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記承天寺夜遊》的試題

一、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關於 《記承天寺夜遊》的試題

欲 遂 寢 藻 荇

A.yǜ suì qǐn zǎo xíng

B.yù suì qǐn zǎo xìng

C.yǜ suí qǐn zǎo xìng

D.yù suí qīn zǎo xìng

二、“相與步於中庭”的意思是( )

A.相約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B.相約在一起散步在庭院中。

C.我們兩個人一起在庭院裏散步。

D.我們兩個人一起散步在庭院中。

三、與“相與步於中庭”中的“於”字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

A.貧者語於富者曰。 B.嘗射於家圃。

C.乃取一葫蘆置於地。 D.其一犬坐於前。

四、選出下列用了比喻修辭方法的一項( )

A.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B.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C.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D.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窗體底部窗體頂部

五、《記承天寺夜遊》作者是宋朝文學家 ( ),是一篇 ( )。

參考答案

一、B

分析:注意拼音規則和正確讀音。

二、C

分析:這句話是狀語後置句,翻譯的時候要把狀語提前。

三、A

分析:例句中的“於”是“在”的意思。A句中的“於”是“對”的意思。

四、B

五、蘇軾 筆記式的散文

1、文中有一個二字詞語能概括作者夜遊的感受,這個詞語是:_______.

2、文中集中描寫月下美景的句子是什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中藻荇交橫”中的“水”指的是什麼?“藻荇”指的是什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自稱“閒人”,你對此怎樣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欣然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水”指“月光”,“藻荇”指竹柏的影子。 4、“閒人”指政治上的“閒人”,大自然的主人。

【同步達綱練習】

一、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詞

1.欣然起行( ) 2.水中藻荇交橫( )

3.如吾兩人者耳( ) 4.月色入戶( )

5.蓋竹柏影也( ) 6.但少閒人( )

二、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寫出文中描寫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並對其寫景的妙處試作簡要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說說課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閱讀下面幾段文字,完成文後的練習

(一)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1.本文選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號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與父________、弟________合稱“三蘇”,三人同爲________之列。蘇軾死後諡號________。

2.解釋加粗的詞語。

遂至承天寺________________ 庭下如積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中蘊含着作者怎樣微妙而複雜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顯然與實際不符,因爲並非每夜都能見到月色,每處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簡要說說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麼樣的特殊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愉快地,高興地

2.交叉錯雜

3.語氣詞,相當於“而已,罷了”

4.單扇的門,一說指堂屋的門

5.連詞,承接上文,解釋原因,相當於“原來是”

6.連詞,只是,不過

二、1.月色灑滿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2.哪一夜沒有月光?哪裏沒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閒人罷了。

三、“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作者用“積水空明”四個字,來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給人以一池春水的靜謐感;用“藻荇交橫”四個字,來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而愈見其靜。

四、入夜即“解衣欲睡”,“閒”;見“月色入戶”,便“欣然起行”,“閒”;與張懷民“步於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那麼仔細,那麼清楚,兩個人都很“閒”;結尾的“閒人”是點睛之筆,以別人的不“閒”反襯“吾兩人”的“閒”。

五、

(一)1.《東坡志林》 蘇軾 子瞻 東坡居士 北宋 文學 書畫 蘇洵 蘇轍 “唐宋古文八大家” 文忠

2.於是,就 清澈透明 這裏指不汲於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 語氣詞,相當於“而已,罷了”

3.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涼之感和由此領悟到的人生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慰藉的甘味。

4.月光雖非夜夜明,竹柏亦非處處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卻時時能覓,處處可見。只要心胸開闊,淡泊名利,無論到哪裏,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無窮樂趣。

5.透露出作者在貶謫中感慨深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