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蘇軾

觀潮》是蘇軾在臨終之時給小兒子蘇過手書的一道偈子。蘇結束了長期流放的生活,從一個躊躇滿志、一心從政報國的慷慨之士,慢慢變成一個從容面對、參透生活禪機的風燭老人。聽說小兒子將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便寫下了此詩。

《觀潮》蘇軾

觀潮

蘇軾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翻譯

廬山美麗神祕的煙雨和錢塘江宏偉壯觀的潮汐,很值得去觀賞一番。無緣去觀賞廬山的煙雨和錢塘江的潮汐,是會遺憾終身的。(我)終於親臨廬山、浙江,看到了濛濛煙雨、澎湃潮水,卻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只覺廬山煙雨就是廬山煙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註釋

廬山煙雨浙江潮:浙江潮,即指錢塘江潮汐。“廬山煙雨浙江潮”此句詩意是:廬山美麗神祕的煙雨,錢塘江宏偉壯觀的潮汐,很值得去觀賞一番。

未到千般恨不消:恨,遺憾。此句詩意是:無緣去觀賞廬山的煙雨和錢塘江的潮汐,是會遺憾終身的。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由《五燈會元》卷17所載青原惟信禪詩的一段著名語錄演化而成。語錄的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大衆,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緇素得出,許汝親見老僧」。這“三般見解”,指得是禪悟的三個階段,也即是入禪的三種境界。東坡此詩,正用此意。

全詩簡析

禪在於悟,在於用心去體會,心有所動而至感悟。此詩就說明詩人觀物悟禪的過程以及禪悟後的'空寂曠達的心境。

廬山的煙雨,錢塘江的潮汐,是那樣美麗壯觀,令人心醉神迷,傾心向往,如果不去觀賞一番,真是令人遺憾終生。去觀賞了,看到的是廬山的濛濛煙雨,錢塘江紛紛滔滔,了無窮盡的潮汐。初看之時,看到的是濛濛煙雨,滔滔潮汐的物象。當你“到得還來別無事”,超越物相,而觀物感悟,進入禪的境界後,那物相已不是原來的物相了,而成了佛的世界,禪的意境了。雖然廬山還是照樣的煙雨濛濛,錢塘江潮汐還是照樣的宏偉壯觀,但那已不是悟前的廬山煙雨,錢塘江的潮汐,這煙雨,這潮汐,就是佛,就是禪了。這種禪悟,也就是對自然現象即悟即真,若有若無的感悟。這種感悟,因人不同而有差異。可以漸悟,也可以頓悟。

釋迦苦修六年,某日夜睹明星而產生思想上的飛躍,豁然開悟,入於禪境。前者是漸悟,後者是頓悟。

拓展:

【蘇軾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蘇軾經典詩詞

1、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做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2、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軾《望江南》

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4、"前塵往事斷腸詩,儂爲君癡君不知。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間多情癡.——蘇軾《無題》"

5、"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雜說送張琥》"

6、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

7、人間何處不巉巖。——蘇軾《慧湖峽阻風》

8、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將來。亭臺上的花影一層又一層,幾次叫童兒去打掃,可是花影怎麼掃走呢?傍晚太陽下山時,花影剛剛隱退,可是月亮又升起來了,花影又重重疊疊出現了。——蘇軾《花影》

9、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

10、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蘇東坡

11、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蘇軾《臨江仙(送王緘)》

12、修其本而末自應。——蘇軾

13、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蘇軾

14、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則無務爲自全之計。使錯自將而討吳楚,未必無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悅。奸臣得以乘其隙,錯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禍歟!——蘇軾《晁錯論》

15、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定風波》

16、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須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17、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蘇軾《東欄梨花》

18、故人應在千山外,不寄梅花遠信來——蘇軾

19、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爲問東風餘幾許?春縱在,與誰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蘇軾《江城子·別徐州》

20、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蘇軾

21、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蘇軾《琴詩》

22、清溪淺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話;暑至臨溪濯足;雨後登樓看山;柳蔭堤畔閒行;花塢樽前微笑;隔江山寺聞鍾;月下東鄰吹簫;晨興半柱茗香;午倦一方藤枕;開甕勿逢陶謝;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開;飛來家禽自語;客至汲泉烹茶;撫琴聽者知音。——蘇東坡

23、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蘇軾《赤壁賦》

24、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蘇軾

25、冤者獲信,死者無憾。——蘇軾

26、"水調歌頭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27、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紗窗。卻是姮娥憐雙燕,分明照、話樑斜——蘇軾《少年遊》

28、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

29、臨大事而不亂。——蘇軾《策略第四》

30、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