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心胸寬廣的論據實例

石勒雅量待下

石勒是十六國時後趙的創建者,他幼時爲人傭耕。後來當過農奴、奴隸,因世亂又爲窮所迫當強盜,以搶掠起家,發展到擁有一支十萬人的軍隊。他雖然不識文字,但能聽讀書人的建議。例如,他請張賓作爲自己的謀士,對他言聽計從,從而使他從只知猛衝猛殺到以智取勝。與此同時,他能稚量待下,故使將士爲他效死力而一統北方。石勒建立後趙登上皇帝位後,對昔日的仇敵能寬恕相待。有一次,他回到故鄉,與鄉親們對飲歡歌。石勒在家的時候,有位鄰居叫李陽,兩家爲了爭奪麻田,經常互相毆打。現在,石勒當了皇帝,要報復李陽何等容易。然而,石勒不是那種胸襟狹窄的小人,他在席間沒見到李陽,便問李陽哪裏去了,又說:“爭麻鬥毆是平民百姓區區小事,我現在崇信於天下,怎麼會爲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記仇。”便派人去找李陽來。李陽來到後,石勒與他舉杯歡飲,撫摸着他的手臂說:“過去,我吃過你的老拳,你也嘗過我的毒手,我們是不打不相識,越打越親密啊。”說罷,又賞賜李陽一間住宅,並封他爲參軍都尉。

鄭鮮之因校正過失而受寵

劉裕是南朝宋國的創建者,劉裕本來就是靠打殺起家的,從沒有讀過書,當然不涉經史。因此,他當宰相的時候,難免會經常說錯話。因礙於他是宰相,所以沒有人敢糾正他。但是,鄭鮮之對劉裕的謬論卻沒有放過,往往跟劉裕爭得面紅耳赤,不肯讓步,直到劉裕理屈詞窮,承認錯處爲止。所以,有時劉裕感到很狼狽,臉色都變了,幾乎要發作,但始終不便發作出來。他曾經對人說:“我本來是個不學無術的人,言義難免有過失之處,我的`部下都不敢提出來指正,只有鄭鮮之敢向我提意見,我倒是很感謝他的。”當時,人們稱之爲“格妄”,也就是因校正過失而受寵的意思。事實上,劉裕一直很敬重鄭鮮之的。例如,劉裕北伐時,任鄭鮮之爲右長史;鄭鮮之的曾祖墓在開封,相去三百里,鄭鮮之請求去拜墓,劉裕爲保他的安全,派騎兵護送他。以後,劉裕創建宋國稱帝,鮮之升任太常,都官尚書。即使這時劉裕貴爲皇帝,在他面前,鄭鮮之仍言無所隱,而劉裕也仍寵信如昔。如果劉裕的胸襟狹窄,他是不可能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