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的藝術美相關資料

任何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美的創造,是人類美的藝術體現。《采薇》的藝術美主要表現在戍邊征夫的形象美、富於變化的結構美和搖曳多姿的語言美等方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采薇的藝術美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采薇的藝術美相關資料

采薇的藝術美

《小雅·采薇》是《詩經》中最爲著名的徵役詩,後代文人給予極高的評價。

《采薇》是《詩經》中最爲著名的徵役詩,出自“小雅”,風格卻頗似“國風”,後代文人給予極高的評價,成爲《詩三百》中的名篇佳作之一。任何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美的創造,是人類美的藝術體現。《采薇》的藝術美主要表現在戍邊征夫的形象美、富於變化的結構美和搖曳多姿的語言美等方面。

一、戍邊征夫的形象美

一切種類的文學作品,都以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吸引讀者、感動讀者。真正的典型人物,“每個人都是一個整體,本身就是一個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滿的有生氣的人,而不是某種孤立的性格特徵的寓言式的抽象品。”典型人物形象以自己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方式而生存,既具有認識社會的巨大思想價值,又有給人以情感激動的較高審美價值。《采薇》中成功塑造了戍邊征夫的典型形象,在這個社會底層的普通人物身上,充滿着豐富的思想感情,既有憂時傷世之情感,又有抗敵愛國之情懷,更有思鄉念家之情思。不僅反映了周代的戰爭生活,而且揭示了守邊士卒的精神風貌和內心世界,表現出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

1、憂時傷事。《漢書·匈奴傳》載:“(周)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云云。”守邊戍卒爲何遠離家園,爲何無暇安息,爲何戰事不斷,詩中反覆強調“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啓居,獫狁之故”,“豈不日戒,獫狁孔棘”,是因爲外族入侵的緣故。詩中主人公在社會大背景下觀照個人的命運,充分體現出戍邊征夫憂心國事,感傷國運的思想情感。因此,與其說本詩是“厭戰詩”之始祖,更確切地說應是“反戰”、“怨戰”詩,因其所痛憤者是獫狁而非周天子,反對的是挑起戰爭者,怨恨的是戰爭侵略者。所以,將士們能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中,忍受着思歸之苦,堅持抗擊入侵之敵。

2、抗敵愛國。正因爲主人公清楚地意識到是異族入侵破壞了安定的生活,爲國禦侮是應盡的責任,自己投身的是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所以四、五兩章筆鋒陡轉,描寫戍邊將士出征威儀,全篇氣勢令人振奮。其情感基調也由憂傷的思家盼歸之情轉爲昂揚的抗敵之情和赤誠的愛國之心。這兩章呈現出激昂豪邁的雄壯美,那競相開放的棠棣,雄俊強壯的戰馬,頻繁激烈的戰鬥,從容指揮的將帥,衝鋒陷陣的士卒,整齊行進的戰車,華貴精良的武器,日日警戒的將士,處處洋溢着爲保衛家園、浴血奮戰,甚至不惜血灑疆場的豪放曠達情懷。詩中充滿着戰勝侵犯者的激越情感,使主人公的愛國思想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思歸念家。親情、友情和愛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方玉潤說:“嗟嗟,我征夫也,獨非民哉?胡爲遭此離亂,棄其家室,幾至無人不鰥也哉?蓋怨之至也。”《采薇》詩中表現了主人公抵禦外侮和思念家鄉的矛盾心情。雖然主體民族的自豪和抵禦外侮的目的使周人勇敢地拿起了戰鬥武器,但是從另一個方面看,周人並非好戰的民族,而是熱愛家園的民族。因而,即使是在保家衛國的戰爭中,他們仍然表現出一種思歸念家的情結。詩中“日歸日歸”的哀呼,“靡室靡家”的悲嘆,“憂心烈烈”的煎熬,“憂心孔疚”的自傷,都極爲生動形象地刻畫了飽受戰爭之苦的士卒思家心切、心憂神傷的真實情感。尤其是最後一章士兵久戰歸家時百感交集的心境更是令人悲愴。對入侵敵人的痛恨與對自身遭際的哀傷的矛盾心情,如此複雜地交織在一起,折射出作者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深刻思想,也使這首詩具有了極大的藝術感染力量。

二、富於變化的結構美

任何事物的內在美,都必須通過外在的形式來表現。美的主題,美的形象,必須憑藉美的組織形式,才能激發讀者的審美感受。在外在形式上,結構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詩歌結構可分爲外部結構和內部結構。優秀的詩作必然是外部結構與內在結構完美和諧的統一。《采薇》以全篇倒敘式的.外部結構,中間直線式的內部結構,二者有機構成富於變化的美的結構形式,充分表現出主人公複雜的內心世界。

1、倒敘式。全詩選擇了一個最佳敘事角度——“歸途中”。一位飽嘗思家之苦的解甲退役的征夫,蹣跚而行在回家之路上,回憶起往昔的征戰生活。全詩共六章,以倒敘的方式巧妙地安排外部整體結構。以采薇起興,前五章着重寫強烈的思鄉情緒和轉戰邊陲的艱苦生活以及久戍未歸的原因,末章以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悲苦之情結束全詩。前五章側重於敘事,最後一章側重於借景抒情。富於變化的表達方式,恰當地表現出主人公矛盾的心緒。

2、直線式。從內部結構上看,《采薇》採用的是直線式,即按照時間推移或空間轉換進行敘述。本詩前三章爲一層,追憶戍邊戰士戎馬倥傯的軍旅生活,抒發思歸之情,點明難歸的原因。尤其是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疊句的形式,隨着時間的推移,逐層深入地表達守邊兵士思家盼歸的焦慮情結。第四、五章追敘奮勇抗敵的戰鬥生活。以空間轉換的形式追述與敵作戰的激烈的戰鬥場面,展現了威武的軍容,高昂的士氣,精良的裝備,頻繁的戰鬥,再次說明久戍難歸的原因。

三、搖曳多姿的語言美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生動傳神的詩歌藝術語言能夠激發讀者的聯想和想象,引發心靈的共鳴。《采薇》語言技巧的綜合運用,搖曳多姿,窮形盡意,奇妙獨特,也是感染讀者的重要因素。

1、形象鮮明的比興。比興手法是我國古代詩歌獨有的民族文化傳統。《采薇》中比興藝術表現手法的運用,具有形象鮮明、興與比融合的特徵。詩中前三章以采薇起興,由薇菜的破土發芽、幼苗柔嫩、莖葉老硬,喻示時間的流逝,出征時間之長,以此彰顯征夫久戍不歸之憂愁,襯托企盼早歸之心情,渲染對家鄉親人之思戀。以戍卒正在採摘用來充飢的薇菜起興,借眼前景,抒心中情,異常生動妥貼。第四章以盛開的常棣之花起興,比喻軍容之壯、軍威之嚴,新穎奇特,增強了詩歌的生動性、鮮明性和感染力。

2、一唱三嘆的復疊。高爾基在《論文學》中曾說,“人們愛聽悅耳而有旋律的聲音,愛看鮮明的色彩,愛把自己的環境改變得比原來更好、更美”。人類在追求內在美的同時,也追求外在表現形式的美,包括聲音與色彩。《采薇》詩中就綜合運用了疊詞、疊句、疊章的手法,形成了一種迴環往復、一唱三嘆的聲音之美。“烈烈”、“業業”、“驥騤”、“翼翼”、“依依”、“霏霏”、“遲遲”等是疊詞。“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等是疊句。句子的復疊,於整齊中見參差。第一、二、三章是疊章的形式,是《詩經》中常見的表現手法。詞、句、章復疊的運用,加濃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增強了詩歌的節奏美和音樂美,帶給人深長悠遠的韻味。

3、精妙獨特的對比。羅丹曾說:“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歌德說“藝術的真正生命就在於個別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采薇》末章的前四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運用對比的方式,把自然界的景物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將時間“今與昔”,物象“柳與雪”,人生“往與來”對照融匯,創造出種極富特色的美學境界。看似平常,卻蘊含了人生的深沉感慨,激發讀者去體味人生的奧義,充滿了強大的藝術感染力。這四句,一直受到後代文人的高度評價,晉代謝玄即認爲是《詩經》中最佳詩句。後世詩歌中以折柳贈遠行之人的風習,即源於此詩。

采薇的藝術美

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啓居,玁狁之故。 玁(xiǎn)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啓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盬(gǔ)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註釋

①蔽:一種野菜。②亦:語氣助詞,沒有實義。作:初生。止:語 氣助詞,沒有實義。③莫:同“暮’,晚。④ 玁狁(xian yun):北方少數民族戎狄。⑤遑:空閒。啓:坐下。居:住下。(6)柔:軟嫩。這裏指初生菠菜。(7)聘:問候。(8)剛:堅硬。這裏指菠菜已長大。 (9)陽:指農曆十月。(10)盬(gu):止息。(11)疚:病。(12)爾:花 開茂盛樣子。(13)路:輅,大車。(14)業業:強壯樣子。(15)捷: 交戰,作戰。(16)騤騤(ku);馬強壯樣子。(17)腓(fei):隱蔽,掩 護.(18)翼翼:排列整齊樣子。(19)弭(mi):弓兩頭彎曲處。魚服: 魚皮製箭袋。(20)棘:危急。(21)依依:茂盛樣子。(22)霏霏:紛紛下落樣子。

譯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剛纔長出來。

說回家啊說回家,

一年又快過去了。

沒有妻室沒有家,

都是因爲玁狁故。

沒有空閒安定下,

都是因爲 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初生正柔嫩。

說回家啊說回家,

心裏憂愁又煩悶。

心中憂愁像火燒,

飢渴交加真難熬。

我駐防無定處,

沒法託人捎家書。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已經長老了。

說回家啊說回家,

十月已是小陽春。

戰事頻仍沒止息,

沒有空閒歇下來。

心中憂愁積成病,

回家只怕難上難。

光彩豔麗什麼花?

棠棣開花真爛漫。

又高又大什麼車?

將帥乘坐戰車。

兵車早已駕好了,

四匹雄馬真強壯。

哪敢安然定居下,

一月之內仗不停。

駕馭拉車四雄馬,

四匹雄馬高又大。

乘坐這車是將帥,

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馬排整齊,

魚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嚴防範,

玁狁猶猖狂情勢急。

當初離家出征時,

楊柳低垂枝依依。

如今戰罷回家來,

雨雪紛紛漫天下。

行路艱難走得慢,

飢渴交加真難熬。

我心中多傷悲,

沒人知道我悲哀。

詩經采薇全文賞析

采薇

先秦:佚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啓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啓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譯文及註釋

譯文豆苗採了又採,薇菜剛剛冒出地面。說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實現。沒有妻室沒有家,都是爲了和獫狁打仗。 沒有時間安居休息,都是爲了和獫狁打仗。豆苗採了又採,薇菜柔嫩的樣子。說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麼憂悶。憂心如焚,飢渴交加實在難忍。駐防的地點不能固定,無法使人帶信回家。豆苗採了又採,薇菜的莖葉變老了。說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陽春。徵役沒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麼痛苦,到如今... 顯示全部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這樣的一個情景:寒冬,陰雨霏霏,雪花紛紛,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鄉途中踽踽獨行。道路崎嶇,又飢又渴;但邊關漸遠,鄉關漸近。此刻,他遙望家鄉,撫今追昔,不禁思緒紛繁,百感交集。艱苦的軍旅生活,激烈的戰鬥場面,無數次的登高望歸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此詩就是三千年前這樣的一位久戍之卒,在歸途中的追憶唱嘆之作。其類歸《小雅》,卻頗似《國風》。全詩六章,可分三層。既是歸途中的追憶,故用倒敘手法... 顯示全部

創作背景

《采薇》是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中的一篇。歷代注者關於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但據它的內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後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常入侵中原,給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難。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獫狁的記載。從《采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