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赤壁賦說課稿

古代散文教學是語文傳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載體,但是傳統的古文教學在教師的教學方式、評價形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很多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地方。因此探索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古文教學是個較爲重要的問題。如何走出一條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化素養的古文教學之路?本文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嘗試以宋代美文《後赤壁賦》爲載體,通過以教師的點撥、學生的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來帶領學生進入古文學習。

後赤壁賦說課稿

一 說教材

1 教材分析

《後赤壁賦》是一篇駢散結合的經典美文,它是《唐宋散文選讀》中第四單元的一篇基本閱讀篇目。如何更好地鑑賞這篇課文,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便成爲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這篇賦句式相對整齊,而誦讀是欣賞語言的節奏美,把握情感的最好手段。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爲通過誦讀,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由於文章結尾借道士化鶴故事表達的主旨比較隱晦,學生難以理解,所以設爲本課的教學難點。

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來看,這篇文章是蘇軾處於人生最艱難的時期完成的作品。文章中面對挫折的那種坦然、達觀的態度,對今天的中學生來說很有教育意義。所以,可以通過這篇文章來引導學生,培養他們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鑑於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三個教學目標:

2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實詞和虛詞、詞類活用現象、特殊的文言句式。

(2)、通過誦讀,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3)、教學重點:通過誦讀,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

(4)、教學難點:如何理解文章結尾道士化鶴的寓意。

3 教學步驟:兩課時

二 說教法 、學法

《後赤壁賦》是駢散結合的文賦,聲韻和美,節奏富於變化。第一課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覆誦讀,重在整體感知。第二課時討論學習,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方法是教師設計問題,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教學原則是從誦讀——研讀、從整體感知——深層評價、從感性——理性的原則。

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由蘇軾的《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餘平生功業,黃州密州儋州)這首詩導入課文。從而讓學生理解政治得失與文學創作之間的關係,讓學生感受到一個真實的蘇軾,更好地理解蘇軾的獨特人格。

(二)、朗讀全文,整體感悟。

朗讀時,注意作者感情的變化。通過朗讀初步瞭解文章所要表達的`主要內容。之所以設計這一環節,是因爲無論怎樣鑑賞一篇文章,其前提都離不開一個“讀”字,“讀”是學好文言文的一個有效途徑,它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根本。在讀的方式上也要做些靈活的調整,可以聽錄音朗讀,也可以單個同學朗讀等。

(三)明確文章重點字詞句的含義。

1、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含義。

2、找出文中有詞類活用現象的句子

3、本文出現的特殊句式

設計該環節是要學生明白語文的性質是姓“語”,從而突出語文工具性的性質,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母語的情操。至於文中字詞句的具體涵義,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之上,結合課文註釋,已經能夠獨自找出,教師稍做點撥即可。

(四)、結合註釋,疏通文章大意。(由學生合作完成)

(五)、佈置作業:

誦讀課文並思考文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變化的?

第二課時

(一)學生齊讀課文,導入新課的學習。

(二)梳理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

(在本環節的教學中,要體現出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結合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教師稍做點撥,提出與文章思路相關的有代表性的問題,比如在第一段中作者的心情可用文中的哪一個字來概括?“樂”——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在接下來的幾段中學生應該能夠找出這些詞語來。)

(三)重點鑑賞文中寫景的語句以及道士化鶴的寓意。

設計這一環節的教學,主要是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在語文工具性的基礎之上,同時兼顧語文的人文性,對學生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中的第一、二段都出現了寫景的語句,對於這些語句的鑑賞,學生可能無所適從,教師可讓學生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來鑑賞,也可以讓學生加以想象,以散文式的語言擴充語段。對於道士化鶴這一情節,學生也很難理解作者的本意,可先讓學生說出一些與“鶴”字有關的一些成語或熟語,從而提取鶴這一象徵意義。至於道士,讓學生明白他們的職業以及終極目標是什麼,他們以追求長生不老、超然物外爲終極目標,這些教師只做點撥即可。

(四)、全文總結:

本文着重寫蘇軾自身情感的變化,由景而樂,得魚酒更樂,樂而再遊赤壁。又因景而悲,悲而長嘯,放任漂流,隨遇而安。由“橫江東來”的孤鶴,引出道士化鶴的夢境,從而含蓄地表達自己希望超脫塵世的心情。

板書設計:

夜遊黃泥阪(平靜之樂)——劃然長嘯,悄然而悲(激昂憤懣)——道士化鶴(人格昇華,超然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