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相關資料

《化石吟》教學要重視對詩歌韻律的教學,讓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加強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下面是《化石吟》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化石吟》相關資料

【鳥類的祖先之謎】

過去,人們一直認爲,鳥類最初是由爬行動物逐步進化而成的。始祖鳥作爲這一進化過程的中間階段的產物,歷來被人們當作鳥類的祖先。儘管這一進化理論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是許多古生物專家對蜥蜴這樣的爬行動物會不會真因突然變異和自然選擇而變成鳥這一結論,仍多少持有懷疑的態度。於是,在學術界內,專家們針對鳥類的問題,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論。

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剛剛問世的時代,人們對於鳥類最早由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說法,無論如何也是不能理解的。後來到了1861年,在德國境內的一處石灰岩石採石場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塊奇特的生物化石。這塊化石殘留有翅膀,嘴裏有牙齒,翅膀前端有爪,並有着像蜥蜴一樣的由多節尾椎骨組成的長尾。這塊被稱爲“始祖鳥”的化石的發現,使許多考古學家和古生物學家爲之振奮不已。因爲不少人堅持的“鳥類是由蜥蜴進化而來的”這一觀點,在這裏找到了依據。

但是,在今天,這一已被人們廣泛接受的觀點突然失去其權威性了。因爲在1986年,美國的考古學家在得克薩斯州發現了一種比始祖鳥還古老7500萬年的鳥類化石,並給它定名爲“原始鳥”,鳥類的祖先這一“寶座”因而將被原始鳥奪走。古生物學家指出,如果事實上是這樣的話,那麼鳥類是由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這一觀點也將被否定。

爲了理解發現原始鳥的重大意義,我們有必要以始祖鳥的化石爲基礎,看看鳥類的進化過程。關於始祖鳥的起源,英國博物館的龐夫雷特指出,以往人們認爲是鳥類祖先的某一爬行動物羣體,實際上並不是蜥蜴。始祖鳥是由恐龍家庭的某一“成員”進化而來的,始祖鳥與恐龍既是“遠親”,又是“近鄰”,它們都起源於槽齒類。不可否認,始祖鳥與一種被稱作虛骨龍的小型恐龍,在骨骼上確有非常相似之處,因此早在19世紀,就有一些古生物學者認爲,鳥類的祖先是這個羣系的恐龍。

現在的鳥類是恐龍的後代這種說法雖然讓人覺得難以接受,但如果能把鳥兒與恐龍比較一下,我們就會獲得更多的信心。

從外貌來看,現在許多鳥兒都與恐龍有些相像。恐龍中有一種叫鸚鵡嘴龍,它的嘴與會學說人話的鸚鵡的嘴十分相似。鴕鳥龍的腳和鴕鳥的腳一樣,也有三個腳趾頭,善於走路。鴕鳥龍沒有牙齒,鴕鳥也沒有。鴨嘴龍的嘴活像鴨子嘴,鴨嘴龍遊水也像鴨子戲水。鳥類有毛,生活在1?8億年前的聯龍也是全身長毛。鳥類的骨骼是中空的,這樣可以減輕體重,便於飛翔。早期的一些恐龍的骨骼也是中空的,科學家把這種恐龍稱爲虛骨龍類,虛骨龍輕巧機靈,外貌和身體結構很像鳥。

在探索鳥類起源的過程中,爭論的焦點之一是鎖骨問題。鳥類的左右鎖骨相互粘連,是V字形癒合鎖骨,十分發達。而恐龍的鎖骨則因退化而完全消失了。對此,持 “鳥類起源於恐龍”的觀點者認爲,恐龍類和鳥類都來源於槽齒類,只是在後來的進化中它們的鎖骨才發生了不同變化,不能憑這一點就說恐龍不是鳥類的祖先。

可是,當上述觀點提出來以後,有的科學家又發現了一些帶有鎖骨的虛骨類恐龍,化石分析表明,始祖鳥與虛骨龍的骨骼有明顯的共同之處,但是其中的許多特徵是槽齒類生物所不具備的。這樣一來,又推翻了以前關於恐龍與鳥類都起源於槽齒類的觀點。

後來,當原始鳥的化石發現以後,持有不同觀點的專家學者們紛紛轉移視線,試圖從原始鳥的身上找出新的理論突破。古生物學家經過分析原始鳥的化石後,驚奇地發現,原始鳥與始祖鳥相比,具有許多更接近鳥類的特徵。

首先,原始鳥類具有始祖鳥無法比擬的胸骨和龍骨突起特徵,而且非常大。更爲重要的是它還生有一種奇怪的肩骨,這是由於撐起羽毛的肌肉沿肩骨通過,因而一般鳥類的肩骨都很大。在這一特徵上,原始鳥與現代鳥十分相似。其次,原始鳥的骨骼也是中空的,並且具有與飛翔有關的骨骼特徵。

另外,原始鳥除殘留有普通鳥類所具有的一些特徵外,還殘存着一些爬行類動物所具有的特徵。例如其尾巴很長,有與脊椎牢牢相連的`坐骨,似爬行類動物等等。

從以上事實中不難發現,鳥類的起源時間還要往原始鳥以前探究。原始鳥的發現,將有可能否定在此之前的鳥類起源於恐龍的觀點。原始鳥化石的發現無疑爲探究鳥類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資料,但對於鳥類祖先究竟是誰,科學家們仍無法取得一致意見,只有發現了更古老的鳥類化石後才能作最後結論。

【兩棲類的祖先】

1938年12月的一天,印度洋裏有條漁船,在靠近非洲東海岸的較深的海里,捕到一條奇怪的魚。

漁人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奇怪的魚,它大約15米長,長得倒不難看,全身鋼青色,眼睛深藍色。最特別的是它身子下面的鰭很大,有點像腿。

這條魚離了水,只活了四個來小時。船長覺得這的確是一條特別的魚,在科學上或許有什麼研究的價值。所以船一靠岸,他就給那兒博物院的管理員拉蒂曼去了一封信。可是那個季節,非洲正熱不可耐,這條肥魚已經開始腐爛了。

拉蒂曼看了這條魚,也認爲這是一種新奇的玩意兒,應當好好保存下來,給科學家去觀察,去研究。她請了一位專門做標本的人,把這條怪魚的皮剝了下來,塞進些草,做成一個標本。她想,這條怪魚一定是個新發現的種類,因此用自己的名字來稱呼這條魚,叫它做“拉蒂曼魚”。現在通常叫做矛尾魚。

但是真糟糕,當時沒有一個人知道這條怪魚的重要性。要是知道的話,一定會想法子把它身上的每一個部分都保存下來。可是結果呢,只留下一張皮,一個頭顱,還有幾塊零碎的骨頭。

這條新奇的魚,實際上是人們所捕到的一種很古老的魚。說它“古老”,並不因爲它已經活了20年,50年,或者100年了;而是說,它幾乎和3億年以前生活的一種魚一模一樣。

後來,人們在那個海區的深水裏,又捕到了幾條相似的怪魚,進一步肯定了先前的發現。

矛尾魚有什麼特點呢?最引人注意的特點是,它跟遠古時代的總鰭魚一樣,長着獨特的胸鰭和腹鰭。這些鰭的內部骨骼,跟青蛙等兩棲動物的四肢骨骼很相似。此外,它還有能呼吸的鰾。

古生物學告訴我們,總鰭魚是一種古老的魚,是兩棲類的祖先。它們在發展中分爲兩支:一支登陸生活,演變成兩棲類,例如青蛙;一支留在海洋,也逐漸演變,大部分種類絕滅了,矛尾魚就是這一支的一個代表。

在很久很久以前,氣候溫暖潮溼,樹木蔥鬱茂盛。在一望無際的沼澤地帶,生活着很多種類的總鰭魚。就在那個時候,有一部分總鰭魚爬上了陸地,成爲兩棲類的祖先,發展成爲陸上的脊椎動物。

後來,地球上起了很大的變動,山崩地裂,氣候變得乾燥而寒冷。河流和池塘開始乾涸,許多淡水魚都死絕了。人們猜想,總鰭魚也在那個時候滅絕了。所以,1938年發現拉蒂曼魚,看見居然還有活的總鰭魚存在,就好像在青島附近遇見了活的恐龍──青島龍一樣令人驚奇。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就是種子由果皮包被的種子植物。自白堊紀上半葉直至現在,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進化和分佈最廣的優勢植物。約二十五萬餘種,廣泛分佈於山地、平原、沙漠、湖泊及河流,少數分佈於海水中。中國約二萬五千餘種。被子植物的孢子體高度發達,有明顯的根、莖、葉和花的分化,爲喬木、灌木或一至多年生草本。絕大多數被子植物的木質部有導管,韌皮部有篩管和伴胞,但某些水生、寄生、腐生和肉質被子植物在進化過程中,導管消失了。少數原始的被子植物沒有導管。葉爲有葉隙的大型葉。花通常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組成。

被子植物早期的分類位置隸屬於種子植物門的被子植物綱。但是,多數近代系統將其獨立爲被子植物門。根據形態學的綜合性狀常劃分爲兩個綱:雙子葉植物綱和單子葉植物綱。現代公認被子植物中的喬木、灌木較爲原始,草本較爲進化,單子葉植物衍源於雙子葉植物。

被子植物與人類生活關係非常密切,其中糧食有稻、大麥、小麥、大豆、高粱、玉米、馬鈴薯和板栗等;蔬菜有青菜、蘿蔔、冬瓜、番茄和洋蔥等;油料有油菜、花生和芝麻等;輕工業原料有糖的原料甘蔗,著名飲料茶,紡織原料草棉,高級潤滑油原料蓖麻,國防工業和交通原料橡膠,以及建築和編織原料竹類;水果有西瓜、蘋果和菠蘿等;藥物有黃連和薄荷等;建築用材有樟樹、毛白楊、白樺樹等;許多被子植物還可供觀賞。

【猛獁的故事】

猛獁是地球上早已滅絕的哺乳動物,儘管它們生活的冰河時代距今已很久遠,但科學家們對它那富有神祕色彩的生活習性仍懷有極大的興趣。

猛獁(又被稱爲古象)作爲大象的祖先,它們的體形比象要大,嘴裏伸出的獠牙比當代的象牙要長得多。因而,從外形上看,猛獁的確給人一種青面獠牙的兇猛感覺,而不像今天的大象那樣溫馴謙和。

早在沙皇俄國的彼得大帝時代,著名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就悉心研究過猛獁。猛獁的屍骨殘骸最早是在西伯利亞地區發現的。猛獁的身世來歷在當時就衆說紛紜。有人說,猛獁是由古代統帥漢尼拔用於征戰的戰象,遠征中散落在歐洲大陸,其中一些流落到烏拉爾就凍死了。還有一種推測說是猛獁的屍體是由其生長地──亞洲中部和南部,沿着西伯利亞的河流漂流而至的。法國的傑出科學家居維葉於19世紀上半葉發表了科學的斷言,猛獁的渾身長毛以及長鼻等生理特徵足以表明,它們的原產地就是發現其屍骨和殘骸的地方──西伯利亞地區。由於猛獁的骨骼和屍體的發掘地在北極圈外永久凍結的土壤層中,因此,儘管已經歷了千百萬年的歷史變遷,但這天然的冰箱卻使屍骨殘骸保存完好。從1805年到1900年的近百年間,俄國彼得堡科學院共收到過30則關於發現猛獁的消息,但由於交通運輸條件的限制,以及人們的考古科學意識淡薄,人類從未獲得過完整的猛獁屍體。而當時發現的骨頭、牙齒的數量是驚人的。據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俄國雅庫茨克城,平均每年出售14570千克猛獁骨,而要獲得如此數量的骨頭,大約要找到200頭猛獁才行。以此推斷,當時西伯利亞的猛獁數量十分可觀。

1901年,一位獵鹿人發現了一具完整的猛獁屍體,並設法成功地將這具屍體運抵彼得堡科學院。在發掘現場,人們發現猛獁是保持一種“坐姿”死在一個堅硬的大土塊上,頭骨有損傷,肌肉中有明顯的充血現象,胃中尚有沒消化的食物──樹枝和青草,甚至嘴裏還有一束沒來得及嚥下去的青草。科學家根據猛獁屍體的上述情況及現場環境,對這頭猛獁的死因和自然入葬的情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測:在遠古時代的某一秋日裏,一頭猛獁漫步在別廖佐夫卡河的河岸邊,不時用長鼻子將青草和樹枝捲進嘴裏,突然,河岸邊的土層因河水的長期浸潤,承受不了猛獁這龐然大物的體重而發生坍塌,這頭猛獁束手無策地陷了下去,當它奮力掙扎總算支撐着站立起來的時候,又有大批沉重而堅硬的巖塊砸在它的背上,就這樣遭遇滅頂之災,陷入深淵中,從肌肉充血的情況可以判斷出它最終是窒息身亡的。

拓展閱讀:《化石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感情。

2、理清結構,展開合理聯想和想像。

3、增強求知慾,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表達的豐富感情,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發揮聯想和想像,認識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課前準備】

教師可利用網絡或書籍查閱有關化石的資料,並指導學生蒐集有關資料;有條件的地方可組織學生參觀相關展覽,進一步瞭解生物進化的過程,爲學習本課做準備。

【教學內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抒情詩,展示了人類對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讚美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詩中一系列的疑問將人們帶入奇幻的神話般的生物世界,又用優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讚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學習這首詩,讓同學們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來理解詩中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設計】

一、精心導入

1、可採用多媒體電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關化石的圖片,並配以音樂、旁白解說,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2、也可用音樂導入:《木魚石的傳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訴說善良……講述美好……”同學們聽了歌曲,也會想像到,精美的石頭怎麼會唱歌呢?它怎樣講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詩歌寫道:“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石頭真的能向我們講述神奇的故事嗎?讓我們共同研讀一首科學抒情詩《化石吟》。

3、出示課題及學習目標。

二、感知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