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作文教學現狀與對策的思考論文

中學作文教學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它的沉重在於:以應試爲中心的作文教學的弊病已十分明顯地損害着中學師生:中學生作文貧血缺氧,部分已蛻變爲新八股文:新概念作文及一些打着其他旗號的作文競賽有的似已走入泥淖,其負面影響誤導着中學生。究其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對作文教學現狀與對策的思考論文

首先,從教師教材方面說,雖然人教社的新課本比以前有了進步,有了寫作訓練的具體內容,自在體系,但其編寫仍不盡如人意,尤其是例文陳舊,缺乏時代感,難以示例。

從另一角度說,一些老師無暇將寫作究竟是什麼,要求是什麼,中學生學習寫作的意義何在這樣一些根本性的關題搞清楚,其帶領學生進行的寫作訓練盲目性、主觀隨意性也就難以避免,筆者是奮鬥在教學第一線的一名老兵,對語文老師的甘苦深有體會,我無意指責本已十分努力又十分忙碌的同事們,但以上所敘完全是事實,當今社會中,語文教師尤其是重點中學的語文教師的工作和生活除了用忙與累兩字概括外,還有一個少字,即他們很少有時間用於學習,包括對作文教學的鑽研。第二,從學生方面說,除少數學生對母語的學習、對作文訓練持有偏見,認爲語文是主科中的副科不予重視外,大部分學生也處於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有學好語文、寫好作文的願望,但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功課太多,負擔太重;另一方面,中學生生活圈子太小,活動空間有限,生活內容相對單調,一些封閉式管理的學校更是把學生限制在學校的四堵牆之內、小天地之中,連電視、報紙也不常接觸,寫作的生活之源本身就近乎枯竭,沉浸於數理化公式試題之中的大腦,怎能產生寫作的衝動與靈感?狹小的生活面、一些家長不準讀閒書的禁令與有的家庭電視機上的封條,這一切往往導致學生大腦的貧乏,而貧乏的大腦怎能產生深刻的思考與豐富的表達?於是,中學生作文除了空話,套話,就是謊話,假話。

深究中學生作文編假話的原因,根本的一條是生活的貧乏。平庸的生活塑造平庸的人,平庸的人必產生平庸的文--現代教育一方面要求學生能夠寫出不同凡響的文章,一方面又在抑制他們的靈氣。再一個原因,用學生們的話來說便是:我們的作文缺氧,這氧便是寫作的`自由空間。事實無情地證明,同學們平常的練筆遠比作文尤其是考場作文寫得好,寫得生動活潑,充滿真情。可以說練筆本是中學生青春勃發、五花八門、擁擠喧鬧的一塊話語天地。這是爲什麼呢?因爲練筆本是同學們心聲的錄音帶,沒有人要求他們必須寫什麼。一個事物,如果它是生活中的必需,做起來就會很自然;反之,就會成爲負擔或沉重的負擔。比如吃飯對於每個人,看球賽對於球迷,誰會覺得痛苦呢?同樣,寫作一旦成了學生們生活的一部分,成了一種習慣,就會成爲一種快樂,一種享受,葉聖陶先生就曾說過,作文是生活的必需,而不是生活的點綴。可是現在呢?

第三,從社會方面說。媒體的作用與影響是很大的,但有時候媒體充當的角色並不光彩。其一,每年高考中考之後,不少媒體總要發表一批滿分作文,但其中有抄襲之作,有內容空洞、詞藻華麗的美文,甚至有無病呻吟之作,影響很不好;2001年南京考生的一篇用文言文寫的《赤兔之死》獲滿分,多家媒體競相發表,對在校中學生實在可謂是誤導,因爲現在畢竟是21世紀,不能提倡用文言文寫作。其二,近幾年不少全國性作文大賽尤其是所謂新概念作文的獲獎作文刊登之後影響不少,但其負面作用也不小。一些獲獎作文難以讀懂,新則新矣,但偏離了中學生的認知與生活軌道,成了十足的另類;一些作文顯得出奇的老成,令人懷疑是不是出於中學生之手;其三,網絡文學的影響以及網絡上出售作文等做法對中學生也產生了很不好的誘導;其四,作文類出版物琳琅滿目,充斥着大小書店的書架,但真正好的並不多,有的偏重於炫技,有的則提倡文字遊戲;學生類報刊上的一些作文指導類文章大多講開頭X法之類的技法,很少強調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強調作文要有思想,要注重積累等要義,更有甚者,有的文章表面講考場作文之法,實質傳授如何獲得閱卷老師青睞的技巧,用心可謂良苦矣!綜上所述,種種負面的東西促使一部分學生的作文之舟偏離了正確的航向,陷入了一個危險的泥潭,進入了另樣的圈套。

爲了使沉重的話題不再沉重,變沉重爲輕鬆,我提出如下建議:

一、讓師生明確寫作的正確含義,理解寫作的真切意義與作用,樹立起新的寫作理念。寫作是一個人的主觀精神活動,是一種書面的表情達意,是一種感情的宣泄,它有鮮明的目的性和個性。《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都表明了這一點。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曹文軒先生曾多次指出,每個人都應當能寫一手好文章,它是一種有教養的標誌,一種人生的優雅之舉,一種做人應有的風範。曹先生把寫作的意義、對人的影響提高到一個新的認識高度,他認爲一個人能寫一手好文章,這是一個人的美德;他指出,寫作能營造靜的氣氛,幫你祛除浮躁,在培養氣質、性情方面,任何一種方式都難以與文字活動相媲美。這些話不僅言之有理,而且耐人尋味。葉聖陶先生早在1978年就說過:從前讀書人學作文,最主要的目標在考試,總要作得能使考官中意,從而取得功名,但是,我以爲現在學生不宜存有爲考試而作文的想頭。如果把學作文的目的僅僅定在爲了考試時得高分,就顯得過於偏狹、過於功利了。

二、還原作文教學豐富的內涵。首先應與學習做人緊密聯繫,絕不能單純教給學生寫作的技巧。因爲寫作並不僅僅是一個技巧問題。南宋大詩人陸游就告誡過: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一個學生寫作水平的高低取決於其思想水平、知識結構、生活閱歷及文字技巧等諸多因素。我認爲,我們抓作文教學首先要讓學生懂得做人與作文的關係,要讓他們有思想,對事物對社會有正確的、辯證的認識;引導他們用好收不斷充實頭腦,武裝自己,增強對生活的感悟能力;要引導他們由膚淺逐步走向深刻,由貧乏逐漸走向豐富。第二,要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社會,注重積累,不斷豐富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人生體驗。抓作文訓練最要緊的是抓積累、抓思想,寫作技巧的傳授是次要的。因爲作文訓練說到底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表達和溝通的訓練,而不是無聊的純技巧的文字遊戲。張志公先生有一句話給我極深的印象,貧乏,是語文能力的致命傷。是的,一個貧乏的腦袋只能有一個貧乏的世界,而貧乏的世界所生產的只會是單調、蒼白、無力的表達。抓積累要抓生活的積累、情感的積累和詞語的積累,途徑有二,一是引導讀書,二是接觸社會。