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離騷教學反思

還是先來回憶一下我的備課經歷。抽籤抽中《離騷》一課,我馬上叫了起來:“怎麼會是古代詩歌呢?能讓我換嗎?”我喜歡唐詩宋詞,對於《詩經》、《離騷》這一類年代早些的詩歌卻有點“敬而遠之”,“只可遠觀”難以“心領神會”,算得上是“離騷離騷奈如何”。

高一必修離騷教學反思

坐在家中,連看了三遍課文,屈原和我們現代人的語言習慣真是差得太遠了!如果沒有註釋,我是不能看懂,也會和學生一樣亂讀一氣。那麼,我要立足於課文字詞句的講解嗎?

去網上查看資料。教案真不少,課件有幸也找到三個,至於其他的課文資料洋洋灑灑,抱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認認真真的看了近一個小時。零零總總彙集了一些資料,有了一些突發的靈感,最終備成了以上的教學設計

印象中,教學古代詩歌,一般的程式是介紹作者、時代背景、串講全詩、講寫作特點。我也“隨波逐流”,在導入部分集中介紹屈原、《離騷》、《楚辭》。稍微變了點花樣,通過三副輓聯引出“屈原”,品味其“悲壯、悲嘆”,爲後面的課堂基調做了鋪墊。結合朗讀來介紹“楚詞”,而不是在課前單獨介紹,依託文本來理解楚詞的形式特點。

《離騷》的閱讀障礙較多,如果窮究字詞意思,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字詞以及瑣碎的語法上,那麼容易上成語法課或其他。課文的註釋十分豐富,學生藉助註釋,對文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不會存在多大困難。所以,我不從古文知識點的角度講解,以理解課文爲主,穿插字詞講解,在對圖片的直觀感受中感悟文字的內涵。

爲理解屈原形象,設計了逐層遞進的三個環節。一是思考“屈原心目中自己是個什麼形象?請用具體詩句加以闡釋。”此問題簡單,對全詩進行梳理,學生容易概括,對屈原的形象有了初步認識。在此基礎上,結合不同風格的三副圖片,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屈原的個性特點。最後,拋出頗有爭議的問題“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舉”,在論辯中,去充分感受屈原的自我意識,對真理的執着,對正義、理想的堅守。順理成章點出,這是一首悲壯的“殉道者之歌”。既讓學生理解詩句的內涵,感受悲劇色彩,又讓學生接受一次心靈的淨化。

未在課堂上實踐之前,我的設想是近似於“空中樓閣”。根據以往的經驗,有時,看似不錯的教學設計,在與學生的思維碰撞中,卻會“頻頻觸礁”,完全不是預想的結局。

實戰之後,發現以下問題:

1、時間緊張,學生對文本不夠熟悉。教師生硬地講解,學生未與文本發生情感共鳴,與文本對話被架空。教師的`分析只代表我們執教者的思維方式、情感,越俎代庖只能泯滅學生個性。

2、對學生的誦讀指導力不從心。古詩因語句整齊,詩句節奏相對簡單,學生比較容易掌握。但要讀出感情,無老師的精到點撥,只能是讀得一般,也就難以達到以讀帶悟,體味情感的目的。

3、對於學生膚淺的理解,竟有語塞之感,當下之反應是提醒他將其往原定的解釋上靠攏。似乎,最終目的,只是爲了完成預定的環節。其實,也就可以順着學生思路,改變教學思路。

4、畫面的過多呈現反而使文本成了點綴,本末倒置。原本應是用圖片來張揚文字的魅力,卻變成是簡單的爲圖片找文字解說。如何將圖片的直觀與詩歌的“言外之意”結合?

5、在授課的思路方面還算比較清晰,但是在階段與階段的連接出就顯得不夠流暢。一直對板書有點吝嗇,課堂上只寫了可憐的四個字,對一個語文老師來說,不能因自己字的欠缺,總懶得寫板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