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浦東高三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細節浦東高三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細節浦東高三作文

細節浦東高三作文1

鋼筋,混凝土是一座大廈的核心,沒有了它們,大廈就無法高聳,但如果沒有了粉刷、雕琢,大廈同樣會顯得單調。

經脈是一片樹葉的骨架,失去了它,葉片就無法舒展,葉子就會變得無精打采。但如果扔掉葉肉,葉子同樣毫無生氣。

大腦是人體的神經中樞,離開了它,人就稱不上“人”,人就會處於無控制狀態。但如果失去了手、腳等肢體,人也不可能順利地完成工作。

所以,生活中有本有末,核心事物固然不可缺少,但生活中的細節也不能忽視和捨棄。因爲捨棄了細節,生活將變得單調,生命將變得乏味。

冰川橫流過,川巖上留下了雄渾的擦痕。大多數人都在忙於估算這一事件發生的時間,造成的損失等。只有極少數人停留下來,默默地欣賞那些美麗的痕跡,那是大自然留給人們的傑作。

火山爆發時,所有的人都沒命似地逃,沒有人會冷靜地拍下那壯觀的畫面。因爲對於他們來說生命纔是最重要的。

生活在這個日益繁忙的社會中的人們,過慣了定式生活。他們成天爲事業、家庭、前途打拼,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發現生活的細節,去體會這些細節。也許他們想要的只是結果,因而生活越來越枯燥無味,自己也似乎越來越麻木……這些漸漸地把人們逼上了絕路。

生命中有花開的細節,但生命並不是一個玩笑,也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奔赴死亡的約會。生命並不完全是爲了抵達。候鳥的遷徙是爲了經歷季節的風雨;泉水的流動是爲了經歷交匯起伏,這些是生命細節的體現。這些細節雖然瑣碎,雖然平凡,雖然冷淡,雖然不勝其煩,但正是因爲這些細節才能串成了平實但不乏味,平淡但不枯燥的生命。終點,只是生命的一條界線,生命的精彩,總是在過程中貫穿。我們經歷了花開的細節,就不悔此生。

生命的最高目標讓生命得以昇華,而細節點綴其中。細節將讓生命精彩!

花開期盼輝煌,這是它們最核心的目標。但是花開的細節也是美好,至少它帶來了芳香。

細節浦東高三作文2

在生活中,我被無數溫馨的細節包裹着,讓我感覺細節的魅力無處不在。

那是一個剛入秋的午後,縷縷清風偷偷地從窗外溜了進來,輕拂着同學們的臉龐,他們大多已經進入甜美的夢鄉。坐在講臺上的女教師也在這風兒輕柔的吹拂下,趴在桌子上熟睡了。

過了一會兒,突然襲來的涼意使老師醒了過來,她不禁打了個哆嗦。呵,這天氣變化得可這快呀!她望向窗外,天灰濛濛的,風也變得暴躁起來。不久,雨點從空中飄落下來,飄進了教室中。老師站起身來,似乎想去做點什麼,可突然又停了下來。猶豫片刻過後,她蹲下身,輕輕地脫掉自己的高跟鞋,露出白嫩的雙腳。她輕輕地將鞋放在一邊,然後便赤着腳踩在教室凹凸不平的水泥地上,躡手躡腳地走了下來。她表情凝重,邊走邊注視着全班同學,生怕驚醒了同學們。走到窗戶邊,她小心翼翼地關好每一扇窗戶。這感人的一幕被早已醒來的我看到,心中涌起了一陣莫名的感動。是什麼讓我感到如此溫暖?噢,原來這便是細節的魅力。

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在紐約的街頭,人們都行色匆匆,誰也不願意多瞧一眼那個坐在銀行門口的.衣衫襤褸的乞丐。一位路過的普通婦人卻停住腳步。她望了一眼那個乞丐,眼裏閃過了一絲憐憫,然後在口袋裏摸索,最後找到了一枚硬幣,隨手扔到乞丐的碗裏,硬幣撞擊碗口發出刺耳的聲音,然後滾落一邊。那乞丐無動於衷,只是說了一句話:“拿走吧,我不接受這樣的施捨!”

看完這個故事,大多數人都會想:這是多麼有尊嚴的一個乞丐。然而我卻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是什麼致使這位婦人好心辦壞事?答案是細節。細想,如果老婦人彎下腰,把錢遞給乞丐,乞丐肯定會欣然接受。這不僅能讓他飽腹,更重要的是,這能使他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關懷,這就是細節的魅力。

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這我並不否認,但我認爲一個溫暖的細節可以讓人們心中的堅冰融化,可以將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消除,可以讓人們感受到被尊重的快樂,這是無論多大的成功都換不來的。

細節可以讓那些純真的愛傳遞得更遠,這便是它的魅力所在。

細節浦東高三作文3

人是不知不覺地長大的。身體容貌乃至性情習慣,並非一夜小雨。然而日夜待在一起親密無間的人,反而看不見。

我小的時候很喜歡泡麪,它總會激起我無限食慾。家長不許吃,我不管有無營養,光衝着喜歡鬧着非要吃。如今我雖對泡麪不厭也不倦,卻不是沒事就想吃了,非要吃泡麪時,心中卻有說不出的苦澀。

我從來不是個勤快的孩子,小時候特別聽話,長輩偶爾令我幹個輕小的活計,我心中也無多想,領了命就幹。而現在,我卻是一個矛盾體。

我不喜歡幹活,即便再小的事也不想親自動手。不是怕苦、怕累,卻是真的不願自己受這“苦”這“累”。

小時候都是聽家長的話,添衣吃飯,冷了熱了自己極少會管,長大後卻也會打聽天氣冷暖,吃自己能吃的,不饞重口味和小攤小鋪,想着對自己的身體好,不需令人再操心。

以前總喜歡在外面多待一會兒,在學校裏與朋友多打鬧一會,甚至氣定神閒地讀一本課外書。現在我卻不願意在外看見天黑,不喜在外吃晚飯。

即使有光有聲,但墨色的孤獨,仍像一雙無形的手,擾亂一顆心。我便像是不能離巢的雛燕,生怕在外面折了翅。無論金窩銀窩,只有家會給我安全,我也只會在這個絲毫不受外界干擾的熟悉的地方酣然入睡。

兒時每年初一十五,我會跪着給家中慈眉善目的菩薩磕頭。觀音香嫋嫋,每一次都許的是千篇一律的願,而只有懂事後,才懂得平安二字勝過一切,而爲自己誠心誠意說出這二字的人,卻是我無以爲報的。不是因爲恩情有多重,卻是因爲不求回報。

幼兒園裏過家家,我樂意做孩子。見“爸爸”“媽媽”小大人似的,我感慨做孩子多好。

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愛,輕鬆又自在。現在我仍樂意做孩子,我知道日後我必會承擔起屬於我的那份責任,我不急也不慌,我只想珍惜眼前的一點一滴,再去解一個也許這一生都解不開的謎。

人生有着無限可能,人總在不斷成長。有人快,有人慢,有人如洪水,有人如細流,這算是一個考驗,也算是一個交待,是迷茫,是徘徊,是人人獨有的精彩。

細節浦東高三作文4

泰戈爾說,日曆是一把歷史的刻刀,記載着歲月流逝的痕印,留下了青春衰老的年輪。日子悄無聲息地逝去,驀然回首,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大多被雨水沖刷變得模糊,而躊躇在心靈深處的,最感動人心的,往往卻是似乎不值一提的細節。

細節是音符,只有充分把握才能演奏出最美好的樂章。一家生產手套的工廠,剛剛起步,一年之內就迅速佔領了市場銷售額的80%,原因很簡單,這家工廠生產的手套兩隻大小不一樣,因爲正常人的右手比左手要大一點,而這種手套戴起來也更合適,更舒服。正是由於這家工廠善於把握這小小的差異,利用這個小細節,纔有了後來的成功與輝煌。

細節是經緯,縱橫交錯編織成一張密密的網,把我們纏繞其間,讓我們感嘆!

現在的我們,心安理得地享受親人的照顧,友人的關愛,甚至熟視無睹。當有一天醒來,這一切不復存在,那些曾經的點點滴滴,那些遺忘的細節,都像洪水般迎面而來,讓我們猝不及防,讓我們感動不已。

曾經的書桌,上面滿是見證成長的書,我只知道在上面揮灑我的汗水,卻不知道有時也要清除雜草,一星期,兩星期,不管多亂,總有一雙手來幫它們整理、歸類。儘管手的主人不是書的主人,夜幕降臨,桌角總會放一杯香茶,溫暖了整個夜晚。

現在的我,學會了自己泡茶喝。喝起來卻失卻了一種味道。現在的桌角,仍有一杯水,捧起來,握在手心,卻失去了溫度。

回想起來,沒有不安,沒有悲傷,有的就只有懷念。那些以爲早已遺忘的細節,卻深深印刻在腦海中,如此清晰,揮之不去,留給我們細細品味。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我們拼命向前,忽視了身邊的一切,卻不知道路邊的稻草是成功的法寶。等到失去時,纔想到要珍惜。

所以,趁我們還青春年少,趁一切還來得及,努力珍惜擁有的一切,記住生活中點點感人至深的細節。我們無法拉伸生命的長度,但可以努力拓展它的寬度,用感動去裝飾,用細節去填補,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

細節浦東高三作文5

門外大雨滂沱,豆大的雨點濺在人羣嘈雜的馬路上,似乎誰也沒料到這場大雨的突然來臨,經過的人絡繹地躲進路邊的書店。

店內原本很是安靜,大雨的襲擊驚擾了正在讀書的我,進進出出的人也紛紛踩髒了書店剛拖好的光潔如鏡的地面,似乎沒有人看到門邊躬着腰一遍又一遍拖着地的老爺爺。

夏天浮躁的空氣瀰漫着,連着的是那些躲雨的路人們浮躁不安的心。他們隨手翻閱着各個書架的書,書本的扉頁在他們的手中飛快地奔跑着。他們時不時來回踱步,穿梭在各個書架間,並時不時地探出頭去望向窗邊,小心地察覺着雨是否停了,沾着污泥髒水的鞋貼着光潔的地板作起了水墨畫。我不經意看到拖地的老爺爺喘着粗氣,挺了挺身板,又低頭幹着活。

雨水漸漸稀了,卻還不能冒雨而行,店裏的客人似乎安靜了,我剛要繼續捧起書讀時,瞥見門口似乎又有新客要進了,那油光發亮的地板直射入我的眼,我不禁皺起眉頭,剛要提醒他的我欲言又止。那少年似乎看到了乾淨的地面,悄悄地把鞋子脫到門側,悄無聲息地拐向書店的角落,靜靜地取下一本書,倚在書架邊看了起來。

在這大雨傾盆的交響樂中,誰也沒注意到少年不經意地把鞋一提,放下,利索而又禮貌地做一個安安靜靜的讀者。或許誰也沒有察覺這一細節,旁側的我瞬間心頭爲之一振,各自行職的我們似乎在少年的面前渺小了,沒有人關注到默默擦淚的拖地老人,我也沒有勇氣去勸說紛至沓來的避雨者,提醒他們尊重老人的勞動成果。

雨漸漸停了,空氣中的熱氣被雨水沖刷得一乾二淨,遠處的樓房也越來越清晰明朗起來,地板也悄然無聲地幹了,躲雨的客人陸續走出書店,有些客人還買了些書回去,門口結帳處的老闆娘笑開了眼,下雨也拉來了生意。

少年又悄悄地提起門邊的鞋,徑直換上走了,我一轉身,偶然看到老人眼中的感動和欣喜,他的嘴角微微揚起。

窗外的陽光依舊……

這個細節讓我始終難忘,我看到少年的善良和尊重他人的心,或許我不認識那個少年,記不起他的臉,但那個簡單純樸的動作我會一直銘記,銘記這份來自陌生人的溫暖與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