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三維教案

《采薇》不是抒發遣戍役勸將士的戰鬥之情,而是將王朝與蠻族的戰爭衝突退隱爲背景,表現了周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其三維教案。

采薇三維教案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瞭解《詩經》的創作成就,積累文中出現的名句,品味中國古代經典的思鄉主題所反映出的內涵。

⑵ 學習《詩經》賦、比、興的表現手法,體會它的表達效果。

⑶ 掌握詩經的語言特點,反覆朗讀,直至成誦。

2、過程與方法:

⑴ 在反覆誦讀中品味本詩的情思、意境和獨具魅力的語言,培養學生審美鑑賞能力。

⑵ 小組討論,生生、師生互動交流,重點品評本詩的抒情語段,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圍繞家園之思設計情境對話,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創造性地運用朗讀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2、學習賦、比、興的表現手法,體會它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1、學習賦、比、興的表現手法,體會它的表達效果。

2、品析語言,體會詩歌的音韻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學方法】

1、品讀法。

2、點撥討論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論語》曰:“不學詩,無以言。”古人認爲經過《詩經》教化,可以使人“溫柔敦厚”。《詩經》在古代一直被選作各類學校的教材,甚至連東漢大字者鄭玄家的婢女都熟讀《詩經》,日常生活中能以《詩》相對。

初中時,我們學習了《詩經》中的《關雎》、《蒹葭》,今天我們學習《詩經》中的名篇──《采薇》。

二、作者、背景資料

1、回顧初中時,我們學過的關於《詩經》的文學常識──資料助讀,多媒體顯示以下內容: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本來只稱《詩》。

《史記·孔子世家》說:“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於禮義。……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認爲,現存的《詩經》基本上經孔子刪汰選編而成的。所以被儒家奉爲經典,改稱《詩經》。

它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分爲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人民大衆的口頭創作,160篇,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雅”乃宮廷之樂,多爲京都一帶朝廷官吏的作品,有“大雅”“小雅”之分,共105篇;“頌”乃廟堂之音,是王侯舉行祭祀或者其它重大典禮時專用的樂歌,共40篇,分爲“周頌”“魯頌”“商頌”,合稱三頌。

“風”、“雅”、“頌”和《詩經》的主要表現手法“賦”“比”“興”合起來,被稱爲“《詩經》六義”

“風”的絕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代表了《詩經》的最高文學成就。

三、朗讀全詩,整體感知

1、學生聽錄音配樂朗讀,正音,同時出示投影:

歲亦莫(mù)止 獫狁(xiǎnyǔn)之故 王事靡盬(gǔ) 我行不來(lài) 彼路(lù)斯何 四牡騤騤(kuí) 雨(yù)雪霏霏 小人所腓(féi) 象弭(mǐ)魚服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作誦讀指導。

教師啓發:

⑴ 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情感?

學生討論明確:《采薇》是一位飽嘗服役思歸之苦的戍邊戰士,在歸途中所作的邊塞詩,詩中敘述了他轉戰邊陲的艱苦生活,表達了他愛國戀家、憂時傷事的感情。

⑵ 這首邊塞詩,它的抒情基調是什麼樣的?我們改用什麼樣的語調、語速朗讀它?

學生討論明確:基調淒涼、憂傷,語調低沉,語速緩慢。

⑶ 《詩經》基本上是四言詩,節奏爲“二二”式,用鉛筆劃分本詩的節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家/靡室,獫狁/之故。不遑/啓居,獫狁/之故。

……

⑷ 教師範讀,爲感悟理解本詩創設氛圍。

(教師提示:詩歌重在吟誦、品味,要運用聯想、想象,再現此情此景。)

4、學生結合註釋,譯讀全詩。(可同位合作探究,藉助註解,疏通語句,用較優美的語言翻譯全詩)

譯文參考:

⑴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剛剛發芽。說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離了親人沒有家,爲跟獫狁相廝殺。不得安寧無閒暇,爲跟獫狁來廝殺。

⑵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發芽。說回家呀道回家,心裏憂悶多牽掛。

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飢又渴真苦煞。防地調動難定下,沒人把信捎回家!

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長得很挺拔。說回家呀道回家,轉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沒個罷,想要休息無閒暇。滿懷憂愁真痛苦,生怕從此不回家。

⑷ 什麼花兒開得盛?棠棣花開密層層。什麼車兒高又大?高大戰車將軍乘。

駕起兵車要出征,四匹壯馬齊奔騰。邊地怎敢圖安居?一月要爭幾回勝!

⑸ 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雄駿高又大。將軍威武倚車立,掩護兵士也靠它。

四匹馬兒齊步跨,魚皮箭袋雕弓掛。沒有一天不警惕,軍情緊急不卸甲!

⑹ 回想當初上征途,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飢真勞累。我心傷感滿腔悲,其中哀痛誰體會!

5、再讀全詩,把握本詩的創作思路:

明確:

第一章,寫士兵爲抗擊外族的侵犯,背井離鄉,久久不得歸家,而產生的悲傷、厭戰和對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寫軍旅生活之勞苦及由此而引發的強烈的思歸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寫戰事。

這兩章是在前面基礎上的對戰爭場面的具體描寫,通過對馬、車、象弭、魚服、將帥和士兵生動而形象的刻劃,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憂心烈烈”“憂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實處。從而進一步強調了正是因爲戰爭頻繁,居無定所,作爲兵營中最底層的士兵才歸家無望,思鄉心切。

第六章,寫戍卒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

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鋪墊,經過出生入死的戰鬥之後,戰爭的倖存者終於踏上了歸家的路途。但作品並沒有寫士卒勝利後的喜悅,而是營造了昔日楊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場景,寫的是歷經磨難之後內心深處的淒涼和悲苦,而且“行道遲遲,載飢載渴”,歸鄉的路依然那麼艱難。

四、對話和文本研討(學生對下列問題的討論可能會有多種多樣的理解,教師不能隨便下結論,但對下列問題,應給出基本要點)

1、鄉愁的具體內涵有那些?鄉愁是如何產生的?

基本要點:

鄉愁即家園之思,是對親人、對故土的思念。

求學、做官、戰爭等原因使遊子漂泊在外,導致了遊子的思鄉之愁。

2、找出本詩中表現人物強烈思鄉之愁的句子。(培養篩選信息的能力。可先分小組交流,

後展示本組的共同成果(每組準備兩到三處)。

交流顯示: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家靡室,獫狁之故。”“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曰歸曰歸,歲亦陽止”“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3、詩歌從“采薇”寫起,這跟鄉愁有怎樣的聯繫?

基本要點:

這是《詩經》裏常用的起興手法。“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藉助其他事物爲所詠之內容作鋪墊,又兼有了比喻、象徵、烘托等較有實在意義的用法,它往往用於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

本詩前三章的首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剛止。”都是“興”的表達方法。

“薇”巢菜,是鄉間常見的事物,是家鄉常有的野菜,這自然能喚起思鄉之情。

4、仔細閱讀2、3兩章,比較憂心的內容有什麼不同?

基本要點:

第2段,從空間上表現鄉愁之濃,從“親人”方面渲染鄉愁。

第3段,從時間上表現鄉愁之濃,從“我”這方面渲染鄉愁。

5、前三章第二句的變化與表現詩歌的思想感情有怎樣的聯繫?

這種變化不僅是避免重複,更是用“薇菜”的生長暗示鄉愁的漸濃、漸深。

6、第4、5兩章是如何表現詩歌的主題的?

基本要點:

第4、5兩章轉寫戰事之頻、戰事之烈,這是鄉愁的根本原因。

7、“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歷來被視爲情景交融的佳句,談談你的看法。(個性化閱讀,見仁見智)

基本要點:

以哀情寫樂景,情景交融。想象之筆,虛實結合,表達物是人非之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