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賞析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爲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爲郭,江橫玉繫腰”者是也。

觀潮賞析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爲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髮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溼,以此誇能.

江干上下十餘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

觀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經典作品,節選自《武林舊事》第三卷。本文通過描寫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以及觀潮的盛況,將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織在一起,用十分精練的筆墨,分四段描繪出海潮的壯觀景象,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弄潮健兒的英姿颯爽和觀潮人羣的驚歎不已,使讀者身歷其境。

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讚美了錢塘江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真摯感情。

 層次分析

第1段寫海潮之雄。開篇就是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先聲奪人。接着交代海潮最盛的時間,然後對潮水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進行正面描繪,由遠及近地寫出了海潮的雄奇壯觀。描繪又以比喻、誇張的手法出之,簡短的“如銀線”“玉城雪嶺”“如雷霆”“吞天沃日”幾句,把海潮從遠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狀、顏色、聲勢都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出來。最後用楊萬里的句對上文進行形象概括,呼應了首句。

第2段寫演軍之威。開頭仍是一句總述,說明每年京尹都要在海潮最盛的時候教練水軍。然後描寫了水軍演習的精彩場面:參加演習的'船隻衆多,演習中陣勢變化多樣,水兵作戰技藝嫺熟,演習中戰鬥激烈,聲勢浩大,演習結束後撤退迅速。短短一段文字,卻生動描繪了一場複雜的演習活動,而結在“煙消波靜”的靜景上,不僅是一種動靜相襯的寫法,也爲下文別開生面的另一場水上表演作了鋪墊。

第3段寫弄潮之勇。這時潮水已經來到,衆多的吳中健兒在驚濤駭浪中作精彩表演,同時也從側面寫出了潮的雄偉壯觀。

第4段寫觀潮之盛。觀潮人羣如此密集,說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麼具有吸引力,所以寫觀潮之盛,是爲了從側面襯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重點虛詞

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爲盛。連詞,相當於“而”。

以此誇能。介詞,憑藉。

爲: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爲盛。是。

海涌銀爲郭。成爲。

僅有“敵船”爲火所焚。被。

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表修飾。

而旗尾略不沾溼。錶轉折。

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閒也。表承接。

詞類活用

①天下之偉觀也(觀:動詞作名詞,景觀,景象)

②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盡:形容詞作動詞,窮盡。)

③皆披髮文身。(文,名詞作動詞,畫着紋身;刺着花紋。

“文”通“紋”,原指花紋,這裏做動詞。)

④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標:名詞作動詞,樹立,舉)

⑤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穹:形容詞作動詞,高過)

古今異義

①方其遠出海門(方 古義:當……時。 今義:方形等)

②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際 古義:接近、連接。 今義:邊際)

③吞天沃日(沃 古義:用水淋洗。 今義:肥沃)

④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奔騰 古義:兩個詞,意爲疾駛和騰起。 今義:跳躍着奔跑)

⑤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標槍 古義:舉槍。 今義:一種體育器械)

⑥人物略不相睹(人物 古義:人和物。 今義:特指人)

⑦皆披髮文身(文 古義:畫花紋。 今義:文字、文章等)

⑧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尹 古義:名詞,長官,官名。 今義:一般作姓氏)

⑨江干上下十餘里間(上下 古義:上游到下游,指地域,區域,名詞。 今義:用來表示大約數目)

句式

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判斷句 )

2方其遠出海門(省略句)

3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省略句)

4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倒裝句)

5僅有“敵船”爲火所焚(被動句)

6出沒於鯨波萬仞中(倒裝句)

7震撼激射(省略句)

8吳兒善泅(倒裝句,也可爲“善泅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