毛髮把窩編織起來,把窩系在嫩蘆葦的花穗上,風一吹葦穗折斷,鳥窩隨即墜落,鳥蛋全部摔爛。這個故事告誡我們:爲了更加高效、安全,每天檢查反省自己,當我們面對生命中發生的問題時,首先要自觀,擁有自我覺察和反省的能力。因爲我們每個人時刻都在通過時間和思想加工着我們將成爲更好的自己;形成生命中處理事務的有力軟件,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聰明機智,既可以避免過錯,又可以降低因過錯導致的損傷。學習自省能力,提升自我心智。

二、選擇

生活中我們分分秒秒都在做選擇,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裏,我們必須懂得分辨選擇的能力。例如:工作時間與內容通過合理有效的安排,分類爲輕重緩急,在有限的時間裏使時間價值更高。另外:日常的碎片時間的科學運用,當坐在上班的交通工具上很多人無所事事,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選擇看書或聽聽講座呢?!

選擇始於敬天愛人,止於癡迷和執着。所謂善心真切,一行可當;不成堯舜,終因抉擇。選擇好的環境,獲得健康成長;選擇和有道德的人爲伍,成爲其人。選擇陽光,()生命中就一定沒有黑暗!擁有“選擇”即可緊抓機遇之舵,又具高速躍進之翼。

三、積累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學習是人生的使命。當學習成爲一種特定的習慣時,你就已經走在成功的寬闊大道上了。所以成功在於不停地走,如果沒有刻苦鑽研心志,就不會有積累的顯著效果,如果沒有埋頭苦幹的實踐,事業上就不會有巨大的成就。在積累的過程中磨礪心志,助己成長;有一位修建寺廟的木匠師傅,他花了一生的心血,在一個領域內從事一項職業,踏實工作,精益求精,持之以恆。他努力不休,不畏艱辛,潛心鑽研,堅韌不拔,讓我深刻感受到積累就在每天每日辛勤的勞作之中。

知易行難,無師之過;知難行易,貴在依止。讓我們共同用心學習,入乎耳,着平心,行乎動靜。常常自省,明智選擇,日積月累,堅持不懈!追求“今天”更好的自己,創造人生更好的未來!(經營部:李玉香)

《勸學》讀後感3

《勸學》是荀子流傳最廣的著作之一,現在更是選段被編入教材之中讓廣大中學生閱讀體會。其中飽含着荀子對於學習這件事的重視和希望後人不要忘記學習的敦敦教誨。這篇文章開門見山,直接就是提出了主題,勸告後人學習不可以停止,必須要“活到老學到老”,之後又用了大量的例子從學習的意義、用處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大量的比喻、舉例是本文的主要特點,更好的突出了主旨,闡明瞭要義。文章的第一句就是“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君子是儒家文化中一種極高的思想境界,荀子借君子之口說出這個看法,表示了他對於這個問題的重視。

荀子爲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呢?首先從思想上荀子認爲人性本來就是惡的,所以要依靠後天的學習來改變這個本性,來解決這一問題,再來接下去荀子又舉了不少的例子來說明學習對於改變人的素質、文化水平有着巨大的作用,還提出了學習的方法認爲學習不能埋頭苦學需要藉助外物、向現實學習,所以荀子會說“善假於物也”。這些都是荀子基於實際、基於自身的經驗提出來的。

接下來荀子又講到學習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首先就是堅持,針對很多人學習都是三分鐘熱度的狀況提出了必須要鍥而不捨纔能有所成就,也切合了學習不可以停止的主題。還提到了學習時的心態,切忌心浮氣躁,必須腳踏實地,專心致志。

全文從學習的態度、學習能帶來的幫助、學習的重要程度等多個角度論證了“學不可以已”這個論點,全篇少有直接說理,多用比喻等方式來闡述論點,使得全文更加形象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