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三維教案設計

《采薇》中詩人把他置於家國、忠孝的宏大矛盾的背景之下,就顯現出小人物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使得人物形象立刻有了足夠的張力和視點。

《采薇》三維教案設計

一、三維目標:

1、瞭解與這首詩相關的古詩詞常識。

2、能大體把握詩意。

3、能熟練誦讀這首詩,並且能流利背誦下來。

4、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5、能作相應的拓展遷移。

二、重難點:

1、能熟讀成誦,大體把握詩意。

2、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作相應的拓展遷移。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國是詩歌的國度,詩歌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我國的文化瑰寶中熠熠閃光。大家能背一背自己喜歡的詩歌嗎?……看來大家都樂於學詩、背詩。這就好。大家熟讀成誦的都是唐詩宋詞元曲,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歌。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兩千多年前的古詩,這首古詩非常經典,可謂千古絕唱,我們今天來做一回知音,聽一聽這首遙遠的絕響。

師板書課題:《詩經·采薇》(節選)

(二)自由誦讀,讀懂詩意。

1、學生自由讀詩,師板書詩句

2、教師範讀,學生根據老師範讀劃分節奏。

3、學生自由讀詩,老師指名學生朗讀。

4、對照註釋,學生自由讀詩。

5、再次對照註釋,說說這首詩的大意。

(三)質疑、釋疑

俗話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同學們,你們讀了這幾句詩之後,一定會有很多疑問,現在請你們提出來。

學生的疑問可能有:

1、爲什麼要像老師那樣讀,能不能按我們自己的想法來讀?

2、提有關《詩經》的問題。(關於《詩經》)《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爲《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爲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3、題目是《詩經·采薇》(節選),爲什麼沒有一句話提到采薇呢?

4、從“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這句詩裏,我們可以讀出是什麼季節什麼天氣?那麼“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呢?

5、往”在這裏是什麼意思?“來”又是什麼意思?

6、從這一“來”一“往”中你讀出了什麼?

生再次自由誦讀,釋疑。

(四)指名學生讀詩,想象“楊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情景。

你能由“楊柳依依”、“雨雪霏霏”聯想到哪些詩句?或者你能想象到怎樣的情景?你能用比喻、擬人或者誇張的手法來寫一寫嗎?

(五)拓展

“一切景語皆情語”。短短的幾句詩,十六個字,可是有着豐富的的意蘊。大家能夠說說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嗎?爲了幫助理解,我可以給大家補充一點資料。老師作一些簡要補充。

瞭解了詩人的經歷,我們再次讀這首詩,你有新的感受和體驗嗎?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六)總結學習方法

同學們,你們覺得學古詩難嗎?回顧這節課,我們總結一下學習方法吧!

自讀質疑——結合資料自學——合作學習——組織討論——感悟背誦

(七)小結:

大家掌握了這套學習方法,以後可以試着在學習中運用它。相信你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想,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已經與詩人取得了心靈的溝通。作爲詩人的知音,讓我們一齊背誦這首詩,去感懷那時的景,那時的人,那時的情吧!

教學構想:作爲六年級的學生,要學這首兩千多年前的古詩,也實在是難爲他們。他們的認知能力、人生閱歷、情感態度等因素限制了對這首詩藝術品位的挖掘。所以,老師必須搭建一個交流平臺,使學生能夠與老師對話。我所採取的辦法就是老師作爲一個組織者和管理者,引導學生自己讀詩,自己質疑,自己解惑,自己品詩,自己悟詩,自己背誦,不強求學生能夠多麼深刻,只要對這首詩有一個大致的瞭解就可以了。特別注意肯定學生的個性化的感悟。

拓展閱讀:《采薇》新解

《采薇》一詩見於《詩經·小雅》,入選蘇教版高中語文新課程必修一。一般認爲,此詩採用起興、重章疊唱之法,表現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裏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裏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這裏,我們首先要注意,對一篇文章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可有不同層次,陸機在《文賦》裏說“言象意”三個層次,其實“意”又可裂變爲表層之意和深層之意。表層之意是“知其然”,而深層之意是“知其所以然”。上述對《采薇》的一般理解,從表層之意來解讀大體沒錯,但從深層之意來驗證,卻還有許多疑問未能通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