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昆蟲記》讀後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昆蟲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昆蟲記》讀後感

四年級《昆蟲記》讀後感1

最近我讀了一本課外書,名叫《昆蟲記》。讀完後,輕輕合上書本,細細回味着書中的描寫,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昆蟲記》是一本描寫昆蟲生活習慣的書,是法國作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作者通過反覆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法,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文筆生動有趣,讓我讀的興趣盎然。

這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爲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仔細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簡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透一點紅,小簡的上面疊着

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似的”等,這些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當我繼續閱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爾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覆推敲實驗過程與數據,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蒐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昆蟲記》讓我明白了:大自然中的昆蟲也是有它們的生活習慣的,我們不應該討厭它們,應該試着去接觸它們,這樣你便會不由自主地喜歡上昆蟲了。

四年級《昆蟲記》讀後感2

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和生物學家,他一生寫過二百多篇《昆蟲記》。我早聽說《昆蟲記》名揚天下了。那天,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昆蟲記》,我喜出望外,心裏樂開了花。剛拿到《昆蟲記》,它就像一塊奶油蛋糕深深地吸引着我。因爲裏面的昆蟲不但有趣而且生動:有可憐的鳴蟬、膽小如鼠的蛐蛐、可怕的狼蛛、五毒之首的蠍子、勤勞的蜜蜂、長毒刺的黃蜂……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些昆蟲的家庭生活、捕獵技巧和外貌特徵等。

就說那可怕的狼蛛的產卵和母愛吧!狼蛛是節肢動物,身體主要分頭、腹兩大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之一。狼蛛有一個又小又圓的頭,頭上長着八隻眼睛和恐怖的毒牙,還有八隻長毛的長腿;腹是產卵用的。狼蛛真令人望而生畏啊!一年夏季的一天,法布爾在一叢迷迭香的花下見到一隻挺着巨大肚子的狼蛛,這表明它既將臨產。法布爾見了馬上用捏子小心翼翼地把狼蛛夾起,輕輕地放入一個既透明,底部又放着泥土的大瓶子裏,留作觀察。幾天後,狼蛛開始產卵了。只見它先在地上織了一張網,大小相當於一隻手掌。蛛網很粗糙,也不成形,卻相當穩固,接着,母狼蛛吐出一些更結實的絲,織成一個圓狀的白色球體。上面留了個小口子;再把胎部對準小口子,產下一粒粒金黃的卵;;產完後,狼蛛把口子封上。最後,它把那張不成形的網用腳踹到一邊,把卵袋往身上一背,卵帶就成了它的無價之寶。狼珠媽媽把它的“寶貝丸子”保護得嚴嚴實實的,無論行路、休息、捕獵、逃跑,狼蛛媽媽與它的卵袋每分每秒都不離開。如果卵袋意外脫落了,狼蛛也會飛速地拾起卵袋。狼蛛的母愛真深啊!

讀了法布爾的《昆蟲記》,我知道要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還知道法布爾對昆蟲是那樣的好奇,所以纔去專心致志地觀察、研究昆蟲。

四年級《昆蟲記》讀後感3

《昆蟲記》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

但它卻不像普通的科普書用那樣無趣,規矩的筆法來簡單的介紹。作者法布爾用平實的文字,準確的描述了清新的自然世界,那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不知怎麼的,我深深的迷上了這本溢着濃烈自然氣息的書。

昆蟲世界有許多奧祕,任何強大的事物也有它弱小的一面:“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昆蟲的本能是大自然賜予天生弱小的它們的禮物: “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蜘蛛織出的更規範的網來”。這些平時在我看來弱小,甚至是毫不起眼的小蟲子,與它們進行溝通,交流,竟是一件如此有趣的事。

在《昆蟲記》裏,法布爾對上千種不同的昆蟲進食、保護、jiao配、養育後代、勞作、狩獵及生死,幾近所有的細節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寫,這份毅力,在平時確實是我們不可想象的。試問,哪個人沒看到過昆蟲那些千奇百怪的習性,但又有誰去注意它呢?

法布爾運用擬人的手法把蟲子描繪成人的樣子,昆蟲的任何本能都能夠用人類的生活來爲之昇華,用盡一生來觀察昆蟲,與之交流,這種對任何生命表示平等的敬畏,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啓發。

所以,不僅是書裏記載的滿滿的科學知識。還有:“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事實,既不添加什麼,也不忽略什麼,爲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奮鬥”的精神,也是《昆蟲記》帶給我的收穫。

四年級《昆蟲記》讀後感4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介紹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介紹。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爲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介紹,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着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介紹,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爲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着大學問呢!

四年級《昆蟲記》讀後感5

今年暑假裏,我讀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籍——《昆蟲記》,它是法國著名的科學家法布爾寫的。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許許多多的關於昆蟲的知識,這書真不愧是一本昆蟲百科全書。

法布爾通過長達30年的細心觀察,揭開了許多奧祕,爲我們化解了昆蟲界的許多謎題。這本書主要介紹了狼蛛、蜘蛛、蜜蜂、螳螂、熒火蟲等許多奇妙的昆蟲。

認真地讀完《昆蟲記》,我發現法布爾對昆蟲的描寫是非常細緻和全面的。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書中介紹了一種叫狼蛛的'昆蟲。它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動物,有兩個長長的大獠牙,獠牙裏有一種劇毒。捕捉獵物時,它會將毒牙刺入敵人,把獵物很快地置於死地。雖然它的毒牙很厲害,可我不相信它真的輕輕一刺就能取了敵人的性命。我繼續饒有興致地往下讀。原來,它捕捉獵物時通常都把尖刺刺在敵人的後背,刺中獵物的神經中樞,讓獵物定身幾秒,然後快速地麻痹……

《昆蟲記》的內容非常豐富,真是讓我瞠目結舌。爸爸告訴我:法布爾在描寫每一種昆蟲都通過細心觀察,多次試驗才寫出來的,所以他把每一種動物都寫的生動有趣。我不禁爲法布爾細心觀察,勤於探索的精神深深感動。想到自己一直爲在學習上的不細緻而困擾,粗心的缺點也一直沒能改掉,現在通過對《昆蟲記》的閱讀,對法布爾的瞭解,我感觸很深。我決心要學習法布爾專心細緻的精神,早日改掉粗心的壞毛病。

《昆蟲記》真是一本好書,非常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大家也趕緊找來看看吧!

教師評語:讀一本書,知道書中的內容,這是淺顯的收穫;讀一本書,能讀出書背後的故事,並且還能結合生活實際,有自己獨特的感悟,這纔是真正的觸動,這纔是讀書的真諦!小作者就是這樣,更帶給我們些許啓發。

四年級《昆蟲記》讀後感6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爲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

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爲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

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着大學問呢!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

四年級《昆蟲記》讀後感7

我記得小時候我是很討厭昆蟲的,因爲總覺得它們的樣子很讓我害怕。尤其是蜂,蜂的刺使我不敢接近它,因爲我被刺過。但讀了《昆蟲記》後,我不再昆蟲們那麼反感了,反而覺得它們變得可愛了。

這本《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國的亨利.法布爾。他寫的《昆蟲記》裏面,有好多昆蟲的名字,有很多是我連聽都沒聽過的,尤其是蜂的名字,我以前只知道兩種蜂的名字:竹蜂、馬蜂,但沒聽說過什麼採棉蜂、採脂蜂……

竹蜂和採脂蜂的居住之處頗爲有趣,它們是住在遺棄的蝸牛殼裏。那些愛捉弄蝸牛的朋友們可就要小心了,如果你倒黴的正好拿到的是已經居住了採脂蜂的蝸牛殼,那就只能怪自己了。採脂蜂往往選蝸牛殼中大小適宜的一節做它的巢,它們常常用細砂嵌在樹膠上做成有圖案的膜。在用樹脂和沙粒做成的蓋子下,還有第二道防線,用沙拉、細枝等做的壁壘。在第二道防線後面就有兩間房間,一間大的給雄峯住,一間小的給雌蜂住,因爲採脂蜂的雄峯比雌蜂大。

有時候,採脂蜂築巢的時候,會因一個小疏忽而造成下一代的悲劇。如果採脂蜂在一個蝸牛殼中築巢,但它卻不知道蝸牛殼已經有主人了,等巢裏的蜂長大了,它們咬破了膠膜,衝破了防線,想解放自己。但是,它們的通路被一個陌生的家堵住了,因爲這殼原本的主人的幼竹蜂還在孕育。就這樣,可憐的幼採脂蜂就因母親的一個小疏忽就結束了生命。

這一個小故事,可以讓我們明白,一個小小的錯誤是不可忽視的,它可能會釀成一個讓自己終生後悔的結果。

四年級《昆蟲記》讀後感8

同學們:你們知道昆蟲嗎?你們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種昆蟲嗎?翻開法布爾的《昆蟲記》你們就能知道,昆蟲的世界是多麼奇妙!

通過閱讀《昆蟲記》,我認識了許許多多的昆蟲,它們大多都是有益的,但也有少數昆蟲是有害的,如:朗格多克蠍子,它的毒夜就可以使人致命。在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的還是螢火蟲,它廣爲人知,在夏日的夜晚,它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閃閃發光!可是,你們知道螢火蟲是怎樣捕捉獵物的嗎我想,還是由我來告訴大家吧,它們在捕捉獵物時非常聰明,大家知道蝸牛吧,只要我們輕輕地一碰,它就會把它自己縮進硬硬的殼裏,可是螢火蟲要捕獵草上的蝸牛,它會先輕輕地碰蝸牛,一次兩次三次直到蝸牛放鬆緊戒心,不再縮進殼裏,螢火蟲便悄悄的伸出毒針,把蝸牛麻醉,自己便可以美美的飽餐一頓了。

我再介紹一種昆蟲,它叫“糞金龜”它每天幫我們打掃衛生。這麼辛勤的勞動,也只爲了讓我們給它們一絲寬容,因爲大家覺得它太髒,對它不理睬,不知道它的人們還會殺死它們。還有蟾蜍、蝙蝠、刺蝟、貓頭鷹等等,它們做了好事,可是有的卻背上罵名,受歧視;自己做了好事,但沒有好報。

在這本書裏,我還認識了許多昆蟲,有紅螞蟻、天牛、舞蛛有的和我們息息相關,如:蜻蜓、壁虎等,它們都捕捉害蟲。有的昆蟲因爲沒有天敵,它們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

同學們:有很多昆蟲,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我們要像螞蟻一樣團結;學習要像朗格多克蠍子一樣主動,做功課要像紅螞蟻一樣,一絲不苟,做好事要像糞金龜一樣,不求回報!我們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對國家社會有益的人!

四年級《昆蟲記》讀後感9

昆蟲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昆蟲記》,裏面講了許許多多有趣的昆蟲,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介紹幾種。同學們,你們在鄉下聽見過蟋蟀清脆的鳴叫聲嘛?如果有機會可一定要去傾聽一下它們的“小提琴演奏會”;昆蟲世界的雜技演員是誰?原來是狼蛛,它還是天生的攀巖家呢!讀完《昆蟲記》之後,我腦海中突然想到我在生活中經常看見的螞蟻它的習性是什麼,它最喜歡吃什麼,爲此我展開了一次有趣的科學實驗。

因爲不知道螞蟻喜歡吃什麼,我就準備白糖、鹽、米飯和蘋果四種食物。食物準備好之後我就來到公園的草坪處,分別在四個角落放下白糖、鹽、米飯和蘋果,然後走到陰涼處靜靜等待。五分之後,我慢慢走過去,蹲下來仔細觀察四種食物的周圍有多少螞蟻,可讓我失望的是,螞蟻竟然一隻都沒有。我心裏有點小小的失落,有點想放棄。這時候媽媽鼓勵我說:“既然我們來了,就再多等一會,多觀察一會,科學實驗的樂趣就在於你一次一次的挑戰自我。”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又站在邊上觀察起來,一分鐘、兩分鐘……慢慢的有一隻螞蟻爬了過來,它先去蘋果這裏轉了轉,又來到了米飯處張望了一下,然後繞過鹽直接來到了白糖這享受起來。沒多久,螞蟻越來越多,它們都圍着白糖,地上的白糖都看不出原來的白色來,只見一團黑黑的東西在地上扭來扭去。通過這次實驗,我知道螞蟻最喜歡吃甜的東西,以後我可得注意不能隨便把糖撒在地上,不然螞蟻就都來了。

《昆蟲記》讓我瞭解了許多有趣的昆蟲,也讓我親身體驗了科學實驗的樂趣,同時讓我明白實驗不是一觸而就,需要一次一次耐心的付出才能得到你所需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