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敘事特點的論文

古典名著《紅樓夢》是一部傑出的敘事作品,是我國敘事文學的巔峯之作,開創了敘事文學的奇蹟。它的敘事藝術獨具特色,徹底擺脫了以往說書體通俗小說的敘事模式,極大地豐富了小說的敘事藝術。魯迅先生憑藉着自己的藝術感悟力:“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中學語文教材節選了其中的很多篇章片段,很多同學爲它渾厚深邃的藝術境界所折服,感覺到它是一部隱藏着龍蛇之神物的奇書。

紅樓夢的敘事特點的論文

《紅樓夢》不同於嚴格的寫實主義小說,作者以詩人的敏感去感知生活,着重表現自己的人生體驗,自覺地創造出一種詩的意境,自覺地運用象徵的手法,使作品婉約含蓄,有如霧裏微露的樓臺,是那樣的朦朧而壯觀,是那樣的歷歷在目,又是那樣的難以企及。曹雪芹不但在敘述者問題上突破了說書人敘事的傳統,而且在敘述角度上也創造性地以敘述人多角度複合的敘述,取代了說書人單一的全知角度的敘述。敘述人敘述視點的自由轉換進一步改變了傳統的敘事方式。例如第三回林黛玉初進榮國府,作者以石頭作爲全知敘述人,從全知視角展開敘述,在此基礎上,穿插了通過初進賈府的林黛玉的視角,通過她的眼睛和感受來看賈府衆人,又通過賈府衆人的眼睛和感受來看林黛玉,敘述人和敘述視角在林黛玉和衆人之間頻繁地轉換。曹雪芹在中國小說史上第一次自覺採用了頗有現代意味的敘事方式。這種敘事方式的轉變,既便於作者儘量避免直接介入,又易於作者根據不同的審美需要和構思來創造不同的人物,有利於體現作家的個人風格,有利於展示人物的真實面貌,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行細緻而深刻的心理描寫,達到人物個性化的目的。

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我發現整部小說其實是通過或顯或隱的三條線索來展開敘事的,正是這三條線索的交相輝映造就了《紅樓夢》氣魄極大的恢弘敘事。第一條神話性線索從第一回一僧一道、空空道人的出場,到甄士隱聽見一僧一道所謂的木石前盟神話和還淚神話以及到太虛幻境消號等等,直至跛足道人度化甄士隱,到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到第十二回的風月寶鑑,到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前託夢,到第二十五回賴頭和尚與跛足道人在賈寶玉、王熙風昏迷不醒的時候與“玉石”的`對話,再到第六十六回尤三姐自刎之後託夢給柳湘蓮及其柳的出家,再到第六十九回尤二姐自殺前夢見尤三姐,再到第七十七回晴雯死後的託夢以及借小丫頭之口的所謂化爲芙蓉之神的說法,都完整地體現了所謂“情緣前世註定”的神話性敘事線索。而很顯然,這條線索,寫的是“非理性的情”。第二條“真事虛寫”線索從第一回甄士隱到第二回寫到金陵的甄家,到第十六回寫江南甄家的繁華以及四次接駕的壯舉,到第五十六回寫江南甄家到京人宮祝賀,送禮到賈府來,因而引出了一模一樣的甄寶玉來,到第七十四回查抄大觀園時賈探春所說的已經被抄了家的甄家,以及七十五回所寫甄府被抄一事,也體現出了非常清晰的“虛寫脈絡”。第三條“假事實寫”線索是小說的主線,小說90%的筆墨都運用到了這條線索上,採用了所謂批判現實主義的描寫手法,不僅對人物、心理刻畫細緻,就是對環境也是極盡描摹之能事,比如一道菜的做法,一個藥方,一間房子的陳設,一個人的長相以及穿着等等,可謂事無鉅細,鋪陳排比,華麗異常。而很精妙的是,它寫的卻是“不存在的事情”。曹雪芹這樣的敘事設計,可謂匠心獨具,正應了那句“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而且必須具備相當罕見的藝術功力才能達到。而正是這三條線索,造成了《紅樓夢》神話與現實呼應、虛寫與實寫兼具、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共融的獨特而豐富的敘事風格。《紅樓夢》的三條敘事線索安排得實在“天衣無縫”,令人對作者的敘事能力感覺到欽佩。

曹雪芹以他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感悟與把握內在和外在的世界、實在和空幻的人生,又以獨特的方式把自己的感知藝術地表達出來,形成了獨特的敘事風格,這就是寫實與詩化的完美融合,既顯示了生活的原生態又充滿詩意朦朧的神祕感,既是高度的寫實又充滿了理想的光彩,既是悲涼慷慨的輓歌又充滿青春的激情,它徹底地擺脫了說書體通俗小說的模式,顯示出高雅的詩人小說的特徵,成爲中國古代小說的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